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15214100000020

第20章 好人缘让你事半功倍(1)

没有人可以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悄无声息地完成任何一件事情,人是社会的,是团体的,而非孤立的。既然如此,与人打交道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与人交往”是一门艺术,但艺术终究有它内在的特征和意蕴。学习和掌握了这些内在的特征和意蕴,你便掌握了交往的艺术,进而为自己打开交际的门,让你在社交场上游刃有余!

邻里效应:交往越多越亲密

我们跟陌生人交往时,总是十分拘谨,于是,我们更喜欢跟自己熟识的人交往。两个人之间,总是物理空间距离越近,见面的机会也就会越多,也就更容易熟悉。这样一来,就为大家彼此间的交往创造了客观条件。久而久之,彼此的心理空间被拉近,彼此间也就更加熟悉。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也正是因为我们跟自己的邻居交往得多、接触得多,所以日益熟悉起来;而跟自己的亲戚由于空间距离上相对较远,接触的机会就会相对减少,久而久之,彼此间的关系就生疏起来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作“邻里效应”。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曾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过一次调查。

这些住宅多为二层楼房,而且每层有5间房,住户住到哪一间纯属偶然。因此,大多数的住户在住进这座楼层前是不相识的陌生人。

住在这里的人们在接受调查时,都会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内,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

结果调查显示,居住的空间距离越近的人,他们的交往次数就会相应越多,而且关系也就会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每户和隔壁邻居交往的概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只有10%。

事实上,多隔几户的邻居,彼此间的实际距离并没有增加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大有不同。而对于那些不住在同一个楼层的人们来说,他们每天至少会见面两次,但从来都不打招呼。

显而易见,人与人之间交往越多,关系就会越亲密。因此,有个心理学家曾开玩笑似地讲道:

“倘若你想追求一个女孩子,千万不要每天都给她写信,因为她很有可能因此而爱上邮差。”

看起来心理学家是在开玩笑,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种信息,那就是,若想跟某人建立亲密关系,就需要主动与他多接触,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联系。这样一来,随着彼此间交往的深入,彼此的印象也就会更深一层。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不可能发生在完全陌生的两个人之间。情感的建立,需要适宜的空间距离,更需要适宜的心理距离。

很多人说自己不是不喜欢与人交往,只是自己很害羞。因此,很多年轻人并不懂得如何主动与人保持联系,如何主动与人打交道。事实上,与人交往很简单,只要你一句真诚的问候和招呼,彼此间的陌生感就会慢慢消融。

在公司里,夏利是个人人羡慕的人物,她年纪轻轻且刚刚大学毕业就当上了总经理的秘书,成为离老板最近的人。“你真好,天天跟公司的高管混在一起,最容易得到高管的赏识,不像我们,累死累活地在那里干活,一个月也见不到总经理一次。近水楼台先得月,你肯定比我们要升得快很多。”同事们都羡慕地说道。

同事们的说法也着实让夏利兴奋了一阵子。她从小就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爸爸是一家企业的领导,妈妈是机关干部,而且夏利生得出水芙蓉,从小就很招人待见。长大后,身边也总是不乏一些“献殷勤”的男生。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致使夏利的性格有些孤傲。从小到大,她几乎都是生长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不懂得什么是“迎合”。尽管她从没有主动跟人交往过,但她的身边也从不缺少朋友。

可是,“社会大学”是一所多元化的大学,以前从未面对过的考验,在这里你都要学会接受。

夏利进入公司一个月后,就开始为如何与领导相处犯了难。不管她怎样下定决心与领导搞好关系,但很多话她仍旧说不出口。在别人那里再正常不过的一些话,在她看来都是趋炎附势。

起初的两周内,领导每天总是先打破沉默,主动找她说话或者和她聊一些生活中的趣闻。渐渐地,她发现领导找她说话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即使说话,也仅仅局限在工作范畴内。这样一来,办公室的气氛就更加拘谨、沉闷,而这种工作的氛围,让夏利感到很压抑。可是她实在不知道如何打破这种局面,以至于她和领导的关系陷入了僵局。

夏利并不是不友好,也并不是不懂得与领导搞好关系的重要性,只是她多年的习惯让她无法在短时间内运用好“邻里效应”。工作中的同事跟我们的关系,比起邻里来更要亲密许多,彼此间的空间距离有时短到只是一层挡板相隔,正所谓“抬头可以看到对方的脸,低头可以看到对方的脚趾尖”。倘若这样的空间距离你都无法与同事建立亲密的联系,只能说你真的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

其实,夏利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个友好的招呼解决。打招呼是对等的,通常情况下,你主动跟你的“邻里”打招呼,他都会还你一个友好的微笑,而下一次见面时,他便会主动地招呼你。随着打招呼次数的增多,你们之间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密切。渐渐地,彼此间的陌生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便是真诚的友谊。

跷跷板定律:交友要遵循互惠原则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曾经说:“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即相互间给予彼此所需要的。”有的人把这种交换称为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玩跷跷板一样,和谐相处并保持彼此间的平衡和对等,才会让彼此间的关系友好地保持下去。一旦彼此的交换出现了不对等,就会像跷跷板失去平衡一样,关系也就会随之紧张起来。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跷跷板定律。

很多人在日常交往中,无法与人建立起正常的交际关系,就是因为不懂得“跷跷板定律”。倘若你只是一味地照顾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置别人的感受于不顾,久而久之,身边的人就会离你渐行渐远。

心理学家还认为,“以自我为中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大障碍,它会阻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对别人的感受一概置之不理。任何事情,任何时候,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去想、去理解事情,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因此,这样的人到头来只能是孤家寡人,没有真正的朋友。

刘晓明毕业于名牌大学,在学校时受到的嘉奖与表扬无数。毕业后,他又到国外继续深造了一年,并拿到了硕士学位。这一切让他有一种无比的优越感,参加工作后,自然而然地也就自认为是公司的佼佼者。

但是进入公司后不久,他就发现大家似乎并不买他的账。很多人并不是找他取经说道,而是尽量避免与他接触。这样一来,导致他在公司的人缘非常不好。

前些天的一件事,更是让刘晓明的同事王鸿心中不快。眼看就要下班了,王鸿的工作还没做完,但他母亲乘坐的火车马上就要到了,由于母亲第一次从乡下到城里来,所以他必须去接站。“兄弟,帮我把这些文件整理一下,我去下火车站。”王鸿一边说着,一边起身穿衣服。

“我晚上还有事,你还是自己解决吧。”“什么玩意,老子前几天还帮你挡了一刀。”王鸿愤愤地想。这时,另外一位同事主动站出来请缨,这让王鸿感动不已。日后,他们不但成了要好的工作伙伴,私底下,还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慢慢地,一些同事们关于他的议论传到了他的而耳朵里。“他以为他是谁啊!凭什么总是指手画脚地让我去给他发传真?他自己没有手脚吗?”“是啊,动不动就让我给他打饭,跟个大爷似的。”

“每次跟我借钱,就跟我欠他似的。上次,我出门忘了带钱包,找他借几十元钱,他竟然拒绝了。”他这才醒悟,原来自己在同事的心目中竟是这么自私的一个人。而且他还发现,同事都是各大名校的高材生,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可是这些,他以前似乎从未考虑过。

从那以后,刘晓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开始学着去关心身边的同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渐渐地,跟他打招呼的人多了起来,他的电话号码逐渐地被大家要去,周末的时候,大家时不时地就会叫他去打打桌球。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但是心理学家认为,自私可以被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他们认为,有意识的自私是一个人的性格问题,比如那些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的人,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被定格到“自私”的框架上,他们的人格已经发生了扭曲。而那些无意识的自私,则是社交技巧的问题,比如像刘晓明这样的情况。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性格使然,还是不懂得社交技巧,每个人在日常交际中,都应该认识到人际交往中对等的重要性。在交际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坐在跷跷板上,只有保持彼此间的平衡,让双方都轮流翘起来,才能继续玩下去。倘若彼此间的平衡遭到破坏,那在么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会随之遭到破坏。这个时候,最为明智的做法就是减轻自己的“重量”,并将其减轻的部分给予对方,以便自己重新被翘起来!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很重要

在第一次与人交往时,往往从这个人映入人们眼帘的那一刻起,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已形成了。

而在日后的交往中,人们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评价。第一印象很重要,在人们的心中持续的时间也最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整个事物产生的作用都要强过好多倍。这就是社交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

社交活动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很多时候,通过第一印象,我们就能判断出这个人是否值得继续交往下去。因此,在第一次与人谋面时,倘若能够留给对方非常正面、良好的印象,对方就会希望跟你继续交往下去;倘若情况恰恰相反,那对方极有可能会因此而终止与你的交往。因此,在日常交际中千万不要忽视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李林在一家软件公司任人事部经理,这两天,他为了招聘的事忙得焦头烂额。说实话,要想招到德才兼备的员工并不容易。李林在桌子上一大堆的简历中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终决定让其中的几个人来面试。

王晶被叫进了面试间,很友好地跟李林相互点头一笑,李林示意他坐在靠近门口的沙发上。李林眼前的这个大男孩看起来很阳光,很斯文,眼神里有几分的羞涩和紧张,但这仍旧遮挡不住他的自信。王晶对李林提出的问题回答得非常得体,李林频频地点头微笑,决定让秘书小高带他去隔壁实际操作一下,目的是考核一下他的计算机技术是否过关。

趁王晶去隔壁的空当,韩斌被请进了面试间,韩斌先是不耐烦地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抱怨让自己等得太久。然后他靠在沙发背上跷起了二郎腿,开始对他的名牌大学、出身豪门信口开河。慢慢地,他似乎早已经忘记自己是来面试的了,李林几次正在讲话的时候都被他打断。不过,唯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他比起王晶来,所学的专业跟公司的要求更对口,而且技术方面也很过关。可是,他却让李林感到很别扭。

最后,韩斌还是被李林客气地请出了面试间,出门前,韩斌还不忘很“自信”地问一句:“行不行啊?如果不行,你直接告诉我,我还要忙着面试,没那么多时间。”“回去等通知吧!”紧接着是“哐”的一声关门声。

这时,秘书进来告诉李林,王晶的技术尽管还有待提高,但是,总体来说还可以,感觉是个可塑之才。李林笑着点了点头,并嘱咐秘书给王晶安排工作岗位。接下来,他在韩斌的简历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色的“×”。

说实话,论学历、论能力,韩斌都不在王晶之下,他输就输给了自己的骄傲自大,而他自己却全然不知。对于职场人士来说,面试是一项重大的事件,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很多人生的帆船就是在这里起锚。倘若表现得好,别人便渴望有机会跟你继续交往下去,这样一来,你便有机会进入公司工作。倘若表现得不好,就会像韩斌一样被拒之门外。细节之处往往体现出的是一个人的习惯,而习惯则体现出一个人的品位,品位则是衡量一个人社交能力的重要标尺。

为了证实第一印象在交际中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特意编撰了两段文字,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写道:吉姆是个热情、外向的男孩,他很喜欢与很多朋友一起去上学。他走在洒满阳光的马路上,热情地跟路边的熟人打招呼。另一段文字则写道:吉姆是一个性情冷淡且内向的男孩,他放学后总是一个人步行回家,而且走在马路上时会走背阴一侧,不喜欢与人打招呼。

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组合起来分成四组: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有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有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接下来,卢钦斯让四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要求他们回答:“吉姆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