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太祖朱元璋
16182200000004

第4章 游方和尚(2)

朱元璋家最惨的一年是元朝顺帝至正四年,也就是公元1344年。这一年,淮河一带发生了大灾荒,几个月不下雨,庄稼都旱死了,人们只能以草根加上一点粮食充饥。朱元璋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曾说:

因念微时,皇考皇妣凶年艰食,取草之可茹者杂米以炊,艰难困苦,何敢忘之。

(《明太祖实录》)

说这番话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当上了皇帝,身份不同了,说起话来多少要有所顾忌。其实古代大灾之年,穷人连草根都吃不饱,经常是饿殍遍野,人相食,能有杂米煮饭,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了。而且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果不其然,史书中说:“至正四年(1344),旱蝗,大饥疫。”

(《明史·太祖本纪》)

这一年农历四月,不到半个月时间里,朱元璋的父母兄长,先后病殁,只剩下十七岁的朱元璋和他的二哥朱重六兄弟二人。

哥儿俩首先要办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死去的父母和哥哥安葬了。可是他们家田无一分,地无一垄,没有墓地,能把父母哥哥埋葬到哪里呢?没办法,兄弟俩只好去求东家刘德。要说起来,朱元璋父亲给刘家当了这么多年的佃户,如今又落到这步田地,做田主的也总该发点善心,让朱元璋兄弟在他们刘家荒地里找个地方把父母哥哥安葬了吧?可是这个刘德,实在是缺德,居然一点慈悲心肠都没有,不仅不给块墓地,还把朱元璋兄弟骂了一顿,赶了出去。

朱元璋兄弟俩正走投无路的时候,邻居家的孩子、朱元璋的小伙伴刘英看到了,跑回家告诉了父亲刘继祖,刘家老两口就主动上门来找到朱家兄弟,让他们把父母哥哥葬到自家地里去。这样一来,朱元璋的父母和两个哥哥才算是有了安葬之所。朱元璋在追忆此事时说:

朕昔寒微,生者为衣食之苦,死者无阴宅之难。吁,艰哉!尔刘继祖发仁惠之心,以己之沃壤慨然惠朕,朕得斯地,乐葬皇考妣于是,至今难忘。

(《高皇帝御制文集》卷三《追赠义惠侯刘继祖诰》)

朱元璋是个恩仇必报的人,他当了皇帝以后,不忘邻居刘继祖的这段恩情。当时刘继祖已死,朱元璋就追封他为义惠侯。当初刘继祖的这点善心,居然换来了后来子孙世袭勋臣的富贵,这恐怕是刘继祖没有想到的。

也是呀,朱元璋家里当时那么穷困,谁能想到他后来会飞黄腾达当上皇帝,所以刘继祖帮他们兄弟的时候,是真心诚意的,不图他日后能有什么回报。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话说当时,朱元璋兄弟俩把棺材抬到刘家地里准备安葬,谁知刚抬到山坡下面,突然天气大变,霎时间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兄弟俩只好先找了棵大树避雨。过了一会儿,风雨慢慢停了下来,兄弟俩赶紧到山坡下寻找父母棺材准备抬去安葬,但是眼前的情景让他们大吃一惊:山坡下面哪里还有棺材的踪影!原来这一场大雨,造成山体滑坡,形成的泥石流竟然就将棺材埋了起来,只留下一个土包。

这个地方就是今天安徽凤阳皇陵的所在地。谁能想到,如今一座规模宏大的皇陵,当年竟然是这样一幅悲惨的景况。

父母的后事就这样办理完了,只剩下朱元璋跟他的二哥,兄弟俩要为今后谋出路了。再租种地主的田地是不行了,也没有亲友能够去投奔。朱元璋父亲这一支已经没有亲人在世了;母亲那一支,外祖父在宋朝末年当过兵,宋朝灭亡后,就靠给人看风水算命谋生,当时也不在世了。外祖父没有儿子,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家姓季的人家,朱元璋父亲这一辈因为家贫,也已经多年不跟季家有什么来往了,这种从不来往的亲戚也是靠不上的。小女儿就是朱元璋的母亲,已经故去。

想来想去,只有靠自己。

正在走投无路之间,朱元璋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什么事情呢?原来朱元璋听父母说过,自己刚出生那会儿,差点儿病死,父亲要把他送到寺庙里,后来因为和尚都不在才作罢,回到家又遇到一个过路的僧人给他受了记,第二天就病愈了,于是都说朱元璋自幼与佛家有缘。这倒是给朱元璋指了一条出路,什么出路呢?

三、皇觉寺僧

这条出路就是到皇觉寺出家当和尚。

朱元璋到皇觉寺出家的这一年,是元至正四年,也就是公元1344年,他虚岁十七岁。

皇觉寺是朱元璋家孤庄村附近的一个寺庙,规模本来就不大,加上遇到灾年,寺里日子也不好过。朱元璋来到皇觉寺才刚五十天,寺里就断了炊火,住持打发僧人们,有家的回家,没家的就到外面去谋食,总之寺里是养不起他们了。要说朱元璋也真是倒霉,本想在寺里混口饭吃,这下子也落空了。这时候朱元璋的二哥已经入赘刘氏为婿,朱元璋无家可归,于是只好开始了游方和尚四处化缘的生活。

十一月丁酉,寺主僧以岁欠不足给众食,俾各还其家。(元璋)居寺甫两月,未谙释典,乃勉而游食,南历金、斗,西抵光、息,北至颍州,崎岖二载,仍还于皇觉寺。

(《天潢玉牒》)

就是说他南面到了合肥一带,西面到了固始、信阳,北面到了陈州、颍州。朱元璋在这里说自己在外面两年,其实他在外游方时间不止两年,从史料记载看,前后大约有三年多的时间。他是至正四年入寺的,当年年底出寺游方,到至正八年年底才又回到皇觉寺。这时候朱元璋已经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了。

这段外出乞讨的生活经历给朱元璋留下的记忆是十分深刻的,直到很多年后,他当了皇帝,想起当初在外化缘乞讨的经历,还是十分感慨:

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御制皇陵碑》)

大家想一想,一个从来没有离家出门的十几岁的孩子,突然之间,父母双亡,大哥、三哥去世,二哥入赘别人家,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在外四出乞讨,他会是什么心情呢?可以想见,肯定是非常痛苦的。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志落魄而佒佯”,“心滚滚乎沸汤”。可是,这几年在外流浪乞讨的生活,对于朱元璋来说,同时也是一笔宝贵财富。如果他没有这次外出艰难谋生的经历,只是待在凤阳家中,又怎么能见到那么多世面?他怎么能够知道天下的消息,又怎么能够立下以后的志向!所以我们今天常说,艰苦坎坷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课。如果你战胜了艰苦坎坷,这种艰苦坎坷就成为你日后的财富。

朱元璋外出化缘乞讨三年多,到元朝至正八年(1348),灾情稍有缓解,皇觉寺里的生活安定了一些,能有粮食养活一些僧人了,朱元璋也就结束了游方和尚的生活,回到皇觉寺中。

史书中关于朱元璋在皇觉寺中生活的情况记述不多,但也还有些小故事,很是有趣。比如说朱元璋在寺中打扫佛堂,扫到伽蓝神像的时候,被绊了一跤,他就用笤帚把伽蓝神像打了一顿。没几天,大殿上供奉佛堂的蜡烛被老鼠啃坏了。大殿是归朱元璋打扫的,他为此挨了寺里长老一顿骂。朱元璋心想,大殿里面供奉的伽蓝神就是负责守护大殿的,你不看好大殿,让老鼠咬坏蜡烛,害我挨骂!他越想越气,于是找来一支笔,在伽蓝神背上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发配三千里”是古代刑法上的充军发配。朱元璋给伽蓝神判罪,罚他充军发配三千里。

这虽然是一个小故事,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朱元璋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一方面说明朱元璋虽然当和尚,但是他并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独特的个性和过人的胆略。大家知道,不要说寺庙中的和尚了,就是一般人,谁敢对寺庙里面的神像这么不尊敬呀?成天磕头膜拜还唯恐失敬。可是朱元璋这个小和尚倒好,不仅敢打神灵塑像,居然还敢把伽蓝神发配三千里!这是什么样的气魄!别看这时候的朱元璋还只是一座小庙里面的年轻和尚,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气势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朱元璋外出游方这几年,各地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彼伏此起。朱元璋化缘去过的那些地方,要么有著名的弥勒教起义发生,要么就是弥勒教秘密传教的重点地区。朱元璋以一个游方和尚身份,出入这些地方的寺庙,住在那里,与寺中和尚有所接触自然不必说了,在社会上也必不可少地与这些秘密宗教的人有所接触,听到一些消息,受到他们的一些影响。

当时与弥勒教同时在民间传播的还有明教,这些民间秘密宗教都对现状不满,主张改变现状,传播明王或者弥勒佛出世。朱元璋是一个社会下层穷苦出身的青年,当然很希望改变自己的现状,所以很容易接受这些思想,这也就为朱元璋以后选择道路打下了思想基础。这时候朱元璋虽然又回到了皇觉寺,可是他已经不能再如同以往一样在寺中打扫佛堂,诵经度日了。

元朝至正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51年,成为朱元璋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刻。《明史》中说:

当是时,元政不纲,盗贼四起。刘福通奉韩山童假宋后起颖,徐寿辉僭帝号起蕲,李二、彭大、赵均用起徐,众各数万,并置将帅,杀吏,侵略郡县,而方国珍已先起海上。他盗拥兵据地,寇掠甚众,天下大乱。

(《太祖本纪》)

这时候,皇觉寺这一带,也已经群雄纷起,像朱元璋这样一个有志向的青年,还能在座小庙里面苟且偷安度日吗?

这一天,朱元璋来到寺中神像前,他要向神求卜,问一问自己究竟是应该离开寺庙还是留下。他在神像前默默祝告一番,先是许下了“去”的心愿,然后把手中的签摇动起来,众多竹签中有一支竹签慢慢跳出来,拿起来一看,竟然是不吉。既然神的意思是不应该选择去,朱元璋于是又许下“留”的心愿,再去摇签,可是这一回跳出的竹签竟然还是不吉。“去留皆不吉”的占卜结果让朱元璋有些不知所从了。那么朱元璋究竟应该怎么做呢?他又默默许下心愿,开始摇竹签。

这一回他许下的又是什么心愿呢?他这一次的求神问卜究竟又会是个什么结果呢?我们下一次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