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15612600000024

第24章 与政治有关的汉字(5)

因为“奴”字表示地位低下,被看作是罪人,所以后来引申指所有的罪人。因为“奴”是听人使唤的,所以就有了奴役、奴仆、奴婢这些词。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低,“奴”字也用作妇女的谦称。如:奴家。

人们把甘心受人奴役的品性称为“奴才”“奴性”,把卑躬屈膝、奉承巴结的样子称为“奴颜婢膝”,把诌媚讨好的样子称为“奴颜媚骨”。如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伐

【说文解字】

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

【汉字趣谈】

“伐”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右边是一个长柄上安装着一把横着的刀,这就是“戈”,是武器的象征。左边站着一个人,这个人的脖子架在“戈”上。可见,“伐”字的本义就是砍头的意思。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常把奴隶的头砍下来当作祭祀的供品,这种野蛮的做法也是一种酷刑。

“伐”由砍头的本义引申为砍伐、击杀的意思。《诗经·大雅·皇矣》:“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意思是:于是击杀示众,于是消灭干净。四方诸国,无不顺从。又如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其中的“伐”,就是砍伐的意思。

由砍杀之义引申指讨伐、攻打。《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意思是:晋侯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由征伐之义引申为声讨。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蹯间识者羞。”意思是:他抛弃了廉耻,向权贵乞求,完全不知道口诛笔伐是诗人们的诗句,陇上蹯间认识他的人都感到羞耻。”

既然要讨伐,就必然会有胜败。如果胜利了,讨伐者自然就立了大功。“伐”由此产生了功劳的引申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元年》:“今戎事方兴,勋伐既多。”意思是:如今战事刚开始兴起,功勋战功也就多了。

有了功劳,少不了要自我夸耀一番。因此,“伐”还可表示夸耀的意思。《史记·游侠列传》:“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意思是:却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夸耀自己的功德,大概这也是值得赞美的地方吧。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命

【说文解字】

命,使也。从口,从令。

【汉字趣谈】

“命”是个会意字。其金文字形的上部是一个屋顶,下部左右两部分,左边是一个口,表示用口发布命令;右边是一个面朝左跪坐的人,这个人就是发出命令的人。“命”的本义是发令、差遣。《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意思是:于是尧命令羲氏、和氏,谨敬地按照上天的规律办事。”这是“命”的基本义项,一直沿用到现在。常用词语“命令”、“命你前往”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古人认为人的穷通福祸、社会的兴衰更替是上天的安排,“命”由此引申指天命、命运。如宗臣《报刘一丈书》:“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意即:人各有自己的天命,我只是安守自己的本分罢了。《论语·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意思是:不懂得命运,没有可能作为君子。现在常用词语命薄、命大、命苦、认命、算命、宿命论、命中注定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命”还被用来指称人的生命。这是从命运义引申出来的,因为人的生命正是命运的表现。如“救命”、“拼命”。又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意思是说:希望母亲的寿命能像南山的巨石一样长,身体健康而且强壮。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令

【说文解字】

令,发号也。从集、节。

【汉字趣谈】

“令”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一个屋顶,下面是面朝左而跪坐着的一个人,像是在发布命令。金文形体与甲骨文大致相同,下面的人显得更加形象。“令”的本义是发出命令。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今曹已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意思是: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人马,要挟天子命令诸侯,的确不可同他争斗。《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现在常用词语“发令”、“命令”、“令行禁止”、“三令五申”、“朝令夕改”、“发号施令”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令”字最直接的引申义是所发的命令,用作名词。《战国策·齐策一》:“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意思是:命令刚下,群臣都来进谏,门庭像集市一样。

从命令之义又引申为使、派的意思。如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令张良留谢。”意思是:派张良留下道谢。

“令”还引申指中国古代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如:尚书令,大司农令,郎中令,令史(本为掌文书的官员,宋时已降为一般的办事人员)。

旧时表示尊敬则常在称呼之前贯以“令”字。如“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令兄”是称对方哥哥的敬词,“令弟”是称对方弟弟的敬词,“令妹”是称对方妹妹的敬词,“令郎”或“令嗣”是称对方儿子的敬词,“令爱”(或作“令媛”)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令坦”是称对方女婿的敬词。

“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酒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总的来说,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像催化剂,顿使酒席上的气氛活跃起来。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军

【说文解字】

军,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军,兵车也。

【汉字趣谈】

“军”是个会意字。其金文字形的中间是“车”,其外是环绕在周围的军营。有军营有战车,表示这是一个军队驻扎的地方。“军”的本义为以车自围扎营、驻扎。《左传·僖公三十年》:“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意思是: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汜南。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坝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意思是:刘邦驻扎在坝上,没有来得及与项羽见面。

由本义可引申指军营。如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意思是:项伯就夜里跑到刘邦的军营。

由军营又泛指武装部队。如《孙子兵法·谋攻》:“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意思是:不知道军队不能前进而叫他前进,不知道军队不能后退而叫他后退,这是羁绊军队。又如“军旅生活”、“军队”、“军人”、“从军”等。

“军”又指军队的一种编制。如《管子·小匡》:“万人为一军。”“军”是古代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主要诸侯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现指师旅之上的编制单位。如《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三军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军门”一词,在古文中经常见到。如《左传·哀公十年》:“吴子三日哭于军门之外。”也就是说吴子在军队的营门之外哭了三天。军门在明代是称呼总督和巡抚的。清代则作为对一省最高绿营长官——提督的尊称,严格意义上记名提督(不叫“加提督衔”,只是没有实缺而已)不能称军门,但部下私称无法阻止,就像我们不能限制别人在酒桌上尊称某位副经理作“经理”一样。

“军”在今天又引申泛指有组织的群众集体,如“劳动大军”。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兵

【说文解字】

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貌。

【汉字趣谈】

“兵”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一把斧头(斤),泛指锋利的兵器;下面是两只手,抓向这把斧头,组合起来就是双手握着锋利的武器的意思。“兵”的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武器,也称兵器。如《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意思是:共叔段修治城墙,聚集人马,修理铠甲武器,准备步卒和战车,将要偷袭新郑。成语“斩木为兵”的意思就是砍一根树枝做武器。

武器要有人去使用才能发挥其砍伤敌人的作用,所以“兵”很容易由指武器引申为指使用武器的人,这就是士兵。如成语“兵强马壮、精兵简政、骄兵必败、草木皆兵”等。

军队的任务是打仗,“兵”由军队义又引申出战争、军事义。《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意思是: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成语“兵贵神速、兵不厌诈、纸上谈兵、先礼后兵”中的“兵”,都是战争、军事的意思。

“兵法”就是用兵作战的方法、策略。相关的着作有《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宗

【说文解字】

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

【汉字趣谈】

“宗”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外部是房舍,其内有祭台,表示这里就是宗庙。“宗”的本义为祭祀祖先的庙。如《诗经·大雅·凫鹭》:“既燕(宴)于宗。”这是说:已经宴饮在祖庙。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等。

“宗”可引申为宗族。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车裂以徇,灭其宗。”意思是说:车裂其身以示众,并灭掉了他的宗族。

宗族就是有着共同的祖宗,即有一个本源,所以“宗”又引申指主旨、本源。《道德经》:“言有宗。”意思是:言论要有主旨。

“宗师”,一般是指受人尊崇、奉为师表的人,如“一代宗师”。但《汉书·平帝纪》中所说的“宗师”却为官名,这种官是掌管宗室子弟的训导。

“宗人府”是中国古代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的机构。分别职掌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有的人常常会把宗人府、大理寺和刑部搞混,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宗人府:主要负责皇族的户口,维系皇族血脉的纯正,管理皇族的事情,服务对象是皇室家族;大理寺:是审理国家官员的司法机构,负责审理中央百官及京畿徒刑以上的案件;刑部:除掌司法政令外,还复核审理大理寺流刑以下及州县徒刑以上的案件。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鄙

【说文解字】

鄙,五酇为鄙。从邑,图声。

【汉字趣谈】

“鄙”是个形声字,从阝,啚声。“鄙”的本义是郊野收藏谷物的地方。引申指边邑、边远的地方。如《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意思是:然后大叔命西部北部的边远地区把自己当成贰国君。《春秋·庄公十九年》:“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这是说:冬季,齐国、宋国、陈国人攻打我们西边的城镇。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蜀之鄙有二僧。”意即:蜀国(今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

边远之地往往交通闭塞,所以“鄙”引申指闭塞、固陋不通。《汉书·叔孙通传》:“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意思是说:你真是个闭塞的儒生,不通时势的变化。

人如果闭目塞听就会庸俗、肤浅。所以“鄙”还表示庸俗、粗陋、见识浅。《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是说:统治者(肉食者)见识短浅,不能考虑得长远。常用词语鄙俗、鄙陋、卑鄙龌龊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鄙”的另一常用义项是轻视、看不起。这是从粗俗浅陋义引申出来的,因粗俗浅陋的东西往往被人轻视。《左传·宣公十四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意思是:经过我国却不向我国借道,这是轻视我国。”

“鄙”还被用作自谦的称呼。《战国策·齐策一》:“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意思是门客回答说:‘我不敢把死当作儿戏。’”

在周代的时候,“鄙”成了一种户口单位,五百家为一鄙。《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这之中的“邻”、“里”、“酂”、“鄙”、“县”、“遂”,就是周代的行政区划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