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
五禽戏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和养生学家华佗依据古导引术而创编的一套健身方法。华佗五禽戏是在古导引术基础上创制的,其主要特点:一是在继承古导引术基础上,模仿动物动作来进行动作编排;二是将以往较为散乱的导引术式按人的生理结构和规律,整合成为一套结构紧凑、编排合理、运动量适度、易学易练的套路形式。正因为具有以上特点,因而五禽戏成为中国古代导引术最著名、最具代表性并流传千古的功法之一。
华佗所创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鹤,亦以除疾、利足以当导引。五禽图内功法包括虎、鹿、熊、猿、鹤功五部功法,并且每部功法都有拍击法,循序渐进地练习方可有所收获,下面就逐一进行介绍其具体功法。
猿功功法为五禽图内功之第一部功法,共呼吸十五口气,一呼一吸为一口气。运动过程中强调动作随心意而行,意守丹田,注重呼吸并辅以拍打,形、意、气三元合一的理想练功状态,并注重配合呼吸的深浅与规律,从而获得最佳练习功效。
预备开始式:身体直立,双脚并拢,目神、心意均在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处,调匀呼吸,精神集中,肢体松柔,此为行功前之预备式,约静默一分钟,然后开始呼吸运动。
运动时,以两手中指尖相接触,手心向上,置于小腹之下,行呼吸一次,而目神、心意均在丹田处,此为第一口气。两手上移置于脐处,但手不挨脐,行呼吸一次,神意守丹田,此为第二口气。
两手下移至小腹下,两手立即前举向上,便成侧面之半圆线,两目随指尖接触处而上视,两肘伸直,手心向下,均可吸气。两手直向面门放下,至小腹下为度。目光亦随之而下,注视丹田。两手复上移至脐处,两手分置左右肋际,指尖向前,掌根向后,两中指尖与肚脐成直线,肘部正直向后,不偏不倚,均为呼气,是为第三口气。此时保持姿势不变,行呼吸三次,是为第四至第六口气。
接上动作,两脚分开呈“人”字形,脚尖微向内,脚跟微向外,两膝伸直。两手左右伸直,似大字形,手背向上。两手平行向前相交而复,神意注视于手。其余仍注视丹田,此为吸气时间。吸气毕,两手背反转向下,气即随之而呼出,手握成拳,但不可用力,速即缩回,分置两肋际,手不触肋,拳达肋际,气即呼毕,此为第七口气。姿势不变,连续行呼吸七次,是为第八至第十四口气。
最后两脚收回,同时又行吸气,身体立正,两掌同时收至胸前,与两肘成平线,吸气毕。两拳顺乳斜行而循肋部绕到背后,指尖向下。两手复分两旁而气亦呼尽,此为第十五口气。照上述功法动作反复练习,一般每次行功不得少于十余遍。
鹿功为五禽图内功之第二部功法,鹿功功法的结构由五式动作所组成,共呼吸十九口气,一呼一吸为一口气,运动过程中同样强调动作随心意而行,意守丹田,注重呼吸并辅以拍击法,构成形、意、气三元合一的理想练功状态,并注重配合呼吸的深浅与规律,从而获得最佳练习功效。
预备开始式:具体方法为身体中正直立,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向内,脊背伸直,小腹略挺,头微前倾,目神、心意均注视丹田,两手中指尖相接触,手心向上,置于脐处,然不挨脐,行呼吸一次,是为第一口气。
两手上移至乳际,然不挨两乳,目神、心意仍注视丹田,行呼吸一次,是为第二口气。在乳际之两手变成合掌,同时吸气。合掌上伸高过头顶,两肘伸直而神意随掌而上,头向后仰。在顶上之合掌正直向下至胸部,同时呼气,神意亦随之而下,注视丹田,两掌由胸部分开,各置于肩胛之际,掌心向前,指尖朝上,同时呼气毕,此乃第三口气。保持姿势不变,连续行呼吸五次,是为第四至第八口气。
两手由两肩左右伸出,呈一直线,掌心向下,如大字形状。两手平移至前方相交而覆,均为吸气。此时神意专注视手,其余仍注视丹田,吸气毕,两手变掌为拳,两脚收拢并立。随即两拳向后平分,同时呼气。两拳继续分向后方腰眼中间,左拳在上,右拳在下,拳背紧贴背脊,呼气乃尽,是为第九口气。保持姿势不变,再行呼吸九次,是为第十至第十八口气。
第十八口气呼尽,两拳徐徐上提至腋窝,同时吸气。提至两肘与肩平,两拳在胸前会合,上移至鼻尖时吸气毕。两手又斜移至两肋,随即变拳为掌。两手移动即同时呼气。两掌从腋窝移回背心,重叠交叉,直插尾闾,呼气乃尽,是为第十九口气。
虎功为五禽图内功之第三部功法,虎功功法的动作结构特点刚猛,共呼吸二十口气,姿势较猿功、鹿功繁难,运动过程中强调动作随形似猛虎,注重呼吸并辅以翻长砂袋法和虎功拍击法,并注重配合呼吸的深浅与规律,从而获得最佳练习功效。
虎功练习的具体方法:身体直立,左脚跟抵右脚弓,呈“丁”字形,双膝挺直,双手十指相交叉,手心向上,相叉的双手从右边髋骨处缓缓绕脐而至左髋骨处。注意,双手不能触及髋骨。动作开始即吸气,吸气毕马上呼气,是为第一口气。
两手交叉不变上移至乳部,行呼吸一次,是为第二口气。行以上两口气动作时,其神意注视两手。
两手一面上移,一面翻手,手背向外翻上,手心向下,同时吸气,两手举至头顶,目光随手动而移动。两手在头顶从左向右移,吸气毕。微停,两手又再自头顶从右向左移。移动即呼气,移至左边时两手仍以交叉状自头上方向下落至膝际,手心向下,身体同时下坐,左足跟抬起,仍为“丁”字形,两膝弯曲,以右脚支撑全身重量,两手不停,叉绕至右膝边而停,呼气乃毕,是为第三口气。
两手从右回绕至左膝,上体随着手绕而转向左侧,移动即行吸气。随即两手分开,左手伸直向后方画半圆线,继续伸向前方,臂与耳接触,掌心向前,指尖向上,成托天掌形。右手屈肘置于肋际,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为呼气时间。目神、心意以前随手转移,至此则注视丹田,是为第四口气。姿势不变,行呼吸五次,是为第五至第九口气。
右肘直向前方,手指尖下平掌与肩齐,再尽力向后方平移,身体亦随之扭转,此为吸气时间。
两手易掌为拳,右手拳心向上,左手拳心向下平引返前,拳的高度同肩齐,臂靠耳际,右拳置于右肋际,同时呼气。神意以前随手转移,至此则注视丹田,是为第十口气。保持此动作不变,呼吸九次,是为第十一至第十九口气。
最后左拳下按,立即缩回与右拳相接触,身体直立,即将两拳移至胸前与两肘成平线,同时吸气。两拳顺乳斜行从肋部绕至背后,同时呼气,手指渐渐分开。向下直插,与猿功结束动作相同,是为第二十口气。又从右面行功一遍,仍为二十口气。每次练功,左右均须锻炼,不可偏废。
熊功功法为五禽戏内功之第四部功法,熊功功法的动作结构特点刚猛,运动过程中强调动作随形似熊动,注重呼吸并辅以熊功拍击法,同样注重配合呼吸的深浅与规律以获得最佳练习功效。熊功共呼吸十九口气,姿势与虎功相同,第一、二口气吸时仍以相叉之两手心反转向下做拱手状上伸。
气吸尽时马上呼气,双手放下,斜绕胸部,平移右肩之右掌与肩平,两手合掌,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右肩右腰亦向后扭,目神、心意以前均注视在手,至此则注视丹田,同时气亦呼尽,是为第三口气。保持姿势不变,连续呼吸五次,是为第四至第八口气。
两手合掌下移至小腹部,同时呼气,两手分开同时呼气,左手上伸,肘部伸直,掌心向内,力向后拗,右手屈肘置于肋际,掌心向前,手指伸直朝下,同时气亦呼尽,是为第九口气。保持姿势不变,连续呼吸九次,是为第十至第十八口气。
两手握拳,同时吸气;两拳移至胸部与两肘呈平线,同时呼气。以下动作与猿功结束动作相同,是为第十九口气。
练习熊功时,亦左右并练,不可偏废。其遍数与虎功相同,亦如虎功前一样,须先练猿功。练熊后可停练鹿功、虎功。
鹤功功法为五禽戏内功之第五部功法,鹤功功法共呼吸二十五口气,一呼一吸为一口气。运动过程中同样强调动作随心意而行,意守丹田,注重呼吸并辅以拍击法。
具体方法:两脚分开成骑马式,两膝弯曲,臀部朝上,背脊挺直,略如鹤形。两手十指交叉,手心向上,置于脐处,目神、心意注视丹田,呼吸一次,是为第一口气。两手上移至乳际,呼吸一次,是为第二口气。
两手相叉不变。向外翻转、向上伸直,伸时即吸气,伸完即呼气,神意在手,是为第三口气。保持姿势不变,连续呼吸五次,是为第四至第八口气。
两手分开,同时吸气,两手握拳收回时呼气,拳靠两肋,手指与肩平,神意注视丹田,是为第九口气。姿势不变,连续呼吸九次,是为第十至第十八口气。
两膝伸直,身体直立,两手各向左右伸平,易拳为掌,手心向上,人如“大”字形,行呼吸一次,是为第十九口气。保持姿势不变,连续呼吸五次,是为第二十至第二十四口气手脚同时收回,手握成拳,置于胸际。以下姿势与猿功结束动作相同,是为第二十五口气。
习鹤功时,先做猿功一遍,后做鹤功一遍,遍数不限,循环间作,俟将收功。鹤功先拍,猿功后拍,拍后仍各做一至两遍才收功。总之,从猿功开始,以猿功收功。其余鹿、虎、熊三部功可停而不练。
风筝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进而演变成为今日的多线风筝。当今,我国各民族都广泛开展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两千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鸢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公元前300年),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了。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墨子·鲁问篇》中说,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进行测距、越险、载人。南北朝风筝曾被作为通信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风筝开始广受喜爱,除原来双线外,演变成三线、四线的技术风筝或特技风筝。
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及几何立体等,而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宣传标志、动物、蝶、飞鸟等,琳琅种种。风筝的制作材料除了丝绢、纸张外,还有塑胶材料造的,骨杆有竹篾、木材及胶棒制作,近来有人设计一种无骨风筝,它的结构是引入空气于绢造的风筝之内,令风筝形成一个轻轻飘走的气枕,然后乘风于上。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日本等,亦有一种大型的风筝,每到风筝节就将它放到蔚蓝的天空中,该等风筝之尺码为10—12尺不等,由百多人来放。
1.软翅风筝
即一般常见的禽鸟风筝。它的升力片(翅)是一根主翅条构成翅子的下布是软性的,没有主条依附,主体身架多数做成浮雕式。它的造型多数是禽鸟或昆虫。鹰、蝴蝶、蜜蜂、燕子、仙鹤、凤凰、蜻蜓、寒蝉、螳螂等皆属此类风筝。潍坊还有一种可拆装的软翅风筝,把传统的上下分开的蝴蝶翅膀,改为活翅膀,固定骨架,便于折叠,放飞效果逼真,翅膀一张一弛,保证了风筝的稳定性。
2.硬翅风筝
常见的元宝翅沙燕风筝即属此类。它的特点是升力片(翅)用上下两根横竹条做成翅的形状,两侧边缘高,中间凹,形成通风道。翅的端部向后倾,使风从两翅端部逸出,平着看像元宝形。如北京流行的米字风筝、花篮、鸳鸯、喜鹊、鹦鹉等,这种风筝的硬翅是固定的形式,而硬翅范围以外的造型与骨架结构,则随内容题材的不同而变化。
3.龙型风筝
主要以龙头蜈蚣风筝为主,也是风筝的一大特色。
4.板子风筝
即人们传说的平面形风筝。从结构和形状上看,它的升力片就是主体,无凸起结构,风筝四边有竹条支撑。此类风筝较多见,扎制容易,飞升性能好,又适合表现多种题材,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板子风筝,京津地区也叫拍子风筝,有八角菱形或者瓢虫形,这类风筝一般都拖着个长长的尾巴或穗子,这对起飞有益处。板子风筝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瓦片”块,方方的一片,南方农村叫它“二百五”,北方俗称“筝子”,又叫“屁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