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太祖朱元璋
16182200000054

第54章 凤阳花鼓(2)

相传有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来到南京城里的三山街。他走得有点累了,正好经过一户人家门前,见到门前放着一把椅子,就坐下来休息。坐了一会儿,从屋子里面走出一个老太太。朱元璋就跟这位老人搭话拉起家常来。

朱元璋问:“老人家是哪里人呀?”

老太太哪知道这就是当今皇帝呀,以为就是一位走累了的普通人呢。于是她就回答说:“我是苏州人。”

一听老太太说是苏州人,朱元璋立刻想起张士诚来了,他就问了:“你既然是苏州人,那当年张士诚在苏州时,你们过得怎么样呀?”

老太太一听这位客人问起张士诚,立刻也就来了精神,把她自己的想法和道听途说的合在一起,说道:“大明皇帝起事时,张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全城归附,苏州人因此不受兵戈之苦,到现在大家都怀念他呢!”

老太太虽然也称朱元璋为大明皇帝,可张口闭口“张王”,对张士诚还是够尊重的,而且听这意思还很怀念张士诚!这可是有点出乎朱元璋的意料。再说当年朱元璋取苏州的过程,可不是老太太说的这么回事呀。显然这个老太太对张士诚印象相当不错,认为张士诚虽然被朱元璋灭掉了,那也是因为张士诚为顾全城中百姓,不跟朱元璋硬打,是他知天命,爱百姓。

朱元璋听了老太太这番话,心里可就不平衡了。第二天一大早上朝,他就对满朝文武官员们说:“张士诚对苏州人本来谈不上有什么大恩大德,可是我昨天见到一个苏州老妇人,竟然深感其恩。怎么我们京城成千上万的百姓,就没有一个人像这位老妇人一样,念念我的好处呢?”

也是啊,如果说苏州是张士诚的根据地,那南京就是朱元璋的根据地,当年朱元璋在南京那么多年,可是南京人对他就不像苏州人对张士诚那么感恩,你说他心里能痛快吗?

这样一来,朱元璋既不满南京人不对他感恩戴德,又觉得苏州人不跟他一条心,所以他从此就对苏州、松江这个地方的人心存怀疑了。明朝人说:“洪武二十四年后,填实京师,多起取苏、松人者以此。”

(陆容《菽园杂记》卷三)

这段故事真假难辨。如果真的像一些史书中记述的那样,朱元璋就因为这件事对苏州人就更不喜欢了的话,我觉得,这也实在太小看朱元璋了。诚然,朱元璋他本来对富户们就不那么放心,而因为张士诚的原因,对苏州富户就更不放心。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朱元璋要打击控制江南这个地主势力最强大的地区,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之地。

明初苏州府这个地方,其实跟全国情况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也都是经历了元末战争的破坏,经济也不怎么发达了,总而言之,跟以前的苏州是没法比的。可是人们常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州这个地方毕竟经济基础比别的地方要好些。朱元璋要想把全国富户控制起来,首先就得把苏州、松江这些富裕地区的富户控制起来。

要想把江南富户控制起来,就要把他们的力量分散开。为此朱元璋采取的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些富户迁到别的地方去,把他们分散开来。

迁到什么地方去呢?朱元璋的安排是把他们迁到南京和凤阳去。那时候南京是京师,凤阳是中都,一个国都,一个陪都,如此一来,既分散了这些富户,又充实了这些地区。等到朱元璋儿子朱棣夺位当了皇帝,准备把国都迁到北京,又把苏、松一带的富户往北京迁。这在历史上就叫迁苏、松富户“实三都”。明朝经历了这段历史的人记述说:

“吴中素号繁华,自张氏之据,天兵所临,虽不被屠戮,人民迁徙实三都、戍远方者相继,至营籍亦隶教坊。邑里潇然,生计鲜薄,过者增感。”

(王锜《寓圃杂记》卷五)

说的就是朱元璋迁徙苏州富民,这些富民被迁走,苏州也就更加萧条了。听上去是够惨的吧?

一般来说,一个新朝建立,因为战乱以后,有的地方地狭人稠,有的地方地广人稀,把地少人多的地方人口,迁到地广人稀之处,让人有其田,这是生产资料的一次再分配,对于尽快恢复生产是有好处的。可是朱元璋迁徙富民,不是这样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要充富京师南京和中都凤阳这些重要地区,而且迁徙的对象都只是当地的富民,没有平民百姓。

朱元璋一共迁徙了多少富民呢?史书中说,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迁江南富民十四万户于中都凤阳;二十四年,迁富民五千三百户于南京;三十年,“又命户部籍浙江等九省,及应天十八府富民万四千三百余户,以次召见,徙其家于京师,谓之富户”(赵翼《廿二史札记·明初徙民之令》)。

朱元璋这样做,本意是仿效汉朝徙民实关中的意思,可是这些富民,到了新地方,日久破产贫乏,“其后遂为厉阶云”。什么叫厉阶?就是人人都害怕,不敢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这些被迁徙的富户,如果到南京还算好,离家乡还不算太远。如果去了凤阳,可就惨了。那地方离家乡既远,又穷。这些富户破落他乡,连家都回不去了。

每年到了春天,就是农村春荒季节,存的粮食吃完了,新粮食又没生产出来,农村人就出门去要饭。迁徙的富民,就趁这个机会,成群结队,到江南各地去乞讨,顺便也就回到故乡去扫墓,后来就成为当地的一个习惯——每年春天这些人拿着当地一种花鼓,一路卖唱,走上回家的路——这就是著名的凤阳花鼓。史书上记述的花鼓调唱词是这样的:

“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一《凤阳丐者》)

年年这么唱,一路唱下去,其实也不分什么荒年不荒年,年年如此,慢慢人人都学,人人都会唱了。时间久了,就把当年这段历史忘记了,凤阳花鼓就成为地方歌舞了。后来传唱的凤阳花鼓词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原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唯有我家没得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我们从这些唱词中就能听出来,这些人对朱元璋是很不满意的。要不然怎么会说凤阳原本是个好地方,只是因为出了朱元璋这位皇帝,才成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地方?其实凤阳地处淮河流域,自然条件并不好,倒是因为出了朱皇帝,因为这里是皇上的老家,给了许多特殊政策,比原来好了许多。只是这些被迁徙来的富户,生活每况愈下,甚至破产要饭,他们才会说朱元璋不好,才会唱出这样的歌词来。

我们今天能够听到的跟朱元璋迁徙富民有关的还不止这一首《花鼓调》。大家都听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茉莉花》吧?这首歌曲是联合国向全世界推荐的优秀歌曲。我们今天听到的《茉莉花》是一位新四军军旅作曲家根据江苏民歌《鲜花调》改编而成的。据一些专家考证,这首歌曲也跟朱元璋有关系。据说当时南京有一条街叫珠玑巷,因为这里的居民说了怀念张士诚的话,被朱元璋发配到青海,他们带去了这首歌曲,代代相传,如今还在唱。而远在贵州屯堡的沈万三后裔,至今也还在传唱着这支《鲜花调》,而且保存下了六百年前的曲谱。

如今凤阳花鼓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了,这恐怕是朱元璋他老人家说什么也想不到的。

虽然迁走了一些东南富户,可是苏、松这一带仍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还有很多富户。朱元璋对他们还是不放心,那就还得想办法整整这些当初跟着张士诚的人,于是他想方设法制定了一套打击江南富户的政策。

三、苏、松重赋

朱元璋怎么打击留在江南地区的富民呢?我们只要翻开《明史》一看,就明白了。朱元璋对苏州、松江这些地方的态度,还真的跟别的地方不一样,他对这些地方实行了特殊的政策。《明史·食货志》中说:

“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赋。”

惟苏、松、嘉、湖,怒其为张士诚守,乃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按私租簿为税额。

后来这件事就被说得更具体了:

“太祖愤其城久不下,恶民之附寇,且受困于富室,而更为死守,因令取诸豪族租佃簿历付有司,俾如其数为定税,故苏赋特重,盖惩一时之弊,后且将平之。”

(祝枝山《野记》卷一)

照这么说,朱元璋是按照这些富户的私租簿子定的税额。你们不是这么收租子吗?这回我就要照样收你们的租子。这一下,苏、松的税可就重了去了。

这件事后来又被附会到了沈万三身上。

大抵苏最重,松、嘉、湖次之,常、杭又次之。

(《明史·食货志二》)

苏州的田赋为什么重,到底有多重?《明史》中其实是有说法的:当时苏州府一个府的秋粮,二百七十四万六千余石,其中只有十五万石是民田税粮,其余都是官田税粮。苏州一个府的官田税粮,跟浙江一省相同,浙江也是富庶地区,更不要说北方那些相对贫瘠的地区了。苏州一府的税收,就占了当时全国税收的十分之一。

所以说来说去,并不是完全因为朱元璋小心眼儿,就造成了明朝历史上财政的一件大事“苏州重赋”,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地方一直是国家税收的重点地区。我们前面说过一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这个地方不实行相对比较重的税收,即使其他地方多收多少倍,也弥补不了这里少收的数目。

不过要说朱元璋对苏、松实行重赋,一点也没有报复当地人帮助张士诚的那段不愉快的历史,可能也不一定对。即使最伟大的政治家,他也是个人,也有爱有恨,也有个人的好恶。朱元璋出身既不同于苏、松那些社会上层人,经历更不相同,他心里很明白,那些人看不起他这个穷人家出身的皇帝,当年高启不就作诗讽刺他的后宫吗?所以他不会像对自己家乡,像对帮助他打天下的刘伯温的家乡那样对待张士诚的旧地,给予格外照顾。对苏、松之地多征点赋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是他这么一来,明朝后来的历代皇帝可就多了个麻烦。他们也先后想办法降低当地税额,可是就像我们说的,这里税额一旦减少,对国家收入影响就很大,所以减来减去,这里还是一个重赋地区。这也成为明朝自朱元璋以后,历代皇帝和大臣们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慢慢改变的一个现实。

明朝的赋税以苏、松两府为最重,其次是常州。要是从省份上算,明朝赋税最轻的地方是哪里呢?有学者考察了明朝赋税的情况,算出来这样一本账:原先明朝赋税最轻的省份是湖广,就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苏州、松江,每亩地收税二三斗,而江西才收六升,浙江才收五升,税收最少的湖广,平均每亩地才收一升。虽然都是在大江之南,可是苏、松赋税与湖南、湖北相差悬殊。

对于这些情况,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当然知道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他有意安排的全国税收布局。朱元璋的目的是要通过税收的杠杆,给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提供发展的有利条件,促进那里的经济发展。

正在朱元璋用心布局的时候,有人给他送来了一封“人民来信”。他打开一看,立刻高兴起来。这封信上到底写的是些什么?我们下一讲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