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16026700000017

第17章 佛陀(14)

须跋陀向佛陀敬礼后,坐在一边,询问佛陀道:“尊者乔答摩!有些沙门婆罗门领导僧团,是著名的导师和教主,受到众人推许,诸如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舍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珊阇耶毗罗胝子和尼乾陀若提子,是否像他们自称的那样通晓一切?或者,是否他们之中有些人通晓一切?”佛陀回答说:“行了,须跋陀,你不必问‘是否像他们自称的那样通晓一切?或者,是否他们之中有些人通晓一切?’我为你说法,须跋陀!请认真听着。”

于是,佛陀说道:“须跋陀!凡是法和律中,没有八正道,也就没有第一沙门,没有第二沙门,没有第三沙门,没有第四沙门[6]。凡是法和律中,有八正道,也就有第一沙门,有第二沙门,有第三沙门,有第四沙门。这里的法和律中有八正道,因而只有在这里有第一沙门,有第二沙门,有第三沙门,有第四沙门。在其他学说中,没有这些沙门。须跋陀!只要众比丘在这里正确生活,这个世界就不会缺少阿罗汉。”随即,佛陀念偈颂道:

二十九岁我出家,

寻求善道,须跋陀!

自从出家到现在,

五十一年已过去;

游行正理正法地,

此外无处有沙门。

须跋陀听后,说道:“妙极了!世尊,妙极了!世尊以种种方式说法,就像扶正摔倒的东西,揭示隐蔽的东西,给迷路者指路,在黑暗中举着灯,让有眼者能看到东西。我要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僧团。我请求在世尊面前出家,受具足戒。”而佛陀说道:“须跋陀!过去凡有外道按照这里的法和律请求出家,受具足戒,先要别住四个月。四个月后,众比丘表示满意,才能准予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但是,我也视各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须跋陀听后,说道:“世尊!既然过去凡有外道按照这里的法和律请求出家,受具足戒,先要别住四个月。四个月后,众比丘表示满意,才能准予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那我愿意别住四年。四年后,众比丘表示满意,我才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而佛陀吩咐阿难说:“可以让须跋陀出家。”阿难遵命接受须跋陀出家。这样,须跋陀成为佛陀的最后一位弟子。

然后,佛陀对阿难说道:“你们可能会想:‘导师言毕,我们不再有导师。’但是,你们不要这样想。在我逝世后,我所教导的法和律就是你们的导师。阿难!直到现在,比丘互相之间称呼‘朋友’(āvusa,或译‘兄弟’)。在我逝世后,不要这样,年长比丘可以称呼年轻比丘名字、族姓或‘朋友’,而年轻比丘应当称呼年老比丘‘尊者’(bante)或‘具寿’(āyas-mā,或译‘长老’)。阿难!在我逝世后,如果僧团愿意,可以取消一些琐屑的学处(戒规)。阿难!在我逝世后,对于车匿[7]比丘要处以梵杖(brahmadaa)。”

阿难问道:“世尊!何为梵杖?”佛陀回答说:“无论车匿比丘想要什么,说什么,阿难!众比丘不要理他,不要劝他,不要训他。”

然后,佛陀对众比丘说道:“哪位比丘对于佛法僧,对于道和步骤,有什么疑问,请提出。不要事后后悔:‘我们和导师面对面时,我们没有当面问清世尊。’”佛陀一连说了三次,众比丘静默无语。于是,佛陀对众比丘说道:“或许你们出于对导师的敬重,不提问。那么,你们可以像朋友对朋友那样提问。”众比丘仍然静默无语。这时,阿难对佛陀说道:“真奇妙,世尊!我深信没有一位比丘对于佛法僧,对于道和步骤,有什么疑问。”佛陀说道:“阿难!你出于信任这样说。而如来完全知道在僧团中,没有一位对于佛法僧,对于道和步骤,有什么疑问。这五百比丘,甚至最后一位,都能达到预流,得不退法,必定成正等觉。”

然后,佛陀对众比丘说道:“现在,我告诉你们,诸行是坏法,你们要精进努力,心不放逸。”这是佛陀最后的说法。

然后,佛陀进入初禅,从初禅进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进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进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进入空处定,从空处定进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进入无所有定,从无所有定进入非想非非想定,从非想非非想定进入灭想定。这时,阿难对阿那律说道:“尊者!世尊已经进入涅槃。”阿那律说道:“不,朋友!世尊还没有进入涅槃,他已经进入灭想定。”

接着,佛陀从灭想定进入非想非非想定,从非想非非想定进入无所有定,从无所有定进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进入空处定,从空处定进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进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进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进入初禅,从初禅进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进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进入第四禅,从第四禅佛陀最终进入涅槃。

佛陀进入涅槃时,大地震动,令人惊恐,毛发直竖,天上鼓声回荡。

佛陀进入涅槃,阿那律念偈颂道:

如此心定者,无须出入息,

无欲则平静,牟尼命断绝,

他以不动心,忍住诸种受,

心已得解脱,犹如灯火灭。

佛陀进入涅槃时,阿难念偈颂道:

此刻有恐怖,令人毛发竖,

具备一切德,正等觉涅槃。

佛陀进入涅槃时,一些尚未离欲的比丘伸臂痛哭,倒地翻滚,说道:“世尊涅槃过早!”而一些已经离欲的比丘保持清醒,守住意念,说道:“诸行无常。”阿那律对众比丘说道:“行了,朋友们,别悲伤!别哭泣!世尊不是说过?我们必定与亲爱者分离。凡出生者,存在者,聚合者,必定毁坏。怎么可能不毁坏?”

阿那律和阿难互相说法,度过夜晚余下时间。然后,阿那律吩咐阿难去拘尸那罗,通知末罗族人世尊已经进入涅槃。末罗族人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悲伤哭泣。他们来到沙罗林,一连六天,用歌舞、音乐、花鬘和香料供奉佛陀遗体。第七天,末罗族八位头领把佛陀遗体从北门抬到城中,出东门抬到城东,把佛陀遗体安放在天冠塔(Makuabandana)。末罗族人按照火化转轮王的方式替佛陀裹尸下棺,堆积香木。末罗族四位头领用火点香木,香木不燃。这时,摩诃迦叶(Mahākassapa,或译大迦叶)与五百位比丘从波婆城来到拘尸那罗,途中闻讯佛陀进入涅槃,立刻赶来天冠塔,向佛陀遗体右绕三匝,合十行礼。随即,香木不点自燃。

佛陀遗体火化后,皮肉筋髓荡然无存,只剩下舍利。末罗族人把佛陀舍利安放在集会厅,以矛作栅栏,以弓作围墙。一连七天,用歌舞、音乐、花鬘和香料供奉佛陀舍利。

各地闻讯佛陀进入涅槃,派遣使者前来请求分得一份佛陀舍利,建塔供养。在婆罗门头那(Doa)主持下,舍利平均分作八份,摩揭陀的阿阇世王、吠舍离的离车族、迦毗罗卫的释迦族、阿罗迦波的跋离族、罗摩伽摩的拘利族、吠特岛的婆罗门、波婆的末罗族和拘尸那罗的末罗族,各得一份。头那本人留下舍利瓶(Kumbha,或译罐)。毕钵的孔雀族使者来晚了,只能取回骨灰。这样,各地共建起十座塔,其中八座是舍利塔,一座是瓶塔,一座是灰塔。[8]

注释

[1]与汉译《长阿含经》第2《游行经》相应。

[2]四双八辈即四向四果——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和阿罗汉果。

[3]手作握拳,意为手中藏有什么,没有“师拳”,意思是老师并未隐藏什么。

[4]软猪肉,巴利语原文为sūkaramaddara,由sūkara(猪)和maddara(梵语为mārdara,柔软)两词组成。汉译《游行经》译为“旃檀树耳”即旃檀树上的木耳。

[5]舍利(Sarīra)意谓身体、遗体和遗骨。

[6]这些是指四沙门果——预流、一来、不还和阿罗汉。

[7]车匿(Channa,或译阐怒),原是佛陀身为太子时的车夫:后随佛陀出家,在僧团内经常不顺威仪,不受教诫。

[8]《长尼迦耶》Ⅱ.7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