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亦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此八人者,当时之虑,岂非忧国备乱,与忧元海、禄山者同乎?久矣,世之以成败为是非也。
故凡嗜杀人者,必以邓侯不杀楚子为口实。以邓之微,无故杀大国之君,使楚人举国而仇之,其亡不愈速乎!吾以谓为天下如养生,忧国备乱如服药。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药在已病之后。今吾忧寒疾而先服乌喙(13),忧热疾而先服甘遂(14),则病未作而药已杀人矣。彼八人者,皆未病而服药者也。
【注释】
(1)嬖宠爱之人。
(2)事见《春秋左传集解·庄公二十二年》。
(3)萃:集。
(4)事见《春秋左传集解·庄公二十二年》,参《史记·齐太公世家》。
(5)《史记·齐太公世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
(6)事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及《史记·齐太公世家》。
(7)事见《春秋左传集解·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部分。
(8)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
(9)事见《晋书·刘元海载记》。
(10)事见《晋书·慕容垂载记》。
(11)《旧唐书·李光弼列传》:“李光弼,营州柳城人。其兄契丹之酋长。”
(12)《旧唐书·浑瑊列传》:“浑瑊,皋兰州人也,本铁勒九姓部落之浑部也。安禄山构逆,瑊从李光弼出师河北,定诸郡邑。位极将相,无忘谦抑。”
(13)乌喙:有毒植物,可入中药。又名乌头、土附子、奚毒。
(14)甘遂:草名,可入药。
论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填之(1),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2)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3)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4)。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余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不立强家世臣者,以鲁三桓、晋六卿,齐田氏为戒也。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
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又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世未有非之者。李斯之论,与子房何异。世特以成败为是非耳。高帝闻子房之言,吐哺骂郦生,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彭、英、卢(5)。岂独高帝,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曹元首、陆机、刘颂及唐太宗时魏征、李百药、颜师古,其后则刘秩、杜佑、柳宗元。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6)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秦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余卿士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注释】
(1)置王:安置分封皇子为诸王于各地。填,同“镇”,镇服。
(2)后属:后代。
(3)树兵:导致战争。
(4)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圣人不能制造时势,但能不失去时机。
(5)然卒王韩、彭、英、卢:但最终还是封了韩信、彭越、英布、卢绾为王。
(6)书契:文字记载。
始皇论
秦始皇(1)时,赵高有罪,蒙毅按之当死,始皇赦而用之。长子扶苏好直谏,上怒,使北监蒙恬兵于上郡。始皇东游会稽(2),并海走琅邪(3),少子胡亥(4)、李斯(5)、蒙毅、赵高从,道病(6),使蒙毅还祷山川(7),未及还,上崩。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8),杀扶苏、蒙恬、蒙毅(9),卒以亡秦。
苏子曰:“始皇制天下轻重之势(10),使内外相形(11),以禁奸备乱者(12),可谓密矣(13)。蒙恬将三十万人,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帷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睥睨其间哉。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14),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始皇之遣毅,毅见始皇病,太子未立,而去左右(15),皆不可以言智。虽然,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16)。圣人之治天下,不恃智以防乱(17),恃吾无致乱之道耳。秦始皇致乱之道(18),在用赵高。夫阉尹之祸(19),如毒药猛兽,未有不裂肝碎首者也。自书契以来(20),惟东汉吕强、后唐张承业,二人号称善良。岂可望一二于千万,以徼必亡之祸哉(21)?然世主皆甘心而不悔(22)。如汉桓、灵,唐肃、代犹不足深怪(23)。始皇、汉宣皆英主(24),亦湛于赵高、恭、显、之祸(25)。彼自以为聪明人杰也,奴仆熏腐之馀何能为?(26)及其亡国乱朝,乃与庸主不异(27)。吾故表而出之,以戒后世人主如始皇、汉宣者。”
或曰(28):“李斯佐始皇定天下,不可谓不智。扶苏亲始皇子(29),秦人戴之久矣(30),陈胜假其名,犹足以乱天下。而蒙恬持重兵在外,使二人不即受诛而复请之(31),则斯、高无遗类(32)。以斯之智,而不虑此,何哉?”苏子曰:“呜呼!秦之失道(33),有自来矣。岂独始皇之罪?自商鞅变法,以殊死为轻典(34),以参夷为常法(35)。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36)?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及其出亡而无所舍,然后知为法之弊。夫岂独鞅悔之,秦亦悔之矣。荆轲之变,持兵者熟视始皇环柱而走,莫之救者,以秦法重故也。李斯之立胡亥,不复忌二人者(37),知法令之素行(38),而臣子不敢复请也。二人之不敢复请,亦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39),岂料其伪也哉(40)?周公曰:‘平易近民,民必归之(41)。’孔子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矣乎?’夫以忠恕为心,而以平易为政,则上易知而下易达(42)。虽有卖国之奸,无所投其隙(43),仓卒之变(44),无自发焉(45)。然其令行禁止(46),盖有不及商鞅者矣。而圣人终不以彼易此(47),商鞅立信于徙木,立威于弃灰(48),刑其亲戚、师傅,积威信之极,以及始皇,秦人视其君如雷电鬼神之不可测也。古者公族有罪(49),三宥然后制刑(50),今至使人矫杀其太子而不忌,太子亦不敢请,则威信之过也(51)。故夫以法毒天下者(52),未有不反中其身(53),及其子孙者也。汉武与始皇(54),皆果于杀者也(55)。故其子如扶苏之仁,则宁死而不请。如戾太子之悍,则宁反而不诉,知诉之必不察也。戾太子岂欲反者哉?计出于无聊也(56)。故为二君之子者(57),有死与反而已。李斯之智,盖足以知扶苏之必不反也,吾又表而出之,以戒后世人主之果杀者。”
【注释】
(1)秦始皇:即赢政。
(2)始皇东游会稽: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离京城咸阳出游。会稽,郡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会稽山在市东南十三里。
(3)并海走琅邪:并,依傍,沿着。走,向。琅邪,郡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一带,县东一百五十里有琅邪山,琅邪故城即在山下。
(4)胡亥:即秦二世。
(5)李斯:秦始皇重臣。
(6)道:路,旅途。
(7)还祷山川:还,指回京都咸阳。祷,祈祷,求神保佑的一种活动。
(8)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矫,假传。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秦始皇的遗诏。
(9)杀扶苏、蒙恬、蒙毅:扶苏被逼自杀,蒙恬被逼服毒自杀,蒙毅被杀。
(10)始皇制天下轻重之势:制,控制。轻重,犹言大小,主次、缓急。
(11)相形:互相衬托配合。
(12)备乱:防备叛乱。备,防。
(13)密:严密,完备。
(14)尚有人也:意思是还有别人可以差遣,不一定非差遣蒙毅不可。尚,还。
(15)而去左右:指从秦始皇身边离去。去,离开。左右,身边。近旁。
(16)不及:达不到。
(17)恃:依靠,凭借。
(18)致乱之道:致,招引,引来。道,途径,引申为条件,因素。
(19)阉尹:宦官的首领。
(20)书契:文字。契,刻,古代文字多用刀刻,故名。
(21)徼,同“侥”,侥幸。
(22)世主:皇帝。
(23)唐肃、代:肃,唐肃宗(李亨)。代,唐代宗(李豫)。唐朝肃、代宗时的宦官如李辅国,程元振等,都专权欲乱天下。
(24)汉宣:西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至前48年在位。
(25)恭、显之祸:恭,弘恭。显,石显。两人都在少年时犯罪,受腐刑,西汉宣帝时入宫门为太监。专权横行,浊乱天下。
(26)熏腐:腐刑熏合。
(27)庸主:平庸、不高明的皇帝。庸,平常。引申为平凡。
(28)或曰:有人说,这是作者设问。
(29)扶苏亲始皇子:意思是,扶苏是秦始皇的亲生长子。
(30)戴:尊奉,拥护。
(31)使二人:使,假使。二人,指扶苏、蒙恬。
(32)无遗类:即“无馀类”,指全部被铲除。
(33)失道:失去道义、人心。道,正道,仁义。
(34)殊死:古代一种死刑,即斩首。
(35)参夷:诛灭三族。
(36)暇:空闲。
(37)忌:顾忌,害怕。
(38)素:向来,经常。
(39)鸷悍:凶猛强暴。鸷,凶猛的鸟,引申为凶猛。
(40)伪:非真,假。
(41)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平易,平坦宽广,比喻人的态度和蔼可亲。归,归附。
(42)上易知而下易达:知,了解下情。达,指政令通达。
(43)隙:裂缝,比喻可乘之机。
(44)仓卒:匆忙,急遽。
(45)无自:无从,无由,没有机会。
(46)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47)圣人:指上文提到的尧、舜、禹、汤。
(48)立威于弃灰:给抛弃灰土于道路(即往路上倒脏土)的人判刑,以此建立威信。
(49)公族:古代诸侯的同族。
(50)宥:宽宥,赦罪。
(51)过,过错、罪过。
(52)毒:这里是“治”的意思。
(53)中:当。
(54)汉武:汉武帝刘彻。
(55)果:果断。
(56)无聊:没有凭借。聊,依靠、依赖。
(57)二君:指秦始皇和汉武帝。
张九龄不肯用张守珪牛仙客
轼窃谓士大夫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位,非独人臣之私义,乃天下国家所恃以安者也。若名节一衰,忠信不闻,乱亡随之,捷如影响(1)。西汉之末,敢言者惟王章、朱云二人,章死而云废,则公卿持禄保妻子如张禹,孔光之流耳。故王莽以斗筲穿窬之才(2),恣取神器如反掌。唐开元之末,大臣守正不回,惟张九龄一人。九龄既已忤旨罢相,明皇不复闻其过以致禄山之乱。治乱之机,可不慎哉!
【注释】
(1)捷如影响:像影子和响声那样快。
(2)斗筲穿窬之才:比喻才能很小。斗筲,容量单位,这里形容才识短浅。穿窬,穿墙。
汉武帝唐太宗优劣
轼以谓古之贤君,知直臣之难得,忠言之难闻,故生尽其用,殁思其言,想见其人,形于梦寐,亦可谓乐贤好德之主矣。汉武帝雄材大略,不减太宗。汲黯(1)之贤,过虞世南(2)。世南已死,太宗思之。汲黯尚存,武帝厌之。故太宗之治,几至刑措,而武帝之政,盗贼半天下,由此也夫!
【注释】
(1)汲黯:汉武帝大臣。
(2)虞世南:唐太宗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