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些事其实有所谓
15332300000024

第24章 做人要有道德感,不要把道德看得无所谓(2)

这件小事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带着迂腐的天真,但我们相信另有一些人会表示理解并有同感。生而为人,总与一些事相连。有些事情,也许不为人所知,但躲不过良心的审视,尤其当午夜梦回时,也是良心靠灵魂最近的时刻。

真的,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然入睡。

有位伟人说过,“美好的德行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小故事。

美国人比尔小时候,常跟喜好钓鱼的父亲一同去垂钓。记得他11岁时,有一天,他跟父亲在薄暮时去垂钓,他在鱼钩上挂上鱼饵,用卷轴钓鱼竿放钓。

鱼饵划破水面,在夕阳照射下,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随着月亮在湖面升起,涟漪化作银光粼粼。

鱼竿弯折成弧形时,他知道一定是有大家伙上钩了。他父亲投以赞赏的目光,看着儿子戏弄那条鱼。

终于,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条精疲力竭的鱼拖出水面。那是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趁着月色,父子俩望着那条煞是神气漂亮的大鱼。它的腮不断张合。父亲看看手表,是晚上10点——离钓鲈鱼季节的时间还有两小时。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他说。

“为什么?”儿子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

“还会有别的鱼的。”父亲说。

“但不会有这么大!”儿子又嚷道。

他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他再望望父亲。

没有人见到他们,也不可能有人知道这条鱼是什么时候钓到的。但儿子从父亲斩钉截铁的口气中知道,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唇上取出鱼钩,把鱼放进水中。

那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没入水里。此时,比尔心想:我这辈子休想再见到这么大的鱼了。

那是34年前的事。今天,比尔已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

他父亲依然在湖心小岛的小木屋生活,而此时比尔的家虽然早已不在小木屋中了,但他也时常带着自己的儿女去那个地方垂钓。

事实正像比尔小时候的预言一样,那次以后,他再也没钓到过像他几十年前那个晚上钓到的那么大的鱼了。可是,这条大鱼一再在他的眼前闪现——每当他遇到道德课题的时候,就看见了这条鱼。

在比尔想起往事的时候,涌上心头的却不是懊悔,而是幸运,他幸运有父亲的教诲,幸运自己恪守了道德的底线,而且这么多年来使自己因坚守道德所钓到的岂止是一条鲈鱼,他钓到的是不知比鲈鱼大多少倍的所得啊!

《了凡四训》有一记载,宋朝有一位赵清献,每天夜晚都焚香向天祷告。

有人问他说:“你都在祷告些什么啊?”

赵清献答:“我自小时候以来,天天都是如此,白天做的事,晚上必定拜告上天,不敢告诉上天的事,我都不敢做!”

是啊,人生在世,当你有了不敢做的事情的时候,你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夜晚对着明月,你才能在枕上安睡啊!

美德是生命最精彩的部分

前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被称为“亚洲第一富婆”。据统计,龚如心名下的财产加在一起,将近有400亿港元。以此计算,龚如心的身家要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财富多出五倍。巨额财富,让她自1997年起,每年在《福布斯》富豪榜上都有一席之地。

但是,龚如心和其他富翁也没什么两样:有钱,以及一段积累这些财富的所谓“传奇”经历。如今有钱人多如天上繁星,所以见多不怪的人们对他们早已没有关注的兴趣了。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这位亚洲女富豪生命中的其他细节。

龚如心从来不穿名牌衣服,她的衣服都很普通,好多都是朋友亲手做给她的。她从没有花钱理过头,头发都是自己剪的。对于饮食,海鲜宴席在她眼里更是“贵得要命”,所以她从不享用鲍参翅肚,而只吃简单的快餐,吃剩下的饭菜还要打包带走。她对坐车的态度也十分随便,经常坐极普通的轿车。有一次,龚如心的华懋集团开楼盘,负责按揭的银行送几盒蛋糕到售楼处慰劳员工,在场的龚如心毫不客气,把剩下的蛋糕全部带走了。更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这位亚洲女首富每个月的花费不会超过3000元!

但是,这样一个对自己近乎苛刻的女性,做起善事来却慷慨大方。早在上世纪90年代,龚如心就捐建了一座“华懋护理安老院”。1993年,华东发生水灾时,她捐款300万港币。从1995年起,龚如心又设立了“如心农业奖励金”,每周奖励一名小有成就的普通农民,一年54名,奖金为每人1万元人民币。1997年,龚如心又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了教育基金会,支持中国国内6所大学的教育事业。就在逝世前不久,她还在香港发起筹建“中国老区发展基金会”,向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捐赠500万港币。龚如心的善举几乎遍布了各个行业。

“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赚钱,赚了钱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这是龚如心曾说过的一句话。品读这句话时,让人心灵一动,感觉其远比那道叫做财富的光环更为耀眼夺目。

每个人活着,一贫如洗也好,富可敌国也罢,其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都是其为人处世中表露出的种种美德。

道德是任何邪恶都战胜不了的力量

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是不惧怕别人非议的,而且假丑恶永远也诋毁不了真善美。

2005年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虽然歌声与唱功备受争议,但是出道一年多至今能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演艺圈立于不败之地,不能不说今日的成功与她的处事原则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歌迷都先被李宇春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征服,然后成为其忠实的“粉丝”。不少资深的艺术家都表示出对李宇春的人品的欣赏,阎肃老师都公开宣称自己是“老玉米”一根。

2006年7月7日晚,超级女声成都赛区进行总决赛。李宇春作为去年成都赛区的冠军,以嘉宾的身份参加“帮帮唱”的环节,配合当年的超女阳蕾唱歌。舞台上,李宇春一登场就赢得铺天盖地的欢呼。可是,面对这些欢呼,她悄悄往后退了两步,始终站在后面和阳蕾保持一定的距离。尽管现场“玉米”们的喧嚣足以使她喧宾夺主,可是她还是主动把镜头留给阳蕾,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涵养。

宽容大度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而真正面对狂风暴雨的袭击乃至污辱时,还能保持涵养就不得不让人佩服了,李宇春就做到了这一点。前几年超女总决赛前夕,首先是某评委面对大众评价李宇春的唱功是六强中最差的一个。此语一出,立即有许多知名的音乐人士反驳——宇春的声线是亚洲很少见的女中音,而且是中音还偏低,她的节奏感、乐感、气息处理得都很棒,李宇春的歌迷更是怒气冲冲,向那位评委施压。这个时候李宇春却站出来说:“这位老师是为了我好,请你们不要为难他。”

比赛结束后,有位网民大放厥词,大肆辱骂李宇春像“吃了壮阳药”、“比赛有黑幕”等等,有些媒体也不厌其烦地帮助这名网民炒作,羞辱李宇春的话如潮水般涌来。一般人面对这种事情都会愤怒乃至发飙,可是李宇春从来都没有一句辩解或者还击。公司聘请律师团要控告那位网民,李宇春表示不必与其计较。记者采访的时候问她:“那些负面的东西你怎么看待?”“我就当那些与我无关,不管你怎么讲,我也不可能明天就不唱歌,明天就不活了;现在就是想尽量不要让这些东西影响我,我还是做我自己。”李宇春淡然地讲出这番话。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谎言一一不攻自破,李宇春毫发无损,反而凭借自己的理智和涵养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

李宇春最打动人的地方其实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并且随时随地感恩,而不是那种所谓的作秀。超级女声比赛最激烈的时候,每天训练、彩排都到夜里,但是李宇春在处理歌迷送来的礼物的时候,都是一件件亲手打开,而不委托任何人,她说她要记住这些默默支持自己的人。每次参加比赛,在公布短信票数的时候,她都会对着屏幕深深一鞠躬,感谢一直支持自己的人。在迅速成名之后,她依然给自己很清楚的定位:“我是四川音乐学院的大四学生。”回学校的时候,见到老师她依然恭恭敬敬地喊一声:“老师好!”还是那个谦虚好学的学生李宇春。这让老师们感动不已。

超女就是一个醒目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的人靠的不仅仅是唱歌,随着比赛的深入,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观众察觉、放大,进而形成对你人格的评价。李宇春也不可能一下子拥有那么多的歌迷,她也是在超女漫长的比赛过程中被观众了解、熟悉、接受的。很多比赛说到底就是人格魅力的较量,很多人在这个节目之后都预言李宇春不会扛过三个月,可是现实给了最好的答案。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唱好歌,借用超级女声评委常宽的一句话就是:内心纯洁的人前途无量。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份“良心基金”

在美国财政部诸多资金中,有一项叫做“良心基金”。这项基金的设立,还是100多年前的事。那是在1811年,有个人做错了事,时时受到良心的责备。为了换得内心的平静,他匿名捐款给财政部。而工作人员为了不负这笔捐款的良苦用心,拿这钱创立了良心基金,以鼓励人们处事不忘良心。此后,捐给良心基金的捐款源源不断。现在,良心基金收到的捐款已达数百万美元。

良心是灵魂的声音,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不仅个人需要它,社会也需要它,当社会中有良心的人多了起来的时候,就会无形之中规范人们的言行,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温馨与和谐,就会变得很有凝聚力。比如20世纪50年代,民心善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正,治安状况良好,因此现在的人们常常怀念那段时光。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昧了良心,经常干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比如制作假公章、假证件、假发票;在面粉里掺上廉价的滑石粉;用工业酒精兑上水当白酒卖;给陈大米抛光涂上工业油;用化学添加剂把劣质茶叶炒出顶级毛峰的效果来;从阴沟里提炼食用油……这些人常常说的是:“什么良心不良心的,良心能值多少钱一斤?”

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难道良心真的就如此不堪一击吗?肯定不是的!

有记者拍摄了这样一幅照片:一个非洲小孩因疾病和饥饿而命在旦夕,在他的身边有一只秃鹫虎视眈眈地盯着他,秃鹫在耐心等待小孩的生命终结。因为小孩的生命一结束,其尸体立刻就会成为秃鹫的一顿美餐。

这幅照片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但是,该照片的作者凯文·卡特却自杀了。因为他愧对自己的良心:为什么不丢下相机给那个快饿死的小孩一块面包呢?难道一个孩子生命的价值不敌一幅新闻照片吗?

没有良心就不会有平常心,灵魂就不会得到安宁与快乐。一个人如果做了一件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是会长时间忏悔的,甚至像凯文·卡特那样付出生命的代价。相反,一个有良心的人,良心所带来的善良举动会为他带来更多的机遇。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它可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

“五金大王”叶澄衷是近代宁波商帮发起人之一,至少有数十位著名宁波商团人物曾是叶澄衷手下的学徒。叶澄衷的发迹也与他做人讲良心的处世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叶澄衷早年在黄浦江上靠摇舢板卖食品和日用杂货为生。有一天,一位英国洋行经理哈利雇他的小舢板从小东门摆渡到浦东杨家渡。船靠岸后,哈利在匆忙离去时不慎将一只公文包遗失在舢板上。当叶澄衷发现时,哈利已经走了。叶澄衷打开公文包一看,里面竟然有好几千美金和钻石戒指、手表、支票本等。

这些物品对于贫穷的叶澄衷来说,真可谓巨大的财富。但是,忠厚的叶澄衷并没有占为己有。他想,洋人遗失这些物品后,必然很着急,也许还会回来寻找。于是,他决定在原处等候。傍晚时分,哈利果然急匆匆地赶来了。原来,哈利根本没想到包是遗失在舢板上。他找遍其他地方,还是没有找到公文包,只好懊恼地返回。没想到,他的公文包掉在了舢板上,而且叶澄衷一直等着他来认领。

哈利把皮包打开一看,东西一样不少,他想不到一个中国苦力竟如此诚实,对这么多的财物竟然毫不动心。哈利非常感动,立即抽出一沓美元塞到叶的手中,以示谢意。但是,叶澄衷坚持不收,还说物归原主是理所应当的。

洋人由此更感到叶澄衷是个诚实可靠的人。当他了解到叶澄衷同时正在做五金生意时,当即提议:由他提供小五金,供叶澄衷代销,销后再结算本金。叶澄衷的发家史由此揭开序幕,一发而不可收,一步步登上了“五金大王”的位子。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问心无愧,自然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做事的机会就越多,成功的希望就越大。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千真万确的。所以,当人们一开始懂事的时候,父母长辈就会语重心长地教诲:“做人得要有良心,要凭良心办事。”

良心其实就是平常心。比如,对不幸者产生同情,对失败者予以安慰,这通常是人们自然而然的想法;欠债还钱、知恩图报,这也常常是人们最朴素的做法;不做坏事、多做好事,这也是人们最常见的选择。这些做法,不正是具有良心的表现吗?因此,要做到有良心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持与生俱来的那种淳朴的心态,固守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不要因为追求名利、权势这些东西而昧了良心。

马丁·路德说,“昧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雨果说,“比海更宏伟的是天,比天更宏伟的是良心”;高尔基说,“人如果没有良心,哪怕有天大的聪明也活不下去”;最应该记住的是拉伯雷的那句话——“没有良心的人等于一无所有。”

因此,我们最后提醒人们,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