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16387200000016

第16章 无人伴我白螺杯(1)

第1节壮年听雨客舟中

蒋捷是南宋晚期词人,品格高洁,性情豪迈。宋亡之后,隐居不仕。

尽管友人极力推荐他在元朝做官,但他断然拒绝。晚年,隐居竹山,过起了恬淡的生活,他的词作对人生体会特深,往往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沧桑。他的词作在历史上褒贬不一,否定他的人如陈廷焯就把他列为南宋词人的末位,在《白雨斋词话》中,陈廷焯写道:“大约南宋词人自以白石(姜夔)、碧山(王沂孙)为冠,梅溪(史达祖)次之、梦窗(吴文英)、玉田(张炎)又次之,西麓(陈允平)又次之,草窗(周密)又次之……竹山虽不可论也。”而肯定他的人也为数众多,如毛晋、朱彝尊、纪晓岚、刘熙载等人都高度评价了蒋捷的作品,尤其是刘熙载对蒋捷词作特加推崇,称其为词中长城。在《艺概》中,刘熙载写道:“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较贞,其思视梦窗较清。刘文房(刘长卿)为五言长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欤!”而我读蒋捷词每每手不释卷,反复吟诵,常被感动。他对人生的体验既没有呻吟之语,又不做虚狂之言,给人以亲切和精炼之感,尤其是这首《虞美人》,更是在短短数句之间概括了人生的三个过程,那里有浪漫的少年时代,也有漂泊不定的中年生涯,更有悲苦凄凉的晚年写照。如果读者心思缜密,可以发现本书的上、中、下三篇首旬都出自这首蒋捷的《虞美人》。

写到此处,我的心情有点激动,不吝篇幅,再引一次我深为喜爱的这首《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读过本书第一节的朋友,现在应该对这首词有所体会了。王国维用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概括了人生的三种境界,而蒋捷却用这首著名的《虞美人·听雨》概括了人的一生。

本书的主旨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借助王国维的论述和大家聊聊人生的境界,另一方面是借助蒋捷的这首名作谈谈人生的整个过程。

我们知道,人到中年将担负起重大责任,同时承受着巨大压力,尽管十分艰难和疲惫,但这却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光。也许艰难和困苦压迫着你,但如果以乐观的心态和不屈的意志面对生活的苦难,就能使生命力更加旺盛。蒋捷告诉我们“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这就是说人生犹如航行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将经受狂风恶浪的摧残和考验,这是极为困苦的时期,需要我们以坚强的意志迎接人生的暴风骤雨。

既然人到中年犹如狂风巨浪中的小舟,那么就必须全力挖掘自身的潜力,以最顽强的意志与险恶的处境进行最勇猛的搏击。试想,如果没有重物压仓,小舟就会随风浪颠簸,以至于沉没。生活的重负便是人生之船的压仓物,只有敢于承担起人生的责任,走过艰难和困苦,才能赢得人生的胜利。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生是苍白的,那样的人生如同虚度。

每次读蒋捷这首词,我都会想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那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多少年来都在激励着我,这伟大的词句早已成为我的座右铭。

第2节谢他酒朋诗侣

人必须有朋友,有友谊,朋友是困苦之时的安慰和避难所,在艰难的生活中,有时我们会感到内心的胆怯和脆弱,而朋友则可以为我们驱散寂寞中的寒冷。真正的友谊必须珍惜,诚如鲁迅所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手足视之”。与朋友相处的时光,让我们感到亲切和温暖,那是幸福的时刻,弥足珍贵。

但可悲的是人一生中知心朋友是很少的,而更多的人则以朋友之名侵蚀着你的时间,剥夺着你的生命。每次我在时间紧迫,努力工作的时候,总会被一些毫无必要的应酬所中断,那时“谢他酒朋诗侣”这旬词就会在心中回响。于是,我就能下定决心拒绝那些不必要的应酬,以免为自己带来痛苦。我常常想我的拒绝会不会为他人带来伤害?经历过一些困苦之后,我才真正体会道:不会,绝不会!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朋友,而真正的朋友对我的拒绝是会予以谅解的。

这句改变了我人生态度的“谢他酒朋诗侣”出自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我曾经面临过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必须夜以继日地工作,才能摆脱当时的困境,但那些“善意”的邀请又令我左右为难,所以我常常用“谢他酒朋诗侣”鼓励自己,断然拒绝!我不想徒然消耗宝贵的时间,因为我非常清楚人生是有限的,必须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使生命的价值得以体现,否则就是浪费生命。

经历过一些毫无意义的应酬之后,我才理解了叔本华的话“他们太容易被激怒和烦扰,以至于在与他们讨论任何非个人的问题时,你必须小心翼翼,尽可能使你们的谈话避免涉及你面前的这些可敬而又敏感的人。因为你将要说出的任何话语都有可能伤害他们的感情,实际上人们对那些与他们个人无关的事才真正的漠不关心。”(《叔本华论说文集》第二卷《劝诫与格言·了解他人》)

我最初读这段话时,感到惊愕和不可理解。这样的认识太残酷了,但是在我经历过重大的艰难和困苦之后,才对叔本华的话有所感悟。现在我才知道,真正的朋友没有几个,要想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甚至成功者,就必须特别珍惜时间,“谢他酒朋诗侣”。

鲁迅曾说过:“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的。”这似乎是一句平平常常的话,但其蕴含的哲理确是极为深刻的,如果一味顾及情面,有约必至,那么你的一生一定会荒废掉。由此,我想起了美国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他就是一个珍惜时间,谢绝邀请,不顾情面,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人。

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弗朗西斯·克里克敏锐地察觉到一定会被邀请参加许多社会活动,于是他拟定了一份苛刻到不近人情的谢绝书。在谢绝书中,他写道:“对您的来函深表感谢,但非常遗憾,我不能应您之约,并给您签名和赠送照片,我也不能接受您的采访、发表讲话、在电视中露面。我拒绝赴宴和充当证人,我拒绝参加任何会议,也拒绝接受名誉学位。”弗朗西斯·克里克用这封冰冷的谢绝书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交和应酬,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时间从事研究。他的拒绝看似无情,其实这是一种勇气的表现,是耐得住寂寞的表现,是对生命的热爱。

我现在已经深刻意识到时间正在匆匆流逝,岁月无情,因此把我的感受写在这里,让那些忙于应酬,浪费时光的人们真正明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谢他酒朋诗侣”。

第3节功名机会,要须闹暇先备

人们常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敏锐地把握时机,但怎样才能具备判断和把握时机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准备,不断积累,努力提高。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机会,但成功的人却不多,这是由于当机会来临时,只有那些事后成功的人能够发现机会,并紧紧抓住机会。

“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深刻指出了在闲暇时就要做好准备的道理,这样才能抓住机会,成就功名。这句充满人生哲理的词,来自刘仙伦的《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赊艘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全词我们不予讨论,只对末句略抒己见,因为这句词对现实人生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许多人当机会出现时总是不能当机立断,任由机会从身边溜走。有些不成功的人常常哀叹没有机会,从而不停地抱怨社会不公平,但仔细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就能发现这些喜欢抱怨的人总是在吃喝玩乐中任由时光白自流逝,在一事无成之后才感到后悔,这是由于他们缺乏坚持和毅力。应该说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重要的是谁能发现并把握机会。

那些在机会来临之前,以坚强的毅力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人才能拥有辨明世事、发现机会、勇于决断的能力。因此,当机会来临时,他们就能立即抓住机会并取得成功。刘仙伦在词中明确写道“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什么是“闲暇先备”?“闲暇先备”就是珍惜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并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在“闲暇”中充实自己。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生命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时机从不会出现两次,必须当机立断,不然就永远别要。”这与中国古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认为只有在“闲暇”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努力坚持的人,才能做好捕捉机会的准备,才能具备捕捉机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