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伟大的犹太人(下)
15355900000019

第19章 政治家(18)

不久,沙龙和达扬欣喜地看到,随着英法军队介入战争,埃及的许多军用机场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硝烟四起。从英法两国的航空母舰,马耳他、塞浦路斯军事基地出发的240多架战斗机,呼啸着对埃及狂轰烂炸,又出动8万大军对埃及发动立体进攻,形成可怕的战争恐怖感,这迫使埃及政府在1956年10月31日夜向苏伊士运河方向撤军。

达扬大喜过望,指挥以色列军队大举反攻,沙龙怀着赎罪的心情,率领第202部队拼命冲杀,顺利地占领了曾为之付出极大代价而不曾得到的加沙、拉法,攻占了西奈首府阿里什。

以色列为打开蒂朗海峡,命令第9步兵旅进攻西索重镇沙姆沙伊赫。由于埃及军队顽强抵抗,以色列军队久攻不克,达扬便命令沙龙率领第202伞兵旅的一个营加人进攻队伍。

沙龙不敢怠慢,率领部队不辞劳苦,穿越崎岖不平的山地,向西南方向推进,很快到达苏伊士湾的苏达尔角,沿着柏油公路迂回包抄,与第9步兵旅形成南北夹攻的钳形攻势。11月4日,沙姆沙伊赫终于被攻下,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很快结束了。

第三次中东战争显神威

1967年6月5日7时22分,第三次中东战争终于爆发了。

6月5日清晨7时,以色列国防部长摩西·达扬率领总参谋部将领,来到空军作战室,以色列空军司令莫蒂·霍德急忙把达扬一行迎接进来。

达扬扫视全场一周,霍德随即报告:“空军已经做好战斗准备,请指示!”达扬微微把头一点吩咐道:“开始吧!”以色列空军司令霍德俯身靠近麦克风,激动地喊出在心中念了千遍的词汇:“起飞!”

随着霍德一声令下,以色列可供作战的196架“兀鹰”、“幻影”、“神秘”、“风暴”式战斗机全部腾空起飞隐蔽出航,利用撤马利亚山和朱迪亚山作掩护,沿着沙龙等人反复研究选定的最佳航线,超低空进入地中海到达预定位置,然后兵分两支,分头执行轰炸任务。

这些飞机一路避开埃及、叙利亚、约旦的防空雷达的监视,保持在埃及雷达的探测盲区之内,乘埃及空军毫无觉察之时,直扑埃及首都开罗,分别轰炸开罗西郊机场、国际机场。顿时,暴风骤雨般倾泻而下的火箭弹和各型重磅炸弹,使埃及空军的100多架飞机顷刻之间变成了烧红的废钢铁。

另一路从埃及北面直向南飞,到西奈机场去执行另一套飞行计划。他们避开埃及雷达的照射,在峡谷和山峦中飞行。顺利到达目的地,一个齐射就击中一架米格飞机,马上引起爆炸,随即引爆其他飞机,不到三分钟,几十架飞机全部被炸毁。

当时,沙龙又得到一个情报,埃及一支部队正在向卡泰夫防御阵地运动增援,如果等这股援军到达,仗就更难打了。于是,沙龙迅即下达命令:“抓住时机,全力进攻!”

霎时间,位于西奈半岛的以色列三个师的兵力同时发动进攻,埃及军队的40辆坦克几乎同时被击中起火,坦克中的乘员一个个慌忙爬出来四散奔逃,埃及军队溃不成军,望风而逃。

沙龙大喜,指挥他的师团乘胜追击,以不可阻挡之势占领了埃及军队重兵防守的阿布奥格拉阵地,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防线宣告瓦解。

沙龙兴高采烈地命令部属清点战利品,发现他的沙龙师仅以战死40人、伤120人的代价,取得歼敌1000余人的巨大胜利。

6月6日上午,沙龙得到上级通知,各部队暂不出动,观看空军开动“空中大炮”歼灭埃及坦克的精彩战斗。这个命令引起各部队的强烈兴趣,纷纷选择最有利的地形,观看以色列空军的精彩表演。

沙龙看到,由于埃及空军飞机被全部歼灭,失去了制宝权,埃及的坦克和装甲车都暴露在公路上。这时候,以色列空军可谓无法无天,可以毫无顾忌地低空目视搜索目标,然后背向太阳,从低空飞越埃及坦克、装甲车头顶,开动30毫米航炮,专门攻击发电机和油箱,几乎每发炮弹都激起冲天大火。仅6日白天,以色列就击毁埃及坦克、装甲车900辆、汽车千余辆。

接下来,以色列军队乘胜追击,又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到6月8日,傍晚时分,战斗结束,在20英里的大道上到处是烧焦的、七扭八歪的埃及军车和数以百计的埃及伤亡士兵。

这就是著名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因在6月5日爆发,因此亦被称为“六五战争”;又因这场战争总共打了六天,也叫“六日战争”。

“六日战争”过后几个星期,以色列国防军高级指挥员举行了一次聚会,庆祝他们的胜利。以色列通过这场战争占领了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夺取了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以色列国土猛增了三倍,怎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呢!

以色列将领们都向沙龙表示祝贺,称赞他有勇有谋,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使沙龙喜形于色,他得意洋洋说:“我们仅用六天140小时的时间,就先后歼灭埃及五个师、约旦四个旅,击毁其飞机560架、坦克820辆,使阿拉伯国家伤亡15万人,而以色列仅伤亡3100人,损失战车61辆,堪称奇迹般的胜利,战果之辉煌,速度之快,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可谓现代战争历史上的神话!”

尽显英雄本色

1973年10月6日下午2时20分,苏伊士运河畔突然炮声隆隆,杀声阵阵,打破了多日的沉静气氛。

埃及潜伏多时的2000门大炮同时发出怒吼,200多架战斗轰炸机腾空而起扑向敌军,只用50分钟便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炸成一片火海。

在铺天盖地的炮火掩护下,8000名埃及将士勇猛地从河岸冲到河边,奋不顾身地登上1000只橡皮舟,高呼着“真主伟大”的声震云霄的战斗口号,以不可阻挡之势向运河东岸冲去!

躲在支撑点里的以色列士兵,听到埃及将士的呐喊之声,这才确认战争已经降临到他们头上。以色列军官慌忙命令士兵按动喷射电钮,打开苏伊士运河边的油管阀门,企图用200吨燃油区火烧退埃及军队。

然而,以色列却不见喷油机把汽油喷向河面,更不用说在苏伊士运河水面上形成阻止埃及将士进攻的冲天火障了!以色列官兵顿时呆若木鸡,未想到埃及军队的潜水蛙人,头一天晚上就早已将油嘴全部封死了!

10万埃及军队得以浩浩荡荡开过苏伊士运河;叙利亚军队也对戈兰高地发起猛攻,终于打破了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阿拉伯世界一片欢腾。

这次中东战争因发生在10月,故称“十月战争”,因在赎罪日开始,又称“赎罪日战争”。

10月14日清晨,沙龙的师指挥部,人员进进出出,电话铃声不断。沙龙接到一个宝贵的军事情报,美国高空侦察机和侦察卫星都发现,在陶索姆附近的埃及第二、三军团的接合部,有一条7至12公里宽的空隙,而埃及军队主力已经调到第一线,埃及后方已在唱“空城计”。

沙龙立即把早已准备停当的装甲特遣队长特纳叫来面授机宜,特纳信心百倍领命而去。特纳根据沙龙的吩咐一声令下,几辆伪装成埃及坦克的以色列坦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过来,埃及士兵以为是自己人,热情地打着招呼,特纳特遣队一齐猛烈开火,埃及人没有愣过神儿来,就被全部消灭。

埃及指挥官大骂以色列人狡诈异常,埃及军队开始了一个半小时的惩罚射击,然后出动第12坦克师的100辆坦克,向沙龙师发动猛烈攻势。

随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沙龙部队在周密的部署下予以反击,阿丹师和曼德勒师也投入战斗。这时候,从美国采购的“灵巧”炸弹和集束炸弹刚刚运到以色列,这是对付阿拉伯国家从苏联采购的装甲集群非常有效的武器。以色列空军的“天鹰”、“幻影”战斗机把它作为有力武器,很快夺回来极其重要的制空权。

战斗一开始,以色列战斗机就铺天盖地而来,对准阿拉伯国家的坦克发动猛烈攻击,发挥了巨大效力。

沙龙大喜,精神抖擞地指挥全师官兵投入战斗,与阿丹师、曼德勒师协同作战,苦战9个小时,仅以损失6辆坦克的微小代价,取得歼灭对方264辆坦克的可观战果。

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猛冲猛打的沙龙,哪里甘心情愿受他人约束?他随即下达命令:“全师向苏伊士运河西岸纵深进攻,破坏埃及军队的防空导弹基地!”

尽管以色列工兵部队还在运河东岸,浮桥尚未架起,沙龙仍然把部队分成若干袭击小组,四处搜索埃及军队的萨姆导弹发射场和值得袭击的目标,率领部队成伞形奋力冲杀,向前推进。沙龙还派出小分队到处打冷枪冷炮,在运河堤岸显眼的地方插上以色列国旗,竭力动摇运河对岸埃军的军心。

10月16日下午,沙龙命令出动30辆坦克,摧毁了埃及军队重点保护的三个萨姆—2防空导弹基地。当天晚上再传捷报,缴获了两个连的萨姆—6导弹。沙龙派人将这些令人瞩目的高级战利品,连夜送回以色列,经以色列新闻媒介大肆宣传,造成了轰动性效果!

沙龙一举将埃及防空导弹发射场击毁,为以色列空军开辟了一块自由行动的天空,以色列飞行员抓住这个机会,猛烈发动空中攻势,筑起一道火箭屏障,打得埃及军队步步后撤,以色列渡河的桥头堡得以扩大。

10月17日清晨,苏伊士运河上,杀声阵阵,炮火连天,战斗激烈进行。在沙龙师的配合下,阿丹师利用背对阳光的有利时机,再次发起全线攻击,经过5小时激战,击毁埃及坦克近200辆,打通了运河走廊。

沙龙看到以色列军队经过苦战,终于使以色列的第一批驳船驶往运河,在苏伊士运河上架桥的愿望趋于实现。沙龙立刻决定把坦克调去增援和加强他在西岸的部队。

经以色列各部队通力合作,一座固定桥梁终于在6月17日架设完毕。恰好国防部长达扬前来视察,在国防部长达扬指挥下,以色列主力部队的三个旅开始大批渡河,与业已渡河的沙龙师汇合,成为“赎罪日战争”的转折点。

沙龙师抓住埃及军队后方防御空虚的弱点,发挥以色列装甲部队的优势,与阿丹师相互配合横冲直撞,首先进攻埃及军队的地面防空网,接着把矛头指向埃及第三军团,取得可观的战果。

经几天的浴血奋战,到6月17日晚,沙龙师占领了25公里宽的苏伊士运河的河岸地带,摧毁、缴获了这一地带埃及军队的全部防空导弹,为以色列空军开辟了一条空中走廊,以色列空军得以出动飞机大力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10月22日凌晨,联合国安理会在美国和苏联操纵下,未经充分协商,就强行通过了第338号决议案,要求在12小时内,即中东时间22日下气6时52分之前,交战双方就地停火并终止一切军事行动。

10月24日,西奈半岛,沙龙师驻地。当战斗平息的时候,沙龙师将士一跃而起,载歌载舞,一片欢腾,放开喉咙高唱《战争完毕歌》。

这时候,沙龙师部门前的车辆上出现了特别醒目的大幅标语:“阿里克,以色列的国王!”同时,沙龙师士兵边高唱《战争完毕歌》,边纵情欢呼:“沙龙是以色列英雄!”“沙龙战无不胜!”

第五次中东大战创奇迹

1981年6月,沙龙觉得以色列的天格外高,水格外清。

贝京第二届内阁组成的时候,贝京十分欣赏沙龙那种敢作敢当的性格,认为他具有一心一意为以色列国家安全考虑的民族主义思想。于是,贝京便把沙龙盼望已久的国防部长之职交给了沙龙。

6月30日是投票日,贝京和沙龙都如临大敌、如履薄冰,当公布选举结果的时候,他俩都为只差一票就落选,感到真有些庆幸。

就这样,沙龙成了利库德集团和以色列政府中的第二号人物。当国防部长,是沙龙多年来的梦想,沙龙认为国防部长的职位是政府中最重要的部长职位,他已经成为以色列对民众最有吸引力的人,他要以以色列二号人物的身份改造以色列,为他最后夺取总理宝座打下坚实的基础。

1982年6月4日晚,进攻黎巴嫩的具体作战计划——“加利利和平计划”在以色列前线指挥部通过。

6月5日晚,以色列北部军区指挥部的长方形大厅内,云集着以色列的文武高级官员,国防部长沙龙站在一张军用地图前,对细地介绍这次作战的有利条件和目标,随即下达了战斗命令。

沙龙命令以色列空军和海军对贝鲁特和黎巴嫩南部进行狂轰滥炸和大规模海上炮击,这也就揭开了战争的序幕。经过长达两天的大规模空袭和海上炮击之后,国防部长沙龙命令以色列军队出动近10万大军,在武装直升飞机掩护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持下,在宽达53公里的范围内,分西、中、东三路迅速越过以黎边界,向黎巴嫩南部地区的巴解组织武装力量发起了闪电般的进攻。

经沙龙精心挑选的以色列两万名先头部队,在陆、海、空全方位火力支援下,很快越过联合国维和部队控制的地区,侵入黎巴嫩南部。

就这样,还没有等到巴解战士从以色列炮火轰击之中清醒过来,就听到以色列飞机震耳欲聋的轰鸣之声,看到一艘艘军舰从海上发射大炮掀起的层层弹雨黑浪,面临一辆辆坦克卷起的滚滚尘烟。

这场战争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最大的一次战争,人们称之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面对以色列的猛烈攻势,早有准备的巴解游击队顽强抵抗。第一天就用萨姆导弹击落以色列三架“天鹰”式战斗机、一架直升机,活捉以色列一名飞行员,击毙一名少校军官。但是,巴解游击队却无法阻挡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占绝对优势的以色列军队的强大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