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智慧方圆之道
15329100000009

第9章 面方手圆:威严的形象和灵活的手段不可或缺(3)

然而此时锦衣卫早已遍布京城,他们对功臣元勋的监视无孔不入,蓝玉这番密谋,自以为此外无人知晓,其实却早被锦衣卫的密探察觉。未等蓝玉动手,锦衣卫指挥已向朱元璋告发了。朱元璋本来就担心朱允?幼弱,自己年迈多病,说不定何时撒手西归,幼弱的朱允?不足以统御那些手握重兵、权势极大的开国老将,早就在想着怎样进一步消灭来自功臣老将们的威胁。胡惟庸一案的不断扩大,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如今这篇文章已经做了个烂熟,朱元璋也确实需要一个新的借口,蓝玉一案不仅更激怒了他,也恰好为他提供了一个借口。

朱元璋再次利用蓝玉案为突破点,向淮西老将们展开了第二轮血腥屠杀。除蓝玉本人外,蓝玉案杀了大约二万人,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主要人物有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博文、景州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普定侯陈桓、宣宁侯孙恪(孙兴祖之子)、沈阳侯察罕(纳哈出之子)、徽先伯桑敬(桑世杰之子)和都督黄辂、汤泉、马俊、王诚、聂伟、王铭、许亮、谢熊、汪信、萧用、杨泰、张政、祝哲、陶文、茹鼎等。过了一年,定远候王粥、颍国公傅友德被迫坐蓝党,王赐死,傅被杀。又过一年,宋国公冯胜也坐蓝党被杀。到了洪武末年,朝中剩的淮西勋臣便已只剩下耿炳文和郭英二人。至此,朝中淮西势力基本铲除,在朱元璋眼里,只剩下他一家坐庄,朝廷已经重新达到了势力平衡。

胡、蓝党案涉及面之广,株连者之多,堪称明史奇观。牵涉面如此之广的案件,如果仅只杀淮西人,难免过于暴露形迹,所以许多非淮西籍的功臣也被杀了。锄草难于不伤苗,这些人的被杀也算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然而朱元璋毕竟达到了他的目的,因此便已无暇顾及其他。

朱元璋此举不但过于残暴,也十分行险,血腥诛杀虽处死了大量将臣,使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所剩无几,然而却难免引起尚存淮西功臣们的警惕和反抗,比如蓝玉在谋反时就这样煽动党羽说:“如今天下太平,不用老功臣,以前我们一班老公侯都做了反的,也都无了,只剩得我们几个,没来由,只管做甚的,几时是了?”众将不知朱元璋诛杀功臣何时方休,因此决心铤而走险,暗算朱元璋,这显然是被逼致反,不得不反,是扩大化诛杀的结果。

经过这样的拔刺行动,朱元璋天子之威可以说无以复加,没有人再敢稍有异动,但是精明的朱元璋恐怕不会想到,也正是他的株连,使他一手选定的继承人在造反的朱棣兵临城下之时,竟至无将可用。

领导者有权力,而且尝到了以权力树威的甜头,往往会无所节制地滥用权力,但是其结果或者让自己威信扫地,或者威得以立而事却因此败。朱元璋的教训是深刻的,虽然时隔已三百多年,但对今天的领导者们仍有着现实的警示意义。

4.放下架子才能搭起领导者成事的梯子

领导者不可陷入为威而威的怪圈,他必须清楚一点,保持威严形象的目的是为了成事,而仅仅依靠威严的形象是无法应对复杂局面、无法成事的,因此,“面方”之后的“手圆”———灵活的处理问题的手段就显得不可缺少。

我们还是看看以铁腕治国而闻史的秦始皇,是如何放下架子来成事的吧。

王翦是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曾先后领兵平定赵、燕、蓟等地。

王翦之先出于姬姓周朝的国姓。东周灵王的太子晋因为直谏而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称为“王家”,因以为氏,从此改姓王氏。王翦“少而好兵,始皇师之”。王翦用兵多谋善断,他还是嬴政的军事老师。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在灭亡韩、赵、魏,迫走燕王,多次打败楚国军队之后,秦王嬴政决定攻取楚国。发兵前夕,秦王嬴政与众将商议派多少军队入楚作战。青年将领李信声称:不过用二十万人。而老将王翦则坚持: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曾轻骑追击燕军,迫使燕王喜杀死派荆轲入秦行刺的太子丹,一解秦王心头之恨,颇得秦王赏识。听了二人的话,秦王嬴政认为王翦年老胆怯,李信年少壮勇,便决定派李信与蒙武率领二十万人攻楚。王翦心中不快,遂借口有病,告老归乡,回到频阳。

秦王嬴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李信、蒙武攻入楚地,先胜后败,“亡七都尉”(《史记·王翦列传》),损失惨重。楚军随后追击,直逼秦境,威胁秦国。秦王嬴政闻讯大怒,但也无计可施,此时他才相信王翦的话是符合实际的。但王翦已不在朝中,于是秦王嬴政亲往频阳,请求王翦重新“出山”。他对王翦道歉说:“寡人未能听从老将军的话,错用李信,果然使秦军受辱。现在听说楚兵一天天向西逼近,将军虽然有病,难道愿意丢弃寡人而不顾吗?”言辞恳切,出于帝王之口,实属不易。但是王翦依然气愤不平,说:“老臣体弱多病,脑筋糊涂,希望大王另外挑选一名贤将。”秦王嬴政再次诚恳道歉,并软中有硬地说:“此事已经确定,请将军不要再推托了。”王翦见此,便不再推辞,说:“大王一定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嬴政见王翦答应出征,立刻高兴地说:“一切听凭将军的安排。”

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尽起全国精兵,共六十万,交由王翦率领,对楚国进行最后一战。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王翦身上,亲自将王翦送至灞上,这是统一战争中任何一位将领都未曾得到过的荣誉。嬴政与众不同的性格再次显露出来,他知错就改、用人不疑的品性,使他再次赢得了部下的信任,肯为之卖命。

受到秦王如此信任和厚爱,对荣辱早已不惊的王翦丝毫没有飘飘然之感,他知道,秦国的精锐都已被他带出来了,而如果得不到秦王的彻底信任,消除他的不必要的顾虑,自己在前方是无法打胜仗的,而且他本人和全家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所以,当与秦王分手时,王翦向秦王“请美田宅园甚众”。对此,秦王尚不明白,他问:“将军放心去吧,何必忧愁会贫困呢?”王翦回答:“作为大王的将军,有功终不得封侯,所以趁着大王亲近臣时,及时求赐些园池土地以作为子孙的产业。”秦王听后,大笑不止,满口答应。大军开往边境关口的途中,王翦又五度遣人回都,求赐良田。对此,秦王一一满足。有人对王翦说:“将军的请求也太过分了吧!”王翦回答:“不然!秦王粗暴且不轻易相信人。如今倾尽秦国的甲士,全数交付我指挥,我不多请求些田宅作为子孙的产业以示无反叛之心,难道还要坐等秦王来对我生疑吗?”

王翦不仅会用兵,而且深知为臣之道,他摸透了秦王嬴政的为人品性,所以采取了“以进为退”的策略,以消除秦王对自己可能的怀疑之心。同时,从王翦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秦国的制度是十分严密的,王翦率领全部精锐远出作战,不仅不敢生反叛之心,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秦王表示不反之心。不是不生,而是不能也。秦国严密的维护君权的制度,使得任何人不敢造次。

王翦不负重托,经过一年的苦战终于灭亡了楚国。

对王翦在灭楚问题上前后态度的变化,显示了秦王嬴政所具备的非凡的操纵局面的才能。这种素质和才能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也不是每一位君主或最高领导人所能够具备的,它们是秦王嬴政得以实现统一中国目标的基本保证。所以秦始皇能够灭六国、统一中国不是偶然的。

一个常以自傲面孔示人、以铁腕手段驭下的人,要他放下架子、以企求的姿态对人似乎是难以做到的事情,但秦始皇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主动自然。实际上这正显示了一位政治家高超的领导技巧和灵活的处事手段。他放下的是个人的架子,搭起的却是强国制胜的梯子。

5.听得进意见才能撑得起场面

有些领导者刚愎自用,认为听取别人即使是合理的、善意的意见,也是对个人尊严和权威的损害。其实正好相反,能够及时听取别人意见的人,才能灵活而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才能撑得起场面。

君主亲自听政、定期视朝,本是我国古代旧制。清初,顺治皇帝采纳给事中魏象枢等人的建议,定逢五视朝的制度,平时则不定期地到乾清门听理政务。康熙帝除坚守逢五视朝的定制外,并将御门听政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来执行。由于逢五三日常朝礼仪隆重,一般是臣下参拜、升转各官谢恩、贡礼行礼等例行礼仪,并不研讨具体政务,故康熙在常朝之后仍去乾清门听政,御门听政成为康熙接见臣下处理日常政务的最主要形式。

康熙热衷御门听政,既是反对权臣鳌拜的需要,也是对辅政时期政治的重大改进。因为在辅政时期,诸司章奏都是到第二天看完,而且是由辅政大臣等少数几个人于内廷议定意见,其他大学士不能参与其事,鳌拜等人便借机将奏疏带回家中任意改动,以达到结党营私的目的。而御门听政则使年轻的康熙皇帝走出内廷这个狭小的圈子,可以与朝廷大臣广泛接触,从而考察其优劣,亦可团结他们,取得支持,增强铲除权臣的勇气和信心。听政时,康熙与大臣们直接见面,共商国事,而且官员比较广泛,包括大学士、学士、九卿、詹事、科道等官,从而对辅政大臣的行为形成某种程度的制约,对某些擅权越轨行为也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康熙发现,自己每天早起听政,而部院衙门大小官员都是分班启奏,甚至有一部分作数班者,认为“殊非上下一体励精图治之意”,便于二十一年(1682年)五月颁旨规定:“嗣后满汉大小官员,除有事故外,凡有启奏事宜俱一同启奏,”无启奏事宜的满汉大小官员亦应同启奏官员一道,每日黎明齐集午门,待启奏事毕方准散去;有怠惰规避,不于黎明齐集者,都察院及科道官员察出参奏。但官员们贯彻起来确实有困难,他们不比皇帝,就住在乾清门旁边,他们“有居住僻远者,有拮据舆马者,有徒步行走者,有策蹇及抱病勉行者”。由于需提前齐集午门守候,他们必须每天三更即起,夜行风寒,十分辛苦,以致白天办事时精神倦怠。后经大理寺司务厅司务赵时揖上疏反映此情,康熙深为感动,立即采纳,于九月二十一日重新规定:每天听政时间向后顺延半个时辰,即春夏七时,秋冬八时,以便启奏官员从容入奏;九卿科道官原系会议官员,仍前齐集外,其他各官不再齐集,只到各衙门办理事务;必须启奏官员如年力衰迈及患有疾病,可向各衙门说明后免其入奏。此后又罢值班纠劾失仪的科道官员,以便官员们畅所欲言;年老大臣可以“量力间二三日一来启奏”。

官员们也担心康熙每天早起听政过于劳累,一再建议更定御门日期,或三天或五日举行一次。但康熙认为:“政治之道务在精勤,厉始图终,勿宜有间。”如果做到“民生日康,刑清政肃,部院章奏自然会逐渐减少。如果一定要预定三日五日为常朝日期,不是朕始终励精图治的本意”,因此对臣下们的好意婉言拒绝。

康熙理政十分认真,各部院呈送之本章无不一尽览,仔细批注,即使其中的错别字都能发现改正,翻译错误之处也能改之。章奏最多时每天有三四百件,康熙都“亲览无遗”。由于亲阅奏章,他对臣下处理政事敷衍塞责、手续繁琐等作风都能及时发现,并予解决。

针对一事两部重复启奏的问题,康熙令会同启奏,不仅简化了手续,有利于提高效率,而且经两部协商讨论后,所提建议往往更实际,不至舛错。

总体而言,康熙继承和发展的御门听政制度,对及时了解下情,发挥群臣智慧,集思广益,使国事决策尽量避免偏颇,政务处理迅速及时,对保证封建国家的统治效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康熙朝政治生活的一大特点。

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封建王朝,清廷一开始就面临着与土著汉人之间的民族矛盾问题,特别是在顺治年间曾形成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抗清运动。这场运动虽以清王朝的胜利而告终,却给予新兴的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要想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站稳脚跟,就必须重视满汉关系,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在这一点上,康熙的作为值得称道。

可以说,正是由于康熙帝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得他能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这是清朝在康熙治内迅速走向强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何谓撑得起场面?也就是领导者能够始终把局面操纵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能够听得进意见的人,可以使下情上达,可以开拓思路,可以从众议中找到最好的方法,总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段的灵活性。

6.想成大气候要有招徕人才的手段

力与威是相辅相成的,不管对于领导者个人还是他所领导的团队,只要能展现出过人的力量,威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威猛的境界,成就一番大气候呢?有句俗话叫作“众人拾柴火焰高”,高明的领导者无一不是善于招徕人才、使用人才的高手。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的国家。这同国君魏文侯(魏斯)的贤明是分不开的。他最大的长处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器重品德高尚而又具有才干的人,广泛搜罗人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因此,许多贤士能人都到魏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