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要输在讲话上
15611500000015

第15章 领导作报告的艺术(1)

作报告是领导者通过论述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问题,对公众产生导向、启示、动员等作用的讲话。

第一节领导报告的种类

报告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政治报告

政治报告是以阶级、政党、团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其政治目标所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讲话。讲话内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政治报告并不是企图解决某一业务范围内的具体问题或技术问题,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形势,把握社会动向,研究发展战略以及思想政治领域的问题等。例如,各级党代会报告、团代会报告、形势报告等都属于政治报告。政治报告多由政党、团体的主要负责人所作。

政治报告的内容丰富,涉及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等各个方面。政治报告的内容是严肃的,关系到国家、政党、民族的命运。作为一个地方来说,政治报告则关系到是否与中央保持一致,是否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重大决策,关系到一个地方的重大改革和发展等问题。

政治报告具有鲜明的政党意志、阶级属性,而且常常有强烈的战斗性。

政治报告可以点燃正义的火花,它能够焕发隽永的才智。

试看甘地的《我邦之呼吁》:

以我之见,我们印度人民为争取自由之奋斗,以其终结言,不但对印度以及英国,而且对整个世界有着异乎寻常的影响。印度,她容纳了人类1/5的人口;印度,她拥有人类最古老的文明的一翼;印度,她的传统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其完整性令世人惊诧。然而,世界之广博,文化众杂纷纭;国体之纷繁,制度不一而足。毫无疑问,印度文明的纯正性遭受了时代的蹂躏和侵袭。

如果印度企图复兴她早已逝去的繁荣昌盛,惟有首先获得自由,否则必将一事无成。依我所知,我邦之奋斗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为自由而战。然而,它的意义却并不在于我印度人民为赢得自由而抗争这个事实,而在于我邦为取得自由而采取了前无古人的手段。迄今为止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曾采用过这样的手段,也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记载有谁采用过这种手段。

我邦之手段,不是暴力的手段,不是流血的手段,也非外交手腕式的手段。这已为世人所理解。非暴力——这是完完全全、清清楚楚的事实。毫无奇怪,世界之注意力已背向这一尝试,这必将孕育一次成功的不流血的革命。迄今为止,众多的民族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战。它们给自己心目中的敌人以惩罚,给人以非理性的形象。

我国人民曾研习过各个国度的国歌,发现它们无不含有诅咒所谓“敌人”的词句;它们发誓要毁灭敌人;它们毫不迟疑地以上帝的名义,并借助天的旨意以消灭自己的敌人。我印度之邦誓言,将颠倒世俗陈规,并且认为主宰天地万物非理性的法则不应该成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法则。这个法则与人类的尊严毫无共同之处。

如果需要,我身宁愿年复一年地等待时机的到来,而不愿为使我邦获得自由而将我民抛浴血之战。我积近30年来政治生活之经验,从内心深处以为:鲜血横流之世界已为世人所厌倦,世界正在寻找它的出路,我自以为,我们印度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已向这饥饿的世界展示了一条它的出路。这是印度的殊荣。

1931年9月,甘地赴伦敦参加第二次圆桌会议,向英国请求自治权遭拒绝,此间在英国BBC广播电台发表了《我邦之呼吁》的报告。这篇报告紧扣时事,声情并茂,语言简洁犀利,极富感召力。

政治报告要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鲜明的题旨,避免空泛、牢骚或口号,使人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其论据要充实,逻辑要严密,以便使听众信服,无懈可击。同时,还要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以激发听众的热烈的情绪,使他们同情或愤慨,鼓动他们为某一个政治目标而参与、而斗争。

二、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一般是以简要总结前段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向下级进一步提出工作要求为目的的报告。这是领导者开展工作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如各级的政府工作报告,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报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等。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围绕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各自实际,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通常采用工作报告的形式。工作报告主要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对下一步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等进行研究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激发下属的参与和奋发意识,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

三、动员报告

动员报告是为了完成某项重大任务或突击性任务而对有关群众进行宣传发动,使其迅速投入到这一工作中,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不失时机地完成任务。当然也有一些工作,虽然不是突击性任务,时机性也不是很强,却是一件新工作的开始,过去从未搞过,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度很大,必须依靠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共同努力,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开展此项工作也需要进行动员。如各地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市等动员会议上的报告。

动员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形势,提高认识。这是动员报告首先要讲的内容,而且是重点。这一部分要有针对性地说明完成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对完成该项工作的认识,从而让与会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第二部分布置任务,制订措施。这是整个报告的关键部分。这一部分要把该项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所要采取的措施讲清楚,让与会者听明白,便于会后抓好落实。第三部分旨在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这一部分主要从领导角度去讲怎样组织实施,如何加强领导,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辅导报告

一般来说,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体现这些方针政策的文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除了通过舆论部门直接灌输给人民群众外,还要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召开报告会灌输给人民群众,需要领导在自己认真学习、吃透精神后,全面透彻地向群众宣讲,这种宣讲形式就是辅导报告。辅导报告是面对面的,形式直接,接受效果比较好。

五、述职报告

1.性质与作用

述职报告是各级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向所在工作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或主管领导以及上级机关,如实陈述本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岗位职责的实绩、问题和设想的一种文体。它有利于述职人总结过去,面向未来,提高自己。

2.行文方式

述职报告一般分为三部分:

(1)称呼:即对述职报告的主送单位、部门或负责人的称谓。

(2)正文:主要讲明述职的时限、范围及对任职的总体自我评价,摆出实绩及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和教训,表明今后决心和提出工作建议、意见。

(3)落款:署名和日期。

3.表达技巧

述职报告是对述职者最好、最切实际的考察检验,表达时要系统完整,突出能力。还要端正态度,实事求是。讲成绩时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讲问题时要抓住要害,直截了当;讲经验时要有血有肉,有理有据。不可故意炫耀,不可争功揽过,不可哗众取宠。

第二节登场开头的艺术

报告的开头部分,叫“开头语”,是讲话的开始。要知道开头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有时甚至超过讲话的主体部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话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开始就平庸冗长,啰啰唆唆,空话连篇,听众会觉得乏味,就会影响情绪,不能集中精力往下听。因此,讲话必须重视开头,精心构思和组织好开头语,力争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把听众吸引住。

开头语的任务是什么?也就是开头要考虑讲什么的问题。毛泽东曾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的,总得要提出一个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人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的了。”现引用十五大报告开头语加以分析:

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党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这个开头语很典型。首先介绍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接着交代了会议的主题,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然后阐述了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在开头语中,可以三个方面的情况都讲,也可以只讲一两个方面的情况。如李鹏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开头语,就讲了两个方面的情况。他说:

本届政府从1993年3月就职,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任期即将结束。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这个开头语,首先介绍了会议的背景,本届政府五年任职已满。接着点明了报告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二是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这个开头语可谓简单明了,要言不烦。

明白了开头语讲什么的问题后,还必须考虑怎么讲的问题,也就是开头的方式方法。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开门见山,揭示题旨

这种形式就是开宗明义,开拳就打,一开始就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把讲话的主题或观点亮出来,让听众明白,接着进入讲话主体部分。话一出口,要谈什么内容,赞成什么,肯定什么,批评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观点十分明确,毫不含糊。这样的开头能使听众很快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想听下文的欲望。这是领导讲话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如:

例1我主张将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下……

例2这次座谈会,重点谈经济工作。我对当前和今后经济中的若干问题,讲几点意见。

这两个开头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开门见山,揭示主旨。所不同的是例1把讲话的论点亮了出来,吸引听众去探求为什么,怎么办。例2只是揭示了会议及讲话的主题,没有讲论点或观点。

二、交代背景,说明情况

开始首先介绍一些与会议或讲话有关的情况或背景,为什么开会,为什么讲话,让听众了解会议及讲话的来龙去脉,帮助听众理解会议及讲话精神,使之不感到突然和莫名其妙,引起听众的注意。如:

例1这次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省、市领导对这次会议都很重视。大家知道,最近一段时期,连续发生了几起重大的煤矿安全事故,这次会议就是讨论和部署我县的煤矿安全生产、防止突发事件发生问题……

例2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出版并且开始在全国发行,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专门作出了《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今天又组织这场报告会。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决定》,把这件大事抓好。

例3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例1简要说明了中央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会前专门听了汇报、进行了研究。提醒大家讲话的内容是经集体研究决定的,并非个人意见。例2简述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是全党全军全国的一件大事,中央专门作出了学习决定,举办了高级干部研讨班,报告会是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一个部分,大家要高度重视。例3对白求恩同志先作一个简要介绍,使听众对白求恩同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