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读本
16039100000008

第8章 人际交往篇(2)

原来,毛泽东的舅舅也是一个私塾先生,他不但注重教孩子读书,更注重对孩子进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教育,他把《家范箴言》抄写放大挂在教室里,让学生日日诵读,他也不时地为学生讲解。耳濡目染,所以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便懂得了礼貌的重要性。几十年后,毛泽东在提到舅舅时是这样说的:“舅舅是我的大恩人啊,他不但是我的启蒙老师,更让我在童年的时候便学会了怎样待人接物。”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他最初的起步,不也是从“遵规矩懂礼貌”开始的吗?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历史上的另外一个人物。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的淮南王杨行密在濠州作战时,手下从战火中救出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他见了杨行密非常地懂礼貌。杨行密惊异于这孩子的教养,便准备收为义子,不想他的儿子们都不同意,他只好送给手下的大将徐温。徐温见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竟然很懂礼会说话,也非常喜欢,就养在家里,后来,干脆就把他带在身边。不想有一次,这孩子不小心把墨水打翻了,弄污了徐温刚写好的文件,他一气之下,把这个孩子大骂一顿,并立即把他赶出了营帐,并说永远都不要再见他。过了几天,徐温回家,没想到这孩子正跪在门前迎接他。徐温说道:“我不是赶你走了吗?”谁知这孩子回答道:“父亲赶我走,我当然回家到母亲身边了。孩儿跪在这里,就是知错了,请求父亲处罚啊。”徐温听到孩子这么一说,不觉眼圈都红了,他一把抱过这孩子说:“好孩子,爸爸再不赶你走了。”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建立南唐王朝的徐知诰。中国有句俗语:“懂礼貌的孩子人人爱。”尤其是与不懂礼貌的人打交道时,如果你的言语、你的行为能时时体现出你是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人,往往更能够得到别人的尊敬。或许还有可能,像南唐的徐知诰一样,因为有礼貌而改变自己的一生。

绎名言警句绎

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歌德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

有礼貌的人,到处都受欢迎

绎故事阅读绎

有一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被导师带到国家某实验室里参观实习。他们坐在会议室里,等待实验室李主任的到来。这时,有位实验室的服务人员来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漠然地看着她忙活,其中一个还问:“有矿泉水吗?天太热了。”

服务人员回答说:“真抱歉,刚刚用完。”学生们顿时怨声一片。

只有轮到一个叫李阳的学生时,他轻声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

这个服务人员抬头看了他一眼,满含着惊奇,因为这是她当时听到的唯一的一句感谢话。

这时候,李主任走进来和大家打招呼,可能大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竟没有一个人回应,李主任也感到有点尴尬。李阳左右看了看,犹犹豫豫地鼓了几下掌,同学们这才稀稀落落地跟着拍起手来,由于掌声不齐,显得有些零乱。

李主任挥了挥手说:“欢迎同学们到这里来参观。平时这些事一般都是由办公室负责接待,因为我和你们的导师是老同学,非常要好,所以这次我亲自来给大家讲一些有关的情况。我看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带笔记本。这样吧,秘书,请你去拿一些我们实验室印的纪念手册,送给同学们作个纪念。”

接下来,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大家都坐在那里,一个个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李主任双手递过来的纪念手册。

李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走到李阳面前时,已经快要没有耐心了。

就在这时,李阳礼貌地站起来,身体微倾,双手接过纪念手册,恭恭敬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

李主任闻听此言,不觉眼前一亮,用手拍了拍李阳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李阳很礼貌地回答了自己的姓名,李主任点头微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早已汗颜的导师看到此情景,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两个月后,在毕业生的去向表上,李阳的去向栏里赫然写着这个实验室的名字。有几位颇感不满的同学找到导师问:“李阳的学习成绩最多算是中等,凭什么选他而没选我们?”

导师看了看这几张因为年轻而趾高气扬的脸,笑道:“李阳是人家实验室点名来要的。其实,你们的机会不仅是完全一样的,而且你们的成绩还比李阳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礼貌便是重要的一课。”

绎心理感悟绎

礼貌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却异常重要。礼貌无须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李阳就是凭借自己的礼貌获得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有礼貌的人做事有理、有力、有节,知道体恤别人的难处,懂得妥协的艺术。一个有礼貌的人,到处都会受欢迎,朋友会越来越多;相反,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人们碰到他也会走开,这样他的朋友越来越少,到最后他会变成孤家寡人,成事也就变得更困难了。就像李阳的那些同学们不是就已经吃到了没有礼貌的亏吗?

绎名言警句绎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

——塞万提斯

学会倾听,你会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绎案例分析绎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去向他请教演讲术。为了显示自己在演讲方面的天赋和才华,这个年轻人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话,然而,苏格拉底却要他缴纳双倍的学费才肯收他为学生。这个年轻人惊诧地问道:“我的演讲能力不错,为什么要我交双倍的学费呢?”苏格拉底回答道:“因为我得教你两门功课,一门是怎样学会闭嘴,另外一门才是怎样演讲。”

绎心理感悟绎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时候,能够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往往比滔滔不绝地在别人面前说个不停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想让人讨厌、嘲笑或轻视你,你最好遵循以下要领:

(1)对方的倾谈绝对不要去听;

(2)从头到尾只说自己的事情,对别人的事情漠不关心;

(3)在对方说话时,打断并插入自己的意见;

(4)如果对方反应慢,就在他说到一件事时毫不客气地打断。

因而,以上四点是交往中的大忌。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不注意这方面,对于对方的谈话不耐心听,夸夸其谈、自我陶醉。很明显,这样的人难以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年轻的朋友们,当我们与邻居交往时,当我们与朋友、工友交往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视对方,眼睛更多地停留在对方眼睛与鼻梁交界处,并不断与对方进行目光交流;

(2)当对方与自己目光交流时,要适当通过点头、摇头或者话语“嗯”“是的”等做出反应,告诉对方我正在认真倾听你的谈话;

(3)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发言;

(4)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使对方扫兴或者沮丧。

绎名言警句绎

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的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歌德

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

——戴尔·卡耐基

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绎案例分析绎

古时候,有一个土著部落,他们有一个奇怪的规矩:集会活动时,所有出席者都必须赤身裸体。虽然这一规矩遭到了其他部落很多人的白眼和谩骂,但他们却从没有因此改变过自己的族规。

有一次,这个部落的一些人感染了瘟疫,许多族人都染病不起。部落里的医生用过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全都束手无策。于是,他们决定到邻近的一个部落去请一位著名的医生,但那位医生知道他们奇怪的族规,感到去那种地方非常难为情,但又禁不住三番五次的邀请,最后,这位医生想到还是救死扶伤为重,便答应了请求。

转眼就到了医生要来的那天,这个部落里的人们想,好不容易把医生请过来,为尊重他,咱们就破一次例吧,所以那一天所有的族人都穿上了正装,聚集在他们的会堂里。

钟声响过,医生走了进来。族人们一下子都愣住了。只见年迈的医生肩上背着重重的医疗包,全身却一丝不挂。

后来,医生用自己最好的医术,竭尽全力地治好了这个部落的所有病人的病。而这个部落从此以后也把这个医生奉为上宾,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绎心理感悟绎

在这个故事中,医生选择了尊重这个部落的习俗,而这些族人也选择了尊重医生的观念,因此,他们的相互尊重,使得他们解决了问题,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即使最卑微的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就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要尊重别人的一切,包括他的身份、他的家庭、他的身体、他的个性等等。

绎名言警句绎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卢梭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

帮助别人,要学会动脑筋

绎故事阅读绎

战争期间,有太多的人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温暖的家,到别的地方去谋生。

有一天,一个风尘仆仆的男子来到了镇子上,他身穿风衣,头戴礼帽,手提皮箱。他在布恩老人的院子的栅栏外徘徊了很长时间,却没有勇气走过去。

布恩老人观察良久,然后走上前去对那人说:“先生,您是否愿意帮我把这堆木头扛到那边角落里去,我老了,扛不动了。”

男子眼睛一亮,连声答应,脱去风衣礼帽,然后很卖力地把木头扛过去并放得整整齐齐。那天晚上,付出汗水的客人心情愉快地与主人共进晚餐,第二天辞别老人,又踏上了旅程。

整个战争期间,城里逃难的人很多,布恩老人家里的那堆木头无数次地被人从院子的两头来回扛过,而每搬一次,就会有一个客人与他共进晚餐。

其实,那堆木头根本不需要搬动。

当一个人有能力帮助他人时,却小心地把自身的优越感掩藏起来,给受助者创造一个机会,从而使他觉得自己的受助是因为自己付出而得到了报偿,这是何等的仁慈呀!

在一个偏远的山区,有这样的一个家庭,母亲重病卧床不起,为治病花光了所有的钱。灰心的父亲离家出走,12岁的女儿选择留下来照顾母亲。消息传出后,许多热心人捐来了善款。

于是,电视台、报社找上门来要宣传她的事迹。从电视里我们看到,记者在她的周围不停地追问她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有什么感想,而孩子只是低着头一声不语,许久,她抬起挂满泪珠的脸说:“求求你们,别问了好不好,我不想说。”

绎心理感悟绎

只要出发点是助人,其行为就是善举吗?把他人的痛楚、不幸暴露在刺目的光线之下,高扬起自认为无私、高尚的爱心大旗去解除他们的困难,这其实是自私,是无视他人尊严的表现,也是炫耀自己高高在上优势的表现。

助人而不伤人,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艺术。我们在帮助别人时,也要像布恩老人那样,不要漠视受助者的尊严。

绎名言警句绎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

——伊索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

——高尔基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学会合作,能收获更多

绎故事阅读绎

故事一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

故事并不复杂,但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哲理和强烈的警示意义。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设备,为什么一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经营成了地狱?关键就在于,你是选择共同幸福还是独霸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