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的高僧都很有文化修养,诗文俱佳。当时地方上给皇帝进献翡翠羽衣,于是一初写了一首《题翡翠》:
见说炎州进翠衣,网罗一日遍东西。
羽毛亦足为身累,那得秋林静处栖。
那位止庵也有一首《夏日西园》:
新筑西园小草堂,热时无处可乘凉。
池塘六月由来浅,林木三年未得长。
欲净身心频扫地,爱开窗户不烧香。
晚风只有溪南柳,又畏蝉声闹夕阳。
这两个人的诗都写得不错,可是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心想着有个清静地方,过清静生活。本来嘛,作为高僧,已经是世外高人了,对于官场生活自然会感到厌倦,所以诗文中流露出这种情绪也十分正常。可这是什么时候呀?正是朱元璋整治那些不肯为君所用的人,也正是那些人议论皇朝法网太密、当官不易的时候。朱元璋看到这两首诗,就火大了。
他对一初说:“汝不欲仕我,谓我法网密耶?”
又对止庵说:“汝诗‘热时无处乘凉’,以我刑法太严耶?又谓‘六月由浅’,‘三年未长’,谓我立国规模小而不能兴礼乐耶?‘频扫地’,‘不烧香’,是言我恐人议而肆杀,却不肯为善耶?”
(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四《二僧诗累》)
要说这两位高僧有厌官弃世之意,应该没错,他们肯定不想给朱元璋当官。但是后面说的那些什么影射、诽谤,就是朱元璋附会的了。这两位高僧百口莫辩,最终被朱元璋治了罪。这是因为诗文致祸的案例。
还有一位高僧,法名来复。他给朱元璋写的谢恩诗,其中有这么两句,一句是“金盘苏合来殊域”,另一句是“自惭无德颂陶唐”。朱元璋说:你用“殊”字,是说我“歹朱”。“殊”字拆开不是一个“歹”字,一个“朱”字吗?你还说“无德颂陶唐”,是说我无德呀,你想以陶唐颂我而不能也!——这不是硬找碴儿吗?有这么拆字的吗?可是朱元璋就这么把高僧来复杀掉了。
事实上这个来复之所以被朱元璋杀掉,是因为他被牵连进了胡惟庸案里面。如果真的有他因诗致祸的事情,那也只是从诗里面找借口,为了给他增加一点罪名而已。
这些虽然都是朱元璋时代“文字狱”的极端事例,但是我们也并不认为朱元璋的所作所为都是无事生非。事实上当时也确实有人写诗加以影射。
有一天,朱元璋外出,看到一座寺庙,便进去一游。皇上进了寺庙,随行的护卫十分小心,有的护卫跟着进到庙里面,有的则留在外面戒备。
朱元璋进去了才发现,这是一座废弃的寺庙,里面空无一人。可是当他来到寺庙墙壁前的时候,不由吃了一惊,那墙壁上面画着一个和尚,身背布袋,旁边题写了一首诗:
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
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
诗和画都是有人刚刚作好的,墨迹犹新,好像就是冲着朱元璋而来。朱元璋急忙命令卫士四下寻找写诗的人,可是哪里还有一点踪影?
(邓士龙《国朝典故》卷三《翦胜野闻》)
明朝有人记述这件事时说,太祖“因尽诛寺僧”——朱元璋恼怒之下把这座庙里面的和尚全都杀掉了。这恐怕又是无稽之谈。既然是空无一人的废寺,又何来寺僧?既无寺僧,又何能尽诛?好像明朝人不把朱元璋说成暴君死不罢休。况且此故事中无名氏之诗画,明显有影射太祖政治过严之意。由此可见,朱元璋因诗文而兴狱,亦非毫无原由之举。
明初的文人,对于朱元璋布衣得天下,难免会有所非议,寓意于诗文之中,并不奇怪。明初著名诗人高启,因诗获罪,即一典型事例。
高启是苏州人,博学工诗。张士诚占据苏州的时候,他正好住在那里,虽然没有入张士诚幕下为官,却与其幕下的文人们往来颇多,洪武初被荐授翰林院编修。后来朱元璋想提拔他为户部右侍郎,他以年少不胜重任推辞,朱元璋对他有所赏赐,放他回家去了。但是史书中说到此事时提到了另一件事情:“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嗛之未发也。”
(《明史·高启传》)
原来高启曾经写过讽刺朱元璋的诗,朱元璋虽然对他有所嫉恨,却隐忍在心,没有发作。
高启写了一首什么讽刺诗,让朱元璋怀恨在心呢?我们在高启的文集《高青丘集》中看到了这样一首诗:
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卷十七《宫女图》)
这首诗写了一个宫女,因为陪皇上喝酒喝醉了,被女奴扶着回自己的宫中住所。路上听到小狗在汪汪叫,这么晚了,还有谁会到后宫禁地来呢?
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只是后宫妃嫔们的生活。令人回味之处在后两句,一看就知道是在讽刺朱元璋时代后宫不严,有丑闻。宫阃的丑闻当然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可是高启却偏偏要把它说出来,而且还写成诗,宣之于众。那么这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高启的无稽之谈呢?
其实明朝人起初也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是后来有人考证说:“《吴中野史》载季迪因此诗得祸,余初以为无稽。及观《国初诏示》诸录所载李韩公子侄诸小侯爰书,及高帝手诏豫章侯罪状,初无隐避之词,则知季迪此诗盖有为而作。”
(钱谦益《列朝诗集注》甲集四)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高启的诗确有所指,指的便是韩国公李善长和豫章侯胡美等人乱宫的事件。
清初修《明史》,关于这个事件修史人是怎么写的呢?有人说,当初朱元璋破陈友谅,把陈友谅的姬妾抓来,放到宫中,李善长子侄有去偷看的。如果真的如此,也只是偷看女俘,算不得乱宫。然而事情远非如此简单。朱元璋将陈友谅姬妾收入宫中,做自己的妃嫔,以对陈友谅报复。李善长的子侄这时候再去偷看,性质就发生了变化。而胡美被杀,史书中明确说与其乱宫有关:“胡美……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明史·胡美传》)
事情虽然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才由朱元璋自己说出来,但宫禁不严,由来已久。高启以才子卖弄,写成讽刺诗,朱元璋虽隐忍不发,却记恨在心。
高启回家以后,教书为生,倒也自在。这一天,苏州知府魏观将府衙重新修建,到了上房梁的时候,按照习俗,要请位名人写上梁文,魏观跟高启是好友,就想到请高启来写。高启挥笔而就,写成了一篇《上梁文》,谁想因此就招来了杀身之祸。史书中说:
(魏)观以改修府治,获谴。帝见(高)启所作上梁文,因发怒,腰斩于市,年三十有九。
(《明史·高启传》)
为什么魏观重修府衙就招来大祸呢?因为他这个府衙修在了张士诚的皇宫旧址上面了。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就禀告了朱元璋,说魏观这是心存异谋。朱元璋就派了一名御史去调查。这个御史到了苏州,扮成民工,到府衙工地上干活。等到上梁那天,他就把高启写的《上梁文》偷偷抄了一份,回去交给朱元璋。在这篇《上梁文》中,出现了“虎踞龙盘”之句。这就意味着高启想到了这里曾是张士诚旧宫,因此才会用这样的词汇,而这在当时当然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当时及以后,人们都为高启感到可惜,对朱元璋批评有加。可是我觉得,高启之死固然冤枉,但却是朱元璋兴“文字狱”中理由最为充分的杀人之举。因为高启确实讽刺了朱元璋后宫,也确实把张士诚旧宫说成虎踞龙盘。
跟高启相比,那些野史笔记中记述的被杀的教官、高僧,冤枉多了。
三、孟子节文
我个人觉得,尽管关于朱元璋实行“文字狱”的那些野史不足为信,但是朱元璋在位期间,确实是实行了文化专制的。
有一天,朱元璋闲来无事,找了一本《孟子》来读。读到《离娄下》这一篇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朱元璋一看,这还了得!这不是在说我处理臣下吗?我处理他们严了些,过火了些,把他们视为草芥,他们就要视我为敌人!这些言论明显是要挑动臣下反对君主呀!
怎么办呢?看到这儿,朱元璋真想下令把这部书禁毁了。可是大家别忘了,孔孟之道可是历朝历代遵循的经典,要是把这部书禁毁掉,那影响可就大了。既然不能全部禁毁,那就不能让人们读到这些轻君的内容!于是朱元璋想了个“聪明”的办法,他下令把孟子从孔庙里面搬出去,并且对《孟子》这部书进行删节。
上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时将丁祭,遂命罢配享。
(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三十五《辨钱尚书争孟子事》)
朱元璋怪孟子对国君无礼,所以发了脾气,说这个老家伙要是生活在现如今,他不被我治罪才怪呢!毫无疑问,孟子要真生在明初,一定是被朱元璋杀头的。
杀不了孟子,就杀《孟子》。朱元璋下令对《孟子》进行删节,他这一下令不要紧,《孟子》里面这类言论还不止一句,总共二百多条,被认为是说君主坏话的就有八十五条,于是这八十五条全部被删掉。
主持这项工作的官员名叫刘三吾,他在《孟子节文》题辞中说:“《孟子》一书,中间词气之间抑扬太过者八十五条,其余一百七十余条,悉颁之中外校官,俾读是书者知所本旨。自今八十五条之内,课试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一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经部》)
朱元璋让刘三吾删掉了些什么内容呢?
比如,“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意思是说你们君主不仁不义,下面才会不仁不义。
再如,“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意思是说国君不能做不义的事,不能杀无辜的人,不能用这种方式去得天下。
还有,“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人心换人心,你对臣下不好,臣下也可以对你不好。
还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好家伙,民成了最贵的了,君成了最没分量的了,这还了得!
这些话统统删去,于是《孟子》也就不成其为《孟子》了。
这大概算得上是朱元璋干的最失策的一件事,也成为后人的笑柄。他当时下令谁也不许为这件事进言,不然的话以大不敬论处。可是一位名叫钱唐的刑部尚书还是立即写了奏疏进见朱元璋,而且扬言:“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
(《明史·钱唐传》)
钱唐这么一干,朱元璋还真的不好处理——人家为孟老夫子牺牲,还感到无比光荣呢。
结果朱元璋没有以大不敬的罪名处理钱唐,而且宣布从此恢复了孟子在孔庙中配享的地位。在中国历朝历代以孔孟为圣人的时代,朱元璋的举动可真的是胆大妄为了。因此删节《孟子》的做法实行不了多久,到了永乐朝,明成祖朱棣就重新恢复了《孟子》全文,于是《孟子》又以全文流行,所以我们现在想找一本《孟子节文》已经不是件容易事了。
朱元璋删节《孟子》,这也许跟他在明初君臣关系问题上过于敏感有一定关系,他唯恐臣下们在书中找到对他那些做法不利的依据。我想这也是朱元璋太过理想主义又极端专制的表现,他总希望臣下都打心眼儿里绝对顺从他的旨意,所以碰到不合他意的地方,就往往采取极端手段。
朱元璋究竟还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极端手段呢?我们下一讲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