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行星与恒星
15378600000074

第74章 宇宙中的“明灯”——超新星

超新星,爆发变星的一种,又称灾变变星。爆发时,其亮度增加比新星强得多,光变幅度超过17星等,即在几天之内亮度可以增加到几千万倍到几亿倍。

这是恒星世界中已知的最激烈的爆发现象。爆发能量相当于几十亿个太阳所辐射的能量。超新星爆发是恒星“死亡”的一种形式。爆发结果使恒星或是物质完全抛撒,成为星云遗迹,结束了恒星演化史;或是抛射掉大部分质量,遗留下的部分物质坍缩为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从而进入了恒星演化的晚期和终了阶段。

超新星爆发后形成强射电源、γ射线源和宇宙线源。超新星是一种罕见的天象。有历史记载以来,在银河系中观测到的超新星有7颗,且大多是在望远镜发明以前用肉眼发现的。其中4颗是:1006年豺狼座新星,位于豺狼座和半人马座之间的超新星;1054年中国记载的金牛座超新星(称“中国新星”,气体状,极大星等为-5等),于1054年7月4日(我国北宋时代)爆发,我国现存的好几部古代文献,对它都做了详细记载,最亮时的视星等超过了天空中最亮的金星,连续23天在白昼都能见到,目视可见期持续了650天,直到1056年4月17日才看不见;1572年第谷发现的仙后座超新星(又称“第谷新星”,极大星等-4等);1604年开普勒发现的蛇夫座超新星(称开普勒超新星,极大星等-2.5等)。

中国历史文献中有丰富的超新星爆发记录,已得到确切认证的有公元185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和1670年发现的超新星爆发。

河外星系中的超新星于1885年在仙女座星云里首次发现,至20世纪80年代初,已发现500多颗。在银河系内大约每过200年才出现一颗超新星。像新星一样,超新星爆发时也要抛射膨胀的气体外壳,这个外壳的膨胀速度往往达到5000千米/秒左右。

关于超新星爆发机制的假设和理论有许多种,其中较为公认的是大质量恒星晚期演化阶段的核爆炸理论。超新星用符号S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