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伟大的犹太人(下)
15355900000018

第18章 政治家(17)

于是,达扬便对沙龙另眼相看。此后,沙龙同达扬之间,建立了不寻常的友谊,这对沙龙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好景不长,达扬不久被调往特拉维夫,出任以色列总参谋部陆军作战部部长。

达扬调走带来的失落感,使24岁的年轻军官沙龙感到与同龄青年相比,自己失去了许多渴望的东西,于是忍痛离开了服务五年的以色列军队。

1952年秋天,沙龙进入希伯莱大学历史系,专攻世界历史,并醉心于远东国际问题研究。沙龙这样做的打算是,一来充电增加知识,二来为以更有利的条件重返部队打下的牢固基础。

沙龙是个干什么事情都能够投入全部身心的人。他很快完成了由军旅生涯向大学读书生活的转变。就这样,沙龙从一介赳赳武夫,变成了一个渴望学习知识的学生。

在学校里,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交上了新的朋友,入学不久就生活得心满意足。同时,他还有条不紊地选修课程,并且勤快地做笔记,尝到了学习的美好滋味。

沙龙远离了战火,远离了父母亲,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自由,加之有娇妻为伴,过得有滋有味。晚上回到简陋的家里,沙龙一边品尝爱妻玛格丽特做的香香喷喷的颇有匈亚利风味的晚餐,一边津津有味地讲述学校发生的有趣故事。

有时,沙龙还把要好的同学请到家里,共同研究当时的中东形势,沙龙总是能够从军事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令同学们惊叹不已。

每逢这个时候,同学们总是称赞他们是一对美满的厨师伴侣:玛格丽特乐意做,沙龙则愿意吃。

学习上从不疲倦的沙龙,也喜欢同朋友的儿子一起去郊游,还经常去看望同伴的父母。

然而,这种生活并不能使沙龙心满意足,他还是非常留恋军旅生涯,觉得那才是他发挥聪明才智的最佳场所,他真正的理想是要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这促使他最终回到军队。

制造惨案

1953年5月,沙龙在以色列国防军耶路撒冷旅谋得一个营指挥官的职位。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为了创造向上爬的条件,他费尽心机制造事端。

当时,沙龙发现住在卡他马村庄的约旦妇女,经常在与以色列交界的一口井里打水,就派出四名士兵悄悄杀害了两个约旦妇女,约旦人立即做出反应,实施炮击以示惩罚。

这就中了沙龙设下的圈套,他马上指挥以色列炮兵对约旦进行野蛮的炮击,造成了约旦无辜平民大批死亡的惨剧,并直到引起负责监督停火的联合国观察员的介入。在国际舆论的指责下,沙龙才暂时停止挑衅活动。

当时,参加这一事件的四个以色列士兵,对他们的活动竟然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深感不安,自责那次战斗留给他们的全部印象是异常痛苦的回味。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沦为别有用心的指挥官手中的工具。

然而,沙龙却不以为然,他蛮横地回答国内外的强烈谴责,他还批评以色列士兵说:“你们要知道,向固定的目标开火,与在运动中同敌人交火,二者之间是截然不同的!这属于正当使用大炮问题,一个营指挥官有这个权利!”

沙龙的狡辩并不能说服那些感到自责的以色列士兵,他们认为沙龙指挥大炮袭击和平村庄里的阿拉伯妇女,和正当使用大炮毫无关系,这是沙龙热衷狂热和冒险思想的结果。

与此相反,以色列右翼分子则对沙龙大加吹捧,声称沙龙才是“体现以色列建国精神的英雄”!在这一事件中,初级军官沙龙成为各方关注的人物,出尽了风头,这促使沙龙为实现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走向极端。

1953年10月14日深夜,阿拉伯人采取行动,杀害了苏扎尼·啃尼亚斯和他的两个孩子,他们三人也成为以色列的第122、123、124个牺牲品。

当时,总理本·古里安和国防部长皮哈斯·拉温、总参谋长马科莱弗研究决定,派指挥官沙龙率领101部队,袭击约旦小城基布亚。

基布亚是个小城,只有2000户居民,分为新旧城两部分,目标小便于控制轰炸范围,以色列当局决定对其采取大规模行动,并对附近的两个村庄实施牵制性攻击。

沙龙奉命到总参谋部参加紧急作战会议,作战部门提出了大小两种作战方案,由第101部队和伞兵营商讨采取何种方案,共同完成作战任务。沙龙毫不犹豫地主张实施大规模攻击,而出席会议的伞兵营副指挥官表示应该选择小型方案。

面对争议,主持作战会议的总参谋部作战部长达扬左右为难,但是以色列最高领导人的指示不能讨价还价,他把残留的“独眼”转向沙龙:“你说怎么办?”

沙龙毫不含糊地回答:“最高当局的命令必须执行,既然没有人干,我就试试!”

“独眼将军”达扬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完全没有想到军衔最低的沙龙,竟然敢于自报奋勇来挑这副重担,于是,达扬满怀希望问道:“把伞兵营也交给你指挥如何?”

“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独眼将军”达扬拍案而起:“好,就这么定了!”

达扬随即宣布散会,拉着沙龙的手进入他的办公室。在办公室里,达扬拍着沙龙的肩膀请他坐下,两人详细地讨论作战细节。

沙龙回到营地,特意把伞兵营指挥官阿哈巴戴维迪请来一起商量两个部队的联合作战问题。沙龙与戴维迪商定,抽调103人的队伍,携带1300磅炸弹,务必干出惊天动地的大名堂!

商议好具体措施后,沙龙和戴维迪集合起队伍,站在队伍前做战前动员,沙龙杀气腾腾激励士气:“弟兄们,国家领导人在等着倾听我们的捷报,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戴维迪也向士兵们描述了肯尼亚斯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提高声调叫嚷道:“弟兄们,为国家效力的时刻到了,奋不顾身投入战斗吧!”

就这样,沙龙和戴维迪带领浩浩荡荡的队伍,风驰电掣开到约旦小城基布亚,把小城包围得水泄不通。沙龙不由分说,一声令下,以色列士兵纷纷投出炸弹,1300磅炸弹立刻发挥巨大威力,霎时间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爆炸声惊天动地,基布亚城里鬼哭狼嚎,乱成一团!

爆炸过后,沙龙带领以色列士兵冲进基布亚小城,见人就开枪射击,一个个就像凶神恶魔一般,杀红了眼,基布亚小城惨遭劫难!

随即,约旦政府对以色列提出严厉控诉,指出以色列暴徒残忍地杀害69人,一半以上是妇女儿童,全部房屋被炸毁,整个小城被夷为平地,变为一片废墟。同时,约旦还强烈呼吁全世界舆论一致谴责以色列暴徒灭绝人性的残酷屠杀!

面对国内外的强烈谴责,沙龙强词夺理地辩解道:“我们在投放炸弹之前,对每一栋房子都进行了搜查!根据我们的统计,也就炸死10至12个人,约旦人大大夸张了死亡数字!”

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受到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搞得狼狈不堪,但是他仍然表示了对沙龙的支持:“那时,我正在休假,没有人有义务非征得我的同意不可,但是,如果要问我的话,我也会说,你们去干吧!”

本·古里安虽然嘴硬,但是毕竟心虚,他把总理军事联络员阿戈夫叫来吩咐说:“你赶快去把这件事的真相搞清,必要时,安排沙龙来见我。”

本·古里安从沙龙那里了解了必要的情况,他感到除了支持沙龙以外别无选择,便于1953年10月19日颁布了一个公报,公然宣称:以色列国防军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在攻打基布亚的那天晚上离开过基地。这次在基布亚发生的惨剧,很明显是耶路撒冷周围的定居者干的,他们是来自阿拉伯国家的难民和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与以色列国防军毫无关系!

由于得到以色列最高领导人的庇护和支持,沙龙顿时身价倍增,从此,沙龙更精心经营他的101部队,下工夫拉拢那些为他卖命的战士,甚至每个星期六都派车送他们回家度周末。沙龙的名气大了,那些士兵也都以跟随沙龙为荣,沙龙也把特种部队视为他的骄傲,从而使这支部队成为他向上爬的阶梯。

1954年1月,达扬命令101部队和伞兵营这两支部队集合在一起,并亲自宣布,总参谋部决定将两支部队合并为089部队,兵任命沙龙为指挥官。达扬还指出,这是为适应中东局势恶化和建设强大的以色列国防军的需要,将来还要扩大为202伞兵旅,繁重的任务要求必须由更年轻、更有献身精神的军官出任指挥官,沙龙就是最恰当的人选,大家都要从建设新的强大的国防军的大局出发,服从沙龙的领导。

达扬亲自出席,使101部队和伞兵营合并为089部队的活动获得成功,当时,大多数士兵都感到欣慰,大家意识到089部队必将成为以色列国防军的最精锐部队,自己也必然前途无量!

此后,沙龙充分利用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和总参谋长摩西·达扬的信任与支持,从国外购进大批武器准备,以现代化技术装备起来,带领所部官兵苦练军事技术,使新部队的军事素质显著提高,以此稳定了人心。

在日常训练中,沙龙抽出许多时间教战士们进行徒手格斗和夜战本领,大力培养霸气和韧性战斗精神,使其具有以色列国防军精英的自豪感。

在日常部队生活中,沙龙不断组织髯火晚会,雇用年轻漂亮的姑娘到部队服务,与战士们跳舞唱歌,不断搞来丰富的物资改善生活,从而使部队显得生龙活虎、斗志高昂。

经沙龙一番整顿、发展,089部队面貌很快焕然一新,成为以色列国防军中士气最高、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第二次中东战争出尽风头

1955年2月28日深夜,加沙地带,万籁俱寂,一切的一切都陷入黑暗之中。

突然,震天的大炮轰击声打破了黑暗的沉积。以色列国防军出动两个排的兵力为先导、对加沙市展开猛烈攻击。

顿时,加沙地区只听得战场上炮声隆隆,火光冲天,埃及军队指挥官指挥部队奋勇还击,以沉重的代价打退了以色列军队的一次次进攻。

坐镇以色列总参谋部的“独眼将军”摩西·达扬不断与前线部队指挥官通话询问:“战斗进展如何,总理本·古里安在等待着你们的消息!”

前线指挥官气喘吁吁报告:“战斗正在激烈进行,加沙市的埃及军事指挥部建筑物已被摧毁,消灭埃及士兵14名,我们也有8人阵亡,9人负伤!”

达扬厉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更猛烈的进攻!”

总参谋部参谋又紧急报告:“前线死伤惨重!”

达扬暴躁地叫骂:“他妈的,一群饭桶!”

恰在此时,作战参谋兴冲冲报告:“沙龙所部大获全胜!”

“独眼将军”达扬顿时喜笑颜开:“哈哈,我没有白疼他!关键时刻,打仗还得靠沙龙!”接着,达扬眉飞色舞吩咐:“传令嘉奖沙龙所部官兵!命令他们迅速扩大战果!”于是,沙龙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以色列领导人的重视。

1955年5月9日深夜,长期寂静的埃及、以色列边境,突然杀声阵阵,枪声四起,沙龙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沿着金菲姆基布兹附近的埃及、以色列边境,对埃及境内的一座堡垒发动了突袭。

不幸的是,沙龙身先士卒大腿受伤,被战士们抬了回来,送进医院治疗。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得知沙龙受伤住院的消息,亲自手捧鲜花到医院看望。

本·古里安称赞沙龙作战勇敢,胆大心细,计划周密,屡立战功,光荣负伤,具有年轻的以色列人的男子汉气概,值得表扬。本·古里安还告诉沙龙,遇到什么难题,尽可以找他解决。

就这样,经新闻媒介一番渲染,沙龙的名气更大了。

1956年10月29日下午,埃及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旧战场阿拉满,举行隆重的典礼,纪念在这个著名战场上牺牲的英国士兵。

当埃及军队的号手们在立正敬礼的埃及军官面前,卖力地吹奏起《最后一班岗》的雄壮有力的乐曲的时候,突然遭到英、法、以色列的突然袭击,这也就拉开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序幕。

当日下午4时20分,沙龙率领第202伞兵旅的395名突击队员,分乘16架C—47运输机,在10架“流星”式喷气战斗机和12架“神秘”式战斗机护航下,在苏伊士运河以东48公里的米特拉关口附近突然降落。

沙龙率领战士们首先抢占了制高点,然后在法国空军的支援下,抓住埃及军队在西奈半岛中部地区兵力少、防御单薄的弱点,迅猛地向东推进。

正在举行盛大纪念活动的埃及军队大吃一惊,他们一边奋勇抵抗入侵者,一面向中央统帅部报告。埃及总统纳赛尔和总参谋部官员立即调集兵力,迎击进犯卡米拉关口的以色列空降部队,沙龙所部遇到顽强的抵抗。

卡米拉关口大捷大大地鼓舞了埃及将士们的战斗士气,他们发扬敢于战斗精神,两天内连续发动进攻,阻止了以色列军队的猛进势头,击毙以军189人,打伤700人,生俘20人,还准备实施大规模反击。

卡米拉关口惨败,使以色列总参谋长摩西·达扬大发雷霆,大骂沙龙不听劝告,一意孤行,造成了今日无法挽回的恶果。为挽回败局,达扬命令以色列第4旅和第7旅,在卡米拉关口以北发动进攻,但是由于求胜心切,也损失不小。

在沙龙和达扬感到绝望之际,他们发现从10月31日下午格林威治时间5时50分开始,英法两个西方大国的军事介入,迅速改变了战场局势,两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注视着战局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