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动心灵的288个民间故事
15680900000043

第43章 杜鹃啼血

阅读指引

经过六天六夜的激战之后,鳖精终于把那些妖魔鬼怪制伏了,并把它们投到滟(yàn)灏(yù)堆下的牢关里囚禁了起来。

很久很久以前,位于现今四川省境内的古蜀国有一位名叫望帝的帝王。他不仅勤政爱民,而且非常聪明能干。在望帝的带领下,蜀国百姓开垦荒地,治理荒山,最终将不毛之地变成了五谷丰登的良田。蜀国也从此成为一个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国,当地的百姓都高兴地称自己的国家为“天府之国”。

一天,在遥远的湖北荆州,有一只在井里修炼千年终于得道成了人形的鳖精突然漂浮到了河面上。人们惊奇地发现:鳖精经过的河流都会出现河水倒流的现象。

不久,鳖精顺水西上,从荆水经长江,漂过三峡,最后来到了岷江。在岷山下,鳖精被蜀国美丽的风光吸引了,决定登岸去拜访蜀国的君主望帝。

这时,望帝正为一个难题所困扰,寝(qǐn)食难安。原来,他带领百姓开垦荒地、治理荒山的时候,将很多妖魔鬼怪从老巢里赶了出来。这些妖魔鬼怪为了夺回老巢,就使用妖法把川西的巨石搬到了巫山山谷里,砌成鬼窝,然后整天在那里兴风作浪,不让江水东流入海,致使洪水聚集成灾,大淹蜀国。眼见蜀国的百姓被洪水冲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望帝心急如焚。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鳖精安慰望帝说:“您不用担心,我可以帮您治理水患。而且您也不用怕,那些妖魔鬼怪,我自有办法收拾它们。”

望帝一听喜出望外,当即封鳖精为丞相,让他治理水患,驱赶妖魔。第二天,鳖精就召集兵马,奔赴妖魔鬼怪所在的巫山去了。经过六天六夜的激战之后,鳖精终于把那些妖魔鬼怪制伏了,并把它们投到滟(yàn)灏(yù)堆下的牢关里囚禁了起来。然后,鳖精又带领兵马把巫山一带的巨石凿成了夔(kuí)峡、巫峡、西陵陕等峡谷。这样就可以使巨浪滔天的洪水顺着七百里长的河道奔流而下,直入东海了。从此以后,蜀国又成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天府之国。

鳖精凭借其惊人的才干收服了妖魔鬼怪,对蜀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获得了望帝的赏识。后来,望帝便把帝位禅让给了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过清闲的日子了。

鳖精继位后称“丛帝”。一开始,他勤政爱民,为蜀国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可是到了后来,鳖精渐渐变得居功自傲、刚愎(bì)自用起来,不再关心蜀国百姓的疾苦了。消息传到西山,望帝心疼自己的子民,茶饭不思。思虑一番之后,他决定亲自进宫去规劝丛帝。

蜀国的百姓听说望帝要来规劝丛帝,都喜出望外,纷纷从家里出采迎接他。百姓越聚越多,最后,他们在望帝的带领下声势浩大地来到了宫外。丛帝一看这种情形,疑心望帝要率领臣民夺回帝位,就下令关紧宫门,不准任何人进宫。

进不了宫的望帝靠在宫门上号啕大哭,可就是这样,丛帝仍然拒不接见。无奈之下,望帝只得失望地回了西山。

在西山中,望帝没日没夜地苦苦思索,一门心思要想办法进城规劝丛帝。他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可又因为都不可行而放弃了。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祈求上苍,让他变成一只飞鸟,好飞进宫中规劝丛帝。最后,极度焦虑的他竟然真的变成了一只杜鹃鸟。它绕开宫外守卫森严的卫兵,飞进了宫中,对着丛帝大喊:“爱民啊!爱民啊!”

听了杜鹃的话,丛帝终于明白了望帝的苦心,感到非常愧疚。从此以后,他一改旧习,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又成了一个贤明方正的明君。

然而,变成杜鹃的望帝却无法再变回人形了。可是他并不难过,决心生生世世化身为杜鹃,昼夜不停地劝导历代帝王勤政爱民。然而总有些执迷不悟的皇帝听不进杜鹃的劝告。杜鹃便锲(qiè)而不舍地继续苦苦劝导,就这样,它的嗓子干裂出血,把嘴巴都染红了。

后世的人们为杜鹃这种精神所打动,所以便世世代代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对望帝的怀念与敬意。智慧点灯

杜鹃啼血的故事还有一种说法:鳖精治水有功,望帝把帝位让给了他,自己隐居到西山,而鳖精却趁机占有了望帝的妻子。望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痛苦,却又对大权在握的鳖精无可奈何,最后抑郁而终。临终前,他嘱咐西山的杜鹃:“杜鹃鸟,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给我的妻子听吧。”从此以后,杜鹃就飞往蜀国境内日夜哀鸣,直到口中流血为止。唐代诗人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曾写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表达了望帝在爱情上的失意和所遭遇的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