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15214100000019

第19章 掌握对方的心理(3)

“两毛钱?”一个男孩子不屑地说,“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欲擒故纵”确有其神奇之处。与人交际,制人驭人就是这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欲擒故纵”的策略,就可以轻松地把人际关系处理好,在举手之间操控对方的心理,制人驭人于无形之中。

“欲擒故纵”的关键就在于其一“扬”一“抑”的智慧,先放后收,常能出奇制胜,这一纵一擒,就像一股奇兵,使对方在放松中“痛失城池”,在毫无戒备之中上当,最终无可奈何地服输。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诸葛亮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的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才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西南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

想到这里,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但是孟获并没有因此而臣服诸葛亮,并且非常不服气。孟获临走时表示下次定能击败诸葛亮,诸葛亮则笑而不答。

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将士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

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

这次,孟获终于服了,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欲擒故纵”的精妙之处正在于一“收”一“放”,其实这也是重要的心理策略。“纵”是为了让对方放松警惕,等对方把戒备之心全都消除之后,再突然以本来的面目示人——“擒”。其实每个人都有弱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可触摸的柔弱之处,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人类心理的这个弱点,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在遭遇难题的时候,适当地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就可以很快地解决很多难题。

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使用好欲擒故纵的策略的话,就能很轻松地制人驭人于无形之中。

以柔克刚刚必断,以弱制强强自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样的现象并不陌生:当鸡蛋掉在石头上时,鸡蛋很容易破碎;而当皮球掉在石头上时,它会弹起来而保持完好无损。原因在于皮球对强大的外力能以柔韧化之,而鸡蛋却不能,故有“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之说。大家都知道硬度极差的铝,柔韧性却极好,我们可以用锤子把它砸得像纸一样薄,但仍然不能把它砸为两半。这其中蕴涵的道理就是——以刚克刚,必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老子曾反复以水为例,论证“柔弱能胜刚强”的道理。水虽柔弱,但滴水却可穿石,它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遇止则止,随缘而流;同时它又能摧坚克强,无往而不胜。这就是水的特性。把石头扔进水里,就会被水覆盖,因为水有“包容”性;着火了,我们用水去扑灭,因为水有“化解”性;泥土遇见水,会变得柔软,因为水有“柔韧”性;把木头放进水里,会逐渐腐烂,因为水有“渗透”性;钢铁泡在水里久了,就会生锈,因为水有“侵蚀”性……水的这几种特性,就是代表着“柔能克刚,弱能胜强”的原理。生活中,我们很需要具备水的这种特性,很多事情最好的解决思路正是要学会以柔克刚,正如老子所说的一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春秋末期,郑国宰相子产在治理国家上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方法。子产为政刚柔并济,以柔为上,柔以制刚。

当时,郑国是一个小国,国力甚弱,要想在大国林立的空间求得生存,增强国家的实力刻不容缓。子产提倡振兴农业,兴修农事,同时征收新税,以确保有足够的军费供应和给养。

新税征收伊始,民众怨声四起,沸沸扬扬,甚至有人扬言要杀死子产。朝中也有不少朝臣站出来表示反对新政,而子产毫不理会,也不作过多的解释,只是耐心等待事态的发展。子产说:“国家利益为重,必要时自然得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我听说做事应当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有善始而无善终,那样必然会一事无成,所以,我必须坚持将这件事做完。”

新税照常征收。由于子产还采取了振兴农业的办法,因此农业很快便发展起来了。随着农业的繁荣发展,民众由怨到赞,众人皆服。

子产还在各地遍设乡校,乡校言论自由,因此有些对政治不满的人往往把乡校作为论坛,进行政治活动。有人担心长期下去会影响统治,便建议取缔。子产却说:“这是没有必要的,百姓民众劳累一天,到乡校中发发牢骚,评谈政治实乃正常。我们可以作为参照,择善而从,鉴证得失。若强行压制,岂不如以土塞州,暂时或许会堵住水流,但又必将招来更猛的洪水激流,冲决堤坝。那时,恐怕就无力回天了,倒不如慢慢疏导,引水入渠,分流而治,岂不更好?”众人皆服。

事后证明,子产的新政是非常正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新政的推广下,郑国国力有了很好的提升。

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与子产“以柔克刚”的为职之道和处事策略有很大的关系。

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讲,以柔克刚既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智慧,也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实用的交际策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如果能学会以柔克刚,就能轻松掌控和操纵对方的心理,从而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俗话说:“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强势的,因为每一个人从心底对自己都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如果我们能抓住人们的这一点“心理优越”,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交际措施,就能很快地击败对手。

事实上,大凡刚烈之人,其情绪颇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仅凭一股冲动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这便是刚烈人的特点,恰恰也是其致命的弱点。对待刚烈之人如果以硬碰硬,势必会使双方都失去理智,头脑发热,做事不计后果,最终两败俱伤。倘若以柔和之姿去面对刚烈火暴之人,则会是另一番局面,恰似细雨之于烈火,烈火熊熊,细雨丝丝,虽说不能当即将火扑灭,却有效控制住了火势,并一点点地将火扑灭。

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所谓的“以柔克刚”,其实只是耐心、忍心、信心、恒心、毅力的比较。

在这些方面,谁占了上风,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而柔或刚,只是两者在比较时表现出来的表面形态,这里所谓的刚,不过是浮躁、虚张声势、经不起挫折的表现;而柔,则是虚怀若谷,因为对自己充满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才有的表现,也才能以柔克刚。

总而言之,我们在操纵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如果遭遇非常强势的对手,不妨学学“以柔克刚”这一招。正如一代名臣曾国藩所说的:“做人的道理,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委靡,太刚就容易折断。刚不是说要残暴严厉,只不过强矫而已。趋事赴公,就需强矫。争名逐利,就需谦退。”

学会以柔克刚的交际策略,我们就能根据强势对手的强势心理,随机应变地采取合适的交际措施,从而轻松地把强大的交际对手掌控在我们的掌心。

用真诚的溢美之词也可以轻松管好人

林肯说:“尖锐的批评、斥责,永远不会有效果的,永远比不过一句简单的称赞之语。”富兰克林说:“我不说任何人的不好!我只会说我所知道的每一个人的好处!事实证明,所有人都会拜倒在我的赞美之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赞美,没有人不需要赞美。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赞美是最锋利的武器,赞美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情,请不要忘记赞美。

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高傲的国王,都喜欢别人的赞美,这是人性的普遍需求。人人都需要赞美,当我们赞美一个人时,心里未必喜欢他。但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当我们不喜欢的人赞美我们时,我们心里是不是也很高兴呢?只要我们能这么想,就不会再吝啬赞美了。

事实上,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用一颗博爱的心去赞美别人的话,就会像富兰克林所说的那样“所有人都会拜倒在我的赞美之中”。那样,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管好很多人。

1863年4月26日,也就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最暗淡的时期,林肯和他的北军在战场上做着一次又一次悲剧性的撤退。

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美国都震动了,成千上万的将士们开始在战争中当逃兵,甚至共和党的参议员也起而反叛,希望迫使林肯离开白宫。

在这种情况下,林肯给胡格将军写了一封信,尝试说服这位正在打退堂鼓的将军。当时的国家命运完全掌握在胡格的手里。这封信被认为是林肯在做总统以后所写的最锐利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正处于崩溃时期,我已任命你为波托马克的陆军首长,当然我之所以这么做,对我来说有很充足的理由,不过,我认为最好还是让你知道,在有些事情上,我对你相当满意。

“我相信你是一名勇敢而战技纯熟的军人,当然,我十分欣赏你,我同时相信你不会把你的职业和政治混为一谈,你这样做是对了,你对自己很有信心,如果这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个性,必定是极有价值的美德。

“我曾听说——由于言之确凿使我不得不相信,你最近曾说,军队和政府都需要一位独裁者,当然,并不是为这个,而是由于我不予理会,我才赋予你指挥权。

“只有那些有成就的将领才可以被尊为独裁者。我现在所要求你的是军事上的胜利,我甘冒独裁的风险。

“政府将尽一切力量来支持你,政府在过去和将来对所有的指挥官都是如此支持,我十分反感你以前带到军中来的那些精神,批评长官,不信任长官,现在可能将会报应到你的头上。我将帮助你,尽我的一切力量将之扑灭。

“当这种精神盛行于军队的时候,不管是你还是拿破仑——如果他再度复活的话,也无法指挥军队,现在你要注意,不可轻率从事,但要以充沛的精力和不眠不休的警觉精神向前推进,把胜利带回给我们。”

从这封信中,我们看到,在林肯批评对方的错误之前,先称赞了胡格将军。说到底,这封信最成功的地方也正在于——林肯用最真诚的溢美之词称赞了胡格将军。“春风化雨,良言暖心”,试想,胡格将军捧读此信,怎能不由衷感动而甘愿效忠林肯呢?其实,人与人之间纷繁复杂的交往,利用赞美就可以轻松化繁为简。学会赞美,我们就会赢得所有人的认可,就可以轻松管好任何人。

总而言之,人人都喜欢赞美的话,人人都是希望被重视,任何时候你都要经常讲一些赞美别人的话,而且是真诚地赞美。赞美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鼓舞一个人的士气,会让一个人更心甘情愿地做一件事情。所以,当我们想要获得别人的帮助与支持,当我们想要从某种意义上管理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从称赞与真诚的欣赏开始,用最真诚的溢美之词作为打开对方心扉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