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德修养读本
15333800000013

第13章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德无才难为用,有才无德必成殃(2)

不过,她更在意的还是群众利益。2007年初,她在“两会”上参加浙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到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当场诚恳地表示:“在这个问题上群众不满意,我没有做好工作,愧对群众,应向大家道个歉!”用世俗的眼光来衡量,一个领导者向别人道歉是有失身份的事情,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道歉,就更显丢脸面了。客观地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原因很复杂,谁也没有把责任归咎于她。她之所以把问题揽在身上,郑重其事地道歉,不仅因为她主管这项工作,更因为她太看重群众求医吃药的难题了。就因为太看重,所以连自家脸面都抛在一旁,全然不顾了。这件事已经过去好些年了,可她向群众道歉时所表现出的深情和自责,仍感动着许多人。

姜瑞峰这个名字可能多数人不熟悉,但也许有许多人记得他。

姜瑞峰生前曾任过石家庄市纪委书记,也是一位注重群众利益胜过自家脸面的人。他始终认为,当官要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为此,他把豫剧《七品芝麻官》中的一句唱词改为“当官不为民做主,没脸回家卖红薯”,并将其作为自己当官的座右铭。细细琢磨这句“当官不为民做主,没脸回家卖红薯”,不难发现,他将“当官不为民做主”看成了最没脸面的事,而最有脸面的事,无疑是为群众谋利益。

这是对的。官员者,公仆也,也就是甘愿为群众服务而不觉低下的人。既然当公仆,以俯身为群众服务为己任,就该为了群众利益不受或少受损害而不顾一切、舍得一切,包括自家的脸面!这样肯为群众利益丢脸面,其实更有脸面——让人尊敬的脸面、无比光荣的脸面。相形之下,那些做了伤害群众利益之事,却毫不脸红,毫无愧疚,没事儿一样厚着脸皮心安理得地该干嘛干嘛的人,反倒丢尽了自家脸面。我们相信,如果看了以上的介绍,我们可能已经知道了自己官做的如何了,是体现了官德,还是失了官德,或是自己干脆就没有官德。

4.别把老鼠放进米缸里

大量实践证明,能力不够,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来逐步提高;官德不行,人品底子差,则很难弥补,这种所谓“能人”爬上高位,掌了大权,其危害极大。

报载,上海某国企总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某上任两年,由于公司管理混乱和李某等人讲排场、贪享受,利用手中权力挥霍无度,致使公司经营状况江河日下,亏损达数千万元;由于还收受巨额贿赂,李某也因此而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李某是如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呢?平时有很多案例都说,犯错误的干部一开始是比较好的,是以后慢慢变坏的。但李某不一样,先天一个坏种、十足的一个贪图享受、利欲熏心的人。据案例介绍,李某是二度出任该公司老总的。第一次在该公司当总经理时就因投资失策,加上与单位一女职工关系暧昧而黯然辞职。

就是这么一个劣迹斑斑的人,过了不久,竟然又被上级部门视作“能人”再度起用,委以重任,期望他能带领公司走出困境。

问题在于,像李某这样品质不好的人,怎么能放心地把国有资产交给他去管理和经营?怎么能奢望他把心思放在做好企业工作上?对于李某而言,一朝手中有了大把大把可以任意支配的钱,绝对是“不花白不花”,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企业能否搞好先别管,能捞则捞,抓紧享受,那才是最实惠、最惬意的。认识李某的人都知道,这个人胆子大,讲排场,摆阔气,经常出入娱乐场所,腐化享受,大肆挥霍,坐豪华进口车、抽高级“中华”烟,为多名情妇购置住房,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并且用手中权力做交易,通过各种手段受贿索贿。可以想见,李某挥霍公款的感觉,一定像只掉进米缸的“老鼠”,特爽!

李某这只“老鼠”在“米缸”里为所欲为的种种行径,其原因及留下的教训十分深刻,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一句话,莫让李某这种“老鼠”掉进“米缸”里。

莫让“老鼠”掉进“米缸”里,关键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培养选拔干部,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这是“党管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大量实践证明,能力不够,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来逐步提高;官德不行,人品底子差,则很难弥补,这种所谓“能人”爬上高位,掌了大权,其危害极大。许多干部出问题,主要就是出在官德不行。李某案发,也许是他的上级部门始料未及的;对于有的地方用干部“重才轻德”,不啻是个警醒!

反腐倡廉,任务艰巨。怎样让类似李某这样的“老鼠”无法做坏事,而不总是满足于“亡羊补牢”,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李某任内两年,干了那么多坏事,企业管理是如此的混乱,大额资金可以任意动用,企业重大投资只凭他的一句话,一个堂堂的国有企业竟让这只“掉进米缸”的“老鼠”恣意妄为。由此人们有理由问,那里的党组织干啥去了?那里的经营管理制度还管用吗?应当讲,答案并不难找到。说到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作为反面教员,李某这只“老鼠”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得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即千万莫让“老鼠”掉进“米缸”里!

5.注意“官二代”现象

权力腐败是诸多社会问题中最严重的一个,也是最为民众所深恶痛绝的,它的滋生与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破坏人民对党的信任基础。

近年来,“官二代”现象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通过对近两年发生的多起“官二代”事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官二代”现象发生的区域、部门和形式等各异,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形。

第一,假程序公正之名,行选拔“官二代”之实。2009年8月,有网友发帖称,河南某县于2008年公选的12名乡镇长多半为当地官员亲属。经该县组织部长确认,情况属实,12名乡镇长确多为官员之后,但同时强调,他们符合相关程序和条件,并介绍了选拔步骤:先由符合条件者自荐出270多人,再由县里处级、正科级以上干部及老干部代表300多人票决出60人,最后由县委常委等50多人投票选出最后的12人。可以看出,言必信,该县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公选,但问题最大的恰恰是程序本身,名为公选,实则为官选“官二代”,民意缺位,“公选”不公。

第二,假公开招聘之名,行内部招聘“官二代”之实。有的地区或部门打着公开招聘的幌子,实际上招聘范围仅局限于本地区或本部门。2009年下半年,南京市某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进行了一次事业编制人员招聘。有知情人举报,称此次公开招聘最终录用的4人中有3人是“官二代”。经该区人保局工作人员确认,最终被录用的4名考生中的前三名为领导干部子女。对此,相关负责人解释,此次招聘本身就是面向“劳动局系统内”的招聘,包括在职的无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以及局系统职工的子女或配偶。

第三,公开特招“官二代”。有的地区或部门索性扯下“遮羞布”,公然特招“官家子弟”。如2010年6月,江西某县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硬性条件就是限招正科级干部子女、家属。

第四,招录或选任中优待“官二代”。有的地区或部门在招录中为“官二代”开绿灯,给予政策等方面的特殊照顾。如2010年5月,海南某市一事业单位招考笔试中,一名考生以接近满分的成绩夺魁,引起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后经查,该生是与招聘单位属同一系统的该市社保局局长之女。包括该生在内共有六名考生均为内部人员子女,且都没有毕业证书,不符合报名资格,但由于是内部人员子女,招聘小组经开会讨论决定放宽条件,允许他们参加考试。有的地区或部门则是在干部选任中,优先选拔“官二代”。如在福建省某县部分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中,一名于2010年初刚被录用为公务员、尚处于试用期的考生,不仅参加了公选,而且通过了笔试、面试,成为副科级干部。这位考生后被曝出系该县宣传部长之子。

“官二代”凭借父辈的政治资源和人脉关系,“名正言顺”地进入官场或迅速得到提升,这一做法不但严重违背了我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原则,而且在社会不同层面也会产生难以遏抑的负面冲击和影响。

(1)价值取向层面上

“官二代”现象是对官本位意识的强化,对民本位的否定与背离。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官本位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如今,虽然官本位滋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制度根源已不复存在,但官本位作为一种落后的价值取向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并影响着部分干部与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实事求是地讲,在现阶段,相对于其他社会阶层,公务员不仅有职位本身带来的显性的稳定收入、较为完善的退休与养老保险等保障及较高的社会地位,还有由权力带来的隐性利益和大量的社会资源,这些都使得人们对入仕从政趋之若鹜。对一些掌握着权力的官员来说,更是可以利用手中的特权或影响力,直接或间接地安排自己的子女亲属进入公务员系统或事业单位吃“财政饭”,并帮助他们在晋升时被优先提拔或重用。可以说,先是有官职带来的特权和利益,然后才有官本位意识的滋长,使人们敬官、羡官、追求当官,将官职高低作为判断人的价值和身份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然而,只强调对自己、亲属或小团体负责的官本位意识颠倒了官与民的本位关系,以少数人的利益代替多数人的利益,以少数人做主代替人民当家作主,极易在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进而危及执政党的社会基础与执政地位。

官本位意识的危害在于形成了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以官为本、以民为轻,以官为主、以民为仆,是与民本位根本对立的,也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相背离的。

(2)党的建设层面上

“官二代”现象严重影响和削弱执政党的公信力。执政党的公信力,即执政党获得广大民众认同、信任和支持的能力,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部分。一个政党要长期执政,必须赢得人民的信任。

否则,一旦丧失了公信力,党就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与支持,失去了执政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第一,“官二代”现象降低了党选人用人的公信力。“官二代”现象体现了一种错误的选人用人导向:

由官选官,忽视民意;从官员子女亲属中选官,任人唯亲。为政之要,在于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一面旗帜,向民众昭示着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的价值取向。任人唯亲、唯贿、唯上,在少数人中选人、由少数人选人,选人程序不公正、过程不透明不民主等,都是错误的选人用人导向,这些势必使民众对选拔任用的对象及选拔任用工作本身产生质疑,降低对选人用人工作及其结果的心理认同感与满意度,最终影响民众对党的信赖度与认同度,造成党的公信力的丧失。第二,“官二代”现象的实质是权力的腐败。权力腐败是诸多社会问题中最严重的一个,也是最为民众所深恶痛绝的,它的滋生与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破坏人民对党的信任基础。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或通过权力关系谋取个人私利,在“公开招聘”或“程序合理”的掩饰下,千方百计特招或优先安排、提拔自己的子女亲属,这种行为不仅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漠视、侵害和掠夺了普通民众的利益,挫伤了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广大民众对党的信任与信心,使民众丧失对党的权威的认同,产生不满和怨愤情绪,导致党群关系的紧张与脆弱,以及党在民众中公信力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