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御史都是由一些年轻的新科进士出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这些年轻官员进入官场时间短,对于官场那些潜规则不仅不熟悉,而且看不上眼,遇到事情就少了些顾虑;且因进入官场时间短,没有太多官场关系网,这样办起事情来才能不徇情枉法。
上一次我们讲到了朱元璋分封诸王的利弊。其实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儿子们的优劣,只是作为父亲,他没办法处理。你看他对秦王宫里的情况,可以说知道得一清二楚,连跟秦王一起混的那些人的名字都说得出来。大家一定感到奇怪,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其实不只是对当时的藩王,对于当时文武百官,甚至军民百姓的事情,朱元璋都了如指掌。
一、告讦之风
当时发生过这么一件事。管理国子监——就是人们常说的太学的官员名叫宋讷。史书中说他“性持重,学问该博”(《明史·宋讷传》)。其实宋讷这个人管理太学是十分严酷的,别说学生了,就连同僚们都有点受不了他。
有一天宋讷去向朱元请辞,原来,管太学的官员串通吏部尚书,通知他到年龄退休了。朱元璋大怒,为此杀了吏部尚书和太学的长官,把宋讷留了下来。
这么看来,朱元璋对宋讷够信任的了吧?有一天宋讷上朝,朱元璋突然问他,昨天怎么发怒了?宋讷大吃一惊,只好如实说:“诸生有趋踣者,碎茶器。臣愧失教,故自讼耳。且陛下何自知之?”《明史·宋讷传》)原来是太学的学生们在校园里跑,把茶器打碎了。宋讷认为这是自己有失管教,独自生闷气。可是朱元璋是怎么知道的呢?
史书中说:“帝使画工瞷讷图其像,危坐有怒色。”
(《明史·宋讷传》)
原来是朱元璋派了密探,去把宋讷的影像资料取来了。别看只是画像,这取证手段可是够先进的,因为那时候没有发明出摄像设备,所以只能靠手画,虽然是用手画,但也是证据,这就相当于今天特工的偷拍,画出来的东西就是影像资料,有了这样的证据,你想不承认都不行。你说朱元璋厉不厉害!
还有大学士宋濂,有一次请客吃饭,当然少不了喝点儿酒。第二天见到朱元璋,朱元璋问他喝酒了吗?都请了谁?吃的是什么饭菜?宋濂是老实人,一五一十回答了。朱元璋听完笑着说:“没错,说得全对,没骗我。”朱元璋又没到宋濂家去,他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还不是有人在监视宋濂的行动!
有个儒士名叫钱宰,被征调到朝廷来编书。到了朝廷后,每天一大早就要上朝,很晚才能下朝,还要编书做事,很是辛苦。想着在家闲散的生活,如今不要说累了,连觉都睡不够,太缺觉了。文人爱作诗,有一天他下朝时就把自己缺觉的感觉随口吟了出来:“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水东日记》卷四)
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对他说:“昨天吟得好诗。不过我可没嫌你上朝迟,我看不如改个字,‘午门朝见尚忧迟’怎么样?”钱宰也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就把自己吟诗的事告诉了朱元璋,还一字不差!看来这位特工也是高人。不过朱元璋不怪罪钱宰的真正原因是知道他那首诗不是在发牢骚。后来,朱元璋让修书的老儒愿意回家的回家,有些年老的就回去了,钱宰当时年事已高却表态愿意留下,朱元璋当然高兴。这位钱先生也真是高寿,去世时九十六岁。
以上这些都是在朝廷官场中的活动,有人监视,还不足为怪。可是当时就连官员们回到家,也逃不出朱元璋的掌控。吏部尚书吴琳告老还乡,回到黄冈。朱元璋不放心,想知道他回去干什么,派人去调查。去的人老远看见田里面有一个老头坐在小凳子上插秧,就前去打听:“知道不知道有位吴尚书家在哪儿呀?”那老农赶紧起身,恭恭敬敬地说:“在下就是。”使者吃了一惊,回去把这情形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听了,知道这位退休的尚书回家以后很是本分,才放下心来。
这是朱元璋派人去调查的,还有朱元璋自己亲自去调查的。一个名叫罗复仁的官员,是江西吉水人,官居弘文馆学士。因为他为人老实之极,朱元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实罗”。可就是这么个老实的官员,朱元璋也要看看他在家干些什么——不放心啊。找到城边的一个穷街陋巷里,才找到罗复仁的家。这位弘文馆学士正在自己动手粉刷家里的墙壁,看见皇上来了,慌忙呼老伴搬了凳子来给朱元璋坐。朱元璋说,贤士怎么能住这样的地方!于是在城里面赐了一所房子给罗复仁。
什么叫中央集权?看了这些故事,大家就知道什么是中央集权了。中央集权就是皇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这也难怪朱元璋,他从一个平民百姓起家,这个天下打得不容易,所以总想握在手里,唯恐会出什么差错,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天下再给弄丢了。
不过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些事情,都是朱元璋专门派人调查了解到的。他要是这样一件事一件事都盯着,就什么事也别干了,人也该累死了。朱元璋当然不会这么笨。他知道要想对天下官民百姓加以调查,不能想起一出是一出,得有一套制度保证。用什么制度才能保证对官民百姓的事情都能调查清楚呢?这就需要一大批能够成为耳目的官员。什么官员够成为他的耳目呢?
二、清要之职
早在朱元璋建国之前的吴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朱元璋就设置了一个机构叫御史台,当时御史台的最高官员叫御史大夫,由功臣汤和和邓愈出任,刘基和章溢被任命为御史中丞,下面设有御史。
朱元璋当时对他们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卿等当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
(《明史·职官二》)
三大府就是中书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大家都知道,后来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掉了中书省,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御史台也改为都察院。中书省是管着六部和天下各省府州县的最高行政机构;大都督府是管着天下卫所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只有御史台,虽然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可是下面没有腿,没有它管的基层单位,可是别看它没有具体管理的单位,所有的机构都在它监察之下,天下事它都能管,所以朱元璋称它为“清要”之职。
那么御史台,也就是后来的都察院,是怎么体现清要之职的呢?
不管是御史台,还是后来改名的都察院,职权都一样,都是在御史大夫或者都御史领导之下,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御史,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也就是说都察院在都御史领导下,御史们要成为皇帝的耳目,为朝廷纠风整纪。
《明史》中说:“十三道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内外百司之官”就是天下所有机构的官员,这权力可实在是够大的了。明朝按照行政区划,把御史分为各道,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形成了十三道监察御史。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御史的职能:
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
在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巡盐,茶马,巡漕,巡关,儹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
(《明史·职官二》)
大家看看,这里面说的御史可真够厉害的了。“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对于地方官员直至府州县官员,可以随时处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钦差大臣。
其实明朝御史的品级是很低的。当时的官员不是分为正、从一共九品、十八个级别吗,我们常说那些县官品级很低,叫七品芝麻官。明朝的御史就是七品,跟县官一个级别,可是就没有人说御史是七品芝麻官,因为他们是皇帝的耳目风纪之臣。
我们在影视剧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御史的形象,他们大都是一些疾恶如仇、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的人。所以御史不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外面,都是人人敬畏的官员。在朝廷上,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只要被御史弹劾了,就都很紧张,要有一个明确表态,甚至要向皇帝提出辞呈。不管是什么官,如果被御史抓住把柄,咬住不放,他的官位也就有点儿悬了。
朱元璋时代有位刑部尚书叫开济,是个十分能干的人,但是官当得大了,手里有了权力,有时候就会做些非法的事情。刑部尚书是当时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员,相当于今天司法部、法院、检察院和公安部的部分职能的总合,这么大的官,在司法界那真的是说一不二。有一次他因为受别人请托,让刑部的司员释放了一名死囚,典狱的狱官怕担责任,不肯干,还要举报这件事情。开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跟几个刑部官员们一起,把这名典狱的狱官抓起来杀掉了。但事情很快被一名叫陶垕仲的御史知道了,就上疏弹劾开济。不仅把他私自释放死囚杀死狱官的事情揭发出来,而且还揭发出开济许多其他的事情:“济奏事时,置奏札怀中,或隐而不言,觇伺上意,务为两端,奸狡莫测。役甥女为婢。妹早寡,逐其姑而略其家财。”
(《明史·开济传》)
大家看看,这位御史厉害不厉害?他不但要治开济私放死囚、杀死狱官的罪,还把他家里的私事了解得一清二楚,家庭不和,家庭财产之争,都在御史掌握之中。这位堂堂的刑部尚书因此掉了脑袋。
有御史在朝廷上,那些做了坏事的官员就要小心了。御史上朝向皇帝送上奏疏,或者当廷出班言事的时候,那些做了坏事的官员就一个个提心吊胆,不知谁又要倒霉了。
一般来说御史都是由一些年轻的新科进士出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这些年轻官员进入官场时间短,对于官场那些潜规则不仅不熟悉,而且看不上眼,遇到事情就少了些顾虑;且因为进入官场时间短,因此没有太多官场关系网,这样办起事情来才能不徇情枉法。加上年轻气盛,干劲足,因此他们是充当御史的最佳人选。当然明朝的这些规定,也是逐步形成的,像御史这样的清要之职,后来不仅一般没有经过科举考中进士的人不能担任,就算是考中了进士,要是做过教官的人也不能就任。这个七品官,可不是一个低品级的芝麻官。
不过朱元璋那时候,这些制度还不太完备,当过教官又任御史的也不乏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