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16387200000019

第19章 拣尽寒枝不肯栖(2)

第4节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庄子·知北游》借老聃之口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这是对人生的感叹和彻悟。是啊,人生短暂,匆匆而逝。《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吕后也曾感叹道:“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正是由于人生短暂,许多人才追求及时行乐,殊不知那是对生命的践踏,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歌我笑如梦中”态度的人,会让生命在嬉戏中荒废。

辛弃疾在《摸鱼儿》中的这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是在彻悟人生之后的一声浩叹。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全词吧。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干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借许多典故抒发了心中的愁苦和悲愤。梁启超在《艺衡馆词选》中对这首词推崇备至,他这样评价道:这首作品“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读这首词时,对本词的首句感触尤深,那些历经磨难的人还能经得起几番风雨的摧残呢?在落寞和孤寂中,充满希望的春天又一次匆匆归去。

时光难留,闲愁最苦,怨春不语。

短暂的生命总是被时间残酷地剥夺和摧残着,在与时间的搏斗中生命无可挽回地一步步走向死亡。但是,任何叹息都无法阻止生命走向死亡的脚步,所以叹息本身也是对生命的剥夺和摧残。在时间面前,自信的人拥有豪迈的激情,他们经过不懈的奋斗,让生命在与时间的角逐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奋斗过的人,无愧生命!

尽管青春易逝,容颜易老,但只要奋斗过,就能在内心中让青春永驻。

经历过风雨的人,虽然饱受摧残,但他们的内心却坚定无比,因为在易逝的时光中,他们曾奋斗过,而奋斗本身便是对生命的拯救。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是对所有人的忠告,因为时间一去不返,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在“匆匆春又归去”的轮回中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古今中外的伟人对时间的感悟都是相通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讲过一个难解而又意味深长的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对于这个难解的谜语,众说纷纭。但是,仍然被一名叫查第格的人破解了。他说:最长的是时间,因为时间无穷无尽;最短的也是时间,因为时间使许多入的计划都来不及实现;对于焦急等待中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寻欢作乐的人,时间最快;时间可以无限扩展,也可以无限分割;当时人人都不予重视,过后人人都深表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无价值的人和事从历史中消除,也能让所有杰出和伟大的人永垂青史。

珍惜时间吧,让你的青春和生命在有限的时间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匆匆春又归去”中,牢牢把握有限的生命,这样你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让我们记住维根斯坦的一句话吧:“如果你要战斗,那么你就战斗;如果你要希望,那么你就希望。”

第5节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张孝祥仕途坎坷,虽受谗言而降职,但从不沮丧,在他的词中总是风光无限,借平湖秋月展现阔达的胸襟和豪情,他的乐观和自信令人敬佩,在“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节中,我们已分析过他的性格,那是一种舒爽、浪漫和高洁的情怀,而在这首《西江月·黄陵庙》中,则更透彻地展现了他的乐观和豁达。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明明被风浪所阻,却戏称波神相留,这种乐观的精神和自信的情态,表现出词人的高雅和淡泊,那宽广的胸襟与倜傥的风度,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词人在被风浪所阻无法前进的境况中丝毫没有哀愁,而是以安逸和恬静的心态面对狂风恶浪。

而“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更表现出词人心态的平和与容忍,这是一种阔大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词人面对人生艰险时的从容与镇定。这是一种面对自然无拘无束、轻松自由的心态,是一种自然适意的生活,人生虽然会有许多波折和沉重感,但让自己的内心超脱于那种沉重,就必须追求自然适意的生活方式,最终形成淡泊空灵的心理状态。毫无疑问,在巨大的磨难中,求得与自然的和谐,追求适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人不必一味徒劳地忍受痛苦,在苦难中无畏地挣扎,那样虽然显得悲壮和豪迈,但的确过于沉重,而适意的空灵心态则能让生活充满情趣,这是没有必要予以否定的,不能看做消极悲观和不思进取。

在人生之路上,惊涛骇浪、艰难险阻是难以避免的,只有具备宽广的胸怀和从容的心态,才能穿过惊涛骇浪,跨越艰难险阻,抵达成功的彼岸。

在任何困境中,如果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透过重重迷雾看到希望。

任何抱怨都无济于事,既然遭遇了人生的困厄,就应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之,“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就是一种超然而豁达的积极心态。

任何事物都能从正反两方面予以考虑,这取决于抱有怎样的态度,如果面对困难态度消极,就会沮丧和沉沦;如果态度积极,就能最终战胜困难,为自己赢来光明的时刻。下面这个故事就说明了积极心态对人的影响。

很久以前,有一位权力很大的国王,由于心力交瘁,在一天晚上忽然梦见高山倒塌,海水枯竭,鲜花凋谢,于是醒来后便让王后给他解梦。王后满脸焦虑,沮丧地说:“这是噩梦。高山倒塌预示着江山要易主,海水枯竭预示着众叛亲离,鲜花凋谢预示着生命垂危。”国王听后立即冷汗袭身,从此患了重病,难以治愈。

得知国王患病在身,一位大臣要求觐见国王。国王躺在病榻上有气无力地说出了他的忧虑,要求大臣予以解释。令国王深感意外的是大臣不但没有唉声叹气,反而大笑道:“国王,这是吉兆啊!高山倒塌预示着天下太平,海水枯竭预示着真龙现身,鲜花凋谢预示着果实成熟。”国王听到此话,心情舒畅,很快就痊愈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则会让你获得新生。当我们陷入困境中时,要采取“波神留我看斜阳”的积极态度,一旦暂时不能摆脱困境,则应拥有“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的胸怀。

第6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东坡在贬谪黄州时写有许多词作,均语意高妙,似乎远离人间烟火,如果没有深重的苦难和对人生的彻悟,是不可能表现出此等境界的。在那些词作中,绝无世俗之气,而他的《卜算子》一词则是那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表现出词人的清高和自负。《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这首词中弥漫着一片清幽孤寂的气氛,词人借助一只离群的大雁,衬托出自己孤高自诩、纯洁高贵的品格。古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表现出作者孤傲的情怀,他即使身处寂寞荒凉的沙洲之上,也不随波逐流。这首词曾被认为有所寄托,例如宋代的鲴阳居士就写道:“缺月,刺明微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吴江冷,非所安也。此词与考盘诗极相似。”

鲷阳居士认为苏轼此词是对宋神宗的抱怨,并句句指出了政治含义,他认为“此词与考盘诗极相似”。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考盘诗的原文。《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考槃在阿,硕人之茳。独寐寤歌,永矢弗过。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鲴阳居士认为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有政治含义,并“与考粲诗极相似”是有来历的。汉代的《毛诗序》说:“《考槃》,刺庄公也。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由此理解,也可以把苏轼的这首词看成是一首具有政治寄托的诗词,至少词中有浓厚的政治情感。但从词面上看,把它看成是词人表达隐者情怀的词似乎更为合理。关于此词,有许多说法。这里也顺便介绍一下。《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中曾介绍过这首词的所谓“本事”,文中写道:“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日:‘吾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可见对一首词可以有多种理解,这里介绍所谓“本事”和政治解读,只是向读者说明一首词可以从多方面予以理解,但本书只从词的表意上去感悟心态和人生哲理。

“拣尽寒枝不肯栖”是作者高傲心态的反映,树枝于拂晓轻寒之时微微摇曳,孤傲的大雁却不肯随意而栖,在悲风萧瑟中盘旋,寻找着属于他的家园,作者的孤高独举,于此显现。可是,属于他的这个世界太孤寂、太贫乏,岂有容身之地?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如果一味孤高,就必然会陷入“寂寞沙洲冷”的境地,这是一个与社会融合的问题,当一个人进入错误的环境之后,那么心态就会不能适应这个错误的环境,而情绪也将会不正常,精神就会不健康。是适应这个环境,还是逃离呢?因为在适宜的环境中,所有事物都会显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而心态和精神也会健康起来,这时面对不利的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呢,还是逃离错误的环境或改变环境呢?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积极的人会主动改变环境,而苏轼给我们的答案则是忍受寂寞。是的,高傲的人能在寂寞中享受内心的宁静,他们不肯随波逐流,而宁愿在“寂寞沙洲冷”中任凭孤独和苦寂充满内心,并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独立,这或许是彻悟之后的精神境界,并非世俗之人所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