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王后来深有感触地说:“圣人是不能随意取笑的,否则的话,只能自讨没趣。”有一次晏子出使吴国,吴王对主管朝觐的官员说:“我听说晏婴很富辩才,又精通礼仪,就让晋见的傧客都称我为天子吧!”第二天,晏子有事,行人对他说道:“天子请见。”晏子听后,接连感叹了三次,最后说:“为臣接受敝国国君的命令,是来进见吴王的,想不到我一时糊涂,竟来到了天子的朝堂。请问吴王他在哪里?”行人把晏子的话转告吴王以后,吴王当即对行人说:“你就说夫差请见。”接着,晏子便用诸侯之礼和吴王相见。还有一次,即晏子出使楚国之时,由于晏子身材短小,楚人便在大门旁边开一小门,迎接晏子。但晏子不入,他说:“如果出使狗国,就应从狗门进入。为臣出使楚国,不应从此门进入。”迎接者只得从大门领着晏子晋见楚王。楚王向晏子问道:“难道齐国再没有人了吗?”晏子答道:“齐国的都城临淄有几百条巷子,人们挥动衣袖,就会变成数不清的帷帐,挥洒汗水,就会像下雨一般。怎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如此,为何要让你担任使者?”晏子回答说:“齐国遣使各有不同,出使贤能之国,就派贤者任使。出使不肖之国,就派不肖者任使。晏子是最为不肖之人,所以才被派为入楚之使。”
戏谑是一种说服的方式,这种方式如能运用得当,可以更形象、深刻地说明问题,而又比较容易地被对方理解和接受。当用以驳斥对方时,则可以使语锋更加犀利和有分量。所以戏谑的说服手段非智者不能用。
历史上这样的智者并不少见。
三国的蜀汉刘备在位期间,因天旱无雨,庄稼歉收,故禁止私人酿酒。有一官吏从一户人家中搜出了一些酿酒的器具,便想对其定罪处罚。简雍和刘备一起出游,看见道路上有很多男女正在行走,他便对刘备说道:“这些男女都想淫乱,为何不把他们逮捕起来?”刘备问道:“你是怎样知道的?”简雍回答说:“他们都有淫乱的器具。”刘备大笑不止。回去后便下令赦免了被搜出酿酒器具的那户人家。
把不十分明显的荒谬作同理推定并扩而大之,使其荒谬之处自动凸显出来,原来的立论不攻自破了。
戏谑是一种语言风格,而在语言形式上,尤其先秦之后的人更善于用类比、比喻的说服方法。
齐国靖郭君田婴准备在薛这个地方筑城,他的门客有许多人都劝他不要这样。田婴对主管通传的官员说:“不要替客人通报。”有一个想见田婴的齐国人对主管通传的官员说:“我只要求说三个字罢了。超过三个字,就请把我煮死。”靖郭君因此而接见了他。这位客人快步走进来说了句:“海大龟。”然后回头就跑。靖郭君说:“希望你能为我详细说说。”这位客人回答说:“您听说过大鱼吗?网捕不住它,生丝绳也拖不住它,但它任性乱游而离开了水,蝼蚁就可以在它身上为所欲为了。现在齐国就是您的大海。如果您能长久掌握齐国的政权,还要薛干什么?如果您失去齐国,即使把薛城筑得像天那样高,也没有什么好处。”靖郭君说:“说得好。”于是就停止修筑薛城。
春秋战国时期是论辩家的天地,涌现出一大批能言善辩的说客,留下了大量的有关文字。从这些有关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此时的论辩说辞许多是智慧的结晶,不但言之有物,而且言语生动活泼,到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这个说客用一条鱼的比喻,生动恰当地点明了田婴在齐国政治中的地位,也委婉地表达了树大招风的意思,使田婴放弃了原来的打算。整个说辞简明扼要,没有一句废话。而这种说理、规劝的方式和技巧很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和借鉴的。
7.讲出别人讲不出的道理就能服人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领导者要想说服人,尤其要说服那些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人,就得能够讲出别人讲不出来的道理,且还要句句服人。
唐朝贞观三年(629年)二月,魏征担任秘书监(秘书省长官,主管国家图书著作),参与朝政。这一年,太宗为了扩大兵源,下令征点中男(16岁至18岁)体壮身高者。魏征进谏坚决反对,甚至拒绝签署诏令。太宗勃然震怒,召魏征上朝责问道:“有些人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兵役,你为何这样固执,认为不可以征点呢?”
魏征回答说:“国家初定,人口不足,征兵本来就很困难。男子十八岁成丁,而中男不到服役年龄。如果竭泽而渔,今年得到了鱼,那明年泽中就无鱼可捕了。焚林打猎,可以捉到许多,那明年就无兽可猎了。自古兵不在多,而在于得带兵之道。只要兵精,训练有素,将领指挥有方,就能无敌于天下,又何必要征集不够年龄的人来增加虚数呢?陛下曾讲要以诚信治天下,对官吏和百姓都不欺诈。但是陛下即位不长时间,就已有几次失信于天下了。”
太宗有些吃惊,忙问:“朕有何失信于天下的事情?”
魏征从容指陈道:“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凡拖欠的国家赋税,一律豁免。但是主管赋税的官员却认为秦王府的财物不属于国家,仍然催征拖欠秦王府的租税。陛下是以秦王而登基为天子,秦王府的财物如何能说不是国家的?陛下曾下诏免除关中百姓两年的租调,关外百姓免除一年的徭役。此诏刚下,又有敕令说,已经完纳租调的,从明年再算。既然下诏免除,又复下令征收,使得百姓产生怨言。现在又要征点中男,这难道能说是以诚信治天下吗?”
魏征所言有理有据,问得太宗无话可说,他明白了自己的失误所在,于是下令“停选中男”。
贞观四年(630年),农业获得丰收。先前因为战乱和灾荒而流散异乡的人,都重归故里。东至大海,南到五岭,百姓生活安定,外出旅行,不必带干粮,沿途随处可以买到,一斗米的价钱三四文钱。全国一年判处死刑的罪人,只有29人,刑罚几乎可以搁置不用。天下太平,四夷臣服,太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这都是魏征劝朕施行仁义收到的效果,可惜封德彝(死于贞观元年)看不到了。”
这年的十二月,高昌(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王麴文泰来长安朝贡,西域其他小国也想借此机会,派遣使臣进贡通好。太宗下令让麴文泰的使者厌怛纥干去迎接这些国家的使臣。魏征反对因此事而劳烦地方府县,对太宗说:“以前文泰来朝,所经过的地方都办不了供应,现在又加上这许多国家的使臣,那就会出现沿途州县因供应不足而得罪的事情。如让他们作为商贾来往,那么边境的百姓可以得到利益。把他们作为宾客来接待,中国的财力消耗就太厉害了。东汉初年,西域各国请求中国设置都护,并愿意把儿子送到中国来随侍皇帝,光武皇帝都没有答应,他是不愿意让蛮夷来消耗中国的财力啊。”太宗觉得魏征的考虑比较实际,眼光长远,就派人追回已经发出的诏命。
贞观六年(632年)正月,许多大臣上奏,请太宗东巡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种大型迷信仪式,先登泰山之顶祭天,然后到山脚下的小山梁祭地,告太平于天地,报诸神之功德,并借以表明自己是上天之子,秉承天命而君临万民。太宗在群臣的一片赞颂之声中,耳热心动,自认为开国的战功,治理有成就,便同意举行封禅。按照惯例,随驾参加封禅大典的官员,都能加官晋爵。惟独魏征力排众议,认为不可行此大典。
太宗质问魏征:“你为什么不赞同封禅?难道是朕的功业不够高?仁德不够厚?国家不够安定?年景没有丰收?四夷没有臣服?”
魏征恳切回答说:“陛下的功业虽高,但百姓得到的恩惠还不够多;仁德虽厚,但恩泽还没有遍及天下所有的人;天下虽然太平,但是百废待兴,国家财力还不十分充裕;庄稼虽然连年丰收,但库存还有空虚。这样,怎么能向天地众神报告功业圆满呢?这就如同一个人患病十年,经过医治,虽然好转,但是体力还未恢复,如果马上让他挑一担米,日行百里,显然是不行的。隋朝时的荒乱,不只十年,陛下像良医一样,治平天下,但国家元气未复,这时候就举行封禅,祭告天地,说功成业就,臣以为是不妥当的。再说,我朝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储尚虚。举行封禅,千乘万骑,沿途州县的供应,可是一笔不轻的负担。陛下封禅,四邻各国必派使者前来祝贺,随从前往。但是中原自伊水、洛水以东,直至海边,千里之地野草丛生,人烟稀疏,满目荒凉景象,路程艰难。这不正是让四夷看中国的虚弱吗?我朝竭尽财力,给予厚赏,也不能满足四夷图财的欲望。封禅之后,即使连年免除赋税,也不能抵偿百姓的劳费。这种图虚名而处实害的事,陛下怎么能做呢?”
太宗听了魏征的话,思前虑后,感到很有道理,遂决定停罢封禅一事。这就使国家减省了一大笔财政消耗,使中原百姓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劳役烦扰。
作为专制皇帝,在求谏和纳谏上,唐太宗是比较突出的一位。贞观前期,对于大臣诤谏,太宗基本上做到了虚心听取。但是,对一些言词激烈,特别是像魏征那样直言不讳的进谏和争辩,秉性要强好胜的太宗,有时也感到太伤体面。有一天,退朝回宫,太宗气愤愤地说:“总有一天要把这个乡巴佬杀掉。”长孙皇后问要杀谁,太宗说:“魏征经常当着百官的面叫朕下不了台,朕非杀他不可。”长孙皇后一听,急忙退出,穿上朝服(上朝所穿礼服)进来,恭恭敬敬地向太宗道贺。太宗惊讶地问道:“何贺之有?”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明臣直,皇上英明,臣下才敢直言。魏征敢于直言,正是因为陛下英明啊!我怎么能不表示祝贺呢。”太宗这才转怒为喜,心中对魏征更加敬重。
有一次,太宗在九成宫(在今陕西麟游境内)丹霄楼宴会群臣。酒饮到半中间,太宗对宰相长孙无忌(长孙皇后之兄)说:“魏征、王皀过去服事隐太子(即李建成)和巢刺王(即李元吉)时,实在可恶,朕能够抛弃旧怨,发挥他们的才能,可以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进谏,只要朕不听他的话,朕发表什么意见,他总是不立即赞成,这是什么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