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德修养读本
15333800000014

第14章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德无才难为用,有才无德必成殃(3)

(3)社会建设层面上

“官二代”现象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可以说,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和谐。然而,“官二代”现象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隐患。一方面,掌握公权力的人滥用职权、违规操作,或者打着“公开招录”、“公开选拔”的旗号任人唯亲,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大破坏。无法否认,大多数“官二代”的出现都是“公开招录”或“公开选拔”的结果,但这一结果实质上却是对程序公平公正的最大质疑。另一方面,“官二代”凭借父辈的权势,要么相对容易地进入职位稀缺的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破坏了普通民众公平竞争的平台,剥夺了他人平等竞争的机会;要么在晋升中更易得到优先提拔或重用,这对于已经在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群众而言,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晋升的机会。有的普通干部工作业绩突出,但由于没有“靠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官二代”被优先提拔重用,这极大地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更是违背了选人用人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其二,“官二代”现象不利于社会各阶层间的开放、有序流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各阶层间能够良性循环与合理流动的社会,要实现这种流动,最主要的是保证各阶层间相互开放并能够平等进入。市场经济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阶层流动渠道少、社会各阶层相对封闭化的状态,赋予了各阶层尤其是中低阶层能够依靠个人努力、凭借教育等方式通过公平竞争,改变和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机会。然而这种官场子承父业的“官二代”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社会成员可以通过个人的后天努力,克服先赋性因素不足来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机会。社会学家陆学艺曾经指出,在现代中国社会,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可见,相对于其他阶层,“官二代”凭借父辈的优越资源等先赋性因素,拥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但倘若将其他阶层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都予以剥夺,不仅会造成社会各阶层之间特别是普通民众从民到官的流动不畅,久而久之使社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更可能使普通民众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从而激化群众的负面情绪,引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因此,更应该重视对“官二代”现象的治理。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公务员退出机制以及选人用人工作中有关官员的回避制度等,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杜绝“官二代”现象。

6.德者无敌

我们经常听到“对对手仁慈就是对自己残酷”这样一句话,然而真正高尚仁爱的人,施仁爱于对手,赢来别人的尊重,这是仁慈的制胜力量。

仁慈具有普世的感化力量。仁慈是爱的体现。爱,不需要解释,人人都懂,人人都需要。谁接受了爱,谁受惠于爱,谁就会被爱拿下,被爱降服,被爱融化和分解。当官者要有仁爱之心,这是官德的根本,也是为官者施以仁政的源泉。

2008年9月,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奥巴马、乔·拜登为候选搭档的民主党和以麦凯恩、萨拉·佩林为候选搭档的共和党,正在进行激烈的大选争夺战。两方阵营的幕僚们恨不得挖地三尺找出对方候选人的缺失和弱点,以击倒对方在选民中的形象。

就在这时,有媒体曝出一个惊人消息: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的17岁女儿未婚先孕。佩林一直声称反对早孕,而做一名副总统候选人,居然连自己的孩子都没管好,如何去做国人表率,去管理国家呢?佩林本人和共和党顿时陷入一种极度尴尬的境地。

这天,记者们拥到奥巴马的身边,都急着问同一个问题:“请问奥巴马先生,您就萨拉·佩林十几岁的女儿怀孕一事有何评价?”

这时,对奥巴马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的一句话就可能成为给对手的致命一击。但是,奥巴马只是轻轻地摇摇头微笑着说:“我想说的是,我妈妈18岁时便生下了我!”喧闹的现场一阵沉默!谁都没有想到,奥巴马会给出这样一个仁慈、朴实和高尚的回答。

奥巴马的表现令评论界一片哗然,但他的支持率却猛地拉升起来。据调查很多中间选民开始倒向奥巴马,因为奥巴马博大的胸怀打动了他们,他们认为只有宽仁的人才能胜任美国总统。

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就在奥巴马发表评价之前,共和党幕僚们早就找出了奥巴马是母亲18岁时所生的全部资料文件,他们正准备在奥巴马攻击佩林时,以“伪君子”之名攻击奥巴马。但是,他们周密的计划最终落空了,因为奥巴马的宽仁和诚实令他们无法回击!

我们经常听到“对对手仁慈就是对自己残酷”这样一句话,然而真正高尚仁爱的人,施仁爱于对手,赢来别人的尊重,这是仁慈的制胜力量,试想一个为官者,如果他有着仁慈的心怀,他会缺官德吗?他怎么会不勤政为民呢?

7.心中无德,嘴必跑偏

一些地方的一把手竟敢于忘乎所以地自诩为党,他们以党自居,好像自己的意志就是党的意志,给予自己无限的权力和权利,在执政党与老百姓之间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无疑,如果一个为官者做人无德,做事缺德,说话也一定无德。

比如,有些当官者嘴上常年“长着”这样几句话。

——“你是替谁说话?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河南一局长义正词严,质问曝光别墅事件的记者。把一个选择题推到你面前,在共产党与老百姓之间,政治正确的记者一定会选前者,脑袋糊涂的就选后者。这个质问的要害在于,官员认为,一个吃意识形态饭的人,不可能不明白自己的态度:我是代表共产党,站在我的对立面,隐藏着不言而喻的危险。这也是一句判断是否自己人的江湖暗语,这个自己人,一定不是老百姓的人。他要从维护稳定、捍卫党的利益的高度出发。

在此类官员的潜意识里,两者是根本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

他们也是按照这个原则处理自己跟老百姓的关系。他们只能代表自己,但为了庄严与神圣,他们给自己的利益起了一个好名字:党的利益。

事实上,一些地方的一把手竟敢于忘乎所以地自诩为党,他们以党自居,好像自己的意志就是党的意志,给予自己无限的权力和权利,在执政党与老百姓之间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受伤群众情绪稳定。”

这句话一般见于灾难报道,似乎已经成为必有的“配件”。

这句话的意思,表面上看是向更上一级领导的情况汇报,意思是无人闹事,社会稳定。而事实上多是谎报和瞒报,而谎报和瞒报的同时是恐吓和恫吓。

——“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

这是一句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常有的总结语。

此句式隐含弹性,还未把群众看成捣乱分子,给你戴一顶“不明真相”的帽子,让你难受。你如果想做明白真相的人,还有机会改正立场,尽管没有人会告诉你所谓的真相。但是,你若不思悔改,后果就很严重了,可以将你打入不法分子的队列。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是夸你们,夸一个不存在的群体,你可千万别当真了,看要用在什么场合,看是谁在为着什么目的而用。在群体性事件里,你永远是不明真相的群众。你所看到的,经历的,听说的,统统不足为信,你要相信一个高高在上的上帝。他洞悉一切。

——“我道歉。”

这是官员最爱说的一句话。潜台词相当丰富。我都亲自“不好意思”了,你们还不满意吗?在现实中,老百姓很难见到有权力的官,大凡官员出场,前呼后拥,戒备森严,令人顿生敬畏之情。衣冠不整,或有上访倾向的,都会被屏蔽掉。能出现在官员面前的,一定是鲜花,美女,还有毕恭毕敬的下级。间或有几个百姓出台,也一定是念稿子颂功德的。

由此造成官场的神秘。老百姓不明白,那些大腹便便的官员整天都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总是开那么多的会?

一般不会有什么后果的事情,才会出现“道歉”的盛况。某个官员出面道歉,往往表示一切都搞定了。这样的道歉是通知,不管你是否接收,也不在乎你能否接受。过场是一定要走的。

——“别管他们!”

这是最具杀伤力的官话。语出重庆招生办一位女处长之嘴。

有人说,这是权力的傲慢。是的。你见过不傲慢的权力吗?

凡是与选民没关系的权力,注定是如此傲慢的。而且,请记住,这是对记者说的。如果是普通民众,连这样的话也未必听得到。

招生时能改民族成分的学生,哪个会没有背景?这个秘密名单一旦公布出来,官场命运共同体岂不叫人笑话?官官一体,在事关利益之际,我们就是穿一条裤子的战友,我们是一体,永远是一体。

《南都周刊》一记者说,他最怕官员客气,因为那往往意味着对老百姓的不客气。重庆这位女官却连这点面子都不给,除了骄横,更多的恐怕是无赖。官场锻炼人,一个女人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落成刀枪不入的官侠。支撑这些无赖官员的,并非个人的勇气和蛮力,而是撼不动的权力基座。

如果他们的升迁和老百姓无关,你就别想让其谦卑起来,可爱起来。

如以上的举例,多数是常出自缺德之官的嘴上,有些官员不妨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喜欢说类似的话,如果有,请小心可要上黑名单了!

8.滋生贪念是慢性自杀的开始

可以说,腐败官员从滋生贪婪之念、伸出腐败之手的第一天开始,便踏上了自铸毒箭进行自我戕害的慢性自杀之旅。

当官者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是谁。要时刻记得你也是普通人一个,吃喝拉撒睡,各项功能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你本人与群众在生理上、智慧上、品德上未必如何强大,没长三头六臂,无力呼风唤雨。所不同的是你手里多了一样由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公器,这个“家伙什”功能万全,不同一般。但请你不要搞错了,并不是你本人功能万全,不同一般。而有些为官者一旦掌握了这个硬朗的“家伙什”,就忘记了自己是谁,好像这个“家伙什”好使,他本人也就好使了一样,以致误以为这个“家伙什”的功能就是他本人的能耐。于是乎长此以往便把国家的公权公器果真当成了自己在社会上杂耍的“家伙什”使用了。他们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穷奢极欲,为所欲为,甚至公然在老百姓面前“杂耍”起来。老百姓说“作的紧死得快”、“猪胖了早晚有人杀”就是指这些人说的。这样肆无忌惮、无所顾忌、穷奢极欲地“作”下去,对这些腐败官员们来说,真的无异于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石崇(246~300年),西晋权贵,文学家,是一个有斗志、有魄力、通音律、懂艺术,而又知晓如何享受人生的人,更是一个巧取豪夺、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角色。《晋书》和《世说新语》上都有记载,说他“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衣纨绣,珥金翠。丝竹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与贵戚王恺、羊秀之徒又奢靡相尚。”

石崇的父亲石苞,在晋武帝时曾官至大司马,后曾一度遭受排挤,最终死于泰始八年(公元272年)。不太能看出石苞有多富,只知道他生有6个儿子,而石崇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石苞临死前将自己的财物分给诸子,可恰恰不给这最小的儿子石崇,石崇的母亲对此提出异议。石苞说:“此儿虽小,后自能得。”

石崇少时敏慧,勇而有谋。年二十余,为武修令,有能名,入为散骑郎,迁城阳太守,伐东吴立功,封侯(安阳乡侯)。元康初,石崇出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后石崇进京为官,升任大司农(主管农业的官),拜太仆,为九卿之一。

人云“富不过石崇”。石崇到底有多富,据史书记载和传说,晋武帝司马炎的功臣何曾,一天的伙食费要花一万钱,还嫌酒菜不好,没法下箸。他的儿子何劭又超过了老子。另一个官僚任恺,比何劭更奢侈。而王济、王恺、羊秀又超过了任恺。可他们都比不过石崇。

据《世说新语》等书载,石崇的厕所修建得华美绝伦,准备了各种的香水、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经常得有十多个女仆恭立侍候,一律穿着锦绣,打扮得艳丽夺目,列队侍候客人上厕所。客人上过了厕所,这些婢女要客人把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侍候他们换上了新衣才让他们出去。凡上过厕所,衣服就不能再穿了,以致客人大多不好意思如厕。

石崇的财产山海之大不可比拟,宏丽室宇彼此相连,后房的几百个姬妾,都穿着刺绣精美无双的锦缎,身上装饰着璀璨夺目的珍珠美玉宝石。凡天下美妙的丝竹音乐都进了他的耳朵,凡水陆上的珍禽异兽都进了他的厨房。据《耕桑偶记》载,外国进贡火浣布,晋武帝制成衣衫,穿着去了石崇那里。石崇故意穿着平常的衣服,却让从奴五十人都穿火浣衫迎接武帝。石崇的姬妾美艳者千余人,他选择数十人,妆饰打扮完全一样,乍然一看,甚至分辨不出来。石崇刻玉龙,又制作金凤凰钗,昼夜声色相接,称为“恒舞”。每次欲有所召幸,不呼姓名,只听声看钗色。小声轻的居前,钗色艳的在后,次第而进。侍女各含异香,笑语则口气从风而出。石崇又撒沉香屑于象牙床,让所宠爱的姬妾踏在上面,没有留下脚印的赐珍珠一百粒;若留下了脚印,就让她们节制饮食,以使体质轻弱。因此闺中相戏说:“你不是细骨轻躯,哪里能得到百粒珍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