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千年鬼府:我和亡灵有个约会
15891900000032

第32章 抗战

训导处于民国二十八年八月遵照部令成立,训导长以下设生活指导组、军事管理组、体育卫生组。各组设主任一人,并设训导员三人。

新生一律受军事学军事训练及实施军事管理,所有寝室、食堂等处铺位、坐位均由军事管理组编列号码,不得凌乱,故全校秩序井然。

育方面有体育正课及课外运动、早操、各种球类比赛及泅水、越野赛跑、爬山运动等。卫生方面除注重学校环境卫生及清洁饮水等项外,并设有西医中医,计西医二人,护士三人,中医一人。重大传染病另有疗养室。又于春秋播种牛痘及霍乱预防注射等。

H大遵照部颁导师制办法,实施导师制,行之一年有馀,进行尚称顺便而收效颇著。

主任导师一人,由训导长兼。导师六五人,由各教授分别担任,每一导师训导学生十至十五人。分全校学生为六五组。新生入校时各撰自述一篇,送呈导师。每学期由主任导师召集全体导师会议讨论关于训导方面情形。个别谈话。导师就所导学生个别谈话,注重人格感化。

抗战全面爆发后,一九三七年八、九月间,H大就有一批学生投笔从戎,有的直接参加前线作战部队,更多的报考了属机械化部队系列的交辎学校。

一九三七年十月,皮校长及三位教授和两位校友等发起成立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皮校长当选为理事。

一九三七年冬,为抵御日本侵略,湖南省发动知识分子到基层去组训民众。H大学生闻风而起,投笔应征者几乎达全校人数之半。服务期为半年,所缺课程,只能第二年的暑假补授。有的服务地点在偏僻地方的,无法补课,只能休学,学生们也义无反顾。

国土沦亡,山河破碎,触动着青年学生敏感的心。西迁辰溪后,H大坚持在学生中发展抗日组织,在湘西僻壤点燃了抗日救亡的烈火。每当元旦、春节及九一八等日,H大学生都到当地的伤兵医院慰劳负伤将士,为负伤将士代写家信。

一九四零年一月,学校师生为前方抗日将士征募寒衣,并给抗日将士汇出一千元,女同学也在城乡募捐五百多元救济难民。

同学们还经常到学校附近村庄宣传抗日救亡及防空知识,并绘制了国家形势图及作战图报告前方战事消息,让闭塞的湘西人民清醒地知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学生自治会还组织歌咏戏剧队,排练抗日话剧《放下你的鞭子》《古城怒吼》《重逢》《凤凰城》等。

为有牺牲多壮志!青年时期曾经三度寓居岳麓书院的毛主席一语中的。近代学界盛赞的湖南人精神,其实所指就是这一种自岳麓书院衍绪而来的为国牺牲、敢于担当的书生血性。这种血性,在关键时刻,总会从H大师生的胸中喷涌而出。

血和生命,是这世间最难抹去的痕迹和记忆。

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和一九四零年十月十一日,日机两次轰炸H大辰溪分校。死一人,伤三人。炸毁校舍十余栋及实验仪器设备等百余件。

一九四一年四月十八日日机七架和五月七日日机九架又分别再次轰炸岳麓山H大本部,共投弹七十余枚,使具有千年历史的岳麓书院御书楼、半学斋、静一斋等处均中弹倒塌,文庙大成殿及孔子像被炸毁。

五次轰炸,烈火冲天;生灵涂炭,师生罹难。古迹碎为瓦砾,校舍几尽崩颓,图书化为灰烬,仪器尽为损毁!

H大,蒙难;文化教育,蒙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刻。

“本大学虽罹此浩劫,却以血染为荣;虽不在前方,却以与前方将士及我民众分受牺牲为幸。全体师生决本百折不回之精神,誓与倭寇相周旋,不迁校,不辍课,使我华中仅存之国立大学,不因暴力而炸毁,湖南之高等教育,不因暴力而中断……”这是一九三八年四月十日被轰炸后,H大学生向全世界发出的怒吼。

H大原校长曹先生愤然赋诗:

“吾华清胄四千载,礼义涵濡迄无改。诗书虽毁心尚存,人人敌忾今何待。嗟余衰老闻恶声,枕戈待旦思群英。誓扑此獠度东海,再集铅松起百城!”

这是手无寸铁的书生发出的抗日怒吼,而不辍课、不因暴力而中断高等教育的宣言,本身就意味着信仰、勇气与力量。

日寇轰炸既非军事机关,亦无军事机关借驻的H大,蓄意摧毁中国文化和智识青年的暴行,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坚强意志。

时任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将军于四月十一日通电全国:“H大为本省最高学府,设备较善,敌人本其破坏文化机关及轰杀平民之一贯政策,加以重大毁灭,此种暴行,为文化恶魔,人类公敌。”

茅盾先生撰写了《记两大学》一文,发表于四月十二日的香港《立报》,文中写道:

“H大以前是湖南境内的最高学府,在今日,因为临时大学西迁,H大仍是湖南境内最高的学府;今春敌机屡袭长沙以后,临大是西迁了,但H大依然在原地开学,且已为流亡青年在华中所能得的唯一的转学借读之所;两个月,黄河阵线颇觉吃紧的时候,听说H大当局准备于万一之际,迁往湘西,现在前线反攻胜利,方幸H大可以始终不动,屹然为华中唯一学府,给东南战区里流亡出来的青年就近得一求学的机会,却不料敌人摧残文化的魔手始终不肯将它放过!岳麓山是长沙近郊一名胜,山上除了两大学外,惟有农舍,惟有坟园和庙宇,所以敌机的轰炸无非是蓄意摧残我们的文化机关罢了。中国的民众将永远不忘记这新添的血债!”

H大国外通讯工作团还出版了《TheStudentVoice》,以英、德、法、日四种文字向国外广泛宣告,使各国人民了解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引起国际间广泛的同情与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