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5399900000089

第89章 大千世界篇(4)

植树节的由来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1979年2月,中国全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次年3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题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邮票。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等等。

万圣节的由来

10月31日夜,一年中最“闹鬼”的这天夜里,各种妖魔鬼怪、海盗、外星来客和巫婆们纷纷出动。在基督纪元以前,凯尔特人在夏末举行仪式感激上苍和太阳的恩惠。当时的占卜者点燃并施巫术以驱赶据说在四周游荡的妖魔鬼怪。后来,罗马人用果仁和苹果来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

在中世纪,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尽管后来基督教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早期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现在,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加万圣节舞会,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婆、黑猫、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门口则吊着龇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番瓜灯笼,孩子们还常常试图咬住悬挂着的苹果。

美国和加拿大的孩子们在这天穿戴上古怪的服饰去按邻居家的门铃,并按传统发出“是款待我还是要我耍花招”的威胁。邻居们不管是否被吓着,总是准备了一些糖果、苹果等点心,孩子们则一一收入自己的袋内。

圣诞老人的由来

原指公元4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蔼可亲慷慨济贫万里闻名。到了6世纪,东方把他尊称为圣尼古拉。由于民间有关尼古拉的传说中,都联系到少年儿童和礼物,从此,圣诞老人便成为专门在圣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纪,通过文学和绘画,圣诞老人逐渐成为身穿红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香港地名的由来

关于“香港”一名的由来,有三种传说:一说来自“香江”。据说早年岛上有一溪水自山间流出入海,水质甘香清甜,为附近居民与过往船只供应淡水,称为“香江”。由香江出海的港口也就称为“香港”。

另一说香港名称来自“香姑”。香姑是传说中的女海盗,盘踞香港岛,后该岛被称为香姑岛,简称香岛,再演变成香港。

还有一说香港之名源于“红香炉”。传说很久以前从海上飘来一个红香炉,泊于天后庙前,居民以为天后显圣,便把红香炉供奉在庙中。岛上有个山也称为红香炉山。后来把这地方叫做“红香炉港”,简称“香港”。有根据的一种说法,是说香港得名与香树、香市有关。香树生长于广东沿海及越南北部,以东莞、新安等县为多,香港沙田及大屿山亦有种植。

香树长高至20尺时,割出树液,就可制成“香”,是多种香制品的原料,可作供神和上贡的佳品,“莞香”闻名全国。明神宗万历元年以前,香港一带均属东莞县,沙田、大埔一带是“莞香”的著名产地。

因香产丰盛,这里的香市贸易也十分发达。香产品多数先运送到九龙的尖沙咀,再用“大眼鸡”船运至石排湾(即今日的香港仔)集中,然后转运往中国内地、南洋以至阿拉伯国家。故尖沙咀古称“香埠头”,石排湾这个转运香料的港口,也就被称为“香港”,附近的村庄也被称为“香港村”后来,“香港”一名被扩大应用于全岛。

台风名称的由来

亚洲的国家为了方便,让每个国家取一些名字,搜集起来,按顺序给台风冠上名字。

我国从1959年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

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他的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换以新名字。

世界红十字会日的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鉴于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首先倡议,每年举行为期三天的“红十字休战日”活动。大力宣传红十字的人道思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同时结合红十字会业务,进行广泛的卫生、救济、儿童福利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这些倡议和做法,受到国际红十字界的赞赏和支持。1948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执行委员会正式建议:各国红十字会应尽量选择国际红十字运动创始人让·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

从此以后,每年的世界红十字日,协会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都要进行活动,宣传红十字会的宗旨、性质和任务,传播国际人道法和红十字基本原则,扩大红十字的影响,各国也根据本国的情况,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由国家元首或政府总理发布文告,呼吁社会支持红十字会的人道工作;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宣传红十字会的宗旨、活动;募集捐款,慰问孤、老、病、残,举办展览会,召开座谈会、报告会、演讲比赛等等活动。

愚人节的由来

每年4月1日,是西方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守旧者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4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以后,人们在4月1日开始互相愚弄,并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流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像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像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在愚人节的聚会上,还有一种做假菜的风俗。有人曾经描述过一个典型的愚人节菜谱:先是一道“色拉”,莴苣叶上撒满了绿胡椒,但是把叶子揭开后,才发现下面原来是牡蛎鸡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实下面是面包屑和鲜蘑;此后上的菜还有用蟹肉作伪装的烧鸡和埋藏在西红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饭后,客人还可以从丸药盒里取食糖果。

愚人节最常见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例如,愚人节的时候,欧美的一些水族馆、动物园会接到不少打给菲什小姐(英文鱼fish 的发言)或莱昂先生(英文狮子lion 发音)的电话,常常惹得工作人员掐断电话线,以减少麻烦。

北京时间的由来

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5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原来,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体子午线的时刻(即正午12时)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天文学家规定东西两地相隔经度15度,时间就差1小时。

地球自转一周为360度,一天分成24小时,所以地球1小时就等于自转15度。国际上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我国使用的是东经120度的标准时间,属于东八区,“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时间。

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前身是古代北方官员的官话,因为北京做过多朝首都,官话也就更接近北京话,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苏南地区,也因为南京做过多朝首都,有点接近官话。

“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七一”的由来

1921年7月23日晚上,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里,透出明亮的灯光,一张长方桌周围13位代表在开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历经腥风血雨和种种艰难险阻后,在黄土高原落下了脚。当中华民族处在最危急的时刻,是党高擎抗日大旗,凝聚起爱国力量,浴血奋战,救亡图存,成为抵御外侮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日益深入人心,纪念党的诞辰成为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当时在延安,参加过党的一大会议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由于时隔多年,档案难寻,党的一大开幕日期一时无法确认。于是他们就把7月的第一天作为党诞生的纪念日。1941年6月,党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正式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尽管后来考证出党的一大是在7月23日开幕的,但仍然以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下海”一词的由来

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戏剧舞台上常常演一出叫《洛阳桥》的戏。此剧来源于民间故事,说的是清朝有个蔡状元遵照母亲“为家乡做一件好事”的遗愿,决定建一座“洛阳桥”,在建桥过程中当桥墩突然打不下去时,听到老百姓的“海龙王不同意,所以卡壳”的议论后,就贴出一则布告:“兹为我乡建造‘洛阳桥’,由于疏忽,事前未征得海龙王谅解,迄今未能架成。今拟派一位能下得海去的人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如有自愿担此重任者,当致重酬,决不食言。应征人可向县衙申报。”

布告贴出去三个月无人应征,县太爷限令两个衙役必须在三天之内找到下得海的人。两个衙役在酒馆里找到一个名叫“夏德海”的醉汉,谎称找到了“下得海”的人。几天后,夏德海被带到海边,灌醉后扔到了大海里。

夏德海一去不复返,穷哥们哀叹他是个傻瓜冤鬼,老人及妇女则说他被海龙王招为驸马兼军师。于是,人们就把稀里糊涂地或冒险地去干某种事概称为“下海”。后来,又有了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