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动心灵的288个民间故事
15680900000042

第42章 高山流水觅知音

阅读指引

“知音”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这个词与民间传说的“高山流水”的故事紧密相关,最初的“知音”就是指这个故事的两位主人公——俞伯牙和钟子期。

俞伯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著名琴师。他特别擅长弹琴,被人们尊称为“琴仙”。

俞伯牙自幼酷爱音乐,年轻时曾到东海的蓬莱仙山游历,沿途为大自然的壮美神奇所折服,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的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一般恢宏,流水一般柔美。虽然赞美他琴艺的人很多,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领会他琴声的意境,俞伯牙为此十分惆怅。

有一年的八月十五,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不料船在汉阳江口遇到了狂风巨浪,被迫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到了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乌云消散,皓月当空,景色十分迷人。见此情景,俞伯牙琴兴大发,当即抚琴一曲。正当他沉醉于自己优美的琴声时,忽然看到岸边有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俞伯牙吓了一跳,一不小心拨断了琴弦。

俞伯牙正在猜测那人的来意时,那人突然开口大声对他说:“先生不要害怕。我是个打柴的,刚才路过这里,听到您的琴声。我觉得您的琴声美妙绝伦,便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见那人身旁果然放着一担干柴。他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可能听懂我的琴声呢?于是他就问道:“你既然说听得懂我的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刚才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樵夫笑着答道:“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称赞弟子颜回的曲目,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就断了。”

俞伯牙听了,心中大喜,连忙邀请他上船详谈。樵夫上船后,一看到俞伯牙的琴便说:“先生用的这是瑶琴啊,相传是伏羲氏制造的。”接着,他便向俞伯牙详细讲述了瑶琴的来历。

俞伯牙听了,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月亮升到中天之后,他又兴致勃勃地为樵夫弹奏了几曲,请樵夫辨识其中的意境。当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樵夫说:“这琴声表达的是高山的巍峨壮丽。”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的时候,樵夫说:“这琴声表达的是流水的清澈绵长。”

俞伯牙惊喜万分,没想到在这荒郊野岭竟然遇到了自己苦苦寻觅的知音,于是便郑重地请教樵夫的姓名。

樵夫彬彬有礼地回答:“敝人钟子期,是楚国人,以打柴为生,就住在附近。”

接着他又问俞伯牙:“先生的琴声如此优雅动人,我猜您一定就是‘琴仙’俞伯牙吧。”

俞伯牙连忙欠身为礼。两人把酒言欢,彼此都觉得相见恨晚,当即结拜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时再到这汉阳江口小山下相会。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早早地就来到了汉阳江口,谁知等了一夜也不见钟子期前来赴约。眼看天就要亮了,他就弹琴来召唤这位知音。俞伯牙弹了一曲又一曲,弹得手都酸了,钟子期却始终都没有出现。

第二天一早,俞伯牙饭也没吃,就去向附近的村民打听钟子期的下落。村民告诉他,钟子期前些日子已经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曾留下遗言,要家人把他的坟墓修在江边,以便到八月十五那天能够听到朋友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村民的话,俞伯牙悲痛万分。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满怀悲伤地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来祭奠知己。弹完后,他就挑断了琴弦,把心爱的瑶琴摔碎在了钟子期坟前的青石上。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长叹一声,悲哀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经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闻者无不动容。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当年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以此来纪念他们之间伟大的友谊。

智慧点灯

孟子曾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钟子期深解琴中意,俞伯牙摔琴祭知己,他们的相遇相知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精神上的契合,令人感佩、想望。

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它能带给我们温暖,点燃希望之火,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渴望和热爱之情。然而友谊并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它需要彼此双方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沟通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请珍惜身边的每一位朋友吧!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他们,用宽容的胸襟去包容他们,用真挚的爱心去感受他们,你就会发现人生有朋友相伴是多么绚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