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桓公想了想,觉得子针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将两个人分开监禁起来,一面命人通知卫国。
卫国百姓听到州吁、石厚已被陈国抓住,举国欢腾,一些大臣自动聚集在朝堂之上商议。已经告老回家,一向不问国事的石衜接到陈桓公派人送来的信,也来到朝堂。
大臣们商量了半天,究竟如何处置这两个人,是押回卫国还是在陈国就地处决,一时都拿不定主意,见石衜拄着拐杖,让人扶持着颤巍巍地来到朝堂。大家都很高兴,此时将他扶到椅上坐定后,都说:“石老,你来得正好,卫国的两个罪人已让陈国抓住,这是国家大事,究竟怎么办,要请国老做主。”
石衜坐在椅上,微微喘了几口气,一脸正色,神态异常严肃地说:“这件事很好处理,这两个人都是犯的十恶不赦的死罪,派几个人到陈国去,将他们杀掉就是了。”
有一位大臣怜惜石衜年老,只有石厚一个儿子,便站出来说:
“好,主犯犯了死罪,有人去处置,依我的意见,从犯石厚就从宽处置吧!”
这话一出口,却激怒了石衜,他厉声呵斥道:“住口,州吁的罪全是我那没有出息的儿子弄出来的,你们竟然替他求情,那不是只顾人情,不讲国法吗?也是看错了我石衜的为人!”停了一下,他环顾四周,大声喊道:“谁去杀石厚?谁去……”
朝堂上,大臣们被石衜坚持依法办事,大义灭亲的浩然正气所震慑,惊呆在那里,没有人敢应声,霎时间,只有石衜正义的呼喊,声震殿宇。几声问过之后,朝堂之上,一片沉寂。
老人喊过之后,环顾四周,见没有人应声,不禁眼中喷火,他哆嗦着说:“好,没有人去,那我老头子自己去吧!”
朝堂上,仍是一片寂静。
好半天,老人身边一个家臣说:“老人家,别生气,让我代替您去就是了。”
老人听说,脸上浮起了凄凉而又欣悦的一丝笑意。
卫国派出的两个人很快来到陈国,陈述了大臣们的意见,于是两个杀兄弑君的乱臣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几千年过去了,春秋时期,石衜依法办事、大义灭亲的壮举,一直代代相传,教育、激励着后人。
权力代表着重大利益。为了权力,兄弟相残,亲情难过利益关,这是人间悲剧,难获半点同情。当亲人成了国之罪人,大义灭亲当然也不是喜剧,然而毕竟存在人类理性正义的光芒。白发苍苍的石衜,决定取自己儿子的生命,他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和挣扎?因石厚罪有应得,父子亲情忍痛让位给更高的群体利益,这是怎样的至高无上的正义的境界啊!
因为有了正义才让人敬畏
当今的时代是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的时代,但也是一个缺少敬畏的时代,我们的传统文明或为传统文明所哺育的先辈们却有着因果论式的伟大信仰。由其信仰产生的敬畏行为,让人的言行有所约束,有所遵循。因此,让人变得理智和谦恭。
像曾国藩,以中兴大臣称誉中外,他内心也是相当的自负。按说他这样的人,平定太平天国之功,有如大清的擎天一柱,外人的议论已经无足道了,用官场套话:笑骂任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但事实不然,曾国藩是相当谨慎的,因为他有敬畏。天津教案发生后,一国之大,无人敢负责任,曾去处理了。仅以此而言,曾的大勇足以自慰。然后曾在此案处理后说了一句名言:“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上海闻人、青红帮头目杜月笙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但这么一个人物也是有可敬畏之处。当中共领袖得知白求恩染病消息后,立即下令全力抢救。周恩来密令上海地下党,一定要弄来延安没有的抗生素盘尼西林以及其他必需的药品。地下党负责人万般无奈,最后硬着头皮去找杜月笙帮忙,杜看了单子后半晌没说话。地下党负责人有些着急,一字一句地说:“杜先生如果肯帮忙,我们是绝不会忘记的。”杜月笙说:“这次药单的确有些难办,与以往我帮忙的小事儿不一样。不过人家一个外国人能不要命地来帮助我们中国人打小日本鬼子,我们中国人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请明天晚上黄浦江口接货吧,所有费用就算我捐助了。”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大人物如此敬畏,小人物呢,也是如此。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龙泉寺的时候,监控工作由陆建章负责执行。陆说袁曾手示八条保护太炎,如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说经讲学文字,不禁传抄;毁物骂人听之,物毁再购;早晚派人巡视,恐生意外,等等。章太炎虽一书生,却是性情暴躁疯癫之徒,秀才遇上兵,他并不论理。但兵也对他敬畏有加。陆建章对人说:
“太炎先生是今之郑康成。黄巾过郑公乡,尚且避之。我奉极峰命,无论先生性情如何乖僻,必敬护之;否则并黄巾之不如了。”
陆建章,一介武夫而已,也懂得敬畏,他也因此在无数的军警中脱颖而出,载入了历史。
敬畏的基本点就是正义的存在,正义之剑使得一切邪恶的理念得以蛰服。
只有正义之剑才可斩断邪恶之手
如果每个人都没有正义之心,邪恶就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让社会变成丑恶和可怕的坟场。
对陈晓兰来说,也许她永远不能忘记的是1997年7月24日,这个改变她命运的日子。那时她还是一个医生,因为她为人正直又医术颇高,同事都很尊敬她,看病的人更是不辞万里来找她,而这所有的一切却因为一个病人改变了。
那天,她正在工作,突然有一个病人跑过来对她说,“陈医生,我能不能不打那个‘激光针’,我打了会哆嗦啊!”会哆嗦,难道是输液反应?陈晓兰慌忙地跑去看,她看到了一种名为“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的输液配套器械,仪器上有一行小字“ZWG-B2型”,她知道ZWG这是“紫外光”三个字的拼音缩写而不是什么激光,于是她拦住了要打针的病人说,这不是什么激光,而是紫外光。
让陈晓兰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句话,第二天她就遭到了院领导的质问:“谁说光量子不是激光,这是上海医科大学陆应石教授发明的,你比陆应石教授还厉害?”陈晓兰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从此她开始研究“光量子”。她慢慢地发现,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是把给病人输液的液体充氧后经仪器中发出的“激光”照射后再输入体内。
可是药物是要防氧化并避光的,怎么能进行充氧和光照呢?陈晓兰迷惑了,她就给上海一些有名望的医生打电话询问药物是否可以用紫外光照射,但是大多数医生都说不行。于是陈晓兰便自己买来药水,借用“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进行模拟试验,结果更是令她大吃一惊,原来经过光量子充氧的药水,竟然生成了絮状物!
结果陈晓兰拍案而起,病人的血管又不是下水道,把这种东西输进去后,让它怎么出来呢?她愤怒了,这时她母亲也已经托人打听到,那位“陆应石教授”纯属子虚乌有。陈晓兰难以置信,亲自跑去上海医科大学人事处查询,但工作人员明确无误地告诉她,该校包括附属医院在内的一万多名职工中,根本没有陆应石这个人。
但医院对陈晓兰的反映不作理会,“谁反对光量子谁下岗”。
陈晓兰犹豫了,但一想到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死于药物中毒,她就没办法心安理得继续坐在医院里。
她开始一家家走访那些打过“激光针”的病人。在受调查的23位接受过“光量子”治疗的病人中,有9位死于肾功能衰竭和肺栓塞。于是陈晓兰找到区委和卫生局,去了上海药监局前身——上海市医药管理局反映情况,从此踏上了十年揭露假劣医疗器材之路。
就这样,为了举报假劣医疗器械,十年来她在京沪线上往返了四十多次。为了省钱,她尽量坐慢车。过去她衣着讲究、饮食精细,而现在她能啃黄瓜吃包子度日,没钱的时候,甚至连3元钱的澡都洗不起。她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贴上了自己的健康,她的行为也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单位的重视,一个又一个不法医疗器械企业及医院被依法查处。
曾经有不少支持她行动的人提出要为她募捐,资助她经费,她全部回绝了。“一旦拿了钱,即使你把这些钱全部用到正道上,你还是说不清楚,就会有人说你别有所图。我不拿,我就行得正。”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支持陈晓兰的行列中来。2007年10月,以陈晓兰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天使在战斗》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们全票通过。2007年12月2日她被评选为“2007年十大法制新闻人物”,2007年12月30日,她又成为了2007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
曾有人这样评价陈晓兰:她不是佛,却以一己之力普度着众生,她不是菩萨,却时时关心着天下黎民百姓,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却挑起了维护医疗纯洁的大任。
而当别人问她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决心和毅力时,她却说:“我是一个医生,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我怎么能眼看着他们使用假药害病人呢?如果不是走上了这条路,我现在也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但我是医生,我在和生命打交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正义下才能诞生伟大
2008年8月3日,世界著名作家,“俄罗斯的良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因中风逝世,俄罗斯总理普京亲自为其送行。在他逝世后一个星期之内,全世界文坛不约而同地,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先哲,这位全世界良心作家的榜样。索老驾鹤西去,他为后世留下大量珍贵的文学艺术与精神遗产,其中著名的随笔《莫要靠谎言过日子》值得我们经常温习。在这篇三千多字的随笔中,索老为我们开列了一份拒绝谎言的“清单”,其中包含九条让我们免入谎言陷阱的忠告。
(1)“决不以任何方式书写、签署和发表自己认为歪曲真相的片言只字。”所以,当我们提笔书写的时候,开口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关一个事件的信息不对称,资料不完整,背景很复杂,专业不对口时,最好不要发表评论,不要像某些经济学家那样跨专业信口开河,以免落个“江湖嘴”的恶名。
(2)“不论在私人谈话,还是有许多人在场,都绝对不说这样的(假)话。自己不做,也不怂恿旁人,不鼓动,不宣传,不讲解,不炫耀。”所以,作为作家,违心的话不要说,违心的事不要做,可以长期装病避免说谎,绝不可长期带“病”坚持说谎。作为专家学者,不要为了酬金和虚名出卖知识公信力,充当造谣惑众的“肉喇叭”,担任传播虚假广告的推销员。
(3)“在绘画中、雕塑中、摄影中、技术处理中和音乐中不捏造、不涉及、不转播任何虚假的思想,任何被发现的歪曲失实之处。”赵本山先生在小品《卖拐》中使用的“忽悠”一词为什么会迅速成为当代流行语,常用语?关键是这句东北方言深刻、简洁、明快地揭示了当下司空见惯的商业欺诈,恶意导购,故意造势,刻意作秀,混淆视听,颠倒黑白,虚张声势,传播虚假思想,歪曲事实真相的说谎行为。
(4)“既不在口头上,也不在书面上为了迎合上面、为了增加保险系数,为了自己工作的顺利而援引‘领导’言论,如果被援引的思想自己不完全赞同或者文不切题的话。”有些人援引“领导”讲话不仅仅是拍马溜须,讨好上级,更严重的问题是拉大旗作虎皮,仗势欺人,指鹿为马,推卸责任,掩盖弄虚作假行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既不能随便援引“领导”讲话,而且要防止骗子援引“领导”讲话欺骗不明真相的听众。领导者要谨言慎行,防止自己的一些言论被说谎者恶意援引。
(5)“不参加强制性的游行集会,只要这样的游行集会与他的意愿相反;不举标语,不喊口号,只要这标语口号自己不完全赞同。”公众人物的公信力是读者和观众用真情、常识和信任聚合起来的,千万不能滥用。公众人物接到一些集会、聚会邀请时,一定要冷静地想一想,人家为什么请你去?千万不要参加有损公信力的活动,不要让说谎者把自己当招牌使用,要对得起公众的眼睛。
(6)“不举手赞成不真心同意的提案,不公开也不秘密投票赞成不称职或不可靠的人。”真正的知识分子要拒绝或避免出席那些有损人格尊严,丧失科学良心,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研讨会、评审会、协商会和座谈会等。对于违背实事求是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表决议案,对于跑官者和腐败分子的任命事项,应投反对票、弃权票,也可以请假,可以借故离开,不能苟且同意,至少应保持沉默。
(7)“不让人赶着去参加强制性的、颠倒黑白的讨论问题的会议。”现在,不再会有专家被迫发言论证“亩产上万斤”的事情了,但是,要警惕我们服从命令,保全“帽子”和饭碗的职务行为。
(8)“听到发言者的谎言、荒诞无稽的空论或恬不知耻的宣传,立刻离开会场、讲堂、剧院和电影院。”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为真理,谎言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污染作用,污水倒进清水,无论浓度大小,清水即可变成污水。
(9)“不订阅和不零买报道失实或隐瞒重大事实的报纸杂志。”
阅读常识告诉我们,市场发行量小,发行量滑坡,大打折扣的,夹带赠送礼品的,有奖销售的,白送的报纸杂志都是缺乏公信力的,最好不要浪费阅读时间。
品读这位先哲的九条忠告,不难看出,长期一贯地拒绝谎言是一件不容易、不轻松的事情,需要高度的科学理性,足够的道德勇气,坚韧的求实态度,以一贯之的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修养。
从这九条忠告中,我们感受到了伟大在正义路上形成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