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教师也不能不服气,人家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处处在理,而他们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果教育出一群新的书呆子,怎么能为朱元璋的大明朝服务呢?朱元璋希望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国家有用的人才。
朱元璋建立的府、州、县儒学校,其实就好比我们今天的市立中学、州立中学、县立中学,不过每个府、州、县都只有一所,学校等级是一样的,只是教官级别有所不同。府一级的学校教官叫“教授”,州一级叫“学正”,县一级叫“教谕”,他们的下面还有一些教员,叫“训导”。
这几个级别的教官中,只有府学教授是从九品官员,从九品是有品级的官员中级别最低的一级,其他的教官连个品级都没有,就叫不入流。
这些教官虽然品级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品级,即使是一般的教员训导,也有冠带,就是有官服官帽,跟一般读书人不一样;而且不允许地方官差遣教官以示朝廷重视。
大家想,朱元璋这么重视教育,那么全国有多少府、州、县,就应该有多少学校。那时候只有十二个省,府、州、县加上军队卫所设立的学校,一共只有教师四千二百多人。我们今天听起来,觉得怎么这么少呀?可是那时候,这就算得上是相当多了。
学生最多的是应天府学,应天府是京师所在地,所以学生多一些,共有六十名学生,其他各地,一个府在学校的学生,只有四十名定额,州、县只有三十名。就这么点儿学生,那可算得上是重点而又重点的学校了吧?这些学生叫生员,也叫秀才。我计算了一下,估计当时全国在校学生多的时候达到三万至五万人,能占到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一多一点。
别看这些秀才虽然只是个中学生,那可是国家的宝贝。都是公费生,每月每人给六斗米,后来又加到一石,还给鱼肉,不仅管饭,而且管衣服穿。不过衣服也是有规定式样的,是统一的校服:戴四方巾,穿生员服,长袍,离地一寸,袖长过手,翻回来的袖口,不能超过肘部三寸。后来因为这套衣服跟吏员的服装有些像,又做了式样改进,改进的衣服有个专名,叫襕衫,用玉色布绢做成,宽袖,后来又让戴个遮阳帽。史书中说:“太祖亲视,凡三易乃定。”
(《明史·舆服志三》)
这种统一的校服,都是朱元璋亲自审定的。
朱元璋觉得当时北方文化水平比南方低,为了加强北方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他还特地下令,调南方的老师到北方学校任教。
在明代,年轻人一旦考中秀才,就会从此生活无忧。所以就算你是穷人家的孩子,只要考上秀才,就不愁吃不愁喝也不愁穿了。秀才不仅自己不愁吃穿,甚至还能免去家里两个人的徭役,有了特权。这在当时就算是有身份的人了,相当体面,和一般平民百姓不一样了。我这里说的平民百姓,也包括那些有田有钱的财主,别看你有钱,可是如果你没有读过书,没有取得秀才身份,那就叫“民”,就是平民百姓。
在明朝建国之初,能考中个秀才,就算是大知识分子了,是非常珍贵的人才。有一个名叫牛谅的人,洪武初年举为秀才,当了个小官典簿,跟随上级出使外国一趟,回来以后,接连三次升迁,就当上了礼部尚书。
学生珍贵,教师就更珍贵。那时候山西襄垣有位县学训导,不久被提升为御史,没几年工夫,又提拔成为尚书,明朝国子监最初的监规就是他增定的。所以《明史》中说:
明开国时即重师儒官,许存仁、魏观为祭酒,老成端谨。(宋)讷稍晚进,最蒙遇。与讷定学规者,司业王嘉会、龚敩。三人俱年高,须发皓白,终日危坐,堂上肃然。而张美和、聂鈘、贝琼等皆名儒,当洪武时,先后为博士、助教、学录,以故诸生多所成就。
(《明史·宋讷传》)
这些名儒都名列史册,大多当过儒学教师,后来又在国子监当过教师。
说到国子监,这是一个比府、州、县学更高一级的学校。按照明朝学校的级别,府、州、县儒学之上,还有一级学校:太学,就是中央的大学。全国就只有京城有太学,叫国子监。
三、太学卧碑
我们今天在北京东城,就能看到国子监。不过朱元璋时代,京城在南京,所以那时候国子监就建在南京。起初是朱元璋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来又改建新校址在鸡鸣山下,并且改名为国子监。
朱元璋把他的老家凤阳建成了中都,所以也建了一个中都国子监,不过这个国子监存在的时间不长,就被并到京师国子监去了。
国子监是明朝的最高学府,在国子监里面读书的学生就叫监生,也叫太学生。
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学校有二:曰国学,曰府、州、县学。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
(《明史·选举志一》)
这所京师大学堂,除了有教室之外,还有餐厅、校医院、后勤总务,应该跟我们今天的寄宿制学校差不多。
那监生们是怎么来的呢?按照明朝制度,每年要挑选府、州、县学生员当中年龄在二十岁以上、厚重端秀的学生,每个学校选一名,送国子监考试,考中的就留下读书,考不中的,还回原来的学校;另外参加进士考试落榜的举人,也可以入国子监读书。那时候,从国子监中选拔出来的人才,被授予高官的不少。
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国子监监生当中,有64人被任命为布政使、按察使及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官职。从大学生一下子就成为省长、副省长,这种火箭式的提拔任命,只有在明太祖时代才有可能出现。所以后人评论说:“其一旦而重用之,至于如此。其为四方大吏者,盖无算也。”
(《明史·选举志一》)
至于从大学生分配到各地做小官吏的更是数都数不清了。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是从监生直接任命为府、州、县六品以下官员的,确实为常例。
考国子监既然是学生们当官的捷径,国子监自然也就成为学生们向往的地方。不仅内地各儒学生员们竞相入学,连云南、四川一带的土司子弟,也都希望能以少数民族身份入学。当时国子监里面还有一些外国留学生,比如朝鲜、日本、暹罗等国,都有前来求学的学子。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选入国子监读书的监人达到2782名,二十二年后,洪武二十六年,在监学生的人数多达8124名,跟我们现在的大学学生人数比,不算多。但是大家想想,这是明朝呀,一个大学近万学生,已经是相当可观的了。
监生地位比起府、州、县学秀才们要高上一级。一个国子监的学生,从三月到十月,每人每天给米二升二合六勺;十一月至二月,冬天天冷,吃得少,每天给米一升九合二勺。一年四季的校服,也是公家发的。那时候没有电灯,一个学生每月给一斤灯油,还有纸墨笔砚,就连监生的家属,也有每月六斗米,不过必须是监生的正妻,小二、小三就不给了。
那时候朱元璋经常到国子监视察。有一天,他又去视察,回到后宫,马皇后问他,国子监情况怎么样?有多少学生?朱元璋说,有好几千人。马皇后说:“人才不少呀!可是这些学生有公费伙食,家里人靠什么过日子呢?”于是就下令建立起红板仓,专门为监生们的家属提供口粮。“太学生家粮自后始。”
(《明史·马皇后传》)
这虽然说的是马皇后心细,关心学生们的生活,同时也说明朱元璋时代对国子监人才的重视。
大家听到这里一定有些不理解,当时国家是需要人才,可是一个年轻学生,给他好的学习条件就是了,他并没有工作经验,怎么就给他们委以重任呢?他们能够承担得起吗?明朝的历史证明,不少出身国子监监生的官员,后来都很出色,成为名臣。这跟当时国子监的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国子监的教育首先一条是管理严格。
明朝国子监有严格的学规。这些规定刻在一块石碑上面,称“太学卧碑”,就是我们常说的校规。明朝国子监的校规是洪武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387年,确定下来的,一共二十七条。有关于着装举止的,有关于学习内容的,还有外出规定。规定学生必须穿校服,不穿校服,处理起来两个字:“痛决”,就是暴打;每班有一块出恭入敬牌,由值日生掌管,凡要出去,必须有牌,如果没有牌外出,或者把牌藏起来,处理还是两个字:“痛决”;学生晚上必须回学校住宿,不许夜不归宿,到点不回,还是两个字:“痛决”。二十多条校规,违反了基本上都是暴打!
学生们每个月作息安排十分紧张:初一放一天假,初二、初三会讲,初四背书,初五、初六复讲;初七背书,初八会讲,初九、初十背书,十一复讲;十二、十三背书,十四会讲,十五放假,十六、十七背书,十八复讲;十九、二十背书,二十一会讲,二十二、二十三背书,二十四复讲;二十五会讲,二十六背书,二十七、二十八复讲;二十九背书,三十复讲。整天就是背书、会讲、复讲。
那时候学生学习采取的是学分制。到了学校首先是在广业堂学基础课,从广业堂升到率性堂以后,就可以开始积累学分了。有的课程是一分,有的课程是半分,如果一年下来积不到八个学分,就别想毕业。
当时管理国子监最久而且最有名气的人物叫宋讷,我们以前介绍过他。有一天他在国子监,看到学生因跑得慌张,打碎了茶具,因此很生气,结果被朱元璋派去调查他的人画下像来。史书中说他:
讷为严立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晷,夜恒止学舍。
(《明史·宋讷传》)
后来宋讷死了,朱元璋觉得他管学校管得好,就让他儿子宋复祖接着管。宋复祖坚守他爸爸的学规,“戒诸生守讷学规,违者罪至死”(《宋讷传》)。听着觉得挺恐怖的,有点儿不像学校,倒像是监狱管犯人了。
可是光凭严格管理,光是读书背书讲书,就能有政务经验吗?
事实上,国子监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监生历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习。不过那时候的实习,跟我们有些大学毕业生随便找个地方混一个实习名义不同,那可是真正要到各级政府机关去工作三个月到一年,甚至几年时间。
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朱元璋下令让国子监的监生们到各个机关去实习。一种是去正式衙门实习的,比如吏部要四十一名,户部要五十三名,礼部要十三名,大理寺要二十八名,五军都督府五十名,这些叫“正历”,三个月以后就可以选任了。
还有一些,也在这些部门实习,但干的是杂事,叫“杂历”,一年以后也可以选任。
再有另外一些就是到各衙门去参与一般办事,多则三年,少则一年,然后再经选任去当官。还有一些监生到各衙门去,只是实习,实习一段时间再回国子监读书。
这些监生本来就有比较好的文化素质,再加上实习工作一段时间,有些人就表现出很强的工作能力,日后就完全能够胜任了。
这么说起来,国家只要通过各级学校培养人才,就不愁没有适合于各个岗位的官员了。但是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光靠国子监每年培养的官员,还不足以解决官员的选用问题,得有一个更有效的办法。
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其中做了一个重要的安排。
究竟是什么安排呢?我们下一讲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