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父母生了我就应该养我,不要说我交了学费老师就该教我,不要说我付出了报酬别人就该为我服务,不要把感恩看得无所谓。自然界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是更高级的动物,是有思想情感的,所以更应该讲情义,更应该有感恩之心,感谢别人给我们的帮助和恩惠。感恩是一份美好的感情,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既是对别人的热爱,也是对自己的热爱。人有了感恩之心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得到尊重。当我们心存感恩,知足惜福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变得更加愉快。
对父母的感恩是人生第一件大事
有很多人或许把别人对他的好牢记在心中,并且努力报答,可是却对父母的爱无动于衷,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有人对别人都很宽容、理解,却偏偏对亲人严苛、冷淡。其实,每天都在对我们付出爱,并且不索取回报的,不就是这些被我们忽略的人吗?
那晚,小燕离家出走了,身上一分钱也没带,起因就是和妈妈吵架,妈妈在恼怒中叫她再也别回家。小燕走了一段路子,肚子饿了,她看见路边有一个卖水饺的摊子,香气不断飘过来,她的肚子开始咕噜噜地叫。自己真的好想吃啊,可是她没有钱!
小燕在那里不知不觉地站了半天,卖水饺的老人就问她:“小姑娘,来一碗水饺吧?”小燕忙摇摇头,红着脸说:“我……我没带钱。”老人热情地对小燕说:“没关系,我请你吃,不要你的钱。”他给小燕煮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小燕吃了几口,忍不住在那偷偷地掉下了眼泪。老人问她:“小姑娘,你怎么哭了?”
小燕擦擦眼泪说:“没什么,我只是很感谢您。我们不认识,您都对我这么好,还请我吃东西,可是……我妈妈,她对我发脾气,赶我出来,还叫我再也不要回去!您是陌生人对我这么好,可我自己的妈妈却对我这么绝情!”老人听了,很和气对小燕说:“小姑娘,我只是给你一碗水饺,你就这样感谢我,那你的妈妈煮了十几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为什么还要和你妈妈吵架?为什么还因为她的一句话你就跑了出来呢?”
小燕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才说:“妈妈给我做饭……那不是做母亲应该的吗?这还用感谢?”老人说:“连自己的妈妈都不感谢,还能感谢谁呢?别忘了,是她把你带到这个人世的,也是她把你抚养长大的。如果你的妈妈把这十几年为你做的饭都施给乞丐,你说她该赢得多少感谢?”小燕想了很久,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回家,半路上她的母亲正在着急地向每一个过路人询问:“请问你有没有见过我的女儿?她身穿红色上衣……”小燕的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跑过去抱住母亲叫道:“妈妈,对不起,我错了!”
亲情是这世间最无私的感情,当我们还在母亲的子宫里时,父母的爱就已经给予了我们。亲情无时无刻不在,但都经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甚至遗忘。事实上,有许多人对亲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享受着父母辛勤工作换来的金钱,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却还要因为一些小事和他们闹别扭,对他们抱怨。人们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恐怕只有当我们自己也为父母时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是多么的伟大吧。
感恩不一定要感谢谁的大恩大德,但它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情操。因为懂得对父母感恩,对身边的一草一木感恩,所以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完美地工作从感恩开始
生活中,可能很少有人会把感恩与工作联系起来,但事实是,它们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如果有谁不知道这一点,那只能说,他没有想过而已。
有一个生下来就双目失明的人,为了生存,他向父亲学会了种花。可他从来没有看到花是什么样子。别人说花是娇美而芬芳的,他有空时就用手指尖触摸花朵、感受花朵,或者用鼻子去嗅花香。
他用心灵去感受花朵,想像花的样子。
他对花的热爱超出所有的人,他每天都定时给花浇水、拔草、除虫。在下雨的时候,他宁可淋着,也要给花撑把伞;炎热的夏天,他宁可晒着,却要给花遮阳光;刮风时,他顶着狂风,却要用身体为花遮挡……
不就是一些花草么,值得这样呵护?不就是种些花草么,值得这样投入?很多人甚至认为他是个疯子,而他却对不了解他的人这样解释道:“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是花在给我快乐,给我以生活的条件。因此,我得全身心地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去,才能不辜负上天对我的恩德。”
一位成功者感慨地说:“是一种感恩的心态成就了我的人生。当我清楚地意识到我没有任何权利要求别人时,我对周围的点滴关怀都抱强烈的感恩之情。我竭力要回报他们,结果,我不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获得的帮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我很快就获得了加薪升职的机会。”
这位成功人士这一番话也正是他对生活的切身感悟。
史蒂文斯曾经是一名在软件公司干了8年的程序员,正当他工作得心应手时,公司却倒闭了,他不得不为生计重新找工作。这时,恰巧微软公司招聘程序员,待遇相当不错,史蒂文斯信心十足地去应聘。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他轻松过了笔试关,对两天后的面试,史蒂文斯也充满信心。然而,面试时考官的问题却是关于软件未来发展方向方面的,这点他从来没有考虑过,所以最终遭淘汰。
史蒂文斯觉得微软公司对软件产业的理解,令他耳目一新,深受启发,于是他给公司写了一封感谢信:“贵公司花费人力、物力,为我提供笔试、面试的机会,虽然落聘,但通过应聘使我大长见识,获益匪浅。感谢你们为之付出的劳动,谢谢!”这封信后来被送到总裁比尔·盖茨手中。3个月后,微软公司出现职位空缺,史蒂文斯收到了录用通知书。十几年后,凭着出色业绩,史蒂文斯成了微软公司的副总裁。
虽然面试失败,但依然感谢招聘公司的辛勤劳动,一个如此懂得感恩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将大受欢迎。所以,在职场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带着一种感恩的态度。一旦你拥有这种良好的工作态度,业绩也会随之而上升。
感恩应基于这样一种深刻的认识:公司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所以我对公司为我付出的一切心存感激,并力图回报——珍惜自己的工作,接受工作的全部,全心全意、不遗余力地为公司增加效益,提高工作效率,多为公司的发展考虑。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完成的每一项工作都达到了老板的要求,那么我们可以称得上是一名称职的员工,我们不会失业,或许还可以得到晋升,但这也只是我们向老板履行了应尽的义务,而离我们把它当作一种目标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
切尼原是某数据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对切尼一生影响深远的一次职务提升是由一件小事情引起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与切尼同在一层楼办公的一位律师走进来问她,在哪里能找到一位速记员过来帮忙——因为他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切尼告诉他,公司所有的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晚来5分钟,自己也会走的。但切尼同时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因为“球赛随时都可以看,可是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切尼应该付多少钱。切尼开玩笑地回答:
“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切尼表示了谢意。
切尼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她并没想真正得到那1000美元。
但出乎意料,那位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
6个月后,在切尼已将此事忘到九霄云外时,律师找到了切尼,交给她1000美元,并且邀请切尼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她现有的这份工作高出1000多美元。正因为切尼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一点分外的事情,才使得她能够获得一个比以前更好、并且收入更高的职务。
心存感恩是一种自然法则
一部《圣经》给大家带来了感恩文化。人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为偷食了禁果,而使得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罪恶,这使得人们不得不为了生活和成就心存感激。再加上主的儿子耶稣为大家赎了罪,大家理当感谢主。信仰基督教的人们,每天进食前,都必须向上帝祷告——“感谢主赐我食,感谢主赐我力”。
心存感激的法则来源于自然法则: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因为大自然遵循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你对生命、生活以及大自然心存感激,生活和大自然就对你赐予厚望。
当你将感激之情持久地固定在美好事物之上,你接受的也将会是美好的事物。当你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美好的事情之上时,美好的事物自然就会包围着你,你的好日子就会到来。心存感激将会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心存感激将使你获得力量,使你产生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信念。
很多人生活之所以落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他获得生活的馈赠之后缺少感激之情,因此他就失去了接近美好事物的机会。
当一个人心中充满各种怨恨和不满的时候,他就会牢牢记住那些不如意的事情,久而久之,他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他就会全身心地关注那些琐事、杂事,继而开始变得贫穷和悲凉。
对生活、对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心存感激,人生就会显得美好许多。
有这么一句话:“有一个女孩,她因为没有鞋子而哭泣,直到她看见了一个没有脚的人。”世间很多事情,常常是我们没有珍视身边所拥有的,而当失去它时才又悔恨。
心存感恩,我们就必须给予。
大自然是不断循环流动的,你给予的越多,你获得的也越多。
并且任何一样东西,当你给予之后,它就会双倍地增加,所以你的收获也就双倍地增加。难道不是吗?你爱对方,对方就爱你,大自然凭空就收获了双份的爱。财富一旦流通起来,就会增值。当然,一旦播种了仇恨,大自然收获的也是双份的仇恨。给予与收获的规律就是这么简单:想要获得快乐,你就必须给予快乐;想要获得爱,你就要给予爱;想要获得财富,你就必须给予财富。
心存感激,我们就必须学会宽容。
宽容是人与人之间给予的最高境界,是通往我们精神和灵魂增长之路的钥匙。能够宽容的人,就能够获得力量的循环增长。实际上再也没有什么比仇恨更能堵塞我们力量的增长流动了。
我们首先应该宽容自己,宽容自己的一切愚蠢和错误行为,不要让忧伤和懊悔折磨自己。这样,我们才会从错误中汲取力量。记住,我们不要让过去的错误成为主宰今天生活的力量,否则你就是在让错误延续。
其次我们要宽容他人。我们越早宽容他人,我们就越早享受生活的美好,再也没有什么比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更愚蠢的行为了。
不要因为你所在的公司中,有些领导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你就认为有理由不断地谈论或指责这些错误。你要知道,至少你的公司领导还给了你成长的机会,你就要注意捕捉这些机会。
不要因为你所在国家中有些政客腐败无能,你就变得怒不可遏。因为如果没有从政人员,我们就会落入无政府状态,那样,你获得健康成长的机会就会更少。
所以,当你取得了成就时,一定要培养心存感激的习惯,这是文明进展的力量源泉。你应该长久地、持之以恒地怀有这种感激的习惯,无论你获得了多大的成就,你都要心存感激。
感恩是生命的维他命
传说,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里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一个新入寺的和尚今年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那个已来寺里两年的和尚最想说什么,那个和尚说:“食劣。”第三年年底,被连问两年的那个和尚没等住持提问,就说:“告辞。”住持望着离寺而去的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
“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住持说的“魔”,就是被问和尚心里没完没了的抱怨。那个和尚只考虑自己要什么,却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给过他什么。像那个和尚一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他们这也看不惯,那也不如意,怨气冲天,牢骚满腹,总觉得别人欠他的,社会欠他的,从来感觉不到别人和社会对他的生活所做的一切一切。这种人心里只会产生抱怨,不会产生感恩。哲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
两个行走在沙漠的旅人,已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一个骑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半瓷碗水。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抱怨之下竟将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拥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感恩,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前者因为拒绝这半碗水死在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感恩者遇上祸,祸也能变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会变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