书城养生经络拔罐使用手册
17108000000002

第2章 概论(2)

3.介质

拔罐疗法可以不用介质,但有些特定的拔罐法需要介质作为润滑剂,以防止皮肤划伤。施走罐手法时,需要用介质润滑,以免拉伤皮肤。经常用的介质有液体石蜡、甘油、按摩乳、凡士林、松节油、植物油等。如进行刺血拔罐或使用水罐,还应准备消毒液,如75%乙醇或1%的新洁尔灭。

4.药物

药物用于浸泡罐具(主要是竹罐)或涂于患处,用来加强拔罐的疗效。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黄连、香附、元胡、生姜等,达到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的目的。

5.其他工具

应常备梅花针、皮肤针或三棱针。可先在需要刺络拔罐处,用梅花针、皮肤针叩刺,再用火罐、竹罐拔出血。

常用的拔罐方式

拔罐方式是指在临床中待罐体吸附于皮肤之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对于皮肤采取不同的手法,不断改变罐体对皮肤的刺激量和刺激范围,使之达到治疗有序、补泻有度、强身祛病的功效。临床常用的拔罐方式有:

1.火罐法

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罐内的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附于皮肤上的罐法,称为火罐法。火罐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罐同时使用。单独使用时称为单罐法,多罐同时使用时称为多罐法。采取单罐法还是多罐法一般根据病变的范围来决定。

若病变范围比较小,或压痛点只有一点,即可用单罐法。若病变范围比较大,或疼痛敏感点较多,可采取多罐法治疗,根据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吸拔数个乃至十数个火罐。

采用多罐法时,根据治疗需要除纵横排列吸拔法外,还可采用“三角形”吸拔法或“梅花形”吸拔法,间距可疏可密,罐型大小掺杂。此外,多罐法拔罐时应采用先上后下由外向内的吸拔顺序。罐具的型号应采用上小下大,吸拔力上小下大,不可颠倒。

火罐法又具体分为投火法、闪火法和贴棉法3种,其中闪火法适用于各种体位,投火法和贴棉法适用于侧位和横拔位。

(1)投火法。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或纸片投入罐中约2秒钟后,立即将罐具扣在需拔穴位上。此法适用于侧向横拔,不可移位,否则会因燃烧物下落而灼伤皮肤。

(2)闪火法。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一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需拔穴位上。操作时要注意酒精不要蘸太多,避免火焰随酒精流溢烫伤皮肤;火焰也不宜在罐内停留太久,以免罐具太热而烫伤患部。

(3)贴棉法。将蘸有酒精的棉花贴于罐底或中部,点燃1~2秒钟后立即扣在需拔穴位上。此法也多用于侧向横拔,同样不可蘸酒精太多,以免灼伤皮肤。

使用投火法和贴棉法排气时,常配合吹、拍、摇的方法,使罐内火力均匀。吹法,是用嘴轻吹罐口,将少量空气吹入罐内,使火力均匀而较弱,吸拔力较小;拍法,是用手轻拍罐口,将少量空气压入罐内,使火力均匀而较旺,吸拔力适中;摇法,是手持罐具轻轻摇动,罐内空气流通,使火力均匀而旺盛,吸拔力较强。

2.走罐法

走罐疗法是指罐具吸定以后,再反复推拉、移动罐具,以扩大施治面积的一种拔罐方法。操作时应选用罐口适宜、罐口壁较厚且光滑无破损的玻璃罐或有机玻璃罐。可在罐口或吸拔部位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剂,如液体石蜡、凡士林,或根据病情选用风油精、红花油、风湿油、药酒等,以便于罐滑动。拔罐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用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上往返推动,一般背腰四肢部宜上下移动,胸部应按肋骨方向移动,腹部可旋转移动。操作时前进方向的罐口稍向上提起,后半部着力。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处,由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邪侵袭等造成的病症皆适用。

3.闪罐法

闪罐法是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再立即抽出棉球,将罐拔于病人患处,随即再将罐取下,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发紫出现痧点为止。这种反复的牵拉、松弛,使皮肤血液反复灌注、输布、再灌注,从而改善了血液循环,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肌肉痿软、皮肤麻木、机能减退的虚弱病症及脑卒中后遗症等。由于此法不会在皮肤上留下淤斑,所以较适合于面部使用。闪火罐操作时,应注意闪火入罐时要快速送入罐底。火切不可在罐口停留太久,以免罐口太热而烫伤皮肤。如果反复闪罐,罐体温度过高,应换另一个罐继续操作。

4.留罐法

留罐法是拔罐中最常用的一种罐法,又称坐罐法,即将罐拔住后,在治疗部位上留置一定时间,直至皮肤出现潮红、充血或淤血现象。

一般留罐10~15分钟(吸力强的可以留罐时间短些,吸力弱的可以留罐时间长些)。这种方法是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病症,主要用于寒邪引发的疾患,脏腑的病变,久病不愈,病位局限固定且较深者,如经络受邪、气血淤滞、外感风寒、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在皮肤娇嫩细腻、罐吸拔力大、红外线灯照射等情况下,不可留罐时间过长。

5.水罐法

在火罐内装入1/3~1/2的温水,闪火后迅速将水罐扣在治疗的穴位或部位上。此法用于外感风寒、高烧无汗、咳嗽、胃痛、风湿痹症、腰痛等病症。

6.刺络拔罐法

刺络拔罐法是指刺络放血与拔罐配合应用的一种拔罐方法。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是在刺络(刺血)后再进行拔罐,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在局部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乳痈、跌打损伤致软组织损伤淤血等。应用此法必须严格消毒,一般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如有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患者,不可使用刺血拔罐。

二是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平口小刀浅刺。刺激量分为轻刺、中刺、重刺3种,轻刺以皮肤红晕为度,中刺以微出血为度,重刺以点状出血为度。然后,在刺络(刺血)处拔罐,留罐时间10~15分钟,以出血量5~10毫升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干渗血,3~6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这种方法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较重、表现亢奋,具有红、热、痛、痒等实证型患者,如腰腿痛、风湿痛、肌肉劳损、神经性皮炎、丹毒、皮肤瘙痒、感染性热病、高血压(实症型)等病症。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一般不用此法。

7.针罐法

针罐法又称留针拔罐法,是在用毫针刺入穴位并行针得气后留针,并以针刺处为中心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淤血时,将罐轻轻起下,然后将针起出。针罐法一般采用玻璃罐,这样可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在操作中应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免触及罐底陷入体内。如在胸背部施针罐法应特别注意,因为罐内的负压可使针刺的深度改变,从而引起气胸。还可针刺穴位“得气”后出针,不按压针孔,立即在出针的穴位上拔罐,并吸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

此法有针刺与拔罐的双重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多用于单独拔罐疗效欠佳的顽固性痛痹,各种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等症。

8.药罐法

药罐法分为煮药罐、贮药罐和酒药罐3种。

操作时,用纱布将中药包好,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煎沸后,将竹罐放入煮10分钟左右,再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使吸取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温度。然后,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患处或穴位上,手持罐稍加压按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此法将拔罐与中药疗法结合在一起,发挥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又有温热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症。但操作时要熟练,否则可致吸力不足。

以上所说的为煮药罐法,还有贮药罐、酒药罐2种。贮药罐法是在抽气罐中装入1/2~2/3的药液,如紫苏水、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用注射器或抽气枪抽去空气,使罐吸拔于皮肤上。酒药罐法是将泡好的药酒滴入罐内,按前述火罐法操作。

9.温罐法

温罐疗法指在罐具吸定后留罐的同时,在治疗的部位上加用红外线仪器、白炽灯、周林频谱仪等照射,或用艾条温灸患部及罐体四周,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防止患者着凉的方法。此法兼有拔罐和热疗的双重作用,多用于寒凉潮湿的季节,或有虚寒、湿寒的病症。

10.指罐法

指罐疗法就是在需要拔罐治疗的穴位或患处,先用手指点按穴位或点揉患部后进行拔罐治疗的方法。此法同时兼有拔罐、针刺和按摩的共同作用,可提高拔罐治疗效果,扩大治疗范围。临床多用于治疗病情较急,疼痛剧烈的病症,特别对软组织扭挫伤和劳损等症效果显著。

11.挑痧拔罐法

挑痧拔罐法是指拔罐与挑痧配合使用的一种疗法。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拔罐(最好用走罐手法)。若留罐,时间应稍长、吸力应稍大,待皮肤上出现紫红或紫黑斑块后起罐,再在皮肤出现紫红或紫黑较明显处(一般此处皮下有硬节,或大或小)用消毒针挑刺。每个部位挑刺2~3下,以皮肤渗血、渗液为度。之后,用消毒棉球拭干,亦可涂75%乙醇或碘酒。此法可用于中暑、郁痧、闷痧、感染性热病、风湿痹痛、痛经、神经痛等病症。

12.刮痧拔罐法

刮痧拔罐法是指在拔罐前先在待拔部位涂抹活血剂,用水牛角刮痧板刮拭体表,待皮肤呈紫红出现痧迹后再拔罐的一种方法。此法可作用在病变范围较窄的部位,是走罐法或多罐法受到限制时的一个补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