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行星与恒星
15378600000073

第73章 新星不是刚诞生的星

新星,爆发变星的一种,又称新见星、暂星、客星。新星不是新产生的星,只是这种星在爆发前比较暗,只在爆发后一段时期内才能看见,故名新星。公元前2679年我国就已经有新星的记录了。

新星光度增加阶段所经的时间不长,其光度却会突然增加到原来的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倍,然后又逐渐衰减,缓慢地恢复到原来的亮度。这是恒星演化比较晚期阶段所发生的小规模爆发现象。按光度下降速度,可分为快新星、慢新星、非常慢新星3类。不止一次爆发的新星称为再发新星,爆发规模和光度增亮比新星更大的称为超新星。一般新星回复到爆发前的亮度要经历1年甚至10多年的时间。新星的光谱随光变发生阶段性的变化,从光谱可得知爆发时新星会以100~5000千米/秒的速度抛射物质。

新星在银河系中已发现200多个。中国古代有极丰富的新星观测记录,经考证约有90个。第一颗用光谱观测研究的新星是北冕座T星(1866),第一颗用照相方法研究的是御夫座T星(1891),武仙座DQ星(1934)的光学观测资料最为完整。据估计,银河系每年出现30~50颗新星。

新星在爆发前一般不可见,但一旦出现,亮度增加得极快,一两天内便显得很亮,以后慢慢地减弱,经过几十年才恢复到原来的亮度。有名的天鹰座新星是1918年6月8日发现的,刚发现时其亮度为1等星,但几小时以后,亮度便接近于天狼星的亮度(-1.46等星)了。天文学家们检测了新星出现前该天区的照片,发现在6月3日以前,该星的亮度只有1等星,6天内便达到其极大值,但以后的亮度下降却经历了极长的时间,到1919年3月仍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

新星的命名通常是在星座名称前面加英文字母N,在后面加爆发年代,如NCyg1975表示1975年天鹅座新星,有时也用变星命名法表示,因而1975年天鹅座新星又记作V1500Cyg。

新星特点:它们都是双星的成员,成为新星一员的常常是白矮星。物质从较大、较冷的伴星被吸向白矮星的表面,物质堆积在白矮星的表面进而这一新物质层底部的温度和压力高到引发核聚变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