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3100000046

第46章 诗(3)

(三)七月流火,八月萑苇[15]。蚕月条桑[16],取彼斧斨[17]。以伐远扬[18],猗彼女桑[19]。七月鸣鴃[20],八月载绩[21]。载玄载黄[22],我朱孔阳[23],为公子裳。

(四)四月秀葽[24],五月鸣蜩[25]。八月其获[26],十月陨拱[27]。一之日于[28]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29],载缵[30]武功。言私其从[31],献研[32]于公。

(五)五月斯螽动股[33],六月莎鸡[34]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35]熏鼠,塞向瑾户[36]。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六月食郁及奠[37],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38]。七月食瓜,八月断壶[39],九月叔苴[40]。采荼薪樗[41],食我农夫。

(七)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穆[42],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43],上入执宫功[44]。昼尔于茅,宵尔索绚[45],亟其乘屋[46],其始播百谷。

(八)二之日凿冰冲冲[47],三之日纳于凌阴[48]。四之日其蚤[49],献羔祭韭。九月肃霜[50],十月涤场[51]。朋酒斯飨[52],日杀羔羊。跻固彼公堂,称彼兕觥[54],万寿无疆!

[注释]

[1]七月:指夏历七月。流火:火星偏西,表明暑气已退,寒气将至。[2]授衣:制好冬衣交主人。[3]一之日:夏历十一月,后文同。觱发(bìbō):寒风吹动头发。[4]栗烈:犹凛冽。[5]于:为,指修理。耜(sì):翻土农具,状如锹。[6]举趾:举足,指开始耕作。[7]馌(yè):送饭。[8]田畯(jùn):古代的农官,又称农正、田大夫。[9]载:开始。阳:暖和。[10]仓庚:鸟名,黄莺。[11]懿(yì):深且美。[12]微行(hàng):小路。

[13]蘩:白蒿,春季蚕未孵化,煮白蒿汁浸润则易出。祁祁:众多的样子。[14]殆及:将与。[15]萑(huán)苇:芦苇。[16]蚕月:三月;条:修剪。[17]斨(qiāng):方孔斧。[18]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19]猗:攀引。女桑:嫩桑叶。[20]鴃(jué):鸟名,即伯劳、子规。[21]绩:纺织。[22]载:又。玄:黑色。[23]朱:红布。孔阳:非常鲜亮。孔,甚。阳,鲜明,漂亮。[24]秀:草本结子。葽(yāo):远志,一种中药。[25]蜩(tiáo):蝉。

[26]其获:就要收获。[27]拱(tuò):树叶。[28]于:取。[29]同:指同去打猎。[30]缵(zuǎn):继续。[31]私:归狩猎者所有。从(zōng):一岁小猪,泛指小兽。[32]研(jiān):三岁大猪,泛指大兽。[33]斯螽(zhōng):蚱蜢。股:腿。动股:跳。[34]莎(suō)鸡:纺织娘。

[35]穹(qióng)窒:全部堵塞。[36]向:朝北的窗户。瑾(jìn):用泥涂抹。[37]郁:郁李,李的一种。奠(yù):山葡萄。[38]介(gài):通“丐”,祈求。眉寿:长寿。[39]壶:通“瓠”,葫芦。[40]叔:拾取。苴(jū):麻籽。

[41]荼:苦菜。樗(chū):木名,臭椿。[42]重(tóng):

早种晚熟的谷。穆(lù):晚种早熟的谷。[43]同:集中。

[44]上:通“尚”,还。执:从事,操作。宫功:建筑宫室。[45]索绚(táo):搓绳子。[46]乘屋:上房顶修缮。[47]冲冲:凿冰声。[48]凌阴:冰窖。[49]蚤:通“早”,早朝,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50]肃霜:天高气爽。霜,通“爽”。[51]涤场:即涤荡,凋落。[52]朋:两壶。飨(xiǎng):以酒食招待宾客。[53]跻:登上。

[54]称:举起。兕觥(sìgōng):古代铜制兕形酒器。

[鉴赏]

在《诗经》里,有许多篇章都描写了劳动人民,或表现出了田园生活之美,或表达出了劳动者对于剥削阶级贪得无厌的愤恨之情,或从普通人的角度来抒发对时政的见解。这首《豳·七月》可以说兼而有之,全诗共八章,每章十一句,以月令为线索,是难得的活化石,多角度地展现了当时的农家生活。

本诗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以百姓一年四季的生活、农事活动为中心,其中穿插以对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描述,有人说《七月》是“韵律化”的《夏小正》或《月令》,应该说这很好地抓住了此诗的基本特点。陈子展的《诗经直解》认为《七月》以“衣食为经,月令为纬,草木禽兽为色,横来竖去,无不如意。固是叙述忧勤,然即事感物,兴趣更自有余,体被文质,调兼《雅》、《颂》,真是无上神品!”这种写法对后世的民歌、甚至词曲,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鹿鸣

(一)呦呦[1]鹿鸣,食野之苹[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3]是将[4]。人之好我,示我周行[5]。

(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6]。我有嘉宾,德音[7]孔[8]昭。视[9]民不佻[10],君子是则[11]是效[12]。我有旨[13]酒,嘉宾式[14]燕[15]以敖[16]。

(三)呦呦鹿鸣,食野之芩[17]。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18]。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

[1]呦(yōu)呦:鹿的叫声。[2]苹:艾蒿,叶青色,茎像筷子,可以生吃。[3]承筐:指奉上礼品。[4]将:送,献。[5]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6]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7]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8]孔:大。[9]视:同“示”。[10]佻:同“佻”。[11]则:法则,楷模。[12]效:仿效。[13]旨:甘美、甜美。

[14]式:语助词,应当。[15]燕:同“宴”。[16]敖:同“遨”,嬉戏。[17]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18]湛:深厚、持久。

[鉴赏]

《鹿鸣》是《小雅》第一篇,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描述的是王者宴请群臣的场面,正如《诗序》所说“《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鹿鸣》里所描绘的君臣上下其乐融融的景象,在古代显得十分珍贵,对士大夫特别具有吸引力。因此,历代都非常珍视此诗,经常咏唱,这就使得《鹿鸣》成为了《诗经》中的名篇。东汉末曹操作《短歌行》就曾引用《鹿鸣》首章前四句,以之表达其求贤若渴的心情。宋朝殿试文武两榜状元后所设之宴会,以及同年团拜,也被称为“鹿鸣会”,由此可见,此诗在古代政治生活之中所发挥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采薇

(一)采薇[1]采薇,薇亦作止[2]。日归日归,岁亦莫[3]止。靡[4]室靡家,猃狁[5]之故。不遑启居[6],猃狁之故。

(二)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日归日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三)采薇采薇,薇亦刚[7]止。日归日归,岁亦阳[8]止。王事靡盬[9],不遑启处。忧心孔疚[10],我行不来[11]。

(四)彼尔维何[12],维常之华[13]。彼路[14]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15]。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五)驾彼四牡,四牡骙骥[16]。君子[17]所依,小人所腓[18]。四牡翼翼[19],象弭鱼服[20]。岂不日戒,猃狁孔棘[21]。

(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22],雨雪霏霏。行道迟迟[23],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薇: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巢菜、野豌豆。[2]作:长出。止:语气词。[3]莫:同“暮”,临近终止。[4]靡:无。[5]猃狁(xiǎn yǔn):汉之前的匈奴。[6]不遑(huáng):没有闲暇。启:跪,古代坐的一种姿势。居:坐。[7]刚:硬。[8]阳:农历十月。[9]盬(gǔ):止息。[10]孔:很,大。疚:内心痛苦。[11]来:归来。[12]尔:花盛貌。维:语助词。[13]常:棠棣。华:花。[14]路:同“辂(lù)”,大车。[15]业业:高大貌。[16]骙(kuí)骥:强壮貌。[17]君子:将官。[18]小人:士兵。腓(féi):隐藏。[19]翼翼:行列整齐貌。[20]象弭(mǐ):象牙镶饰的弓。鱼服:沙鱼皮作的箭袋。[21]棘:急。[22]思:语助词。[23]迟迟:缓缓。

[鉴赏]

《采薇》出自《小雅》,全诗共六章,是记载普通士兵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战争经历的著名诗篇。《雅》是由西周朝廷所直接治理的区域王畿的诗歌、乐曲,多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它由《小雅》和《大雅》二部分组成。

《采薇》一诗最大的特色,就是以一位普通士兵的口吻,真实地叙述了戍边、征战、返乡的整个过程,尤其将其所思所想用十分富有层次感的语言呈现出来。其次,本诗在写景上十分有特色,尤以第六章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为代表,历来为众人所称颂。谢玄认为这四句在整部《诗经》中最为值得称道。清人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也认为其“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乃是全诗最为出彩之处。正如王夫之所说的那样,这些诗句开创了古典诗歌“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优良传统,表明了古代诗人所具有的无比旺盛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