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6038000000011

第11章 赶跑职场中的不良心理(7)

吝啬果真能给吝啬者带来愉快吗?当然不能。其实吝啬者的生活是最不安宁的,他们整天忙着的是挣钱,最担心的是丢钱,唯恐盗贼将他的金钱全部偷走,唯恐一场大火将其财产全部吞噬掉,唯恐自己的亲人将它全部挥霍掉,因而整天提心吊胆、坐立不安,自然永远不会是愉快的。

要克服职场中的自私和吝啬心理,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持这种心理的人,都是长年养成的心理惯性,克服起来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只要坚持相应的方法,还是会收到不错的效果的。

1.内省法。通过自我反省,从自己自私和吝啬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到危害和问题,从而将自己“陶醉在占小便宜的思想状态”中抽出,实现对别人的付出和帮助。

2.培养利他行为。从为别人做一点好事开始,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健康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自己的乐趣,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某种程度的净化。

3.回避性训练。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一旦产生自私和吝啬的念头或行为,即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筋儿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和吝啬是可耻的、不健康的,促使自己纠正职场中不正当的行为模式。

第十节 割除毒瘤——根除报复心理

职场中,同事、上下级之间通力协作,共同克服难关是最佳的工作状态;但也总会有例外的情况,同事之间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而产生误会,或是让对方受到伤害,可能是因为工作上的原因,也可能根本和工作无关。在伤害之后,职场中的许多人没有想过去消除隔阂、重建良好工作关系,而是伺机报复,让职场弥漫起硝烟。

当职场中的你被同事伤害、被领导误会的时候,或多或少会产生想寻机报复的心理,但是却不懂得这样的心理给自己带来的会是多么痛苦和无法挽回的失败。

张先生在连续忙活了一个多月的工作后累倒了,但他还是坚持上班,直到完成了公司的紧急任务,但由于最后的这个阶段,张先生体力和精力都有限,工作收尾的时候出了一些小的错误。这个时候,他的同事李先生却讽刺和诋毁他,说了他的许多坏话,虽然领导最终肯定了张先生的努力,但张先生还是很生气,对李先生的所作所为都记在了心里。

后来,张先生做到了部门的主管,而李先生却正好是他的下属。又一次,李先生没有把一件工作做好,张先生心想机会来了,没有多想就将这位同事给开除了,并且感觉心里非常痛快。但是,他的同事和下属却在背后指责他小肚鸡肠,心里总会记着别人的不好,因此之后大家与他相处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看着原本关系很好的同事和领导远离了自己,他的心里也很窝火:这件事情难道真的做错了吗?可是面对同事的诋毁,真的就可以无动于衷而不想报复吗?似乎做起来有点困难。

其实仔细想想,何必为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而耿耿于怀呢?张先生真的有必要报复自己的同事吗?别人的诋毁不是也没有影响你的升迁吗?这也就是说,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即使当时你被诋毁或误会的时候,大家都冤枉了你,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不还是看到了你的好吗?如此想,很多事情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人在豁然开朗时,内心便能体验到一种美好惬意的情感在袅袅升腾。因此,我们应学会宽容,懂得保持一颗仁厚的心。

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仇恨他人这种力量会让我们自己寝食难安、魂不守舍、心烦意乱,最终会导致疾病和死亡。这样看来,报复不仅让我们对别人的打击不能实现,反倒对自己的虎心是一种摧残。

职场中的报复心理,是在职场中企图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经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报复是人性中的一处心理死结。它像一个盘踞在人内心深处的毒瘤,当人能控制它时,它就不会带来危害。可一旦它失去控制,就会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每个职场中人都可能产生报复心理,但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冷静的分析、理智的思考进行自我控制;不过也有许多人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做出了本可以不发生的事情。

世上最大的伤害莫过于我们对曾经有过的伤害牢记不忘。当我们再一次记起曾经遇到过的伤害或磨难,就等于我们又受到了一次伤害。倘若我们用积极的记忆去替代那些消极的记忆,这样的伤害就会逐渐得到治愈。我们要努力让那些消极的往事从记忆中消失;让我们尽其所能地采取一些步骤,去改变这种被伤害的状况。一个攥紧的拳头是什么也把握不住的,只有松开拳头,我们才能显示出接受的态度,才会有所收获。

报复心理具有攻击型、情绪性和隐蔽性的特征,一般情况下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报复心理是十分有害的,不仅损害个人身心健康,破坏集体团结,而且当报复心理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时,常常会使人失去理智,甚至违纪违法。因此,必须下决心割除报复的毒瘤,还职场一片宁静的天空。

1.宽容地对待同事和上下级。宽容地对待你的同事、上司、下属,只要是有利于促进团结,有利于推动工作,你就应该学会抛弃个人恩怨,更何况,学会了宽容,你就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道,人在职场,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需要别人与你通力合作,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你们又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你的心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

化干戈为玉帛者是机智坦荡的人,化仇恨为友情者是胸怀博大的人。化解一时的怨恨,最终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职场中也许到处存在对你的伤害,有的人伤了你的面子,有的人让你下不了台,有的人当中让你难看,有的人对你总是存有成见,等等。对此,你应该努力从自己做起,以自己的宽宏大度去影响他人。不然,就会把事态扩大,甚至激化矛盾。心灵有它自己的地盘,在那里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选择了宽容,就是选择了心灵的天堂;选择了怨恨,就会将自己的心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

2.换位思考,正确宣泄。学会用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去衡量人的行为,可减少许多不满情绪的产生,从而遏止一部分报复心的形成。在职场中,大家之间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当你受挫折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境遇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换位,你也许能理解对方的许多苦衷,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从而消除报复心理。

另外,对于心中的积怨要及时宣泄,而不能等到它憋不住了的时候,自然喷发,那时就是报复心理变成报复行为的时刻。从一定意义上讲,报复心理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当这种心理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因此,你可以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及时倾诉、请教,以宣泄这种报复心理产生的心理压力,听听别人的评论、劝解。经过这样的宣泄之后,可能你心中的不平会不知不觉地熄灭了一大半,甚至烟消云散。

3.豁达对待职场,学会转移注意力。有报复心理的人,一般心胸狭窄,易受情绪影响,且恶劣心境的作用强烈而漫长。因此,一个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开阔心胸,提高自制能力,能容人、能容事、能容批评、能容误解。多一点宽容,根除报复心理,我们将赢得更多的朋友。紧紧抓住过去受到的伤害不放,只能给双方带来悲痛。要认识到这一点,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被认为是引起问题的人,可能感到自己受到排斥或辱骂,坚持认为不公平的一方会长期被痛苦所折磨,并且使问题永远存在。

当遭受欺侮,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愤怒之情会油然而生,甚至怒火中烧,于是想要报复对方,这是人之常情。这时,我们可以暂时离开一下你看不顺眼的人或环境,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转而从事一些自己最开心的活动以帮助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报复心理。

4.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这是生命最难以达到的境界,但是有些人却真的可以办到。他们永远觉得自己年轻,他们感觉自己拥抱了阳光的色彩,他们将现实中的那些人事纷争、飞短流长、功名利禄全然抛开,带一身轻松,两目怡然地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拥有如此心态的人最容易关注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不容易有大的情绪波动,同时也更不容易产生想报复谁的想法。而且他们的好性格会给他们带来好的人脉,使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更加通畅!

职场生活就是如此,当你在这里打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原先认为很重要的事情竟然是如此渺小,原来波澜不惊的内心是可以成就你的事业的。而你的胸中正是因为有激情和理想的存在,可以将很多人关注的事情忽略掉,从而让你不会对别人的伤害斤斤计较,也就根本谈不上报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