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6038000000012

第12章 职场新人的成熟之路(1)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李小姐最受不了的就是人们总是拿她们来说事,公司里的会议、午间休息时间,甚至包括下班后大家在等电梯的时候,都会谈论李小姐她们几个新人的这个那个,总是说她们不成熟之类的。这让李小姐非常郁闷,甚至因此向主管提出辞职,但在和主管一番坦诚交流后,李小姐收回了自己的辞呈,并且她也确实认识到了一些问题,别人的“指责”并非没有道理,职场新人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场病态心理,他们要么依赖成瘾,不敢于担当;要么牢骚满腹,终于习惯抱怨;要么对抗权威与制度,工作中逆反现象明显……此外,还有空虚、浮躁、自闭、恐惧、逃避等心理存在。

其实,不只是职场新人,一些参加工作好几年的人,或者是多次跳槽新到一个岗位的“类新人”也都存在着这些病态心理,有碍于他们获得职场快乐和职业发展。职场专家指出,只有克服了这些病态心理,职场新人才能告别“菜鸟”状态,走上成熟之路。

第一节 发掘工作的意义——排解空虚

有人说,职场也是一个类似于婚姻的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而城里的人想出去。的确,对于很多还在上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总是希望自己参加工作的那一天早点到来,通过挥洒汗水与努力,让自己获得经济上的自由,在社会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身在职场中的人,有相当一部分却万分怀念和羡慕校园生活,甚至想要重新“回炉”打造一番,暂时离开职场的喧嚣。而有后面这种想法的人,大多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人,或是工作上遇到了挫折,他们在职场中备感空虚。

23岁的李小飞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员工,离开熟悉的大学校园、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李小飞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省城、陌生的公司开始了职场生涯。随着初入职场的新鲜感觉逐渐消失,李小飞时不时地有了空虚寂寞的感觉。

李小飞说:“我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能够进入这座繁华的大都市,是我的幸运。能够进入这家新崛起的企业是我人生的新起点。在大学里,我虽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但也是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可是,现在我很郁闷,郁闷的原因是孤独和寂寞。在公司里,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好像没有我这个人似的。其实,我很想和他们聊天,也想和他们一起娱乐。但没有人和我说话,每天看到的都是没有表情的面容。于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干活。尤其是到了下班后,大家都各回各家,相互之间根本没有联系,到了公司都一个多月了,除了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的电话,我还不知道其他任何一个人的手机号码。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我都感到非常空虚,心里发慌,甚至想过要重新回到学校去读书,那里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其实,职场中的空虚心理“砸”在了许多人的身上,只是以职场新人中更为常发罢了。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职场新人大多不熟悉公司的人员和环境,有相当部分的新人是单身,下班后没有交流的对象,很容易陷入到空虚中。

当忙碌的潮水暂时退去,紧绷的神经忽然放松,很多职场中人都会陷入另外一种奇怪的状态,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最大的感受就是没劲儿、“没意思”。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工作中,很多人在上班期间都是忙忙碌碌的,甚至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下班后,好不容易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却又没有什么喜悦的心情,反而觉得失落空虚,不知道如何打发工作之余的时光。

刘小姐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待遇不错,工作很忙。可是,一下班,刘小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知道怎样打发下班后的时间,她没有男友,附近也没什么朋友,回到一个人租住的房子里,只有靠网络来打发空虚的时光。可是,网上的八卦新闻翻来覆去、炒去炒来也没什么新鲜的;网络小说,也多半都是一些用艳丽文字掩饰着的庸俗,要么就是胡编乱造夸张得离谱,对现今流行的网络歌曲她也没兴趣。登录QQ,对话框弹出:“你在哪个区呀?”“你做什么工作呀?”“多大呀?”要么就直截了当地说“你寂寞吗?”“咱们视频吧。”刘小姐想,这些人也许都和自己一样觉得无聊吧,就将QQ设置成“拒绝添加”,虽换来了清静,但空虚还在滞留。

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主要表现在一个人没有追求,没有寄托,没有精神支柱,精神世界一片空白。空虚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将造成很大的危害。

空虚是一种内心体验。感觉空虚的人不太容易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如果自己再不积极努力,只会越来越紧地被空虚所包围。

精神和内心的空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无益。空虚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无情地控制着你,吞噬了你所有欢乐的元素,反刍给你所有的孤独和寂寞。空虚消磨了你的意志,打击了你的信心,它使你失去了尊严,它给了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咀嚼失败的滋味。

空虚成就了职场上的双面人,他们一边是忙碌,一边是空虚。他们拥有高学历,拿着不菲的薪水,穿着名牌套装,出入各种高级场合,注重品位,讲究情调。他们便是当下的白领一族。他们试图借助丰富的生活,来排解内心的空虚,但效果却差强人意。

唐先生出国留学回来进入一家外企工作,他每天把自己打理得一丝不苟地去上班,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已经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有房、有车,还有6位数的年薪,是人人羡慕的钻石王老五。

但是,他对此并不满足,觉得这种“安逸”的生活没有什么意思。为了寻求刺激,每当夜幕降临,他就会悄悄换上花里胡哨的衬衫,走进一家又一家酒吧,与各色美女调情嬉笑,疯玩到深夜。这样的生活维持了近两年,渐渐地,夜游回家后,他开始感到有种无法排解的空虚和孤独,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

看来,通过“丰富”职场以外的生活,并不能让白领摆脱空虚的困扰,甚至会形成越丰富越空虚的心态。职场中人表面上的光鲜,并不意味着你境况很好、你很健康,精神世界的贫瘠足以摧垮一个人。空虚也是一种病,是一种危害健康的心理上的疾病。我们要像对待身体上的其他疾病一样给予及时的治疗和重视。

1.调整需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空虚往往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胸无大志,二是目标不切实际,使自己因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因此,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活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空虚的产生主要源于对理想、信仰及追求的迷失,所以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成为消除空虚的最有力的武器。当你坚定地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前进时,空虚就会悄悄地离你而去。

2.忘我地工作,用充实代替空虚。劳动是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3.博览群书,培养对生活的热情。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读书可以使人从中获得智慧、汲取力量,从而使情绪高涨,精神饱满。读书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人从寂寞与空虚中解脱出来。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也就越充实。

生活是美好的,就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高山大海,你可以积极地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认认真真地学点本领,帮他人做点好事,也能对自己的成功颇感得意,从他人的感谢中得到欢愉。当你用有意义的事去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去填补生活中的空白时,你哪儿还有心情和闲暇空虚呢?

4.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有时候,人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同,有人遇到一点挫折便偃旗息鼓而轻易为空虚所困扰,有人却能面对困难毫不畏缩而始终愉快充实。因此,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训练,就能够将空虚及时地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给它以进一步侵袭的机会。无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该沉着冷静,保持良好的心态,实事求是地应对一切。不要灰心,不要气馁,充实自我,战胜空虚,就一定能迎来精神和事业上的光明。

5.学会目标转移。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进行目标转移,比如从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6.认清自己,改变自己。戒掉空虚,就是要认清自己,脚踏实地,多与有志向的人交往。要挥别空虚感就要建立“务实不务虚”的生活态度,能“活在当下”的人,心中是不会有这么一个黑洞的。与人交往能在相互启示、相互激励、相互帮助中受到心灵感染,使心灵充实。

7.从同事、朋友处获得支持。当一个人失意或徘徊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以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只有获得来自同事、朋友的支持,才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第二节 踏实工作的关键——戒掉浮躁

我国每年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到职场中去,这些职场新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很傲,有的人也可能太过谦虚,但是浮躁往往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很多职场新人可能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在工作上还算踏实,态度也很认真,怎么就被看作是拥有浮躁心理呢?

其实,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人来说,浮躁几乎是必然出现的情况。因为人在步入职场后,就会想要迈步前进,想要在职场上有所收获,想要得到一种登上楼台的感觉。然而事实永远不会有如此迅捷的方式,你只是开始跟这个社会接轨,到底能不能合拍,还得看你们磨合的怎么样,而磨合最怕的就是浮躁。

浮躁心理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中,其实人人都可能有过浮躁的心理,当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时,就会给家人、朋友甚至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特别是在刚进单位的前3—6个月的试用期中,跳槽是最快和最频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别称为职业的浮躁期。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正常的,看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如果只是盲目的浮躁,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则对自己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特别是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刚踏入社会,对社会的现实和职业的认识还不太清楚,所以,对待这段浮躁期要有充分的认识。产生这种工作浮躁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

1.理想与现实的脱离。虽然当前的大学生很清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但在工作上都仍然会出现一些比较理想的想法,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规模要大,知名度要高,管理规范和成长空间大。然而现实却又有多少人能够进入大公司从事着高级的白领工作,即便是大公司在管理上也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完美。

更多的毕业生会进入一些中小企业去工作,在那里会用更多的这样和那样的不适应,也会存在更多的问题,特别是一般都会让大学生从底层的工作做起,从事一些简单和枯燥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与他们所想象的理想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距,于是,就会出现一些跳槽的现象。

2.急于求成的心态。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在刚参加工作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非常积极,充满激情的工作心态。从他们工作的第一天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番雄心壮志,都希望在工作中尽快脱颖而出,尽快的走上公司的管理阶层。大学生有理想,有斗志固然好,对成功的追求与渴求也是正常的,但必须把心态调整好,不可以急于求成,幻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优秀,让老板尽快给自己一个重要的领导岗位。

然而,一旦自己在短期内的努力,没有马上得到回报,就会认为这公司不重视人才,没有伯乐,在人才的管理上存在问题,好像自己在这里工作没有前途。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又会产生一种想跳槽的想法。殊不知,在这里工作的老员工他们无论在工作的能力还是在工作的经验上都比现在的你做得更好。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很有潜力的股,也许领导会在对你考查一段时间后,会让你从事更多的更重要的工作岗位,但由于一个急于求成的心态,让成功与你失之交臂。

3.围城的心态。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和自己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表现出对目前工作的不满,甚至对别人的离职特别不了解,认为那么好的工作怎么会离职呢,这就是一种“围城”的心态。

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一山望着一山高。人们都一直在向外思考,而没有向内去思考自我,去站在企业和社会现实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当出现这种浮躁心态的时候,有没有认真思考过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企业的问题。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干一段时间,当真正的融入到企业里干一段时间后,也许你会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的价值。

如果工作一段时间后,你发现这种工作的确不适合自己,那么你可以重新去选择,这样,你至少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下一步到底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让你的选择不在盲目,从而才会有一个更好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