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若有所思话德国
16037900000010

第10章 父女情深(7)

今天是周日,纪念馆闭门谢客。在那美轮美奂的巴洛克式纪念馆门前合影后,便作别了贝多芬故乡。

出波恩进入莱伐州境内最富浪漫气息的莱茵河谷地区。导游说是观赏莱茵河畔的著名的古堡与葡萄园风光,最好是在晴天。

还好,天时配合地利,今天遇上了德国冬季难得一见的晴天。而且,今日的阳光好像带了几分德国冰葡萄酒醉意的哲学诗人,时而以云为幕,藏身沉思,时而激情登场,普照万物。普照万物的太阳金光闪亮,洞穿铅云,时而如飞流瀑布奔泻,时而如巨型射灯万束,把莱茵河两岸锦绣般的村庄和森林、城堡和葡萄园照得通通亮亮,晶莹剔透好似格林兄弟所描绘的童话世界。

德国为什么出诗人?因为这儿的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生活在诗里画里;德国为什么出哲人?因为这儿的山山水水似乎都能让人感受到理性和灵性。

沿莱茵河最美丽的90公里景区河滨公路高速奔驰,最后到了一座美得我忘了名字的小镇(好像叫吕德斯海姆)落脚。我们齐刷刷的东方面孔,让容易激动的部分欧人兴奋。他们兴高采烈地为我们拍照,并热烈地讨论着我们。我上前看其拍的照片,他们一下子爆发出大笑,并让我看了所拍照片。

实事求是地说,抓拍的几张质量不够高。但我祝贺肖像能够出口海外的同事:您长得太中国啦,圣诞前人家一直都会因你而快乐呢!

见一画店有一幅用琥珀为材料作的油画,感觉不错,英语加手势,讨价还价,未果,只好服从卖方要求:付了25欧元,并请其于画的右下角签了名。

很好,我家将拥有莱茵河畔乡土画家的一幅原生态画作。

手机札记之三十二:海涅与罗蕾莱

柏林时间:2008年12月23日9时24分

河水向东流?

不一定,1300多公里的莱茵河是北向流,入北海。

它是全欧最重要的河流,是德国的父亲河。河畔风光最美丽之90公里精华区属于日耳曼。

因有了更加壮丽的三峡和更加幽美的乌江,莱茵河畔之所谓陡谷与高岩,于我而言,后者之于前者的审美价值有如“小巫见大巫”而已矣。

吸引我的,是顺着和缓坡势而起伏的葡萄园,古色古香的中世纪骑士城堡和钟声悠悠、鸽群阵阵的尖顶教堂;而以文艺美学审视,更有味道的是有关罗蕾莱的幽怨而美丽的传说。

现莱茵河罗蕾莱城水域有一座130余米高的危崖,传说莱茵河之女儿、金发女妖罗蕾莱常独坐崖顶唱歌。她倾国倾城的美貌、绝世无双的歌喉迷惑了过往的船夫,他们因迷醉于她天籁般的歌声和“打望”她绝色的美丽而忘记了河水之湍急、礁石之尖棱,一个个船毁人亡、葬身鱼腹。

库法尔茨的王子也慕名乘船前去“打望”。罗蕾莱仍端坐崖上梳头唱歌。一如过往所发生的那样,船夫因其美貌和歌声舟沉人亡,唯独王子存活了下来。

王子奋力攀上危崖,受惊吓的罗蕾莱跳入河中。见不到心爱的女人,王子忧愁幽思,不吃饭、不喝酒、不打猎,甚至后悔没随所有船夫沉入河底。

国王见状,又气又急,遂发兵抓捕罗蕾莱。

士兵爬上巨崖,同样被罗蕾莱的美貌惊呆,难以举起手中武器。但军令如山,不得违抗。当士兵发起攻击时,罗蕾莱大喊:莱茵父亲,快救救我!

河水陡然异样,卷起数米高巨浪,瞬间,巨浪升腾,漫上崖顶,浪潮护她而去,踪迹全无。

莱茵父亲拯救了女儿,也因此拯救了无数的船夫。

罗蕾莱不再用歌声和美貌诱惑过往船夫,船夫从此专注于航行。那个孤独的王子则终身未娶。

大诗人海涅据此写下了广为传诵的《罗蕾莱之歌》:

不知道为什么,

我是这样的忧愁,

一段古代的神话,

老萦记在我心头。

莱茵河静静流淌,

暮色昏暗,

微风清凉;

在傍晚的斜阳里,

山峰闪耀着霞光。

一位绝色的女郎,

神奇地坐在山顶上;

她梳着金色的秀发,

金首饰发出闪闪金光。

她一边用金梳梳头,

一边展开她美丽的歌喉;

那调子非常的奇特,

感人得惟妙惟肖。

坐在小船里的船夫,

勾引起无限的忧伤;

他不看前面的暗礁,

只向高处仰望。

可怜那船夫和小船,

结局都葬身鱼腹;

这是罗蕾莱女妖,

用她的歌声酿成。

……

为了纪念,也为了提醒,人们为传说女妖塑了青铜像。不过,塑像立于河中,而不是在那陡而危的崖上。

创造出一个感天动地的神奇传说,最后又让神奇传说合乎情理地软着陆于理性世界,张弛有致,收放自如,令人佩服。在此,我谨代表女儿,并以我自己的名义,向大诗人海涅和他的日耳曼民族表示敬意和谢意!

手机札记之三十三:“四大家”撑起德意志

柏林时间:2008年12月23日22时11分

基本完成你妈下达的采购任务。好了,爸为德国及欧盟提振低迷的经济作出了自己所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

花一小时左右,经3次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好不容易才把所购物品在一只旅行箱内彻底地“搁平捡顺”。

德国有什么?其实,除开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之外,德国是个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

德国能带走的有什么?能从德国买的,与一些别的外国旅客一样,我买了双立人等誉满全球的品牌货,这足以令我因享受德国质量而怡然自得一段时间。当然,大家都知道,德国真正的资源和财富,是它的伟人、精英及其影响带动所造就的全民族的素质。强盗抢不走、小偷偷不了,这才是其立国之本、兴国之要。

例如,它有相互辉映的“四大家”之说(不是我们体制下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18世纪上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100年间,德国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真有点像一个需要巨人,又产生了一批巨人的时代。一是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摩西·门德尔松、尼采、叔本华、韦伯,还有马克思、恩格斯……二是音乐家,巴赫、贝多芬、舒曼、门德尔松、舒伯特、瓦格纳……三是文学家,歌德、席勒、海涅、格林兄弟……四是科学家,莱姆莱茨、克鲁伯、爱因斯坦……德国得诺贝尔奖的已超过90人。

怎样评价这个国家和民族是一回事,能从其中有所领悟是另一回事。

德国在百余年前就实行了中学义务教育。也许,他们乡村教师的书桌成就了全民良好的素质,良好的全民素质产生了一批批社会精英,精英形成的文化又引领全民素质的再提高,全民素质的再提高又造就更多的社会精英,——良性循环,螺旋式上升。

人才以教育为基,国家以教育为本,具体到人,道理亦然。所以,作为学生,尽其所能地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至关重要。为自己负责,才能为国家负责;大家都负起责任来,中华民族不伟大复兴都难。

有点儿说教味道,但我坚信这是“话丑理正”。

手机札记之三十四:告别法兰克福

柏林时间:2008年12月24日6时14分

12月23日,离德返国前的最后一天。负责全程接待的德皇公司的张总裁宴请我们全团成员。

他的致辞很有意思:“祝愿各位领导把好的东西带回社会主义伟大祖国,把不好的东西留在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

这位本家是1992年从前外经贸部下海的,一直在德国工作和生活,可谓尝遍了海外华人的酸甜苦辣。他认为,在德国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多生孩子;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还是祖国好”;他还认为,德国人只认法律,得理不认人,难以以情动人,有理的事就不能跟他们客气。目前,这位仁兄所在公司背有20多宗大小官司。他好像在不断诅咒,当然,这位健硕的同胞临别时并没忘记赠送我们每个人一份小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