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领导人不仅是领导者的必备本领,而且也是普通人走向成功的必备技能,这是我们一定要掌握的。让人们乐于尽力,这始终是管人的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绝非易事。没有人甘居人下,愿受他人管。况且人又是多种多样,其心态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没有高明的手段和方法,那么就无法使人畏服了。
权威效应:“正人先正己”更有说服力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举世闻名的航海家麦哲伦正是因为得到了西班牙国王卡洛尔罗斯的大力支持,才完成了环球一周的壮举,从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改变了人类长期以来的“天圆地方”的观念。然而,麦哲伦是怎样说服国王赞助并支持自己的航海事业的呢?原来,麦哲伦请了著名地理学家路易·帕雷伊洛和自己一块儿去劝说国王。
那个时候,因为哥伦布航海成功的影响,很多骗子都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就都想打着航海的招牌,来骗取皇室的信任,从而骗取金钱,因此国王对一般的所谓航海家都持怀疑态度。但和麦哲伦同行的帕雷伊洛却久负盛名,是人们公认的地理学界的权威,国王不但尊重他,而且非常信任他。
帕雷伊洛给国王历数了麦哲伦环球航海的必要性与各种好处,最终让国王心悦诚服地支持麦哲伦的航海计划。
事实上,在麦哲伦的环球航海结束之后,人们才发现,那时帕雷伊洛对世界地理的某些认识是不全面甚至是错的,得出的某些计算结果也与事实有很大的偏差,不过这一切已经无关紧要。
正是因为相信权威的地理学家,国王才相信了麦哲伦;也正是因为“权威”的作用,才促成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成就。帕雷伊洛就是当时的权威,国王正是因为“权威暗示效应”——认为专家的观点不会错——从而成就了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的伟大成功。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等等。
“权威效应”之所以普遍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因为人人都具有“安全心理”。
也就是说,人们总是觉得权威人物是正确的楷模,服从权威人物会让自己具有安全感,降低了出现错误的“保险系数”。第二,因为人们都具有“赞许心理”。也就是说,人们总是觉得权威人物的要求常常与社会规范相一致,按他们的要求去做,就会获得各个方面的赞许与奖励。第三,人们对杰出人物普遍具有一种敬佩和模仿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常常认同某些自己羡慕的对象,特别是杰出人物,敬佩之余进而模仿效法。一般情况下,个体受权威言行刺激影响,仿照并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与之相同或相似。所以,模仿权威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想要有效地“制人驭人”,我们就要好好利用一下“权威暗示效应”。
既然人们都相信权威,都有一种服从权威的心理和意识,那么我们要想真正地使人信服,就要先让自己变成“权威”。只有当我们变成权威了,对方才会觉得我们更值得信服,周围的人才更容易为我们所操纵和掌控,我们才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山,让他当自己的军师,统领全军。但是诸葛亮以前只是一介书生,没有任何行军打仗的经验,因此,关羽、张飞等人都不服他。在关羽、张飞看来,自己是带兵打仗的将军,怎么能够听从一个书生的指挥呢?更何况,自己和刘备是结拜兄弟,论关系,也要比诸葛亮亲近。所以,诸葛亮在指挥军队作战的时候处处掣肘。有一次曹兵来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战胜,甘愿受罚。后来,关羽、张飞等人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前去退敌,果然大获全胜。从那以后,关羽、张飞都把诸葛亮敬若神明,完全听从他的指挥。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关羽和张飞起初是不服诸葛亮的,不过等诸葛亮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树立权威之后,他们两人就完全信服诸葛亮,甘愿听从他的指挥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作为一个没有做出成绩的新人,没人会服你,这时候你就要“露两手”,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让他们甘愿听从你的安排。
那么,如何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个权威的形象呢?
首先,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修养,依靠高尚的品德树立威信和权威形象。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提高自己的威信,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重视和加强品德修养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只要思想正、品质好,光明磊落,正派公道,那么人们肯定能信其言、感其行、明其威。也就是说,在社交场上,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端,人们就肯定会敬重我们、信赖我们,把我们当成知心人。否则,不管我们地位多高,官衔多大,人们也会疏远我们、戒备我们,对我们嗤之以鼻。
其次,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依靠广博的知识树立威信和权威形象。在社交场上,想要在交际圈中树立威信和权威的形象,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取长补短,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一般来讲,知识的多少、业务能力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威信的高低。不难想象,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必定有真知灼见,思想敏锐,洞察力强,看问题客观全面,办事情周到细致,肯定很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一个人知识面窄,腹中空空,稀里糊涂,对事物一无所知,人云亦云,讲起话来东拉西扯,不得要领,他的威信肯定不会很高。
再次,不断提升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和能力,依靠平易近人和谦虚谨慎的做人态度树立威信和权威形象。平易近人指的是一种真诚待人的做人态度,任何人都应该学会。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面对什么人,都能以真诚的态度,平易近人,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个人,那么他肯定能在交际圈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自己的威信。反之,若一个人说话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本身没什么地位还老是摆臭架子,给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那他肯定不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更谈不上树立威信了。
最后,不断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依靠宽猛相济的做事风格树立威信和权威形象。不难想象,如果一个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既有严格、严厉批评乃至严肃处罚的“猛”,又有“礼让三分”“宽宏大量”“既往不咎”之“宽”,那么他就一定能靠宽慰至诚感化于人、取信于人、启迪于人,这样就不愁其威不立、人心不顺。因此为了在社交场上树立权威和威信,我们还有必要不断地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依靠宽猛相济的做事风格树立威信和权威形象。
惊吓效应:要的就是让对方闻风丧胆的效果
一般来讲,人在受到惊吓的时候,生理和心理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的变化,血压会升高,心跳会加快,突然间变得不理智,甚至会做出一些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行为。有的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惊吓效应”或者“恐吓效应”。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惊吓效应”来操纵和控制交际对象的心理状态,从而让对方在“受惊”的非正常状态下做出有利于我们的行为。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名叫张丑的人,在燕国做了好多年的人质。后来,燕国国王觉得张丑这个人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就决定杀掉张丑。张丑听说燕王要杀死自己,非常害怕,就趁机逃出了燕国的国都。
燕王听说张丑逃跑了,非常生气,便马上派人去追赶张丑。
话说张丑一路上又饥又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逃到了燕国边界。然而不幸的是,燕国边界的官员还是发现了张丑,并把张丑抓了起来,决定把张丑献给燕王。
张丑一见这架势,感觉情况不妙,略加思忖,计上心来,就对边界巡官偷偷地说:“你知道为什么燕王要抓我吗?那是因为有人向燕王进言说我有很多珠宝。事实上,我的那些珠宝已经没有了,但是燕王就是不相信我的话。现在,如果你把我送给燕王的话,我就会说我已经把这些珠宝都送给你了。到时候,燕王肯定就会找你要这些珠宝,遭殃的就是你了。你自己就掂量着办吧!燕王的残忍你也是知道的,到时候不把你打个皮开肉绽是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边界巡官一听张丑这么说,脸都吓白了,当时就把张丑给放了。张丑就这样逃过了燕兵的围追堵截。
在这个小故事里,张丑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惊吓效应”,借助极言危害来恐吓巡官,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自己赢得了机会。可见,“惊吓效应”运用得好的话,在驾驭、操纵和掌控对方心理的过程中具有不错的效果。事实上,像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还有很多: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次,楚国大夫申无害的守门奴仆因为偷喝酒被申无害发现了。这个守门奴仆害怕申无害惩罚自己,便畏罪潜逃了。
跑到哪里最安全呢?这个守门奴想了好久,终于有了一条妙计。为了逃避申无害的追捕,这个守门奴投靠楚灵王,并当上了王宫守卒。守门奴想:这样申无害就不能奈何自己了,他总不能到王宫里来抓人吧。因为楚国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许到楚王的宫中抓人。
守门奴这一招棋走得确实妙,然而这并没有难倒申无害。申无害直接从宫中把守门奴给捉了回去。楚灵王知道后,非常气愤,命令申无害把那个奴仆放出来,并要治申无害擅闯王宫之罪。
申无害面对楚灵王的愤怒,毫不畏惧地说:“天上有十个太阳,人间分十个等级,上层统治下层,下层侍奉上层,上下层相互联系,国家才能够安定、太平。而如今,臣下的守门奴仆畏罪潜逃,并且凭借王宫来庇护犯罪之身。如果他真的能够得到王宫的庇护,其他的奴仆、百姓犯了罪,也会仿效他的做法,这样的话,盗贼可以公然行事,谁还能禁止得了啊?到那个时候,局面肯定会变得不可收拾,为了防止那种后果发生,所以臣下不敢遵奉王命。”
听完申无害的辩解,楚灵王一下子无话可说了,只好任由申无害对守门奴仆治罪,并且赦免了申无害擅自到王宫中抓人的罪过。
申无害是怎么说服楚灵王的?他也是巧妙利用了“惊吓效应”。楚灵王最怕的是什么?他最怕的是他的王国发生动乱,他的百姓不服管理。申无害正是以此为突破口,说出了如果不能依法严格查办守门奴,就有损法律的尊严,引起老百姓的效仿,就有可能导致国家局面混乱……这一切都直击楚灵王的内心,触动了楚灵王敏感的神经,从而使得楚灵王做出了有利于申无害的行为——任由申无害对守门奴仆治罪,并且赦免了申无害擅自到王宫中抓人的罪过。
以上两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值得我们深思。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妨好好地用一用“惊吓效应”,在适当的时候利用一些危言耸听的话语来激起对方的恐惧感,从而轻松地掌控和操纵对方的心理,让对方在非正常的恐惧心态中做出有利于我们的行为。
反暗示效应:换种思维,管人更有效
“反暗示效应”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诱导别人做出有利于我们的行为,达到我们的目的。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反暗示效应”,也可以轻松驾驭别人的心理、操控对方的行为,从而让别人做出我们所期望的行为,达到我们的目的。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次,秦国的相国吕不韦回到家里,脸色非常难看,看上去十分恼怒,甘罗见状,就走上前问道:“丞相有什么心事,可以告诉我吗?”
吕不韦心里正烦躁得很,见是甘罗,就挥挥手说:“走开,走开,小孩子知道什么?”甘罗高声说道:“丞相收养门客不就是为了能够替你排忧解难吗?现在你有了心事却不告诉我,我即便想要帮忙的话,也没有机会啊!”
吕不韦见他说话挺有自信的样子,就改变了一下态度,说:“皇上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为相,已经三年了,燕王对他很满意,燕王于是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以示友好。我派张唐到燕国为相,占卦的结果也很吉利,可是他却借故推辞不去。”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张唐是秦国一位大臣,曾率军攻打赵国并占领了大片的土地,赵王对他恨之入骨,声称如果有人杀死张唐,就赏赐给他百里之地,这次出使燕国必须经过赵国,所以张唐推辞不去。
甘罗听了,微微笑道:“原来是这样一件小事,丞相何不让我去劝劝他?”吕不韦责备他:“小孩子不要口出狂言,我自己请他他还不去,何况你小小年纪。”
甘罗听了不服气地说:“我听说项橐七岁的时候就被孔子尊为老师,我现在比他还大五岁,你为何不让我去试试,如果不成功的话,你再责备我也不迟啊!”
吕不韦见他语气坚定、神气凛然,心里不由暗自赞赏,于是就改变了态度,放缓了口气说:“好,那你就去试试吧!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甘罗见他答应了,也就没多说什么,高高兴兴地走了。
甘罗到了张唐家里。张唐听说是吕不韦的门客来访,连忙出来相见,却发现甘罗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不由得心生轻视,张口就问道:“你来干什么?”
甘罗见他态度傲慢,就说道:“我来给你吊丧来了。”
张唐听了大怒:“小孩子怎么能这样说话,我家又没死人,你来吊什么丧?”
甘罗笑道:“我可不敢胡说啊,你听我讲一下原因。你和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