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3100000047

第47章 诗(4)

小曼

(一)旻天[1]疾威[2],敷[3]于下土[4]。谋犹[5]回通[6],何日斯沮[7]?谋臧[8]不从,不臧覆用[9]。我视谋犹,亦孔[10]之邛[11]。

(二)潝潝[12]訿訿[13],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14]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15]。我视谋犹,伊于胡底[16]。

(三)我龟[17]既厌,不我告犹[18]。谋夫孔多,是用不集[19]。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20],是用不得于道。

(四)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21],匪大犹是经[22]。维迩言[23]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24]于成。

(五)国虽靡止[25],或圣或否[26]。民虽靡朊[27],或哲或谋[28],或肃或艾[29]。如彼泉流,无沦胥[30]以败。

(六)不敢暴虎[31],不敢冯河[32]。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注释]

[1]旻(mín)天:秋天,此指苍天、老天。[2]疾威:暴虐。[3]敷:遍布。[4]下土:人间。[5]谋犹:谋划、计谋。犹、谋为同义词。[6]回通(yù):邪僻,不正确。

[7]沮(jǔ):停止,改变。[8]臧:好的。[9]覆用:反而采用。[10]孔:大。[11]邛(qióng):毛病、错误。

[12]潝(xì)潝:小人党同而相和的样子。[13]訿(zǐ)訿:小人伐异而相毁的样子。[14]具:同“俱”,都。[15]依:依从,采纳。[16]伊于胡底(zhǐ):归于何地。[17]龟:指占卜用的灵龟。[18]犹:策谋。[19]集:成就。[20]匪:彼。行迈谋:关于如何走路的谋划。[21]匪:非。先民:古人,指古贤者。程:效法。[22]大犹:大道、常规。经:经营、遵循。[23]迩言:近言,指谗佞的肤浅言论。

[24]溃:通“遂”,顺利、成功。[25]靡止:不大。[26]圣:圣明的人。否:不圣明的人。[27]靡朊(wǔ):不多。

[28]哲:明哲的人。谋:有权谋的人。[29]肃:严肃公正的人。艾(yì):干练的人。[30]沦胥:相率而至于(污浊)。[31]暴虎:空手打虎。[32]冯(píng)河:徒步渡河。

[鉴赏]

《小曼》全诗共六章,前三章每章八句,后三章每章七句,乃是《小雅》中一首著名的政治讽刺诗,《毛诗序》有云“《小曼》,大夫刺幽王也。”此说是可信的。西周王朝是在内外交困之中走向灭亡的。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有许多正义之士都受到了奸佞排挤,但是诗人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写下了这一诗篇,揭露君主重用邪僻,朝廷“谋犹回通”的黑暗政治,这样的写法能够更直接地触及当时政治的症结所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中腐朽势力的愤恨之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意。

在艺术上,《小曼》也达到了十分高的水平。全诗主题明确,思想表达更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此诗情感深沉、强烈,又善于使用比喻,这就使得诗歌的主旨与艺术形象融为了一体。

假乐

(一)假[1]乐君子,显显令德[2]。宜民宜人[3],受禄于天。保右[4]命之,自天申[5]之。

(二)干[6]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7],宜君宜王。不愆[8]不忘,率由旧章[9]。

(三)威仪抑抑[10],德音秩秩[11]。无怨无恶,率由群匹[12]。受禄无疆,四方之纲。

(四)之[13]纲之纪,燕[14]及朋友。百辟卿士[15],媚[16]于天子。不解于位[17],民之攸塈[18]。

[注释]

[1]假:嘉美。[2]显显:光辉夺目。令德:美德。

[3]宜民:适宜于安民。宜人:适宜于治理百姓。[4]右:同“佑”。[5]申:讲述意旨。[6]干:求。有疑“干”字为“千”字之讹。[7]穆穆:形容肃穆。皇皇:光明、堂皇的样子。[8]愆:过错。[9]率:都。由:遵守。旧章:老规章。[10]抑抑:谨慎的样子。[11]秩秩:有秩序。[12]群匹:群臣。[13]之:此。[14]燕:同“宴”。

[15]百辟:诸侯王。卿士:臣僚。[16]媚:喜爱。[17]解:懈怠。[18]攸:所。塈(jì):归附,一为休息。

[鉴赏]

《假乐》这一篇,椐《毛诗序》之说是赞颂西周的第三代君主,也就是文王、武王以后的成王。成王与其后的康王二代被史家称为“成康之世”,成王被视为“守成之主”,为日后西周的繁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假乐》则是集中地反映了后人对成王的崇敬之情。

尽管《假乐》一诗文字简略,却比较真实、全面地描绘了成王的形象,准确地表现了出了守成之主的主要特征。作者秉承周初的传统:“敬德”、“重礼”,最推崇君主的美德以及对君臣与君民关系的妥善处理。实际上,本诗塑造了一个守成之主的典型人物。有些特征在后世汉文帝、汉景帝这一类君主身上都有所表现。《诗经》与《尚书》一样,也是孔子与儒家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假乐》这类著作对于儒家德治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发[1]

(一)溶哲[2]维[3]商!长发其祥[4]。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5],外大国是疆[6],幅陨[7]既长。有娀方将[8],帝立子生商[9]。

(二)玄王桓拨[10],受小国是达[11],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12],遂视既发[13]。相土烈烈[14],海外有截[15]。

(三)帝命不违,至于汤齐[16]。汤降不迟[17],圣敬日跻[18]。昭假迟迟[19],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20]。

(四)受小球[21]大球,为下国缀旒[22],何天之休[23]。不竞不絿[24],不刚不柔,敷政优优[25],百禄是遒[26]。

(五)受小共[27]大共,为下国骏庞[28],何天之龙[29]。敷奏[30]其勇,不震不动,不騐不竦[31],百禄是总。

(六)武王载旆固[32],有虔秉钺[33],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34]。苞有三蘖[35],莫遂[36]莫达。九有有截[37]。韦顾[38]既伐,昆吾[39]夏桀。

(七)昔在中叶[40],有震且业[41]。允也天子[42],降予卿士[43]。实维阿衡[44],实左右[45]商王。

[注释]

[1]长发:篇名,祭天时所用,祭天时同时大祭成汤,伊尹从祀。[2]溶(jùn):明智。哲:富有智慧。[3]维:是。

[4]长:常。发:发现、出现。[5]敷:治理。方:四方。[6]大国:大部国土。疆:划分疆界。[7]幅陨:幅员,版图。[8]有娀(sōng):上古之国,相传有美女简狄。将:长大,丰满。[9]帝:高辛氏。子:指简狄。简狄生契。契长大后,任尧的司徒,受封于商,故又名商。[10]玄王:传说简狄吞玄鸟蛋而有契,所以契为玄王。桓:大。拨:治。

[11]受:受封。达:政令通达。[12]率:履行,遵守。履:礼,指商礼。越:超过,走样。[13]视:视察。发:实行。[14]相土:契的孙子。烈烈:威风凛凛。[15]截:整齐,指海外诸侯一起臣服。[16]齐:与天的意旨一致。

[17]降:谦卑。不迟:不怠。[18]日跻:每日增长。[19]昭假(gé):祭祀。迟迟:长久。[20]式:法式,榜样。

九围:九州。[21]球:美玉。[22]下国:诸侯国,管辖国。缀旒(liú):做榜样。[23]何:承当。休:美名。[24]絿(qiú):急躁。[25]敷政:施政,推行政策。优优:仁政,怀柔政策。[26]遒(qiú):汇聚。[27]共:法度。

[28]骏魇庞máng):庇护,保护。[29]龙:宠。[30]敷奏:这望意为显示。[31]騐(nǎn):恐惧。竦(sǒng):害怕。[32]武王:指汤。载:开始。旆(pèi):出发,讨伐夏桀去。[33]虔:坚固,握紧。秉:执掌。钺(yuè):大斧。[34]曷:遏止,抵挡。[35]苞:树根部分。蘖(niè):树枝。指夏桀及其韦、顾、昆吾三属国。[36]遂:达,生长。[37]九有:九州。截:齐,归顺。[38]韦、顾:都是夏的盟国,韦在今河南省滑县,顾在今河南省范县。

[39]昆吾:夏的盟国,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40]中叶:指商代中叶。[41]震:威风。业:势力大。[42]允:诚。天子:汤王。[43]降:天赐,天降。卿士:大臣。[44]阿衡:伊尹号阿衡,名挚。[45]左右:辅佐。

[鉴赏]

《诗经》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前二部分在古时都配有乐曲,而《颂》则不仅仅有配乐,还伴有舞蹈,是在祭祀之时所使用的艺术作品,内容大都是歌颂天帝与伟大的君主。《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种。《长发》这篇原为祭天,但殷人认为他们伟大的君主死后将上天与天帝同在,故此篇实为祭祀成汤,其贤相伊尹从祀。

《长发》开头二句“溶哲维商!长发其祥”则以十分凝练的诗句概述了这位商人先祖卓越品性。另外,《长发》以极其热烈的情感讴歌了成汤的宏图大略,特别是他消灭夏朝的不朽功勋与受天下人爱戴的崇高威望。这些诗句突出地表现了成汤“不刚不柔”的特点。诗人最钦佩的则是成汤的英勇与武功。

诗篇描绘了他在面对凶恶的敌人和危险之时“不震不动,不騐不竦”,率领部队“如火烈烈”,相继战胜了韦、顾、昆吾等诸侯国,最终打败了暴虐成性的夏桀,成就了其盖世英名。

这样,《长发》塑造了一个既勇猛无畏,又恪守道德的杰出的英雄形象——成汤,也是中国史上第一个以革命的行动推翻暴君黑暗统治的英雄。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后世所有那些为了人民利益而奋不顾身地推翻黑暗统治的英雄人物都是成汤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