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编科学育儿百科
15129000000034

第34章 13~18个月:每天都有新惊喜(2)

百白破加强

在宝宝1岁至1岁半时应接种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针。接种后局部反应见于注射10余小时后,可表现为红肿、疼痛、发痒,多于1~2日消退,个别宝宝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大多在10余天后消失,少数宝宝消失较慢。此外,尚有倦怠、嗜睡、哭闹、烦躁不安等短暂症状,1~2日内消失。

麻疹疫苗复种

麻疹疫苗接种反应比较轻微。有5%~10%的宝宝于接种疫苗后6~12天,可发生短暂的发热及皮疹,但发热者体温一般不超过38.5℃,持续时间不超过2天。麻疹疫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和加重反应一般不需处理,有发热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已得过麻疹且临床表现典型的宝宝可以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很少再患第二次,故不需要再注射麻疹疫苗。

加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种影响神经和消化系统的病毒引起的,由它引发的传染病能导致患者瘫痪,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致死。所以,父母可以选择给宝宝加服此疫苗,无副作用。

蛲虫、蛔虫的防治

宝宝的肠子里常常会寄生一些虫子,常见的有蛔虫、蛲虫等。这些虫子不但在肠子里吃住,而且还能繁殖。如果不积极防治,它们就会长期寄生在宝宝的身体里吸取营养,使宝宝贫血、消瘦。有的寄生虫会成群成堆地团在一起,引起肠堵塞等病症。

注意个人卫生

教育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常剪指甲,不吮手指头。另外父母还要消灭苍蝇、蟑螂,做好粪便和水源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就能避免虫卵进入宝宝体内。

避免重复感染

如果感染了蛔虫和蛲虫,防范重复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得蛲虫病的宝宝,晚上睡觉时父母要用布包上宝宝的手,给宝宝穿上满裆裤,扎好裤腿,使宝宝的手不能接触肛门,防止再次传染。此外,宝宝的内衣裤要每天换,换下后用水蒸煮消毒。被褥也要常晒,每次两三个小时。

药物驱虫

目前驱虫药多为广谱、高效、低毒的复方甲苯咪唑、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等药物,但这些药终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宝宝要慎用,应遵医嘱或严格按照说明书合理选择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使用。一般宝宝于每年春、秋季驱虫治疗1~2次为宜,同时要加强健康及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日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肠道线虫感染。

智能开发与训练

现在的宝宝,仍然处在感觉动作教育阶段,宝宝各种动作、各式各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宝宝好动的天性,还能有力地促进宝宝大脑的健康发育和智力发展。

进一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

宝宝的手指虽然已经很灵活了,但还需继续训练,因为随着宝宝手指灵活性的进一步提高,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为此,妈妈和爸爸可以和宝宝一起做手指操。训练宝宝用手指拿东西,是刺激大脑最好的办法,可以让宝宝经常拿一些小的物体,其中搭积木就是这个时期最好的游戏。妈妈或爸爸也可以给宝宝放一段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让宝宝的每个手指都得到运动。

锻炼手部小肌肉

手的发展和心智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手在锻炼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小肌肉和运动智慧的发展,也能促进人的整体智慧的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因此,应多多创造和利用机会让宝宝的手动起来。

生活中,让宝宝小手活动的地方很多,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一定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机会。比如,吃饭时,宝宝会把饭粒撒在桌上,他们会一粒一粒地去捏起来吃,爸爸妈妈可能觉得不卫生,不让宝宝捏,但其实这个过程非常能锻炼宝宝手指的能力,所以爸爸妈妈尽可能不要阻止宝宝这样做,因为他们这是在学习,在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桌子清理得干净卫生,方便宝宝捏饭粒。

增强宝宝表现的欲望

幼儿期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父母应该为宝宝创设良好的家庭语境,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运用语言的机会。爸爸妈妈要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宝宝产生说的欲望。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宝宝,不要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宝宝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他,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其实有些宝宝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宝宝的自信心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努力程度。自信心的树立一方面与以往成功和失败的体验有关,另一方面与成人的期望和评价有关。因此要通过为宝宝提供多种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宝宝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并实施赏识教育,增强宝宝表现的欲望。

激发宝宝的表达愿望

宝宝的年龄小,他的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若运用外部压力迫使宝宝被动说话,往往会给宝宝造成心理负担,甚至引起厌学情绪。因此,父母要做到每天和宝宝交流,交流的时间、内容和地点因人而异。妈妈虽然是有意识地与宝宝沟通、交流,但应该让宝宝感到这是随意、自然的聊天。比如,有意识地引导宝宝讲述在儿童读物上获知的有趣的事情;说说自己在家的表现;还可以从宝宝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话题,如“我的房间”“我喜欢的动画片”等。这种交流,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宝宝的语言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宝宝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激发宝宝乐于表达、敢于表达的愿望。

采蘑菇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走和蹲的动作,从而提升宝宝的肢体协调能力。爸爸妈妈准备一个小提篮,一只玩具兔子,一些彩色硬纸剪成的蘑菇,并将蘑菇散落在地上。取出玩具小兔,说小兔子饿了,让宝宝给小兔子采一些蘑菇。然后让宝宝提着篮子拾蘑菇,再走回父母身边来。在做这个游戏时,应注意蘑菇不要太多,不要让宝宝蹲的时间过长。

追气球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控制身体动作的能力,发展动作的协调性,从而提高自身的肢体协调能力。爸爸妈妈准备一些小气球,将球系在胳膊上或腿上。然后在前方走动,让宝宝追身上的气球,停下来时,让宝宝拍拍胳膊上的气球或用脚去踩系在腿上的气球。做这个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禁止宝宝用两只手捏气球的动作。走动时也要注意控制速度,以宝宝能触摸到气球为宜。

剥糖纸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手指的精细动作。准备几颗带糖纸的糖果,妈妈先做示范,将糖纸剥开,然后吃糖,笑着说:“真甜,宝宝也想吃吗?”然后将一颗糖递给宝宝,引导他剥纸吃糖。做这个游戏时,应让宝宝用拇指和食指剥糖纸,不能用嘴咬。同时也应注意,不要让宝宝吃太多糖。

宝宝长大了许多,对游戏的兴趣也更大了,爸爸妈妈要利用这个机会用游戏来拓展宝宝的能力。

育儿小百科

说错话游戏

这个游戏是为了训练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其要在宝宝认识人的身体各部位名称的前提下进行。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语言纠错能力,提升其语言智能,增加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下,妈妈指着膝盖问宝宝:“这是我的鼻子吗?”妈妈指着自己的眼睛问宝宝:“这是我的耳朵吗?”如果宝宝发现妈妈说错了,就要表扬宝宝;如果宝宝没发现,可以加以指导。

追影子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行走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促进视力的发展。可以选择晴朗天气,带宝宝到户外。妈妈先踩一踩宝宝的影子,然后说:“呀,我踩到宝宝的胳膊了。”然后和宝宝互相踩影子,比一比谁不被对方踩到,踩到后可以大叫:“我踩到你的胳膊了!我踩到你的腿了!”训练时,妈妈要提醒宝宝不要跑得过快,以免摔倒;并注意周围的环境,以保证安全。

面具游戏

这个游戏能培养宝宝的绘画和想象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妈妈可以比着脸上眼睛、嘴巴、鼻子的位置在纸上剪4个洞,然后撕条纸带,两头用订书机定在耳朵的位置。然后将纸递给宝宝,指导宝宝在面具上画头发、胡子等,不过要注意别让宝宝拿到剪刀、订书机,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独立自由的活动

各式各样的玩具推拉车,是宝宝学习迈步到独立行走的适宜工具。其既可以发展宝宝手臂和腿部动作的协调,学会独立行走,还可帮助宝宝及早摆脱对妈妈爸爸的过多依赖,学会独立自由的活动。

分蔬果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促进宝宝分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妈妈准备一些干净的蔬菜和水果,先做示范,将蔬菜和水果分开。再把蔬菜和水果混合在一起,然后对宝宝说:“妈妈不小心将蔬菜和水果混在一起了,宝宝能帮妈妈把蔬菜和水果分开吗?”当宝宝在分开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家长可及时指出“萝卜是蔬菜,还是水果呢?”让宝宝动脑子考虑后再重新分。如果宝宝还不能分正确,家长可教宝宝“萝卜是蔬菜,应该放在蔬菜这边。”

扮鸭子游戏

通过训练让宝宝练习念简短的儿歌,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游戏前,可帮助宝宝先热热身,伸伸胳膊,蹬蹬腿,扭扭腰。然后父母扮作小鸭爸爸或妈妈,戴上鸭子头饰,让宝宝当小鸭。鸭妈妈领着小鸭边找东西边走,并发出“嘎嘎嘎……”的叫声,头一摇一摆,模仿小鸭吃食的样子,让宝宝跟着模仿,也可以随口念儿歌:“嘎嘎嘎,我是小小鸭。”让宝宝跟着模仿。

本阶段宝宝智能发育测试

1岁半的宝宝所掌握的技能超出父母的想象。看看能否通过下面的测试吧。

大动作

18个月的宝宝,能把单足抬起1秒,足够他不必扶人而踢球,说明宝宝能够把身体重心落在一只脚上了,表明宝宝达到18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精细动作

为鱼点眼睛。宝宝不但会画长线,还会为鱼点眼睛,说明宝宝会用笔在指定地方涂点,如果宝宝能控制落笔点,为鱼点眼睛则表明宝宝达到18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认知能力

认识2种以上颜色。如果认识红色和黑色,很快能记住对比最强的白色。有些宝宝还能辨认黄色,这样宝宝会用不太长的时间记住和辨认4种颜色。可以让宝宝指出哪种是叶子的颜色,哪种是头发的颜色,哪种是国旗的颜色,只要他能挑选正确,表明宝宝达到18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言语交流

宝宝会说自己的年龄。宝宝会说自己“1岁”了这说明宝宝会有目的地回答问题了。此时,可以进一步要求宝宝,再问“你几岁”时,要回答“我1岁”。即用“我”回答别人对“你”的提问,表明宝宝达到18个月智能发育标准。