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名字与文化
17104600000011

第11章 艺名(2)

我们以东北二人转为例。二人转演员的艺名一般比较俗,他们故意使用形容智力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缺陷的字词来取艺名。描述智力缺陷的“傻子”成了许多演员的艺名,以“傻子”命名的、小有名气的二人转艺人有程傻子(程喜发)、庞傻子(庞奉)、郭傻子(郭英巨)、王傻子(王祥)、周傻子(周阁臣)、杨傻子(杨玉升)、姜傻子(姜玉喜)、刘傻子(刘英)、于傻子(于国山)、赵傻子(赵生田)等。也有演员喜欢选用描述奇特长相的字词,如:王大下巴(王宝珍)、沈粗脖子(沈万才)、于麻子(于德水)、赵三麻子(赵永久)、大长条子(李广林)、赵长条子(赵春柏)、柴大鼻子(柴起)、贾大脑袋(贾连吉)、赵瘸子(赵和)、李大个子(李振山)、马大架子(马玉)、徐豁牙子(徐学忠)、王大嘴(王官林)、庞短子(庞玉太)、王秃子(王中元)、姜疤拉(姜发)、孙矬子(孙兆才)等。即便艺名不这么直白地表达身体缺陷,使用一些比喻,大多数也是俗不可耐的,比如:老钢锉(朱凤桐)、郝大绞棍(郝成义)、王砣子(王振丰)、红眼耗子(刘广春)、开花炮(刘明山)、破靴子(刘福)、蛤蜊皮子(葛升)、猩猩怪(李阳春)、烧茄种(李柏林)、马老窝瓜(马文秀)、瞎苞米(郭春发)、曹瞎耙子(曹玉)、大玻璃棒子(张相臣)、大蜡台(文庆善)、胡大饼子(胡国清)等等。

这些艺名或稍显粗俗,但体现了东北独有的自嘲文化情结。二人转艺人们在表演中,经常运用自嘲的修辞来调侃人生和社会。“郭傻子”(演员郭旺)穿着破烂,在舞台上炫耀“我智商高”,“我厉害,被人打了俩点儿(即两个小时)没倒—绑在树上打的”,这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傻子形象,是典型的狂欢化的自嘲。《傻男人也潇洒》的台词中也有这样的自嘲:“吃不用仇,喝不用仇,大街小巷瞎转悠,吃别人剩,穿别人剩,也不管干净不干净。我这前半生活得太潇洒,公安局不管,法院不抓,走到哪都是家,我闲着没事,往哪个门口一趴,好心人还给点零钱花。”东北小品之所有让人感到幽默,演员们经常运用自嘲的手法或许是其原因之一。他们以自嘲来正视身体和心理的缺陷,体现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缺憾,视残缺为人生常态。艺人们大胆地在艺名中披露自己的缺陷,以幽默来消解缺陷,化缺陷为与众不同的特征。这恰恰反映了东北文化在审美观和世界观上的豁达与宽容。

无论是雅还是俗,艺名其实是艺人们所使用的最为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他们借助艺名来推销自己的艺术才能,艺名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商品的商标。二人转的演员使用十分俗气的艺名来赢得草根阶层观众的关注,太雅则会让他们与大众观众产生距离。然而,随着观众的文化程度和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高雅艺术,艺名也随之越来越高雅起来。比如,刘德华的真名叫刘福荣,这个名字显得十分俗气。而艺名刘德华,寓意德馨华夏,巧妙借助德艺效应,彰显内涵功夫。成龙的真名叫陈港生,这个名字也是颇显俗气。而艺名成龙,则表达了成龙成凤的夙愿,巧妙借助成功效应,赋予名字更深的内涵,后来的发展也果真如此。

有的艺人运用艺名借势营销,他们在取艺名的时候故意借鉴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演员的名字,借势发展。比如,前文所叙的谭鑫培取艺名“小叫天”,借其父“谭叫天”之势推销自己。近现代京剧名角“盖叫天”本名张英杰,因仰慕大师“小叫天”而取名“小小叫天”,但引起“叫天迷”的不满,他们冷嘲热讽地说:“他也配叫小小叫天吗? ”后来这些流言传到了张英杰先生的耳朵里,他一怒之下遂改取艺名为“盖叫天”,意思是说:我张英杰一定要在京剧表演艺术方面超过、盖过你“小叫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后来张英杰先生果真“盖”过了“小叫天”。且不管张英杰先生后来的艺术成就如何,他的前后两个艺名都在借“小叫天”之势。“白玉霜”在评剧界和评剧观众中很有名气,堪称大师。其后的优秀评剧演员李再雯取艺名“小白玉霜”,这对评剧观众来是有诱惑力的。这种前后相承的艺名,目的自然是想借助前代演员的声誉来吸引观众。

还有互相借势的情况。比如大小S,本是亲姐妹,同在台湾娱乐圈发展,她们原名叫徐熙媛和徐熙娣,早年她们出道时是以组合SOS为名,她们曾出过几张专辑,但卖得都不是很好。一方面因为她们两人的名字难写也难念,另一方面一开始她们都没有找准自己在娱乐圈的定位。后来改艺名为大小S之后,两人分别在电视和主持方面发展都还不错。她们的艺名虽然没什么文化内涵,但可以互相借势。

在欧美流行乐坛上,艺人们热衷于给自己取艺名,以彰显其演艺风格和个性,从而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Lady Gaga(中国大陆译为嘎嘎小姐或蕾蒂嘎嘎,台湾地区译为女神卡卡)是使用艺名在乐坛上发展最好的女歌手之一。她本名史蒂芬妮·乔安妮·安吉丽娜·杰尔马诺塔(Stefani Joanne Angelina Germanotta),当音乐制作人Rob Fusari在帮她设计一张专辑时,听到收音机里播放的一首老歌《无线电嘎嘎》(Radio Ga-Ga, 1984),他惊呼道:“你很像Radio Gaga。”于是,Lady Gaga就诞生了,而且立即在欧美歌坛上掀起风暴。

1975年出生的美国说唱歌手50美分本名科迪斯·杰克逊三世(Curtis Jackson III),12岁时就开始贩毒买卖,结束贩毒生涯后转而成为一名说唱歌手。他借由2003年专辑《至死求富》( Get Rich or Die Tryin’)和2005年专辑《大屠杀》(The Massacre)而扬名。两张专辑都获得了双白金销售认证,总计售出超过2 100万份拷贝。他的艺名,源自凯尔文·马丁(Kelvin Martin)—一名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绰号“50美分”的布鲁克林大盗。杰克逊选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它道出了我想说的一切。我就是50美分那类人。我为了生存不择手段”。

鲍勃·迪伦(Bob Dylan, 1941— )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是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诗人。他曾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他在精心挑选艺名时,本来只想简单地缩短自己的真名,但他受到诗人迪伦·托马斯(Dylan Thomas)名字的启发后,决定用Bob Dylan作为他的艺名。

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于1947年3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市郊,是英国著名流行音乐创作歌手、享誉盛名的顶级音乐艺术家,被誉为“英国乐坛常青树”。他本名雷金纳德·肯尼思·德怀特(Reginald Kenneth Dwight)。据说他是从Elton Dean和Long John Baldry两位歌手的名字中各取了一个词组成了他的艺名。这个艺名与他的真名没有关联,但绝大多数歌迷只知道他的艺名,不知道他的真名,显然他的艺名比真名更有营销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