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若有所思话德国
16037900000009

第9章 父女情深(6)

需要说明的是,慕尼黑也是当年希特勒的发迹地,后被其称为第三帝国的“第二首都”。希特勒那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就是在慕尼黑坐牢时写成的。纳粹问题究竟咋样、对今日德国还有多大影响?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找机会我们再聊。

手机札记之二十七:阿尔卑斯山之美

柏林时间:2008年12月19日21时04分

阿尔卑斯山美在哪里?

美在俊俏的山脊。隔着车窗遥望,在海蓝色的天幕映衬下,黑色的山脊呈巨龙状奔向远方,亦呈剪影状渗透出欧罗巴神秘的深邃。

美在连绵的森林。缓坡处,皑皑白雪在烘托,以褐黄与苍黑为基调的林海,正凝神谛听一群东方过客的心语,仿佛于无声中传达出洗尽铅华的宽厚和淡定。

我在沉思:莫扎特家乡的河水何以如此清澈,是因为源头活水来自阿尔卑斯山的融雪?抑或是因为莫扎特那天籁般的乐曲?(何红先生拍摄)

美在如茵的麦地。雪线以下,森林之间,大块大块的新绿,如造物主的神来之笔,出人预料,又尽在情理之中。我由此想到上午在莫扎特故乡萨尔茨堡见到的那些清纯如小天使般的金童玉女,想到这自然界生命的柔弱和坚韧,想到千千万万生命所拥有的希望和未来。

美在静谧的村庄。蓝天雪线下,森林麦地间,起伏有致、星罗棋布的村庄是当地人生活的伊甸园。能映照蓝天的,是高高耸立的教堂;比森林更醒目的,是巧夺天工犹如童话中的精舍美屋。而蜿蜒自如、通村达户犹如五线谱般的公路,把一个个珍珠一样的村庄串联起来,便成就了一段全世界都传唱的阿尔卑斯山民居美的颂曲。

这又让我想到巴伐利亚人的乐天豪放,想起他们引以为豪的啤酒和啤酒文化。

有一好友对我说过,酒这个东西其实很精神,喝酒乃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依稀仿佛间,我有一顿悟:

西方那万能的上帝,一定学过中国的水墨技法,而阿尔卑斯山区自然与人类物我共融、天人合一,莫不是上帝老人家某个时辰喝了巴州2500种啤酒后的即兴点染?

蓝天、青山、苍林、红房、绿苗以及碧水……这方水土这方人由此便有了诗意的栖居。于是,笃信上帝创造一切的人们,秉承着上帝的旨意,不断创造着哲学、科学和艺术,坚守着以人为本,美好而幸福地生活着。

快到圣诞啦;

大家高兴;

上帝也笑了。

手机札记之二十八:历史大剧永不落幕

柏林时间:2008年12月20日22时12分

参访特里尔。

它最古老的建筑为入侵者修筑,即公元一世纪被罗马帝国占领时修建的“黑门”古堡。

高大沉雄的古堡由猪羊般大小的粗粝巨石砌成,沧桑岁月铸就的黑色外表惊心动魄,引人发思古之幽情。

假如,罗马帝国式的入侵和占领不发生,或推迟到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发生,德国会如何,特里尔又会如何?

假如,一世纪时罗马军队碰到的不是弹丸小国,而是大体同时代的汉武帝的铁马金戈,这欧亚大陆会生出怎样的巨变,亚人与欧胞的历史将今夕何夕?……

历史不认假如。历史是已然的,而且由胜利者来书写。

那么,谁是胜利者?宫阙万间都入了土的罗马大帝是胜利者?不复存在的罗马帝国是胜利者?

看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走多远,取决于军队的战力,更取决于文化的韧性。回望5000年人类文明路,数国家和民族之风流,沿途有古罗马等里程碑式的壮美风景,但只可惜堙了历史的尘埃,已没了鲜活的生机;而五大文明古国中,唯我中华源远流长、历久弥坚。

当然,历史是永不落幕的大剧;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键处往往也就那么几步。中央提出的20年战略机遇期,即可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时间拐点。于马克思故乡抚今追昔,尤感我们的时间很紧、要做的事情很多,那不仅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而且必须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

同古堡合影,因为它启发了一个中国人的想法。

背景是新天鹅堡的主体建筑。我在这里感动了一把,一气呵成写下了手机札记之二十四:《路德维希二世祭》。(孙恒山先生拍摄)

手机札记之二十九:马克思主义照耀中国

柏林时间:2008年12月21日21时56分

马克思故居,门前迎风招展的是印有他头像的旗帜。

所有介绍,都是中德文对照,这在德国是绝无仅有的。一人一个话匣子,自由听取普通话介绍。

同马克思塑像合影后,入驻郁金香酒店。

2008年下半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加深,《资本论》在德国和欧洲的销量数倍于往年。与柏林街头的马恩铜像合影,向马恩学说的创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沈涛先生拍摄)

已是傍晚时分,寝室西向开窗,举目望去,夕阳余晖由近及远泛出金黄、橘黄、鹅黄的明亮,那黄越远越淡,渐渐变成了浅蓝、湖蓝及至宝石般的幽蓝。而眼前左方50米开外的高大楼体的上方,出现了一颗闪亮的星星。

与星相风水无关,但事实上,自海德堡上车西行以来,先是风雪渐小,又是风住雪歇,再是晴空丽日。有一瞬间,还真让人以为是马克思在为中国同志“显灵”呢!

马克思是不信东方玄学的。但“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地徘徊”以来,真正站稳了脚跟的,还是在东方中国。

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问题呢,在于改造世界。谁改造和改变了世界?

在中国,毛泽东用武器对旧世界作了无情的批判;邓小平用发展对《资本论》作了创造性的实践。“中国特色”,已然续写着马克思160年前那划时代的《共产党宣言》。

呵呵,尽管表面地看有点闹轰轰、乱哄哄的,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西学东渐”是坚定和有效的。当然,美国资本主义引发金融风暴下的世界,已与19世纪和20世纪截然不同。但我坚信,不管怎样,转“危”为“机”后,凤凰涅槃的中国,会应验《共产党宣言》中的那句名言:

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自由。

手机札记之三十:走马观花卢森堡

柏林时间:2008年12月21日22时12分

卢森堡公国2600平方公里,45万人,与我们老家秀山县比,面积相仿,人口还少18万。国小人少,历史上却以景好故事美出名;当然,个别故事美得凄凉了些。

公元963年,法兰克封建贵族西格弗里德在此修建城堡,筑有三道护城墙,数十座坚固耐用的城堡。以后那里的领主被神圣罗马帝国封为卢森堡伯爵,城堡也不断扩大和加固,曾有“北方直布罗陀”之称。到1347年,这块领地升格为卢森堡公国。从14世纪中叶到15世纪中叶,这个公国曾有四位伯爵和公爵当上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地位何其显赫,史学家称之为“卢森堡世纪”。可好景不长,其后它沦为列强的臣国,直到1867年才独立。

这个袖珍小国境内山峦起伏,河流蜿蜒,数十座巧夺天工的桥梁飞跨深谷幽涧。因其历史和地理的沧桑巨变有典型的欧洲特征,它有“欧洲的文化首都”的荣称。

小国之人,20世纪以来却有凛然之气。

卢森堡城中心广场,为纪念一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建有一座纪念碑。二战中,纳粹军队入侵,砸碎纪念铜像和纪念碑。

晚上,不少市民不约而同地来到广场,悄悄地把碎屑物收捡回家,秘藏多年。1945年,战胜希特勒后,小国小城的人民熔融材料,重铸铜像。在卢森堡大峡谷的衬托下,新建造的纪念碑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矗立碑顶、手捧和平花环的美丽少女雕像令人难以忘怀。

卢森堡公国素有“欧洲文化首都”之美称。寒风细雨中,以它高耸云天的教堂尖顶为背景留个影,也许会留下我对这个四处弥漫着浓郁宗教氛围的袖珍之国的美好记忆。(夏晓鹏先生拍摄)

疆域可于一时被占领,民心却永远不可征服。卢森堡人民在二战中的坚贞不屈,鲜明地展示了捍卫自由的意志和追求独立的精神。

有14万人口的卢森堡城依山傍水,与重庆的不少区县城市类似。它的独特耐看之处,在于德、法、意式建筑依顺山势起伏而错落有致,天际线、山际线完整优美,城市建筑物与河流、峡谷、森林和谐相处,经典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高尚理念。漫步宽约12米的街道,见街面均为10公分大小的一块块坚石砌成,整齐又光洁。沿街商铺鳞次栉比,常有开敞式咖啡店供休闲聊天。过往的市民大多举止文雅,微笑真挚,气质雍容宽厚。

我想这大概与卢森堡城四处弥漫着的浓厚宗教文化有关。无论走在哪里,从哪个角度去品评,这座城市举目可见教堂处处,时时可闻钟声悠悠。也许袖珍之国就是要营造这样的环境与氛围,让每一个子民由生到死全程浸润于宗教文化,在万能上帝的悲悯下去追求自由、战胜苦难,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为感受异域文化,我轻轻推门,进入了闻名遐迩的圣母教堂。在主教引领下,人们正虔诚地唱着舒缓、优美的宗教歌曲。我静静地坐在后排一角,闭目听至一曲终了。语言不通,但那旋律及调式之美,让人颇有心灵舒展之感。

步出教堂时,我想起曾看到过一篇文章,上面讲到有的西方人认为中国人不信上帝简直是不可想象,甚至是可怕的。这种说法,站在基督教徒的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舍此之外,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同样是不可想象和可怕的。当然,由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要人家一下子对中国的事情都完全理解和赞成,那会非常艰难。这好有一比,就像你们校长面对一个缺少法律常识的平民,要想一下子讲清楚民主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样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为多方面的差异,中人到西方、西人到中国,心理上才会都有不小的落差,难于很快融入入驻国的主流社会。

小小地球,需要沟通;越是不同,越要交流。

实现伟大复兴中的中国人,真是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创新思维和方法展现出大国民的风范,摈弃偏见,海纳百川,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当然,这种沟通与交流,千万不能搞成聋子吵架——各说各话,而是要学会在充分尊重、耐心倾听的基础上强化沟通和交流,消交流之阻碍,求利益之共进,促中西之和谐,共建和谐社会及大同世界。

其实,中西相通、相融、相同之处日渐增多,比如,从宏观上讲有事关地球的温室效应问题,从微观上讲有预防自杀问题。

就从微观的说起吧。卢森堡城郊有一座造型简洁、线条流畅的红色大桥。桥之上方,山峰挺秀,林木葱郁,且有这个全欧人均最富裕国家的现代产业园区;桥之下方,是建于9世纪的宏大、庄肃的古城堡群;再远处,即是教堂林立、清雅古香的卢森堡城区。桥面至桥底,最大高差是155米。据说,前几年它成了全世界一些悲观厌世,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恋人向往的殉情风水宝地,因而纷纷来此跳桥,已有71对恋人一跳而去,自杀成功率百分之百。

约3年前,桥的两侧装上了两米左右高的防跳钢化玻璃,此后未闻自杀有成功者了。有人说,安装挽救生命的防护玻璃是一个中国人最先向当地朋友提出的建议,但当地政府并不“领情”。是否如此,我想也没必要考证,或去对簿公堂。中国老百姓说,人命大于天,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西方人也强调人权、珍视生命,这不就是异曲同工之妙吗?

地不分东西、人不分中外,以人为本,共建和谐,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美好!

手机札记之三十一:科隆大教堂—贝多芬故乡—莱茵河谷

柏林时间:2008年12月22日22时06分

少年时代便久闻科隆大教堂的大名,知道它是全球三大基督教堂(还有罗马教堂和巴黎圣母院)中最高的。但真的来到这座奇迹般的哥特式教堂面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立竿见影般地想到“震撼”这个形容词。

它有多高?135.33米。

工程量有多大?导游和资料也未有说法,但明白这一点就够了:它始建于1248年,内殿于1322年进行了献祭仪式,由于财力和战争原因,1842~1881年才最终建造完毕,而施工人数最多时,每天在4万人以上。

虽然它与我国的万里长城没多大可比性,但这宗教的力量,让信徒们万众一心,代代传承,像愚公及其子孙一样祖祖辈辈挖山不止,一干就是600多年,面对这样的坚定和执著,人们能不生出几分敬意?

从科隆到波恩——贝多芬的故乡。

二战期间,美军因喜欢贝多芬音乐,竟在对德实施地毯式轰炸中网开一面:不炸波恩。历史证明,那个作为贝多芬“粉丝”的高级指挥官是对的,这座由罗马人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的城市得以幸免于战火荼毒,伟大音乐家的气韵仍在这座古城中环绕,波恩保持了它的古雅和大气。波恩于1949年5月选为西德的首都,德国于1990年10月统一后决定将柏林作为国家的新首都,现仍有7个部门留在了波恩。

去贝多芬广场,那里有这位伟人的雕像。

雕像长宽在两米五左右,构思极富创意,材料是钢材加水泥,成像后正反两面均为神采飞扬的贝多芬头像。

轻轻地走近他,首先想到的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贝多芬30岁时完全失聪,却还能写出经典曲目传诵后世,这种旷世英雄奇特坚强的生命张力令我肃然起敬!

我们来到他的故居。这是贝多芬出生并生活了22年的地方。22岁离开波恩,他就再也不曾回过故乡。

小街洁净而优雅。街的两侧,一侧是店铺若干,一侧是几家画廊。还好,不完全像国内有的所谓大师巨子的故里所在地那样——商业打倒文化,越看越别扭,好像是有恶邻蓄意有辱斯文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