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15612600000026

第26章 与自然有关的汉字(2)

【汉字趣谈】

“风”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一只御空飞行的凤凰,因为古代“凤”与”风”是同一个字。“风”的本义是空气的流动。《周易·说卦》:“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意思是:惊动万物的,没有大过雷的;扰乱万物的,没有大过风的。这是“风”的基本义项,几千年没有变。风暴、风力、风沙、风向、风灾、北风、大风、台风、微风、旋风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除了指空气流动,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风之外,还指借风力作用,使东西干净或失去水分,如“风干”、“晒干风净”。

风能够吹动万物,使万物顺服,这和教化他人,使其顺服的作用有些类似。所以就用“风”表示教化的意思。《诗经·周南·关雎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意思是:关雎,表现的是王后王妃的道德,是国风的开始,用来教化天下,纠正夫妇关系。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流传在各诸侯国的起教化作用的民歌,古人有时简称之为“风”。其中“齐风”就是齐国的民歌,“郑风”就是郑国的民歌。后来,有人用“风”泛指民歌。“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人们把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称为“作风”。如《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意思是:所以听到伯夷作风的人,贪夫廉洁了,懦夫有志气了。

另外,“风”还有景象、风气的意思,如“风景”、“风俗”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雷

【说文解字】

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从雨,田像回转形。

【汉字趣谈】

“雷”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中间弯曲的曲线表示闪电的金光,周围的小点表示响雷所发出的巨大声音,表示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金文字形变得复杂化,上面多出一个雨字头,圆圈变成四个车轮,表明既有倾盆大雨,又有雷电交加,显得更为形象。“雷”的本义为云层放电而发出的巨响。《礼记·月令》:“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意思是:春天的时候,雷于是发声,秋天的时候,雷就收声了。

“雷”用作动词时,表示打雷。《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故雷则掩耳,电则掩目。”意思是打雷就捂住耳朵,打闪电就捂住眼睛。成语有“迅雷不及掩耳”,表示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冬天一般是不会打雷的。汉乐府中有一首诗叫《上邪》,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表达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的情感。原文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大意是: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磨平峰棱,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翻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字形演变】

甲骨文篆书楷书雪

【说文解字】

雪,凝雨说(悦)物者。从雨,彗声。

【汉字趣谈】

“雪”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上从雨,下从羽,会天下大雪之意。“雪”的本义即为雪。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0℃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就是雪。《诗经·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关的成语有“瑞雪兆丰年”、“冰天雪地”等。

“雪中送炭”这个成语出自南宋着名诗人范成大的《大雪送炭与芥隐》:“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后用“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鼓励。关于“雪中送炭”还有这样一个典故:北宋宋太宗即位之后,生活十分节俭,但对百姓却毫不吝啬。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太宗披着狐皮还觉得冷,回到宫中,命人端来火盆、美酒。他独自喝酒,抬头见宫外大雪飘飘,他想到这么冷的天,那些缺粮少炭的人家会更加难过。想到这,他命人带上木炭和粮食去送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家。

宋朝时期,苏轼与苏辙两兄弟曾在渑池一寺院住过,并在寺内墙上题诗。后苏轼故地重游,见到当年所作的诗,大发感慨,又作《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后人用“雪泥鸿爪”表示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雪”可引申指像雪的颜色或白色的东西。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雪可以化为水,有清洗作用,所以“雪”字有除尘、洗刷的意思。相关的词语有“一雪沉冤”、“洗雪”、“昭雪”、“雪耻”、“雪恨”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冰

【说文解字】

冰,水坚也。从,从水。

【汉字趣谈】

“冰”是个象形字,其金文字形就像严寒之下水凝结突起的冰块一样。“冰”的本义就是指水冻结而成的固体。自然界中的水具有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状态。液态的我们称之为水,气态的水叫汽,固态的水称为冰。如人们常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喻指事物的渐进发展,警示凡事要防微杜渐。

“冰”摸起来是寒冷刺骨的,因此“冰”又引申指寒冷的感觉,如说“这水真冰手”。

“冰”也作动词用,表示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之变凉,如说“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冰”也常用以形容人的性情品格,如人们常用“冰清玉洁”这个成语来赞许某个人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冰清玉洁又作“玉洁冰清”。出自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冰”也经常被用来形容女子皮肤的晶莹无瑕和形体的高洁脱俗。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是在描写后蜀末主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的绝世容颜。

古代男女缔结姻缘大多靠媒妁之言,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特殊的职业——“冰人”。《晋书·索紞》中有这么一段故事,孝廉令狐策有一天梦见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索圆梦解释说,冰上为阳,冰下为阴,主阴阳之事,你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人阳语阴,主为人说媒,因而你当为人做媒,冰河开了,婚姻也就成了。由此后人称媒人为冰人。

“冰”字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作偏旁时写作“冫”,凡从“冰”取义的字皆与寒冷等义有关(以“氵”作偏旁的字有时简作“冫”,如“净”、“冲”、“决”等,这些字从“水”取义)。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寒

【说文解字】

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

【汉字趣谈】

“寒”是个会意字,其金文字形的结构较为复杂,其外部是一个房屋,屋内的中间面朝左站着一个人,下面的两横表示这个人踩着两个大冰块,真是寒从脚起,虽然在屋里塞满了保暖的干草,可是室内地上还是结了冰,真是天寒地冻啊。“寒”的本义指寒冷。《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冰是水凝结成的,但它却比水寒。《史记·刺客列传》中说荆轲受太子丹之请刺杀秦王,太子丹和宾客们都穿了素服来到易水边为他送行。就要上路了,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筑声悲壮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罢登车西去,始终没有回头。

寒冷能使人不自觉地发抖,而恐惧也能使人发抖,所以“寒”字亦有“害怕”义。如《战国策·秦策四》:“梁氏寒心。”意思就是:梁氏很害怕。宋代诗人杨万里追忆被金兵追赶时有诗句云:“今兹过吾舟,念昔犹胆寒。”

贫困就不免饥寒,因此“寒”又引申指贫困。如:“寒窗”、“寒苦”、“饥寒”等。古时将家境贫困或门第卑微的读书人称为“寒士”,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

“寒”字也用作冷清。如:寒月、寒山。

“寒”字还用来形容很难看,或表示不体面,丢脸。如:寒碜。

“寒”字还用作谦词。如:寒舍。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春

【说文解字】

春,推也。从艹,从日。艹(草),春时生也。屯声。

【汉字趣谈】

“春”是会意兼形声字。说它是会意:其甲骨文字形左右两部分都是草,中间是“日”,真可谓旭日东升,绿草萌发,大地回春了;说它是形声,其左是形,“日”在春“草”中,表意,其右是声符“屯”。“春”的本义就是草木生长的季节,即春季。《春秋·隐公二年》:“二年春,公会戎于潜。”意思是:鲁隐公二年春天,隐公在潜地会见戎人。这是“春”的基本义项,一直沿用到现在。

“立春”又叫“打春”,是春回大地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宋晁冲之《立春》诗:“自惭白发嘲吾老,不上谯门看打春。”“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史书上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因为春季万物开始生长,所以人们用“春”表示生机、活力。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沉船的旁边会有千帆驶过,枯萎的树前头有万木争春。这是受到排挤的刘、白二人相互慰藉勉励。

春季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到了春季,大地复苏,万物开始成长,新的一年开始。因此,古人有时就用“春”代表年。三国魏·曹植《杂诗六首》之三:“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九春”就是九年。

“春”由生命力的勃发又引申为男女情欲。《诗经·召南》中说:“有男女怀春,吉士诱之。”可以意译为歌德的名句:“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青年不钟情!”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夏

【说文解字】

夏,中国之人也。从攵,从页,从臼。臼,两手;攵,两足也。

【汉字趣谈】

“夏”是个会意字,其金文字形像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其上为“头”,中间为“躯干”,两侧为“手”,其下为“足”。

“夏”的本义是汉族人。《说文解字》:“夏:中国人也。”不过,许慎说的“中国人”,实际指的是中原人,即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所以古代中国人也称为“华夏”。用以和西部的“羌”、北部的“狄”、东部的“夷”、南部的“蛮”“闽”等民族相区别。由于“夏”是汉族人的自称,所以在造字时就不厌其烦地把人的各部位都画出来。

夏朝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九个州,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

《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现在,我们常常用“夏虫不可语冰”来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

“夏”后来被用来指称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这虽是假借,却成了它的主要义项。

【字形演变】

甲骨文篆书楷书秋

【说文解字】

秋,禾谷孰也。从禾,省声。

【汉字趣谈】

“秋”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一个蟋蟀的形状,因为秋天蟋蟀叫,所以蟋蟀称为秋虫。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也有人说,秋虫入室,表示天气已凉,秋季到了。“秋”的本义就是谷物收成时节、庄稼成熟季节。收获的季节往往是在秋天,所以“秋”又引申指秋天、秋季。如《诗经·卫风·氓》:“秋以为期。”意思是:以秋天作为结婚的日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

由秋季又可以引申指年。如《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好像是过了三年一样长啊!

“秋”也用来指某一时刻。如诸葛亮《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是说:这实在是危险紧急、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时刻。

到了秋天,北方的树叶大多衰老脱落,所以“秋”也引申指衰老等。如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意思是:金兵还没有消灭驱逐,我的鬓发却已经斑白了。

人们常常用“秋水”来比喻清澈的神色。如杜甫《徐卿二子歌》上说:“大儿九龄色清彻,秋水为神玉为骨。”又如“望穿秋水”,意思是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方亲友的殷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