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军备竞赛
如果世界上最锐利的矛能够戳破世界上最坚固的盾,会怎么样呢?很可能,这个世界上就会有更多的暴力冲突。如果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盾能够抵挡世界上最锐利的矛会怎么样呢?很可能,这个世界上就会有一段比较消停的日子。
这种矛和盾的军事竞赛,就是国际政治学中著名的“进攻—防守武器假说”。按照这种假说,当进攻性武器占优势的时候,战争爆发的频率更高。乔治·奎斯特(Quester)在《国际体系中的进攻和防御》中写道:“进攻带来战争和帝国,防守支持独立及和平。”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杰维斯(Jervis)在197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对“进攻—防守”假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谈到,进攻性武器占上风的时候,首先发动进攻就更有利可图,如果稍有迟疑,让对手首先动手,代价就会更大。这就会使得双方都会争着开火。防守性武器占上风的时候,谁先开火,谁的伤亡就越大,谁能沉住气,谁的胜算就更多,所以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减少了。
中世纪晚期,防守性的武器占了上风。频繁的十字军东征,使得各国都加紧修筑城堡和要塞。结果攻城变得越来越难,攻下一座城池耗费的时间越来越长。久攻不下,补给就会成问题,到时候自然要灰溜溜地撤军。此外,在这一时期,骑士的铠甲从板甲变成了锁子甲,这大大降低了骑士的机动性。防守方的长矛方阵可以有效地抵御骑兵的进攻,英国出现的长弓也增加了防守的优势。因为其射程更远,使得敌人难以接近。总之,到1300年,防守性武器战胜了进攻性武器,欧洲出现了相对的和平。
15世纪中期,大炮从辅助性的进攻武器变成了战场上的主力。重型火炮的发展使得进攻性武器重振雄风。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沦陷是这个时期“进攻—防守”力量转变的重要转折点。中世纪最坚固的城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内就被土耳其攻陷,原因就在于匈牙利籍的火炮设计师乌尔班为土耳其的穆罕默德二世造出了威力空前的巨炮。中世纪巍峨高耸的城堡在新型火炮的轰击下,几乎不堪一击。这一时期,在捷克出现的胡斯战争(Hussite Wars)中,胡斯军采用了战车和火炮相结合的战术。战车保护火炮,火炮发动进攻,极大地提高了进攻的威力。在大约两个世纪内,利用火炮进攻的优势不断提高。防守一方的长枪兵、戟兵和重甲骑兵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整个欧洲都开始学习土耳其的作战方法,步兵配备短剑和长弓,同时有轻骑兵护卫。在这一时期,威尼斯多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英国和法国之间也出现了百年战争。
到了16世纪,修筑城堡的技术又得到了提高。为了避开炮弹,城堡不再修筑得高耸入云,而是尽可能地贴近地面。这一时期出现了棱堡(trace italienne),即把城堡修成五角形,躲在城堡里面的枪炮手可以对接近的敌人交织开火。当时法国著名的军事工程师沃邦(Vauban),设计并建造了数百座要塞,其精细的施工和复杂的结构至今仍令人叹服。16世纪的城堡和13世纪的城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攻下一座城池的时间从几天延长到几个月,甚至几年。只要食物和弹药储备充足,像威尼斯或梅斯这样的城市,几乎是坚不可摧的。
18世纪早期,进攻一方又占了优势,于是,欧洲进入了长达数个世纪的战乱。大炮的机动作战能力提高,炮筒长度被缩短,这能提高炮弹的速度,使其能够炸开城墙。火炮的机动性也大大增加。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和法国的拿破仑之所以能够在欧洲开疆拓土、所向披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借助了进攻性武器的威力,当然,也和他们对作战策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有关。
到19世纪晚期,防守的力量东山再起。这在美国内战期间体现得最为明显。战争开始的时候,南北双方还都能灵活地发动进攻,但到战争后期,基本上就转变成了壕沟战。这一时期的步枪射程为拿破仑时期滑膛枪的2倍,能够在1000米之外射杀敌人。1874年发明的铁丝网也能够有效地减缓敌人的进攻速度,躲在战壕中的机枪手和步枪手可以更从容地消灭敌人。如果在进攻方和防守方之间有大片的开阔地带,敌人要想穿越过来,必定付出惨重的伤亡。遗憾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大部分将领都相信,进攻性的武器胜于防守性武器。1914年夏天,欧洲的将军们发动战争的时候,都觉得有了神威的机关枪,这次大战就可以速战速决,打完仗正好回家过圣诞节。结果这一仗整整打了四年,双方都困守在折磨人的战壕里面。整整四年时间过去了,欧洲的将军们才想明白,机关枪其实是防守性武器。
1930年之后进攻又占上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是一支德国的装甲坦克部队向骑在马背上的波兰骑兵发起了闪电战。冷战之后,核武器的出现使得防守力量占据上风。在核时代,进攻的成本将带来全面的核毁灭,因此,几乎不可能再发动全面战争了。
到21世纪,攻守之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雷默的新书《不可思议的年代》中,谈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美国至今拥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而这一优势基本上是建立在美国有强大的空军的基础上的。当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时,靠的就是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伊拉克当然也有地面雷达和地对空导弹,但是,美国自有其对策。当地面雷达开启并搜索空中的飞机时,这些雷达会发射出微波光束,然后等待接受信号。但这些信号恰恰能够让美国的飞机准确地找到敌人的位置,所以,只要雷达一开,美国飞机上的导弹就会直接瞄准地面防空基地,以每小时2000英里的速度呼啸而下,直接摧毁敌人的基地。美国飞行员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后不到24小时,就发现他们只要在伊拉克地面防空雷达监视的频道中播放战斗机出动的信号,所有的伊拉克地对空导弹就会全部关闭。萨达姆花了数千万美元,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防护系统,顷刻之间变成了无用的废物。
但是,中国发明了一种不起眼的装置,只有一个旅行箱那么大。这个装置里面有上千个微型发射器,打开这个装置的开关,它就开始发射出一万个地对空导弹的频道信号。这真是一件令人恐怖的事情。美国飞行员知道,从地面发出的一万零一个地对空导弹信号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但肯定有一个是真的。可是,哪个才是真的呢?没有人能告诉这个可怜的飞行员。他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正有一枚速度比音速快5~6倍的导弹,直接飞向他的飞机。
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伪如何,至少,我们或许要承认,如今进攻的成本更小了。“9·11”事件中恐怖分子花了大约100万美元,就完成了袭击美国的计划。仅仅在美国一个国家,为了防止这样的袭击再次发生,在警局、机场安检和其他系统花费的代价大约是每小时100万美元。这意味着什么呢?冷战时期的短暂和平可能将一去不复返,尽管我们不太可能会遇到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常规性战争,但是,按照“进攻—防守假说”,我们在将来会遇到更多的暴力和冲突。
网络战
在《外交》杂志2010年9—10月号上,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威廉·林恩三世(William J.Lynn Ⅲ)介绍了美国军方应对网络进攻的策略。
2008年,在美国驻中东的军事基地,一个感染了病毒的优盘插进一台美国军方的笔记本电脑。这个优盘上已经被一家外国间谍机构设置了恶意代码。通过这个优盘,外国间谍机构能够轻而易举地窃取美国的军事机密文件,并把文件发送到域外指定的服务器上。这是美国五角大楼的电脑网络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入侵,这件事情敲响了美国军方反制网络攻击的警钟。美国国防部很快发动了“扬基鹿弹行动”(Operation Buckshot Yankee),这是美国网络防御策略的转折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美军的作战方式。最早,电脑网络在军队中是辅助性的,主要用于日常的管理,但很快,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行动和作战计划。如今,美国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外。离开网络,美军已是寸步难行。目前,至少有9万名技术人员,负责维护庞大的美军电脑网络。
网络既是美军的优势,也是美军的软肋。在过去近十年中,对美国军方电脑网络发动的进攻次数和复杂程度呈几何指数递增。每一天,美国的军方电脑网络都会遇到上千次进攻,上百万次窥测。敌人通过入侵美国军方网络,至少获得了数以千计的机密文件,其中包括先进武器的蓝本、作战计划以及监测数据等。
网络战是不对称战争。美国的敌人不需要花费巨资建造先进的武器,比如隐形战斗机或航空母舰,只要有几个身手不凡的电脑黑客,就可以发动进攻。据林恩三世透露,至少有100多家外国情报机构试图攻破美国的网络屏障。在网络战中,攻方始终会占上风。从问世的那一天起,互联网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促成合作,迅速传播信息,因此,安全性只是第二位考虑的目标。网络战是游击战,机动性是最重要的。美国也无法在网络战中修筑一条坚固的马其诺防线,躲到后面,高枕无忧。
和传统的战争不同,在网络战中无法实施报复策略。很多时候,你根本无法确定入侵者的身份。就算能确定入侵者的身份,可能也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等到你弄明白谁进攻了你的时候,进攻者可能早就扬长而去了。很多入侵者是从中立国甚至友邦的服务器上发动进攻的,你又该如何反击呢?即使找到了进攻者,很可能会发现,进攻者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组织,甚至是一个空壳的组织,没有人员,没有资产,靠打击什么才能实施报复策略呢?
入侵者进攻的目标不一定是军方的电脑,非军方的电脑网络一样可以成为目标。如果敌对力量可以入侵美国的民间电脑网络,造成电网、交通网络、金融体系的瘫痪,将给美国带来极大的恐慌和沉重的损失。打击民间的电脑网络,也就等于间接打击了美国军方的力量,军队总要靠交通运输兵力、武器和作战物资。入侵者也会通过潜入民间的电脑网络,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如果美国的知识产权在不知不觉中被人悄悄搬家,日久天长,美国在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就会受到挑战。
入侵者的进攻途径也不一定局限在网络。通过软件和硬件,同样可以发动网络进攻。在软件中可以放入“逻辑炸弹”(logic bomb),又称恶意代码(rogue code)。这些被事先插入的程序,在一定环境下会突然爆发,让系统崩溃。在硬件中可以通过在军方使用的电脑芯片中设置“合金杀手”(kill switches)或后门(backdoors),就可以从远程操控电脑。这可能是最隐蔽的入侵方式,美国军方已经在其使用的电脑中查出盗版的硬件。但是,在全球供应链的汪洋大海中,要想找到恶意进攻的毒针,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侦测出来,也很难清除干净。
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网络战争,美国国防部在2009年6月任命四星上将基斯·亚历山大为网军司令。网军司令部设在马里兰州米德堡。2010年5月,对亚历山大的任命在参议院正式通过。当前,美国共有10个大型联合司令部,其中6个是按地区划分的战区司令部,包括太平洋总部、欧洲总部、中央总部、南方总部、北方总部和非洲总部,其余4个是按职能划分的,包括战略司令部、军事运输司令部、联合部队司令部和特种作战司令部。按照目前美军的作战指挥序列,网络司令部是美军战略司令部领导下的二级司令部,但五角大楼之所以要选择一名与战略司令部司令同级的上将领衔网络司令部,足以显示出其对网络战争的重视。网军已经和陆军、空军、海军平起平坐。从美军对网络战的重视程度来看,新网络战司令部成为第11大司令部的可能性也很大。早在2005年3月,美国五角大楼公布的《国防战略报告》就已经指出,网络空间是与陆、海、空、天同等重要的、需要美国维持决定性优势的第五大空间,这意味着美军将追求“制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