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领导者做事更要善于借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会不会借用外力、能借到什么样的力和借到多大的力,是决定领导者做事成败的重要因素。以借力的思路开展工作,就能迅速打开局面,就能举重若轻地处理问题,就能成为借梯登天的高人。
1.事不躬亲是一种举重若轻的领导艺术
关于领导方法,《吕氏春秋·察贤》提出两个方法:宓子贱和巫马期先后治理单父,宓子贱治理时,每天在堂上静坐弹琴,没见他做什么,把单父就治理得相当不错。巫马期则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昼夜不闲,亲自处理各种政务。单父也治理得不错。两个人两种治法,一则事不躬亲,一则事必躬亲。
两种方法谁优谁劣,古人也有评论:事不躬亲是“古之善为君者”之法,它“劳于论人,而佚于官事”,是“得其经也”;事必躬亲是“不能为君者”之法,它“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是“不知要故也”。前者是使用人才,任人而治,后者是使用力气,任力而治。使用人才,当然可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以治;使用力气则不然,弊生事情,劳手足,烦教诏,必然辛苦。
古人的这套说法今天仍有意义,其道理仍没过时。凡有上级与下级,用人者与被用者关系存在的地方,就有领导与被领导、统御与被统御的关系,作为领导者就要有效地实施事不躬亲的领导艺术。
首先,领导者要搞明白:事不躬亲不是放手不管,拱手让权。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是拱手让权,他在位四十八年,亲政三十八年,竟有二十五年时间躲在深宫之内不见外人的面,完全不理国事,连内阁首辅也见不到他,不知在干什么。他这不是事不躬亲,而是放弃“领导”的责任,任属下胡搞,这是走极端的一种表现。另一位明朝皇帝熹宗朱由校,终日在自己的嗜好上下功夫,要当一个优秀的木工和漆匠,沉浸在盖房子、造家具、涂油漆之中,“不厌倦也”,达到“自操斧锯凿削,即巧工也不能及也”的水平,这更不是一个统御者所为。
其次,领导者要抓纲举目,要紧抓大事:治国安民之策是国家最高统御者的大事;制定军事战略方针、作战计划是军事统帅的大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品的品质种类发展远景是企业家的大事。对不同领导者只有抓住这不同的大事,才能做到纲举目张。“兵圣”孙武就提出过:身为高级指挥官的人,切不可身必躬亲于细节问题的干预。他自己的作风是在静悄悄的气氛中“踱方步”,消磨很长时间于重大问题的深思熟虑方面。他感到,在激战进行中的指挥官,一定要随时冷静思考,怎样才能击败敌人。假如他太过于斤斤计较细节问题,必将会“贻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之讥”。对于真正有关战局的要务,将会视而不见。对于影响战局不大的末节琐事,反倒事必躬亲。这样本末倒置的作风,必将使幕僚们无所适从,进退失据。
2.学会拉面大旗作虎皮
所谓拉大旗作虎皮,也就是拿更有号召力、威慑力的东西来虚张声势、为自己壮胆助威。这种借力手段在历史上频频被使用,且屡屡奏效。
奉天子以会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图霸所采用的重要谋略。郑庄公在位时,就曾以王师的名义伐卫,引来齐、鲁等大国派兵前来救助,郑庄公的几位继承人,也都抓住“勤王”这面旗帜,其中最有作为的厉公曾挟“勤王”之功以争雄于诸侯,只因寿命所限,功亏一篑。
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经济、军事力量都雄厚起来,并且,在诸侯中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与此同时,周王室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再也没有太多的遵从听命的必要了。于是,齐国调整其争霸谋略,将“奉天子以会诸侯”调整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齐桓公北杏主盟时,遂国没有到会,鲁国也有些不服,齐桓公便率军将遂国灭掉了,鲁国因此感到威胁,于公元前681年冬天同齐在柯地结盟。而鲁与宋又是对头,宋人见鲁国与齐国盟好,很是不高兴,便破裂了与齐的关系。
公元前680年,齐桓公联合陈、曹伐宋,并请用王室派军相助。周王派王臣单伯来到齐军中,表示对齐桓公的支持。郑国见周王支持齐国,便也加入了对宋国的战争。于是,齐桓公正式打出天子的使命,率诸侯大军伐宋。这是继郑国之后,再次打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号。
齐桓公率兵到达宋国边界,与众臣商议攻宋之策。大夫宁戚说:“主公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破宋并不困难。但以臣愚见,以威取胜不如以德服人。臣愿意凭三寸之舌,前去劝宋公求和。”桓公答应了这一建议,派宁戚等数人一同前往宋都。
宁戚见到宋公,对其晓以利害说:“现在天子失权,诸侯争斗不断,齐侯恭奉王命,与诸侯结盟,而你们却出尔反尔,天子非常生气,因此派遣王臣率领诸侯来向你们讨罪。大军现已压境,不待交战,我已知胜负了。”宋公向宁戚请教办法。宁戚表示,愿引荐与王师讲和。
在多国军队的压力下,宋国向齐求和。公元前679年春,齐、鲁、宋、卫、陈、郑在卫国的邯城相会,齐桓公主盟为诸侯长,这时,齐国的霸主地位才真正确立。
挟天子以令诸侯,代天子而行威权,内尊王室,外攘四夷,于列国之中扶助衰弱者、压制强横者,讨伐昏乱不听命者,是夺取政治霸主地位的重要谋略。管仲辅佐齐桓公革新国政,发展生产。数年后,国中兵精粮足,百姓也知礼识仪。此时,齐桓公想立盟定伯,向管仲问计。
管仲献计说:“当今诸侯强于齐国者不少,南有荆楚,西有秦晋,然而他们自逞其雄,不知道尊奉周王,所以不能成为霸主。如今周王室虽然已经衰微但仍然是天下的主人。大王可以派遣使者去朝见周王,请天子旨意,大会诸侯。只要我们奉天子以会诸侯,内尊王室,外攘四夷,对于诸侯各国,扶持衰弱小国,压制强横之国,对那些昏乱不听从号令者,统率诸侯讨伐它。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海内诸侯都知道我国的无私,必然共同朝服于我国。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动兵车完成霸业。”
齐桓公觉得这一计谋既免除许多干戈,又可以使霸主地位变得名正言顺,便采纳了管仲的策略。先去周王室朝觐天子,然后,于公元前684年,以周王之命布告诸国,约定是年三月共会于北杏。这是齐桓公首次大会诸侯。
临行之前,管仲又向桓公建议说:“此番赴会,君奉王命,以临诸侯,根本不必用兵车。”齐桓公依计而行,与此同时,宋、陈、蔡等四国国君到会,看见齐国没有用兵车,都心悦诚服地叹道:“齐桓公真正是真诚待人。”随即各自将本国的兵车退驻于二十里之外。五国诸侯相见礼毕,订立了盟约,共同扶倾济弱,以匡周王室。并推荐齐侯为盟主。
此后,齐国又与鲁、卫、郑、曹会盟,使齐桓公威望布于天下,德名远播诸侯之中。当然,齐桓公这种奉天子以会诸侯的谋略,随着时局形势的变化,后来演变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说的好听一点,实际上,它就是人们常说的“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
“奉天子以会诸侯”谋略的核心是真诚和团结。以真诚之心待人,争取和团结合作者,才可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拥戴,事业才会越来越发达。
3.善于找到和利用贵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春种秋收,中间需要不断的投入和辛苦的经营。人与人的关系同样如此。要想从贵人那里源源不断地汲取精华,得到多个贵人的帮助,就必须用心经营,广开门路。
背靠大树,可以安身立命。但是,再大的树也有经不住的风雨,要是死靠在一棵树上,万一风云突变,可就祸及自身了。因此,为了保全性命,求得发展,不但要靠大树,攀高枝,更要眼光灵活,视野开阔,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古语有云:“忠臣不事二主”,但是裴矩一生却经历了三个王朝,侍奉过七个主子,而且深得各位主子的喜爱,无论在北齐,还是在隋唐,他都能春风得意,官运亨通。难道他有做官的法宝?当然不是,他不过是懂得经营罢了。在依附眼前主子的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靠山。
他看出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便想方设法挑动他的拓边扩土的野心。他不辞辛苦,亲自深入西域各国,采访各国的风俗习惯、山川状况、民族分布、物产服装等情况,撰写了一本《西域图记》,果然大得炀帝的欢心。一次便赏赐他五百匹绸缎,每天将他召到御座之旁,详细询问西域状况,并将他升为黄门侍郎,让他到西北地区处理与西域各国的事务。他倒不负所望,说服了十几个小国归顺了隋朝。
有一年,隋炀帝要到西北边地巡视,裴矩不惜花费重金,说服西域二十七个国家的酋长,佩珠戴玉,服锦衣绣,焚香奏乐,载歌载舞,拜谒于道旁;又命令当地男女百姓浓妆艳抹,纵情围观,队伍绵延数十里,可谓盛况空前。隋炀帝大为高兴,又将他升为银青光禄大夫。
裴矩一看他这一手屡屡奏效,便越发别出心裁,劝请隋炀帝将天下四方各种奇技,诸如爬高竿、走钢丝、相扑、摔跤以及斗鸡走马等各种杂技玩耍,全都集中到东都洛阳,令西域各国酋长使节观看,以夸示国威,前后历时一月之久。在这期间,又在洛阳街头大设篷帐,盛陈酒食,让外国人随意吃喝,醉饱而散,分文不取。当时外国人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出这是浮夸,是打肿脸充胖子,隋炀帝却十分满意,对裴矩更是夸奖备至,说道:“裴矩是太了解我了,凡是他所奏请的,都是我早已想到的,可还没等我说出来,他就先提出来了。如果不是对国家的事处处留心,怎么能做到这一点?”于是一次又赐钱四十万,还有各种珍贵的毛皮及西域的宝物。
裴矩想方设法地巴结隋炀帝,在得到认可的同时,也达到了既富且贵的目的。然而,隋炀帝这棵大树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虚荣炫耀而枝繁叶茂,相反,却在一场旷日持久的辽东战争中耗尽了能量,走向了亡国的边缘。
战争中的隋王朝怨声四起,义兵满布,隋炀帝困守扬州、一筹莫展之时,裴矩看出来,这个皇帝已是日暮途穷了,再一味地巴结他,对自己会有百害而无一利,他要转舵了,将讨好的目标转向那些躁动不安的军官士卒了。他见了这些人总是低头哈腰,哪怕是地位再低的官吏,他也总是笑脸相迎。他并且向隋炀帝建议:“陛下来扬州已经两年了,士兵们在这里形单影只,也没个贴心人,这不是长久之计,请陛下允许士兵在这里娶妻成家,将扬州内外的孤女寡妇、女尼道姑发配给士兵,原来有私情来往的,一律予以承认!”
隋炀帝对这一建议十分赞赏,立即批准执行,士兵们更是皆大欢喜,对裴矩赞不绝口。纷纷说:“这是裴大人的恩惠!”到将士们发动政变,绞杀隋炀帝时,原来的一些宠臣都被乱兵杀死,惟独裴矩,士兵们异口同声说他是好人,得以幸免于难。
后来他几经辗转,投降了唐朝,在唐太宗时担任吏部尚书。他看到唐太宗喜欢谏臣,于是摇身一变,也成了仗义执言、直言敢谏的忠臣了。
唐太宗对官吏贪赃受贿之事十分担忧,决心加以禁绝,可又苦于抓不住证据。有一次他派人故意给人送礼行贿,有一个掌管门禁的小官接受了一匹绢,太宗大怒,要将这个小官杀掉。裴矩谏阻道:“此人受贿,应当严惩。可是,陛下先以财物引诱,因此而行极刑,这叫做陷人以罪,恐怕不符合以礼义道德教导人的原则。”
唐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召集臣僚说道:“裴矩能够当众表示不同的意见,而不是表面上顺从而心存不满。如果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这样,还用担心天下不会大治吗?”
裴矩能够在这样一个动荡而又危机四伏的社会里做到左右逢源,处处得意,主要是因为他识时务,只要是能提拔他、帮助他的人,他都尽力地去依靠,为自己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4.自己有能力是借用靠山之力的资本
要给自己找个贵人做靠山,除了要善于把握机会、巴结攀附以外,更要有一定的真本事,有了真才实学并能够踏实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贵人的力量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否则,即便有无数的贵人为你撑腰,那也只能是个永远也扶不起来的阿斗。
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他不学无术,又想混进宫廷,虽然侥幸得到了贵人的引荐,成了一名宫廷乐师,却经不住真刀实枪的现场考验,终于只能灰溜溜地逃走了。
纵观历史,那些深得帝王信任和重用的人,无一不是才华横溢、能力杰出之辈。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终生所学属于纵横家学派,为其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战国角逐、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中,他曾经大显身手,先后游说燕、齐、赵、韩、魏和楚各国,使之联合起来以御强秦。在东方各国合纵的强大声势下,秦国曾一度被迫归还部分侵占韩、魏的土地,并取消帝号。史称:“六国纵合而并力焉。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