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第一节书房之墨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作为朽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黔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等均曾用墨。
一、古墨简史
1.原始之墨
围绕墨的形成还有许多传说,比较流行的是“邢夷制墨”。说的是周宣王时(前827-前782)有一人名邢夷,一日在溪边洗手,见水中漂来一块松炭,无意中随手捡起,发现手上染有黑色,十分惊异,取之回家,捣碎成灰,先用水和之,并不凝结,随手用粥饭之类的黏性物拌和,效果很好,遂用手搓成一定形状,这就是墨块的形成。
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采用模制,墨质坚实。据东汉应韵《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麋大墨一枚,隃麋小墨一枚。”隃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古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后世因隃麋产墨上佳,故往往在所制的墨品上冠以“隃麋墨”名称或图案,以示夸耀。
秦汉时代的墨,目前出土一些实物,有的是碎块,有的稍大点的块上有手捏痕迹。说明它进化到模制。1983年广州岗山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一些墨丸,每个直径只有0.81~1.24厘米大小,均为圆饼形,制作者是把糊状原料滴聚而成,质地细腻。从这种形状看,可知古代书籍称墨的单位为丸,具有一定道理。
这种墨还不能直接用手拿着在砚上研,还要借助研石研磨,这也是早期砚台附近附有研石的重要原因。
2.“仲将之墨”
三国大书法家韦诞(字仲将)是一位制墨高手,他在墨内配入珍珠、麝香等香料,捣细后下于铁臼中,再捣三万柞,使之质理坚细,因而制品极受人推崇,谓“仲将之墨,一点如漆”。魏明帝很赏识他的才干、欣赏他的书法,曾于青龙年间(233-236)命他书写洛阳、许昌、邺县三处都城新建的宫殿匾额,并御赐笔墨,供他使用。韦诞接受了命令,却嫌文具不堪使用,向皇帝提出请求,要当时制笔名家制造的笔,造纸名家左伯制造的纸,墨则要自己亲自做。他申明这三种文具就可得心应手,再用自己的手去写,就可写经丈大字、方寸小字。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很久,直到后来制墨时,墨工还常常在墨上烙以“一点如漆”字样,即是纪念这位制墨大师,也用以标榜制墨的优越。
古代烟料除松烟外,还采用桐油烟、石油烟、漆烟等。松烟要取年久的松树,其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墨品色黑体轻,宜书不宜画,墨上常标以“松烟”、“松煤”。桐烟取油桐子,质好量大,墨品色紫体重,宜书宜画,墨上常标以“贡烟”、“顶烟”、“超顶烟”、“五石清烟”、“五石油烟”等。墨中加入的合墨香药有犀角、黄金、丹砂、藤黄、芙蓉花、冰片等,十分考究。
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柞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型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
墨模也叫墨范和墨印,一般多采用坚细空心的石楠木,间有用棠梨树和祀树的。由专家操刀雕刻,运用线刻、浮雕及圆雕等多种技法,着力表现各种山水、人物、龙凤等图案文字。图案往往延请书画名家绘制,如明代的丁云鹏、吴左干等,有的是模仿前代名家的作品,如元代的王蒙、明代的文徵明等。图案须先在墨模大小的竹纸上绘出,然后将图拓印于墨模板卜,随后以类似木刻的过程雕制。但一须反刻,二底部要平,难度颇大。为了能圆满表达出各派艺术家不同的风格,在刀法、刻线上或遒劲,或秀润,或粗犷,或细巧,各具姿态。明墨一般深厚有力,清墨则柔妍精细。
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本色墨:除题识涂金或填蓝绿色,绘图施以色彩外,其余部分不加涂饰的墨品。
漆衣墨:墨面加以刮摩,润以漆,光亮可鉴的墨品。
漱金墨:可细分为雪金、漱金、漆金等。雪金即雪片似的洒金。漆金即泥金,在涂金的墨上髹以漆。
漆边墨:明墨多在上下、左右侧面施漆,正背仍作本色;清墨多在本色墨或漱金墨上,于两面的边上施漆,上下、两侧不漆。
3.徽墨:“天下之宝”
古时产墨以安徽省黄山一带最著名,历史上曾叫徽州。北宋宣和年间,改唐代的歙州为徽州,辖歙、休宁、祁门、婺源、绩溪、黔六县。由于徽州的造墨业在此时趋于繁盛,并且延续数代,号称第一,遂得名徽墨。
五代以前,制墨业的中心在北方,先是扶风、隃麝、延州等地,后为易水、潞州。这些地方松多质佳,能造出上等的好墨。李白曾有诗道:“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唐末五代战祸频仍,制墨业的重心遂迁移向了南方。
说起徽墨的创始,不能不提到一代名匠李超、李廷珪父子。李氏原为奚姓,唐末囚避战乱,从北方易水南下江南,走到歙州境界时,立即被那里的环境所吸引,那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尤其是那满山生长着茂盛的松林,马上想到这是制墨取之不尽的原料,于是决定定居于歙州地区。奚超父子原为北方的出名墨工,到歙州后,重操旧业,并改进了捣松、和胶、配料等技术,经不断探索,造出了绝品佳墨,后人誉之为“坚如玉,纹如犀”,“丰肌腻理、光泽如漆”。据说藏之可不下五六十年,置于水中能三年不坏。相传,有一个人不留意将一锭李廷珪的墨掉在水池里,以为被水泡坏,故不复取。过了一个多月,一日他临池饮乐,又不慎将金饰掉在池里,于是唤人打捞,但打捞上来的不仅有金饰,而且有他一个月前掉在池里的那块李廷珪墨,只见其墨光色不变,表里如新,主人欣喜,宝而藏之。这种墨很快受到当时的南唐后主李煜的嘉奖,赐奚家以国姓的殊荣,并封李超为水部员外郎,其玄孙李惟庆还一度担任了墨务官一职。李廷珪墨与澄心堂纸、龙尾砚则同为天下之冠。到了宋仁宗时,尚每以李氏的“新安香墨”赐予近臣。但在宣和年间,随着李墨存世数量的减少,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境况,以至宋代制墨名家潘谷在看到李廷珪的半锭墨后,竟然当即下拜,称其为“天下之宝”。
1978年,安徽祁门县北宋墓出土的一件松烟墨,与后世墨的形象很接近,虽然在宋墓出土,但经专家鉴定,这是一件唐代松烟墨。历经一千多年,虽然断岩,但仍可看出形状,墨的作者已经不能判断,但可以看到唐代李超同时代的墨,已经很不容易。
宋代由于科举制度的确立和书画艺术的繁荣,文人学士对墨的需求更为扩大,刺激了造墨业的发展,墨之生产辐射至整个江南地区。而徽州居民则家传户习,每年要向朝廷进贡龙凤墨两公斤。宋墨的原料配制、艺术加工、种类品质上均较前大为提高和拓展。当时的许多杰出的造墨能手纷纷涌现,最有名的如张遇、潘谷等人。
张遇制墨以油烟入脑麝、金箔,制品称“龙香剂”,他的“供御墨”闻名遐迩,为当时收藏家所珍。金代宫廷中还以他的墨用来画眉,所谓“画眉张遇可怜生”,可算趣话。其子孙能继墨业,影响深远。
潘谷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所制墨品“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十分精妙。常常自己背着墨囊求售,其价不二,但有时求墨者未带钱,却慷慨赠予。其善于辨墨,能隔囊摸知谁家所造之品。苏东坡称他为“墨仙”,并有诗赞道:“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蓬莱春昼永,三殿明房栊。金笺洒飞白,瑞雾萦长虹。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传说潘谷晚年醉饮郊外,经日不归,后被家人发现坐于枯井而死,体皆柔软,疑其解化。
4.《墨谱》
关于墨的专门论述或著作,其实早在三国时代即已出现,到了宋代则出现了许多有关著述,均为记录历代制墨原料、方法等,而李孝美的《墨谱》则是比较全面的一部著作。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图”,按墨的制造程序由“采松”开始,继而“造窑”,“发火”、“取炼(烟)”、“和制”、“入灰”、“出灰”、“磨试”八道工序,每道工序绘图一幅,并附说明,每个说明中同时指出施工时需注意事项。中卷为“式”,绘他自己收藏的自唐代以来的古墨图样。下卷为“法”,介绍制墨原料。
全书论述详尽,资料丰富,图文并茂。尤其是在下卷中记录了油烟作为制墨的原料的取烟方法,介绍了用桐油、清油(豆油)、麻子油燃烧取烟方法。可知油烟墨在宋代已经使用。油烟墨光亮润泽,芳香浓郁,是制墨工艺的进步,李孝美记录了这一成就。正如别人在序中所说:“道艺工巧无世无之,何独荣古而陋今乎!”李孝美,字伯扬,自署赵郡人,平生无所好,独好墨,闻人有善墨,不远万里,往求观看,他自己收藏古墨近万品,平时经常与制墨工人谈论制墨方法,故而能在书中有如此丰富的论述。凡是不能表达出来的,皆用图画,故对后世影响很大。据说明代制墨家潘方凯读后得到很大教益,制墨技术有很大进步。
元代徽墨生产得以继续和发展。墨的制作在元代也出现了不少名家,如潘云谷、林彩泉、胡文忠、朱万初等。其中朱万初最著名,他制作墨纸用松烟为原料,而且不用一般松树烧烟,因而制墨能独树一帜。
5.歙派和休派
明清时期,徽墨达到了其发展的盛期,出现了歙派和休派及“四大墨家”。
明代中叶后,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徽墨的使用范围、经营市场也随之扩大,而徽州地区漆器制造业、木版雕刻业的成就促使墨业的生产更为兴旺,各墨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墨家增至数百多家,一些文人为求得精神上的寄托,或怡情遣兴,也加入到了制墨的行列,由此造成了墨品风格上的差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歙县与休宁这两大派别。
歙派以文人为主,墨品风格富丽堂皇。重要代表有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等。
罗小华,名龙文,字含章,号小华,曾官中传舍人。早年书持并亲手制墨,墨品“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据说贩他墨者可致富。内廷曾重价争购。“小道士墨”最为擅名。
程君房,名大约,字幼博,号筱野,别字君房。幼年嗜好制墨,墨品集前人所长,又独具匠心,具有“坚而有光,黝而能润,抵笔不胶,入纸不晕”的特点,得意之作有“玄元灵气”等。曾自诩“我墨百年可化黄金”。而他的墨也确实很得人们的推崇,被称为李廷珪后第一人。书画家董其昌赞道:“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留传至今的程墨寥若晨星,被视作稀世之宝。
方于鲁,初名大傲,后改名建元,以字行。原在程君房家制墨,后自行开设墨肆。其所制“九玄三极”墨,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地。在当时与程君房并驾齐驱,著有《方氏墨谱》。
歙派其他有名人物尚有方瑞生(字澹玄)、潘一驹(字嘉客)、江仲淹(字道贯)、汪仲嘉(字道会)、潘方凯、程公瑜等。
休宁派以墨工为主,墨品风格朴素文雅。创始人有汪中山、邵格之等。汪中山以首制“集锦墨”而著名,歙派的集锦墨系效仿其作。邵格之,名正己,一门从事造墨者其众,邵家墨当时曾与方于鲁、罗小华墨同列为名品。
另有吴拭,字去尘,生平制墨及漆器精妙,人争宝之,其墨值白金三倍。时人评其墨为“金章玉质,尽艺入微”。如遇通达之人,常豪爽赠墨,而富豪欲购求之,则严加拒绝。
吴叔大,曾设“玄粟斋”墨肆,墨品多仿古,坚持法准古,范准今。膏采之桐,胶采之广。滚以金屑,芬以冰麝,因以为螺,为力杵。其墨“试之砚则苍然有光,映于日则云霞交起”。
休宁派名家还有汪春元、桑梓里、汪鸿渐、叶玄卿、江时茂等。
6.“四大墨家”
清代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这四家制墨先后盛名一时,后人称之为“四大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