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15321600000024

第24章 燃烧的梦想(4)

事实上,特区人民的捷足先登只是一个开始,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淘金者”蜂拥而来。这是一串当时“联合舰队”的名单:中农信福建分支机构、鞍钢矿山公司、福建中福集团、湖北汽改厂、航空航天部宏图飞机制造厂,就连黑土地上的“老大哥”——大庆油田都来了,他们说自己是到石狮来呼吸新鲜空气的,一面谦虚地表示来学习石狮的市场经验,一面要在石狮开发房地产。

有意思的是,也许正是那个时代的共同特征,这些冒险家们给石狮带来的项目大多有着共同的命名方式,要么是国际会展中心,要么是环球大厦,要么是联邦商业城,都有一副气吞山河的气势。

20世纪90年代初的石狮就这样沉浸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开放的交响乐中,人们的步伐跟着每一个时代的音符跳动,每个人都感到力量十足,而所有的乐章几乎都只有一个主题: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裂变,华侨第一时间又回来了,他们不仅捐资为家乡建起一座座医院和学校,而且投资办厂,盖起了漂亮的商品房。同时,石狮人也把自己的家乡变成了商品交易中心,一次次面向全国各地商家的博览会“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自创的服装品牌都熠熠闪光。

仿佛一夜之间,石狮人的创造力再次得以喷发,80年代中期起步的第一代企业家们风风火火,建市后回来的新一代又掀起波澜,从瓜子到高级饲料,从服装到小五金,从玩具到各种高科技产品,只要是人们需求的,就没有石狮人折腾不出来的。一时间,遍地都是“某某大王”。

在所有涌向石狮的人潮中,有一个日后响遍中国的名字不能不提,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豪宅开发商的许荣茂,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地产大王”的传奇其实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石狮开始的。

许荣茂1950年出生于石狮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在家里排行老大,不太喜欢说话,做事沉稳。他从小并没有显露出过人的经商天赋,由于家庭的影响,又赶上“文革”动乱,17岁的许荣茂辍学随父从医,在当地一家医疗站当了一名医生。很多年后,功成名就的许荣茂仍对中医颇有心得,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为人处世之道,“中医讲求平和,不会为一些小事急躁”。

改革开放后,与许多有海外关系的石狮人一样,许荣茂奔赴香港创业,但人生地不熟,而且语言不通,他很快放弃了从医的念头,开始从社会的最底层做起,终于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许荣茂后来的创业历程算得上是与时俱进。20世纪80年代初,许荣茂在深圳办了服装厂,作为一个石狮人,进军服装产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应该说,在服装领域许荣茂也干得不错,他很快在内地一些城市办起了服装厂,而随着石狮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市场,1988年建市之后,许荣茂回到家乡也办起了针织厂,生意很红火。如果照此发展下去,许荣茂会成为中国数不清的服装生产商之一,但就在石狮,他看到了一次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或许是因为许荣茂的服装事业最早从深圳开始,他对珠三角的服装业竞争感同身受,后来的许荣茂这样说:“以前做服装特别累,员工多,业务量大,但利润微薄。帮美国人做加工,等于为他人作嫁衣,成衣后贴上他们的标签,没有自己的品牌。这虽然也是实业,但缺少满足感。现在,我们建一幢幢雄伟壮丽的大厦,既能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生活,又给自己带来事业成功的欣慰。”

回到石狮后的许荣茂很快在家乡打开了局面,他首先建起了当地最早的一家三星级涉外酒店——振狮大酒店,又于1991年启动了石狮第一个成片开发区——振狮开发区,虽然这个项目占地只有150亩,但在当时的石狮乃至福建却是轰动一时。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许荣茂已经开始将自己的地产思维伸向城市,他的每一个项目都尽可能地为整个城市添加价值。两年之后,许荣茂又联合其他几家闽南籍港商开发了石狮第一个滨海旅游经济开发区——黄金海岸,占地近2000亩。

许荣茂的夫人曾经这样评价:“他可以在任何不熟悉的地方做起自己熟悉的事业,也可以在任何熟悉的地方做起不熟悉的事业。”这句话同样适合所有的石狮人,事实上他们也正是如此。

在家乡完成了地产开发的三部曲之后,许荣茂很快消失在石狮人的视野中,之后他进军北京,转战上海,一路高举高打,直到2001年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世茂滨江花园横空出世,许荣茂的名字从此在中国地产界家喻户晓。而从当年的振狮开发区算起,一共也只不过10年的时间。

与许荣茂的地产传奇最初从石狮孕育一样,石狮很多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也似乎突然开了窍,出于商业的直觉,他们好像发现了发财致富的另一块“新大陆”,没过多久,更多的石狮人干起了越来越多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至今回想起来,还是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资源整合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时势造就了他们,他们也造就了时势,直到他们终于有一天意识到,世界其实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在企业发展的长河中,没有永远的幸运儿。

人的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大概莫过于在人生的某一个路口,突然遭遇到从来不敢奢望拥有但却期待已久的某种事物,哪怕只是一个甜蜜的微笑,正如20世纪90年代那首老歌所唱的那样:“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笑得春风跟着用力摇……我将热情燃烧你可知道……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扭得飞花随着白云飘,飘呀飘呀飘……我对你的爱如山高,我将拥抱年轻,真心到老……”

1988年,终于迎来建市的石狮无疑就这样一不小心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对于没有机会都要拼命创造机会的石狮人来说,当然不会放过这突如其来的机遇,他们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用足用够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把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半用于财富的再生产中,人们的节奏更快了。

这个时候的石狮就像一个日夜燃烧的火盆,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不可知,每一个石狮人都只想抓住现在。也许在他们看来,所谓明天,不过就是今天的一个个自然延续,大路迢迢,只需一路欢歌,而今天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踩上机遇的风火轮,使出哪吒闹海的本事来。

当所有的人都一起往前冲的时候,我们看到,从1988年到90年代初,构成了石狮发展史上最灿烂的一段时间,石狮人用自己的双手织就了一幅五彩云霞般的锦缎,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没有辜负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今天他们仍有足够的理由为这段历史感到骄傲和自豪。

另一方面,1992年也是中国区域和城市发展的转折点,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全球化的加速,一个地域和板块独领风骚的时代行将结束。过去15年的改革开放印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一次伟大的变革首先都是一次观念的革命,谁能率先突破旧思维的束缚,谁就能获得超常规发展的历史机遇。但当整个中国都开始躁动起来的时候,也意味着一个不同区域你追我赶的开始。

对于石狮来说,一枝独秀的时代即将结束,百花齐放的时代到来了。随着全国的全面开放,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竞争也随之而来,而这种变化总是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来得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