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太祖朱元璋
16182200000034

第34章 天子耳目(2)

当时有一位监察御史名叫韩宜可,是从县教谕升任的。史书中说他“弹劾不避权贵”。当时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都很受朱元璋宠信。一次他们三个人跟朱元璋一起谈事,朱元璋还赐坐,让他们三个坐下来谈。可是正在这时候,御史韩宜可来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从怀中取出弹劾这三个人的奏疏,“劾三人险恶似忠,奸佞似直,恃功怙宠,内怀反侧,擢置台端,擅作威福,乞斩其首以谢天下”(《明史·韩宜可传》)。朱元璋当然大怒,说:“快口御史,敢排陷大臣耶!”把韩宜可抓到监狱关了起来。可是胡惟庸案发后,韩宜可得到重用。

再有一位御史名叫周观政,也是教官出身,当过九江教授,后来任监察御史。周观政奉命监管皇宫奉天门的时候,一天有宦官带了一批歌舞女乐要进宫,被他拦了下来,不让进。宦官急了,说是奉皇帝之命要让这些女乐进宫的。周观政还是不听。宦官只好把女乐留在宫门外,自己进去报告。不一会儿,宫里面有人出来传旨说:“御史且休,女乐已罢不用。”这个周观政还真有点一根筋,对来使说,不行,“必面奉诏”。就是说必须要有皇帝朱元璋亲自来说明才行。过了一会儿,朱元璋还真的亲自出宫来,对周观政说:“宫中音乐废缺,欲使内家肄习耳。朕已悔之,御史言是也。”史书中记述到这里时说:“左右无不惊异者。”

(《明史·周观政传》)

大家惊异什么呢?当然是惊异这个周观政这么不识时务,而朱元璋居然能从其所言,立即改正决定。这位御史确实了不起。不过只要不涉及皇权的危亡,朱元璋仍是个通明事理的皇帝。

还有一位名叫欧阳韶的御史。有一次朱元璋在朝廷上发怒,要杀人。在场的官员们都不敢说话,欧阳韶上前跪下,仓促之中,不知应该说些什么,急忙把手加在自己头上,对朱元璋高呼:“陛下不可。”朱元璋吃了一惊,看看这位御史,实在是诚心进言,居然听从了他的意见,取消了杀人的命令。

这些都是当过教官的御史,也都是朱元璋时代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官员。

御史除了在朝廷上纠劾官员,还会被派到全国各地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巡按御史。我们会在京戏里面看到威风凛凛的八府巡按,那就是一名巡按御史。巡按御史手里拿着皇帝的上方宝剑,想要杀谁,就能杀谁,因为这些巡按御史,都是皇帝的钦差。朱元璋派他们下基层之前,都要告诫他们一番:“朕命汝等出巡,事有当言者,须以实论列,勿事虚文。凡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汝等当据法守正,慎勿沽誉要名。朕深居九重,所赖以宣德意通下情者,惟在尔等,其各慎之。”

(《皇明世法录》)

朱元璋这番话说得十分明白,他深居皇宫之中,就要靠这些巡按御史们代他去了解民情,处理事情。

巡按御史在各省都有专门的衙门,跟中央派到地方上的大员巡抚互不统属,有独立司法权力。明朝小说中记述有御史到地方上去办案,有一个省一级的官员,同时又与这位御史的父亲是同榜进士,可是见到这位七品御史晚辈,不能叫什么“贤侄”,而是要叫“老公祖”,足见巡按御史的威权。

巡按御史一到地方,首先要重审刑狱,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巡按御史平冤狱、除豪强,是正面官员的形象,那权力比我们今天的反贪局加纪律检查委员会还要大得多。

那时候有一位名叫李叔正的官员,年岁已经很大了,还做巡按御史。这个李叔正,少年时颇有名气,是当时江西十才子之一。朱元璋建国之初,他当过太学的教官学正,后来又到地方上当了县丞,就是副县长,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升为知县,就是正县长。直到年岁很大了,才被召到朝廷来任礼部员外郎,相当于今天的司长。李叔正觉得自己年岁太大,应该退休了,就请求回乡,可是朱元璋不答应,让他去做了太学的助教——又回到他当年的老本行去了。后来,朱元璋又任命他为御史,到广东去做巡按。李叔正来到广东琼州府,有一个府衙的吏员告发知府在公座上签表文。表文是上给皇帝的,坐在公座上签表文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之举。李叔正听了吏员的话以后,就开始调查,结果弄清楚,是因为吏员恨知府,有意诬陷,于是知府得以清白无事,吏员被判了诬告罪。朱元璋听到这些情况后很高兴,说:“人言老御史懦,乃明断如是耶!”

(《明史·李叔正传》)

夸他虽然年老仍然明断果决。后来这位李御史一直当到了礼部尚书。当然这应该算是个特例,一般情况下像李叔正这样的人是不能出任御史的。

三、政通如水

朱元璋身边有了御史,就等于自己多了耳目,许多本来他不容易知道的事情,就都能知道了。除了耳目,御史还能监督管理官员队伍的风纪,有了这样的耳目风纪之臣,朱元璋对天下官民百姓的监督管理也就有了制度保证。

不过朱元璋认为光有御史调查了解情况还不够,他希望朝政能够像水一样流通自如,即所谓“政通如水”。怎么样才能做到政通如水呢?

洪武十年,也就是公元1377年,朱元璋发明了一个政府机构,起名叫通政司。他在对新任职的官员们训话的时候,讲出了自己的心思:“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故以‘通政’名官。”通政司的职责是“审命令以正百司,达幽隐以通庶务。当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当敷陈者毋隐蔽,当引见者毋留难”(《明史·职官二》)。当时通政司门前放有一块红色牌子,上面写着“奏事便”三个大字。谁要是有事,便可拿起这个牌子,直接进入宫内,守卫官不敢阻拦。

朱元璋花这些心思,都是为了防止当权官员们阻挡下情上达,把他这个皇帝蒙在鼓里。所以朱元璋在这一年六月“诏天下臣民言事,得实封直达御前”(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开国规模》)。七月就正式设立了通政司。

朱元璋那个时代,通政司还真是起作用的。所有经过通政司送的文书,都要一直送到朱元璋面前才能打开,这叫“御前开拆”。御前开拆的好处就在于,事先不会有人知道文书中究竟写了些什么,也无法做手脚。官员干了坏事,就有可能被人通过通政司直接把揭发信送到朱元璋手中,这些官员干的坏事也就因此暴露,无所遁形,因而起到了监督震慑的作用。

可是这个制度到后来就变化了,有人出主意说皇上那么忙,哪能随便接到一个文件就拿来看?还是事先整理好了再送给皇上,免得皇上过于操劳,于是有了“拆封类进”、“副本备照”之说。这样一来,皇上是省了麻烦,可是通政司的意义也就没有了。因为,“有讦奏左右内臣及勋戚大臣者,本未进而机已泄,被奏者往往经营幸免,原奏者多以虚言受祸。祖宗关防奸党通达下情之意,至是无复存矣。”

(陆容《菽园杂记》卷九)

可见制度保障多么重要,没有了制度保障,本来立意很好的机构,也就形同虚设了。

朱元璋任命的第一任通政司一把手通政使名叫曾秉正。这位曾秉正,不但名字叫秉正,而且为官做事也确实能秉正办理。他居官通政使,忠于职守,一切按制度要求办事。但因为说话太直接了,起初朱元璋还很重视他的话,到后来也有听不入耳的。结果,这位曾通政使最终还是因为直言得罪了朱元璋,被罢了官。

明朝初年的时候,官员们都很尽职,所以那时候没听说谁是有名的清官,人们只知道谁是照国家政策办事的循吏。所谓“循吏”,就是规规矩矩照国家政策办事的官员。那时候的官员们大都也不敢贪污,没有谁家是个大地主还在朝中为官的,都是些读书人,一旦被罢了官,没有了薪水俸禄,生活就很困难。这个曾通政使被罢官后只好回老家去,可是当时手里分文没有,贫不能归,只好把四岁的女儿卖了点钱,当作路费。这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骂他灭绝亲情,把他判了刑。这位首任的通政使,后来就不知下落了。

所以说朱元璋也不是完人,他一方面想政通如水,了解下面的情况,要求下情上达;一方面他又不愿意听太多真话。官员们瞒着他,当然不行,可是什么都说,也不行,所以那时候的官儿可实在不好当。

为了解决下情能够通畅上达的问题,朱元璋真是想了许多办法。除了派御史、设通政司之外,他还想了一个办法,在皇宫午门外面放了一面大鼓,取名叫登闻鼓。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府县衙门外面放着一面大鼓,老百姓告状,就去敲那面大鼓,于是府县太爷就升堂问事了。朱元璋出身于基层,是农民家的苦孩子,他从小就知道县衙门前有一面大鼓,很管用,于是他就把这面原本在县衙门前的大鼓放到皇宫门前来了。

朱元璋设置了登闻鼓以后,每天派一名御史在那儿看着。谁要是有重大冤情和重要机密报告,就可以击这面大鼓。凡是有人击了这面大鼓,就必须带他面奏皇帝,谁要是胆敢阻拦,就治以重罪。后来他觉得放在午门外面不合适,又改放到长安门的右门外面。

为了防止一些死刑重囚有冤情,朱元璋还规定,凡是重囚被处决前一天,可以击登闻鼓投诉,如果真的是冤情,还能及时改判。这就是我们在戏剧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到皇宫告御状的那面大鼓。所以说,朱元璋这个皇帝,他不仅打天下的时候努力不懈,坐天下的时候,也不曾放松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还真的有不少发明创造。

可能有人会想,朱元璋在皇宫门前放了这面大鼓,真的有人敢去敲鼓惊动皇帝吗?你别说,还真有。

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91年,旧历六月的一天,皇宫前面的这面登闻鼓被人敲响了。是什么人来敲了这面鼓呢?

原来是龙江卫的一名小吏,他的母亲病故了,想请假回去守丧。可是报告打上去,到了吏部尚书手里,就给扣下了,不批准。其实那时候的制度规定父母去世是必须回去守丧的,一般要守丧三年,这三年是不能在职工作的。这也是亲情所在。如果谁因为工作需要,不能回去守丧三年,那就叫“夺情”,意思是迫不得已让工作把亲情给剥夺了。所以这位吏员请假是符合法理的。他这一敲不要紧,一个吏员请假的事情就闹到皇上朱元璋那里去了。朱元璋问明情况,把吏部尚书骂了一顿,亲自批准这位吏员他的丧假。

你看,就这么点小事,一敲登闻鼓,就直接惊动皇帝,事情还办成了。看起来,这个登闻鼓不但有人敢敲,而且敲了以后还真能起作用。

话虽这么说,可是真的要去敲这面鼓,也还是要有一点豁出去的胆量的。

这一天,皇宫门前的登闻鼓又被人敲响了。这一回不但有人鼓响了登闻鼓,而且这个敲鼓的人敲完鼓后,没等着被带去见皇帝,就在鼓下上吊自尽了。

守在登闻鼓下的官员不敢怠慢,立即将此事报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后大惊。是什么人采取了这种极端方式?他为什么击了登闻鼓后又要自尽?他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我们下一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