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高加索问题上,俄罗斯软也不是,硬也不是;放也不是,收也不是。如果俄罗斯对待北高加索的恐怖分子太过软弱,就会引起公众的不满。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就会利用这种不满,登上政治舞台。当前,已经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者暴徒袭击来自高加索和中亚的穆斯林的事件。如今,穆斯林已经占到俄罗斯人口的15%,大约有200万穆斯林住在莫斯科。如果这种民族对立的态势继续恶化,俄罗斯可能就真的会爆发内战了。但如果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打击恐怖分子,一来可能使公众的自由受到限制,二来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当那些从土耳其或埃及回国的穆斯林被当地的警察或联邦安全官员视为潜在的恐怖分子,严加审讯甚至拷打之后,他们可能会真的被逼上梁山。
俄罗斯从车臣撤军之后,本来是希望通过采取“当地化”的政策,逐渐让车臣问题淡化,试图减少对北高加索地区的干预,不再介入当地的纷争,把维持治安的任务交给当地政府。但是,当地的社会矛盾并未得到化解。掌权的本地官员依靠莫斯科的支持,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援助,也借此机会中饱私囊,普通人却一无所获。本地官员固然对实际情况更加了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动机对上隐瞒。他们喜欢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恐怖分子,但却不肯承认自己的贪污腐败。这种“当地化”政策的另外一个不利影响是,俄罗斯人越来越对北高加索感到疏离和陌生。在大部分俄罗斯人看来,高加索是“国内的外邦”。俄罗斯人把他们不熟悉的高加索人视为不可靠的、狂热的宗教分子。放权不行,俄罗斯又开始收回权力。2010年1月,梅德韦杰夫总统建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北高加索联邦区,并任命亚历山大赫洛波宁为总统驻北高加索联邦区全权代表,同时兼任俄罗斯副总理。这意味着俄罗斯将大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俄罗斯在北高加索问题上的失误究竟在哪里?首先,苏联时期采取了错误的民族政策。从历史传统来看,北高加索人一直充满了自豪感,热情好客,而且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家族,他们仍然有着氏族部落遗风,若干个小家庭组成一个大家庭,大家庭的长老具有绝对的权威,他的决定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一直以来,北高加索人并没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意识。由于苏联强力支持自己在当地的代理人,并按照民族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共和国,这逐渐强化了北高加索各地人民的民族意识。其次,俄罗斯依靠代理人统治本地人民的办法,滋养了一群靠从莫斯科得到权力和金钱、但却和当地百姓越来越对立的官僚。在北高加索爆发的一系列人体炸弹,目标不是俄罗斯人,而是和当地人同一民族的亲俄官僚。再次,俄罗斯采取的“当地化”和集中打击恐怖分子的做法,加剧了俄罗斯政府和北高加索人民之间的隔阂。当地人民的生活难以改善、腐败横行、失业率高升,北高加索人在俄罗斯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所以才会产生越来越高涨的宗教热情,而且越来越多地加强和国外的联系,从国外的伊斯兰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认同感、精神目标。其实,激进的伊斯兰教义在北高加索本来是没有土壤的,这里文化混杂,北高加索的伊斯兰教掺杂着大量的基督教,而且受到苏菲派的影响很大,而这在伊斯兰教中都是非主流的。北高加索年轻人对宗教的热情来自于对现实的幻灭。
罗马当年就是靠在各地派遣总督的方式,维持庞大的帝国,遗憾的是,帝国的根没有扎下去,终于倒掉了。俄罗斯一直幻想着依靠代理人官僚,维持北高加索的稳定,政府的根没有扎下去,于是就摇摇欲坠。俄罗斯习惯于统治的权术,但缺乏治理的决心。治理好北高加索,需要让政府和当地的人民直接贴近,需要让北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的其他地区真正融为一体。
尘封缅甸,依稀旧梦
乔治·奥威尔1903年出生于原属印度的孟加拉。他的父亲是印度总督府鸦片局的一名基层官员。到了要上学的时候,奥威尔回到了英国。1921年,奥威尔从著名的伊顿公学毕业,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办法像其他同学那样到剑桥、牛津上大学,而是到了当时已经成为英国殖民地的缅甸,成了一名助理地区警监,负责搜集当地犯罪团伙的情报。奥威尔以缅甸为背景,写过一部小说《缅甸岁月》,他后来还写了一篇更精彩的短篇小说《猎象记》。
奥威尔自己的缅甸岁月是青涩而暗淡的,他曾在曼德勒居住过。关于曼德勒,他写道:“这里尘土飞扬,热得令人难以忍受。曼德勒盛产五样东西,都是以‘P’开头:佛塔(pagodas)、贱民(pariahs)、猪猡(pigs)、传教士(priests)和娼妓(prostitutes)。”在《猎象记》中他写道:“在下缅甸的毛淡棉,我遭到很多人的憎恨。在我的一生中,我居然这么引起重视,也就仅此一遭而已。”
这个孤傲的年轻人沉浸在自己的落寞之中,他没有真正领略到当年缅甸曾经拥有的风韵。英国人在1885年彻底占领了缅甸,随后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行省。印度是大英帝国的一颗璀璨明星,英国人把缅甸当做是护卫印度的东部堡垒。在20世纪初期,缅甸的繁荣程度超过了印度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缅甸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至少是中国的两倍以上。印度人大量流入缅甸,就像中国沿海开放之后,四川或湖南人纷纷奔赴广东和海南。
20世纪20年代,仰光是世界上移民人口最多的城市。印度移民已经超过了当地的缅人,华人也来这里寻找做生意的机会。仰光还有来自欧洲、美国、南美的移民,当时的热闹程度堪比新加坡,比香港还风光。轮船定期从仰光开往加尔各答。飞机刚问世不久,就有航班从仰光飞往雅加达、悉尼、伦敦和阿姆斯特丹。
那时,缅甸是一个充满着东方风情、又向全世界敞开胸怀的国度。吉卜林在19世纪80年代曾经游历缅甸,他写下了一首诗歌《通向曼德勒之路》。诗中写道:“曼德勒之路啊,那里有阳光、棕榈和叮叮作响的风铃。”20世纪20年代,智利诗人聂鲁达曾经在仰光做过外交官。大约在同一时候,毛姆从仰光一路走到海防,穿越了缅甸、暹罗和印度支那,写下了一本风趣机智的游记《客厅里的绅士》。
被缅甸吸引来的不仅仅是文人骚客,这里也是淘金者的天堂。缅甸盛产稻米、柚木、石油,还有各种各样的矿产,钨矿、银矿、铅矿、锌矿、锡矿。赫伯特·胡佛在没有当上美国总统之前,曾经是一名找矿的工程师,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球。就在缅甸和中国接壤的地方,胡佛找到了银矿,自己开了公司,赚了一大笔钱。这让他对缅甸人有非常好的印象,他说:“缅甸人是亚洲唯一的真正幸福和快乐的民族。”英国石油公司(BP)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公司的前身之一是缅甸石油公司(Burmah Oil Company)。
这段风光的日子很快就消逝得无影无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1942年5月占领了缅甸。缅甸人认为日本能够帮助他们反抗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当日本军队打过来的时候,缅甸人夹道欢迎,但日本根本就没有打算解放缅甸。英国军队在缅甸惨败之后耿耿于怀,想收复失地。罗斯福总统对缅甸人殊无好感,对帮助英国收复缅甸更没兴趣。他下令开辟缅甸战场,是为了保障盟军对中国的补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甸是东方的一个重要战场。然而,无论怎么重要,缅甸不过是外国军队交战的战场。无论谁胜谁败,留给缅甸的只是战后的一片瓦砾。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英国重新占领了缅甸。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耗尽了大英帝国的元气。丘吉尔十分不情愿放弃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他曾经说,我出任首相不是为了给帝国主持葬礼,但他已经阻挡不了印度、缅甸的独立。大英帝国的最后一位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对圣雄甘地说:“我们走后,你们很快就会陷入混乱。”甘地说:“是的,但那也是我们自己的混乱。”
缅甸如愿以偿地实现了独立,也不出所料地带来了“自己的混乱”。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昂山将军就在日本人的支持下组织了缅甸独立义勇军,他率军和日军一起参加了对英军和中国远征军的战斗。1944年日本败退之后,昂山又投奔美英,带领部队追击溃逃的日军。1947年昂山遇刺身亡。1948年缅甸正式独立。独立之后,缅甸很快陷入了内战。
内战的起因之一是政治上的分裂。缅甸共产党曾经是追求独立的缅甸民族主义者的精神导师。1939年缅甸共产党成立的时候,昂山当选总书记。他曾代表缅甸共产党,想到延安找中国共产党,但到了厦门就被日军软禁。昂山权衡之后,觉得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实现缅甸独立或许不失为良策,最后从共产主义者变成了民族主义者。缅甸独立之后,当局开始在各地逮捕共产党员。缅共随后转入农村,领导土地革命,开展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武装斗争。内战的起因之二是民族间的冲突。缅族在缅甸人口中约占70%,但还有很多其他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偏僻的山区。历史上这些民族一直是独立的,并不归缅甸皇族统治。英国人来了之后,才把周边的这些民族收编到缅甸之内。缅甸独立后,忽视了这些少数民族要求自治的声音,于是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内战。直到现在,战火仍未能完全平息。
1958年,缅甸出现军事政变,以奈温将军为首的军政府上台。缅甸从此进入了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军政府执政时期。军政府时期,缅甸逐渐与世隔绝。当东南亚其他国家像一排大雁一样,次第起飞,陆续实现了经济繁荣的时候,缅甸却关上了通向外部世界的门窗。西方国家对缅甸实行长期的经济封锁和制裁,所有的西方公司都在缅甸销声匿迹了。这里没有麦当劳和肯德基,没有星巴克和希尔顿,没有IBM和苹果。缅甸收到的国际发展援助,比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少。就连邻国老挝,人均得到的国际发展援助都比缅甸的10倍还多。
繁华旧梦,已经依稀难辨。缅甸曾是一颗那么晶莹的珍珠,如今却掉落在经济落后的尘埃之中。
中国之南
即使被掩埋在尘埃之中,也没有人能怀疑缅甸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
缅甸并非是一个小国,它的国土面积比英国和法国都大。从地图上看,缅甸像一只在空中飞扬的风筝。它的东北部是掸邦高原,横亘着一片崇山峻岭,与中国、老挝接壤。掸邦高原的面积几乎相当于英格兰,这里的人主要是掸族,信奉佛教。掸族又可以细分为30多个较小的民族,他们皆和中国云南的傣族、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以及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族同出一系。西北部是连绵不绝的那加若开山脉,像一道天然的屏风,分开了南亚和东南亚两个世界。这里居住着克钦族、那加族等不同民族。受英国人的影响,很多克钦人信仰基督教。缅甸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南与泰国交界,两国的边界线蜿蜒南下,将一道狭长的半岛分割成两半。缅甸的中部是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2/3的缅甸人口居住于此。东北部有水流湍急的萨尔温江,在中国境内叫怒江。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缅甸的重要性在于,它恰好坐落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之间。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吴丹的孙子,缅裔作家吴丹敏(Thant MyintU)最近出版的一本关于缅甸的书就叫做《中国和印度相遇之地:缅甸和亚洲的新十字路口》。
英国人还没有占领缅甸的时候,就已经想过,把缅甸当成通往中国的后门。英国人原本有一个宏伟的计划,想从加尔各答出发,修一条铁路,经过缅甸,直接到达中国长江流域的各个城市,但后来却发现,这根本不可能。从加尔各答向西,是无法逾越的群山和雅鲁藏布江。如果这条路行不通,那么能不能先用轮船把货物从加尔各答运到仰光,再从仰光沿着伊洛瓦底江逆流而上,最后到达中国呢?1885年,英国人在曼德勒打败了缅甸最后一个皇帝之后,马上开始从曼德勒出发,向北修铁路,一直修到了距离中国边界不远的地方。但再往前,又修不动了。英国人忽然意识到,即使把铁路修到了中国境内,还是到不了中国的腹地。从中国的边界到昆明,路程几乎和从巴黎到罗马一样远。当时中国国内又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动荡,所以通向中国的铁路,到了离中国只有一箭之遥的地方就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