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16387200000036

第36章 湖海平生豪气(3)

第6节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陆游的词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他对国家沦亡的感叹,表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一类是对前妻的深切怀念,表达了他的绵绵思念之意,而下面这首《鹊桥仙》则另出新意,表现了他对归隐生活的热爱。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的词感情浓烈,很少表现归隐的淡泊和潇洒,但在这首词中则处处流露着宁静与适意。陆游连用两个典故,意在强调他性情的高洁和豪迈。

试想“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是怎样的一幅生活画面,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在平淡中流露出人生的豪迈。然而,这种适意的生活还不足以表现词人的情怀,因此他特意点出拒不做官的严光,但却不是以严光自况,而是更有深意。“我自是无名渔父”才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

陆游一心报国,满腔义愤,但却无能为力,在归隐中努力平复着伤世伤时的情绪,让心绪在潮生、潮平、潮落中归于宁静。他不是仅仅拒绝做官的严光,而是神似陶渊明的无名渔父。

严光年少时与汉光武帝刘秀是同窗,交谊深厚。在刘秀做了皇帝之后,严光归隐富春江,拒绝上朝做官,刚刚登基的刘秀非常怀念旧目的同窗好友严光,于是四处查访,希望故交能前来一见,辅佐自己。但严光归隐不出,因为他深知混迹于官场中十分危险,所以他就悠游方外,远离官场,避免进入险恶的政治漩涡之中。这是一种超然于物外的性情,也是避祸的政治智慧,他的选择让人想起老子的理论:“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老子这段话看似自嘲,实则是刍赞,任继愈在《老子新解》中深刻指出了这句话的内涵:“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说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说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的一般人。”道家思想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当人们怀才不遇时,便会以归隐的方式寻求解脱。其实,归隐更是一种避祸的智慧,如果说陶渊明的归隐是人生的升华,那么严光的归隐就是为了避祸。尽管严光后来与刘秀还是见了一面,但仍然拒绝做官,而是选择了悠游自在,垂钓于富春江上的归隐生活。

陆游所要表达的思想并不是避祸,他以潮生、潮落比喻自己的际遇,即使在潮落之时,也要“浩歌归去”,这表明他追求的是适意号怡情,由于自恃甚高,而与自然为一的情怀又至为彻底,所以感叹到“时人错把比严光”,并特意告诉世人“我自是无名渔父”。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而在《归去来辞》中则表现出远离官场的舒适与喜悦,他是一个在自然中安于宁静与淡泊的人,而那种淡泊中则洋溢着生活的情趣。

陶渊明在自然山水中享受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因为他曾经历过世俗纷争、虚伪污浊的官场生活,那种苦痛与无奈曾经折磨过他的心灵。为了摆脱束缚,他毅然选择归隐,径直走入自然之中。在清闲自在的乡村生活中,抛弃一切烦恼,超凡脱俗,回归自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虚拟的渔父之口所表达的,而陆游“我自是无名渔父”则明确点出了他远离世俗的情怀。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必为一时得失所苦恼,而要拥有淡泊的情怀。当今社会已无归隐之说,但顺其自然地享受生活则是明智的选择,即所谓“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第7节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张孝祥在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中表现了他壮怀激烈的豪情,词中用典甚多,恕不一一解释,我们只对“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一句进行简单的品评,因为我对这旬词特有感触,全词如下:“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胜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词中凸显出一种健康明朗的品格,面对南宋动荡的局势,张孝祥借助许多典故表现出他一心报国的胸怀,其豪迈和雄健的气概感人至深,通篇弥漫着敢于斗争、敢于挑战的力量,而“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一句,则更表现出词人宏大的气魄和豁然旷达的胸襟。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借助《三国志·陈登传》中“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之旬,表现出作者壮阔豪迈的英雄气概,而“关塞如今风景”一句又借用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语意,表现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剪烛看吴钩”更表现出词人壮心不已的豪情,说明词人不甘寂寞,渴望建功立业。

这句词让我们感到一个胸怀理想的人,他的每一次呼吸都渗透着悲壮的情怀,而他们对理想的执著表明了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纯净而高贵。一个胸怀理想的人,当他们遭遇挫折,不能一展抱负时,必然会发出强烈的生命感叹,在与现实的较量中,他们审视着生命的存在,在不断的奋争中表现出他们对现实的感慨,而那感慨激动人心,慷慨激昂,让我们的热情从内心中骤然升腾起来。“剪烛看吴钩”是无奈中的悲叹,是永不放弃的斗志和激情,之所以能保持着永远抗争的激情,在于胸怀理想的人拥有“湖海平:生豪气”,这需要他们在“关塞如今风景”的凄惨现实中抛弃个人利益,让自己的精神在不断的积蓄中升华,让自己的力量得到增强。

也许,许多人面临困境都会感到不安和疑惑,并在这种不安中渐渐陷入绝望。毫无疑问,常常感到绝望的人是心胸狭窄、意志薄弱的人,如果他们的理想远大,目标明确,就会在困境中“剪烛看吴钩”,让自己永远保持着奋斗的激情,并以高昂的斗志,勇敢地走上战场,与命运进行浴血奋战…直到实现辉煌的理想。

我每次读张孝祥的词作,都能获得一种激励,并在震撼中让自己的生命升华,我深深意识到徒劳的悲哀只会让命运戴上枷锁,最终使自己跌入到更加不幸的深渊,悲伤的情绪如同秋日寒风中飘落的枯叶,芜杂地在干枯的大地上飘零,因此,我决不让自己的情绪稍带悲伤,即使面对困境,也不让沮丧在心中蔓延,即使厄运把我置于人生的旷野之上,我也会坚韧不拔地向我的人生目标挺进。

有时,我也会像张孝祥那样回忆“湖海平生豪气”,因为我认为积极的回忆是健康和美好的,它有助于我提高对生命的认识,也许只有意识到青春已逝,才能使自己人生的价值得以凸现出来。因此,在回忆中我从不会陷入悲伤,我经常在月夜下漫步并低声吟诵张孝祥的名句“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在吟诵时豪气顿生,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激情焕然勃发,难以遏制,这时我会感到青春再次回到了我的内心,而我的生命也在豪情满怀中得到了寄托,我想张孝祥的词作对我而言其价值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在这里奉劝那些在人生路上遭遇挫折的人们,认真品味这句“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的深刻内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