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递范畴与信息
3.1反递范畴与主观性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其语义与形式不完全一一对应。人们将客观世界切割成概念固定在词语中,在信息传递时再连接起来,那么传信者尽可能“少而精”地表述,受信者则尽可能“多而全”地解读。这种句式还可以纳入主观性范畴,在更大的句式中承担原因、条件、铺垫、结果等等,最后实现语义结构与形式表现之间竞争与妥协的对立统一。如:
(1)a.b.我们不但不惧怕这种民主政治斗争,c.而且要发展这样的民主政治斗争,d.因为它对于我们是有利无害的。(《邓小平文选》)
由于纳入了主观性的范畴,例(1)被纳入一个因果句中,前提a、预期b、现状c三项成为前因,主观认识d成为后果,整个句子构成一个因果句,这因为是在宣告一种打算,因此预期b“不惧怕”与c“要发展”都是主观的,没有成为客观现实。
(2)a.孙中山的一生中,曾经无数次地向资本主义国家呼吁过援助,b.结果不但没有得到丝毫援助,c.反而遭到了无情的打击。d
由于纳入了主观性的范畴,例(2)被纳入一个转折句中,前提a是陈述的前项,而预期b、现状c成为转折后项,主观认识d隐含,整个句子构成一个转折句。前提a“呼吁过援助”的预期是“得到援助”,但客观现实是b“没有得到丝毫援助”,c“遭到了无情的打击”;d(帝国主义国家靠不住)这四个环节一起构成的反递范畴,被纳入转折之中。
反递范畴凸显的客观现实与主观预期的反差,从而深化客观结果或主观认识,这种语义结构决定了用“不但不B,反而C”的形式来表达。其中主客观的对立,预期与现实的反差,认识与结果实现在同一句式中,这是反递的特点。反递的形式标记则是要兼容主客观、预期与现实的对立与踏空。
3.2.信息结构与句法形式反递范畴在信息结构上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句法形式上。
1、相同对象单现同一信息支点只在前提a中出现,后续的b、c中不出现但句子信息量未减。如:
(3)a.然而我们却相当顺利地执行了这个转变,b.不但未遭挫败,c.反而大大地胜利了。(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例(3)前提a中“我们”是整个信息传递的支点,预期b与现实c都是关于“我们”的新信息,但均未出现这一对象,这是我们能够在前提a中找回来因此就承前省略了。
2、相同对象复现同一信息支点在前提a、预期b和现实c中均出现但句子信息量未增。如:
(4)冯永祥给马慕韩回敬了几句,心中不甘,a.向来冯永祥带着马慕韩前进的,马慕韩一般也是听他的话的,近来却慢慢起了变化了,b.不但是马慕韩不大听冯永祥的话,c.反而马慕韩走到他前头去了,并且在拉他走。(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例(4)前提a中“马慕韩”是信息传递的支点,预期b与现实c都是关于“马慕韩”的新信息,由于有“冯永祥、他”等潜在信息支点的干扰,因此在b、c中“马慕韩”都出现来增强信息的冗余度以抗干扰。
3、不同对象同现不同信息支点在前提a、后续的预期b、现实c中都出现信息量未增。如:
(5)a.非子对自己非常失望,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奇怪的是b.她不但没有因睡眠不足形容枯膏,c.同学们反而说她四目生辉、神采奕奕。(马兰《阅读和对话》)
例(5)信息支点“非子”、“她”、“同学们”分别在前提a,预期b和现实c中出现,但整个信息量未增加。
4、连接c项的词语“反而”的作用是从扭转前一小句的意思,使意思走向反面。和“反而”作用相同的还有“倒反而”、“反而倒”、“反倒”,此外还有“相反”、“反之”、“反倒”、“倒反”、“反”等。如果有其他的反转词,“反而”可以不必出现。“反而”和“倒”连用,表示转折的语气加强。“倒”的位置可以在“反而”的前面也可以在后面。如:
(6)a.b.不但不想伤害他,c.倒反而想保护他。d(欧阳山《苦斗》)
(7)a.可是没有想到,b.这共产党八路军不但不能消灭,c.反而倒闹得战线延长,d.首尾难顾。(刘流《烈火金刚》)
(8)a.二姑娘对哈叭狗的讥讽嘲笑,b.哈叭狗不但不觉得难为情,c.反倒夹说带劝地给二姑娘来了这么一套。(冯志《敌后武工队》)
可见,反递范畴中的反递句式语义上丰富多彩,形式标记也多种多样,因此反递形式是语法化以后语义积淀结果的标记,也体现了反递范畴框架内句式扩张的现象。
3.3反递句式的认知背景反递句式涉及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其背景依赖,前景判断,结果评价等都与独立性象似动因或称分离性动因(separateness motivation)相关。因为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一个独立的命题,一个简缩的句子则不大可能如此(Haiman,1983),即独立的事件倾向于编码为独立的小句。那么反递句式就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前提、预期、现实、认识或结果则可以是相对独立的小句,也可以是独立的句子成分。句子与相对独立小句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反递的复句,众多有相同或相近形式标记、有相近的语义结构的这些复句就形成了反递范畴。如:
(9)a完全是因为过于珍惜优势兵器的威力而没有这样做,b结果你们的炮兵不但没有摧毁我方任何重要的目标,而且c成了你们防守的沉重负担。(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例(9)中的旧信息是a,新信息是b和c。从小句的语义上看,a是因,b是果,c是评述。因此,整个句子是由“已知-未知-评价”三部分构成,关系紧密的小句b、c是在一起的,而a则因关系不如b与c紧密而自成一体,此句也可以调整为:
(9’)b你们的炮兵之所以不但没有摧毁我方任何重要的目标,而且c成了你们防守的沉重负担,a完全是因为你们过于珍惜优势兵器的威力而采取这样的做法。
调整后的例(9)’也符合原则:1)在一段话语里,旧信息先出现,新信息后出现。2)紧密相关的观念倾向于被放在一起。3)说话人心目中最紧要的内容倾向于首先要表达出来。但戴浩一(1985)指出,其实1)和3)也是矛盾的,因为将最重要的信息提前经常会导致概念上密切相关的成分的分离,2)要求将它们放在一起,而3)要求将它们分开。其实1)是象似性的原则,因为话语成分的次序反映了所传达的信息的时间顺序。2)与3)都是象似性的。因为话语成分的次序反映的是说话人心中观念的重要性的次序。问题是,新信息一般都是说话人心目中最想要表达的,而旧信息自然不是最紧要的信息,故1)要求与3)要求相互冲突,其实这也比较容易理解,从动因相互竞争的角度看,由于动因的竞争,在反递句式中,客观条件往往出现在开头或是另一句子中,焦点作为要强调的重点往往是在句末,在反递句中则是凸显的评价。因为本来作为主观预期与客观结果的区别反倒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在很多反递句中,由于一些因素的避让,即客观的条件与结果隐含在主观的预期与评价中,四个环节已经浓缩为三个甚至两个了。如:
(10)a.b.他不仅不后悔起用郎平,c.反而下大力锤炼她。d
例(10)b“后悔起用郎平”主观预期,其中隐含着“起用了郎平”这一事实,c“下大力锤炼她”既是客观现实,也是达到结果d(使她早日成才)的手段。
因为人类语言具有象似性,但又不能完全只有象似性,如果那样的话语言将显得十分累赘,这就需要非象似的一面来中和,于是基于人类大脑机制的如经济原则、概括原则、联想原则等也同时在语言中起作用。即语言里的非象似特性大多是由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相互竞争所导致的——象似复制原型,经济最大限度地调动背景与各种知识参与交际。这些原则都要在更大的原则下竞争与避让——准确原则与经济原则是调控这些原则的更高层次的原则。经济原则的要求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象似性的减损。在语言里,外在附加标记的使用也会减损象似特性,而标记的使用最终也是由经济原则的要求所促成的。
3.4认知原则的综合作用从认知的角度看,文本世界(text world)的建构源于客观世界的切分与传递。传信者将自己认知的客观世界切分为抽象的词语后再通过一维的语序来安排信息传递的各种细节。受信者根据从所受信息出发,按照自己已掌握的信息,即百科知识、物质语境以及当时语境等等来建构(construct)自己的文本世界。一般说来,受信者能够根据传信者(message sender)提供的句法框架在头脑中重新建构文本世界,把“不但不B+反而C”连接的小句还原为一个完整的事件或是完全体现出传信者对主观预期、客观结果的评价。这是建构文本世界的重要一步。
与“不但不B+反而C”搭配相近的还有一些缺损组合“不但不B+C”。这是跳过了“反而”的语义标记而直接进入语义的搭配从而建构自己脑海中的文本世界。因为缺损(default)组合与非缺损组合之间存在着一种共依关系:即缺损组合中AB两小句的语义组合更为偏转,仅依赖“不但不”而不提供强调的“反而”,所以就可以构成一种比较轻空的小句连接。如:
(11)c.整五点半,敲门。a.其实老李十分钟以前就到了,可是在胡同里转了两三个圈,d1.他要是相信恪守时刻有益处,b1.他便不但不来迟,b2.也不早到,d2.这才彻底。(老舍,《老舍文集·第二卷·离婚:P164》)
例(11)很有特点:1)客观现实c再现在上一句;2)主观认识d1出现在预期b1前d2在预期b2后;3)有缺损:“b不但不来迟,c也不早到”不能还原为人们经验中的“b不但不来迟,c反而早到”;4)用“不但不B,还不C”形式实现预期b与结果d的分裂,将客观现实c前移以符合人们的“预期+结果+评价”常规认知。这表明,反递句式中的形式标记可以完整组合,也能缺损组合,其条件是——符合以语义为基础的语用需要。这同时也表明了反递范畴框架内的反递标记的强大可容性。
因此,反递范畴的实现有赖于两方面的因素:1)语义的反向递进;2)是形式标记的连接。受信者根据传信者提供的形式标记和小句间的语义差来解读递进范畴辖域内的次范畴反递范畴。
四、反递句式的历史演变
4.1“但”、“不但”与“不但不”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看,反递句存在时间长但反递的形式标记存在时间不太长,根据我们手里掌握的材料,有反递意义的小句连接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了,但典型的形式标记“不但不A,反而B”出现却很晚。这里面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但”用作连词的时间不太长,根据《辞源》的语料是见于曹魏时代。犹言“只是”。《文选·三国·魏碑·魏文帝·与吴质书》:“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辞源》1988:104),其实不仅“但”是如此,就是“不但”也至少在魏晋时代就有了。如:
(1)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不但在天:不只是取决于天。)
到了晋代“不但不”连在一起的时候就多起来。如:
(2)……子鱼不但不能谐庐陵、鄱阳,近自海有上缭壁,有五六千家相结聚作宗伍,惟输租布於郡耳,发召一人遂不可得,子鱼亦睹视之而已。”策拊掌大笑,【仍】乃有兼并之志矣。顷之,遂定豫章。(《裴注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四》)
(3)边竖构逆,以成纷梗,其所由来,非一朝也。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不但不废仕宦,至乃偏得复除。(《魏书·卷十八》)
尔后“不但不”后面跟“亦”构成“不但不A,亦B”句式。如:
(4)刘禅可非汉之遗祚,然终为中国之所并。吾将任汝以天下之事,奈何事事折吾,沮坏大谋!汝尚如此,况于众乎!”坚之将入寇也,融又切切谏曰:“陛下听信鲜卑、羌虏谄谀之言,采纳良家少年利口之说,臣恐非但无成,亦大事去矣。……”(《晋书·卷一百十四》)
(5)后世之钟,非特不分大小,又混为一器,复于乐架编钟、编磬之外,设钟十二,配十二辰,皆非是。(《宋史·卷一百二十九》)
其后,特别是到了清代,反递句式大量产生,形式标记也丰富起来。如:
(6)谁想那女子不但不在这些闲话上留心,就连公子那里磕头礼拜,他也不曾在意。(《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7)因此大家不但不笑他,转都爱他敬他。虽是两家合成一家,倒过得一团和气。(《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4.2“而”、“反而”的发展历程“而”作为连词在先秦就有了。如:
(8)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孟子·离娄下》而:但是/却)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而:但是/却)(见《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7第1版,P: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