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为主,功夫在脚上。磕、拐、盘,转身稳步,起跳蹁腿,前合后仰,在他人看来,就像欣赏跳舞。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以纵轴为中心摆动,带动远端供血最困难、动作难度最大的部位,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相应关节的柔韧性。盘、拐、绕等动作,缝匠肌、腘肌、股肌等腿部肌肉得到锻炼:而奔、磕、落等,足背肌、足底肌的作用必不可少。至于花毽儿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像“雾里看花”、“苏秦背剑”、“倒挂紫金冠”、“外磕还龙”、“朝天一炷香”等等,头顶、后背、脚跟、脚面等部位,毽子上滚下翻,滴溜儿乱转。这时,腰肌、髋肌、臀肌,甚至胸肌、腹肌等都要参与。骨骼肌的动静脉短路支大量开放,下肢血流的动力性平衡得到维持。既增强了肌肉、骨骼的运动功能,又有效地预防了一些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尤其能预防办公室一族罹患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长期低头伏案,颈椎前倾,疏于活动,容易得颈椎病;胸、腰等部位脊椎的生理弯曲失常,久之则拱腰驼背,成为所谓“办公室型体态”。踢毽子时,随着毽子的起落,脊椎各关节屈伸有节、有度,椎体的深、浅层肌及颈前、颈后肌等一张一弛的功能锻炼,避免了椎关节的僵化,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预防了颈椎病,修整了腰肢体态。踢毽子时双上肢有节律地摆动,运动了肩、背部肌肉、关节,对中老年人罹患的肩周炎,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踢毽子还可以防治“亚健康”状态。踢毽子要求人的思想高度集中。瞬间完成踢的动作,技术到位,动作准确,毽子才能遂心着意。大脑皮层势必建立起新的兴奋灶,转移思维,“换换脑子”。对于调节高级神经活动、化解心理压力十分有益。毽子虽小,娱乐和艺术等功能俱全,魅力十足。心到、眼到、脚到;反应要灵敏,动作要迅速,相互配合要心领神会。很多人把踢毽子又叫“走毽儿”。大家围在一起,你一脚,我一脚,飞舞的毽子牵动着所有人的眼球,调动着所有人的责任感,激发着所有人团结进取的精神;稍微的不小心都会造成毽子起落中断。其间有说有笑,有喊有叫,有逗有让,气氛融洽、热烈;一旦落地,一片哗然,一片惋惜。心态的调整寓于小小毽子的腾飞起落。有效地防治了“亚健康”状态。
踢毽子要求条件不高。晴天室外,雨天屋内,有“拳打卧牛之地”即可踢上几脚。
舞龙
舞龙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举行舞龙表演。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东南亚,以及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标志性运动。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
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龙是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中国人就把龙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汉代,就有杂记记载为了祈雨,人们身穿各色彩衣,舞各色大龙。渐渐地舞龙成为了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的祈祷仪式进行表演,全国的舞龙有上百种,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发展,表现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在我国古代历史文籍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舞龙的时候,少则一两个人,多则上百人舞一条大龙。最为普遍的叫“火龙”,舞火龙的时候,在夜里常常伴有数十盏云灯相随起舞,所以舞火龙又称为“舞龙灯”。舞龙灯时有几十个大汉举着巨龙在云灯里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其间还燃放烟火、鞭炮,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旁边簇拥着成百上千狂欢的人们,锣鼓齐鸣,蔚为壮观和热闹。这种气势雄伟的场面,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情绪,振奋和鼓舞了人心。因此舞龙成为了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标志性运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无往不胜的豪迈气概。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则源于继承殷周“祭天”的遗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纵观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毛龙(贵州石阡)、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龙灯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或13 节。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代代流传,使舞龙成为了全民族的体育文化。
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即开始,并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舞龙不再是某一民族独有的项目,而是属于各个民族共同的体育文化,在我们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
舞狮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舞狮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
舞狮在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舞狮代表着欢乐,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人们心中的祝福,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故此每逢喜庆节日,如新年庆典、迎春赛会、传统节日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兴。舞狮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亦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传播至世界各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相当盛行舞狮。聚居欧美的海外华人亦组成不少舞狮协会,每逢春节或重大喜庆、节庆活动,都会在世界各地团聚并举行舞狮活动以示庆祝。
狮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舞狮的活动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据资料记载,中国早期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貌、动作做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将狮子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制造狮形以驱魔赶邪。南北朝时舞狮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舞狮的技艺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舞狮是公元5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唐代时舞狮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重要社会娱乐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曰:“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舞狮是唐朝大型宫廷舞蹈的一种表演形式,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出于天竺与狮子国等国。白居易在《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做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为本,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喜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祈求生活平安祥和,以神或瑞兽来驱鬼娱神演变下来,这种形式便渐渐具有娱乐民间的意义。随着人们对狮子的喜爱,就不满足于立门墩、屋檐、石栏、印章、年画上静止的狮子艺术形象,他们要让狮子活起来,于是便创造了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再加以改进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舞狮在亚太地区广泛流行,作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表演,舞狮的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模仿狮子的各种形状与生态动作。
民间舞狮活动虽然由来已久,但这门艺术起源却是众说纷纭。行家遍翻群书,追根究底也只能从各种记载中悟出一些头绪,这又包括种种的传说。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于华南、南洋及海外。现代将二者的舞法相互融合,主要是用南狮的狮子,北狮的步法,故称为“南狮北舞”。
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一般二人舞一头)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看起来就是惟妙惟肖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狮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由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有时一对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北狮表演较为接近杂耍。配乐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
河北是北狮的发源地。徐水县北里村狮子会创建于1925年,以民间花会形式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迅速发展。徐水的舞狮活动主要在春节和寺庙法会期间举行,表演时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皮饰盖狮身,两人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称太狮;另由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手持绣球逗引狮子的人称引狮郎。引狮郎在整个舞狮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过狮子、后空翻上高桌、“云里翻下梅花桩”等高难度动作。引狮郎与狮子的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狮的一个重要特征。北狮的基本特征是外形夸张,狮头圆大,眼睛灵动,大嘴张合有度,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表演时能模仿真狮子的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形态逼真,还能展示“耍长凳”“梅花桩”“跳桩”“隔桩跳”“靓扮造型”“360度拧弯”“独立单桩跳”“前空翻二级下桩”“后空翻下桩”等高难度技巧动作。
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南狮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形态,一般只会二人舞一头。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严格来说,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传闻以前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舞狮之前通常由主礼嘉宾进行点睛仪式,把朱砂涂在狮子的眼睛上,象征给予生命。舞狮动作要配合音乐的节奏,舞南狮时会配以大锣、大鼓、大钹,有时还会有一人扮作“大头佛”手执葵扇带领。南狮的狮头以佛山装狮为代表,狮头较大而圆,额位宽而有势,嘴较平阔;传统上,南狮狮头造型上有“刘备狮”“关羽狮”“张飞狮”之分。三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根据三个古人的性格而异。
南狮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舞者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故此南狮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南狮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等表演方式,当中“采青”最为常见。相传“采青”原有“反清复明”之意,现代一般是取其生意兴隆之意。为了增加娱乐性,采青有时还会用上特技动作,如上肩(舞狮头者站在狮尾者肩上)、叠罗汉、上杆(爬上竹竿),或者过梅花椿(经过高低不一的长木椿)等。
南狮比赛种类可分为高椿狮艺竞赛和传统狮艺竞赛,其中较主流的为高椿狮艺竞赛。马来西亚、中国和美国等地,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性的醒狮大赛。而较著名的国际比赛有两年一度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云顶世界狮王争霸赛。
舞狮是一门集武术、舞蹈、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舞狮的形式有单狮、双狮、地狮、高桩狮、高桩单狮、高桩双狮等,形成独具特色的舞狮文化风格。遂溪醒狮属于南狮,曾代表中国出访多个国家,遂溪醒狮协会多支狮队在全国大赛上获奖,还到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展演,2003年12月遂溪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